布蘭德此次的加勒比海之行似乎注定不會順利。
他在拿騷甚至未能取得牙買加那樣的大捷,還未等他的軍隊登陸,進攻拿騷的廢奴起義軍就迅速撤退了。
實際上,他之前能堵住奧瑞奧爾的軍隊完全是因為運氣好。之前,英國遠征軍艦隊臨時決定在多米尼克進行一次額外補給,從而沒走常規航道,導致“特殊貿易協會”的船未能及時發現他們。
而這次,布蘭德的士兵還在牙買加的碼頭忙著登上運輸艦,通知巴哈馬起義軍的船就已經在路上了。
並且拿騷這邊的民眾對英軍還極為排斥——不止是黑人或者穆拉托人,連白人殖民者也討厭英軍。
巴哈馬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棉花和玉米,收益沒有甘蔗那麽大,所以英國政府為了保證殖民地的利潤,對這裏設置了較重的稅收。
什麽“手推車稅”、“野果采集稅”,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後者,對於加勒比海的底層民眾來說,野生的菠蘿、椰子之類提供了日常飲食的很大一部分,但自從30多年前開始,采摘這些遍地都是的東西也要向總督交稅了。
加上巴哈馬廢奴起義軍從一開始就打出了“巴哈馬獨立”的口號,更令他們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甚至不少種植園主寧願損失奴隸,也想要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這就讓廢奴起義軍隨處都能獲得補給,而英軍的動向則毫無機密可言——幾乎每天都有巴哈馬民眾向起義軍通報英軍的情況。
布蘭德在島上撒網搜索了大半個月,隻有一次僥幸遇到了起義軍主力,但僅僅發生了小規模交戰,後者便在當地人的幫助下趁夜色逃出了包圍圈。
不出意外地,一個月後巴巴多斯那邊又出事了。
巴巴多斯和多米尼克的廢奴起義軍宣布聯手組建議會,成立了西印度群島共和國。那裏的英國總督完全不是黑人起義軍的對手,隻得縮在布裏奇頓向布蘭德求援。
這次布蘭德學聰明了,留下了1千士兵,交給手下的斯特勞中校指揮,自己則率主力趕往巴巴多斯。
巴哈馬這邊的起義軍隻有2千4百多人,且戰鬥力很弱,1千英軍足以對付他們了。
然而,等他剛離開巴哈馬,得到消息的奧熱便組織聖多明戈起義軍,搭乘小船躲過巡邏的英國艦隊,趁夜色登上了拿騷島。
這倒不是英國艦隊沒用,實在是聖多明戈和巴哈馬距離太近了——最近處隻有不足60海裏——早上出發,天黑之前就能抵達。
同時,這片水域寬度卻非常大,有350多海裏,這就讓負責封鎖的戰艦之間存在不小的間隙。
經過一周左右的運輸,近800名聖多明戈起義軍士兵在年輕的黑人軍官杜桑·盧維杜爾的帶領下,順利抵達了拿騷城東南方向。
是的,在約瑟夫的要求下,這位曾組織過小規模奴隸起義的黑人軍官,日後海地獨立運動的頭號猛將得到奧熱的重用。
盧維杜爾出色的軍事天賦很快展現出來,眼下已晉升為少校。
拿騷遠郊的一處棉花種植園裏,巴哈馬起義軍指揮官肯尼斯·立丁頓向盧維杜爾躬身行禮,用蹩腳的法語道:
“感謝您,偉大的自由戰士。您的補給品為我們帶來了希望。自由與平等必將勝利!”
如今,聖多明戈已是加勒比海地區廢奴運動的大本營,所以法語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大廢奴組織的“官方語言”。英國殖民地的起義軍指揮官們都在拚命惡補法語。
“自由與平等必將勝利!”盧維杜爾和立丁頓擁抱了一下,轉頭冷冷地望向夜色中的拿騷,用沙啞的聲音道,“立丁頓中校,我這次來可不隻是為了運送武器,而是要給英國人一點兒‘迴禮’!”
“迴禮?”
“是的,我帶了800名士兵。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好手。”盧維杜爾拍了拍佩劍,“我們可不能隻等著英國人來打我們。而拿騷城裏正好有1千英軍。”聖多明戈最早發動起義,和政府軍進行過多次戰鬥,士兵的素質和作戰經驗都要遠高於牙買加、巴哈馬等地。
立丁頓當即眼前一亮,但又有些猶豫道:
“但英國人非常厲害,上次我們不慎被他們追上,僅是一次交戰,我們就損失了200多名戰士。”
盧維杜爾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所以,他們一定會輕視我們。”
隔日中午。
巴哈馬廢奴起義軍突然對拿騷城發起了猛攻。
超過2千名黑人士兵伴隨軍鼓聲,從兩個方向逼近駐守城外的英軍陣地,不時地停下放上一槍。
英軍指揮官斯特勞中校收起望遠鏡,對參謀笑道:
“哈哈!這些黑鬼肯定以為布蘭德將軍把遠征軍都帶走了。看來,平息巴哈馬暴亂的功勞要落在我手裏了。”
直到巴哈馬起義軍已經來到英軍陣地前150步時,斯特勞才下令開炮。
3枚六磅炮炮彈伴隨著轟鳴聲劃過了起義軍的隊列,當即揚起了一大片碎肉。
這些根本沒打過仗的黑人士兵立時愣住,而後便驚懼地向後退縮。
那些距離炮擊位置較遠的士兵則繼續向前,起義軍的隊列瞬間變得淩亂不堪。
英國人的大炮又進行了幾輪射擊之後,南側的巴哈馬起義軍已出現了潰散的跡象。
斯特勞在望遠鏡中看到這幅場景,輕蔑地轉頭對參謀道:“讓步兵線列開始進攻吧。”
“是,長官!”
毫無意外地,巴哈馬起義軍和英軍步兵線列甫一接觸,便立刻崩潰。
大群黑人士兵丟下武器,慘叫著轉身奔逃,不時便有人被來自身後的槍彈帶走生命。
斯特勞很快便注意到,那些起義軍都在向東側的一座種植園跑去。
他微微皺眉,如果讓這些黑鬼鑽進了棉花地裏,自己的士兵搜索起來將會極為費力。
他果斷下令道:“步兵7連和11連保持線列,其他連隊改為縱列追擊。”
縱列隊形能夠快速前進,但並不適合正麵作戰,通常都是用來突擊敵人陣地的。
不過那些黑人都已失去了戰鬥意誌,所以隻需衝上去隨便絞殺就行,完全不用在意隊形。
斯特勞的命令很快得到執行,9個步兵縱列迅速追到了起義軍身後,紛紛舉起了燧發槍。
就在此時,前麵的棉花地裏突然傳出大炮轟響。兩枚黑色的鐵球躍過黑人士兵的頭頂,鑽入他們身後的英軍隊列之中。
(本章完)
他在拿騷甚至未能取得牙買加那樣的大捷,還未等他的軍隊登陸,進攻拿騷的廢奴起義軍就迅速撤退了。
實際上,他之前能堵住奧瑞奧爾的軍隊完全是因為運氣好。之前,英國遠征軍艦隊臨時決定在多米尼克進行一次額外補給,從而沒走常規航道,導致“特殊貿易協會”的船未能及時發現他們。
而這次,布蘭德的士兵還在牙買加的碼頭忙著登上運輸艦,通知巴哈馬起義軍的船就已經在路上了。
並且拿騷這邊的民眾對英軍還極為排斥——不止是黑人或者穆拉托人,連白人殖民者也討厭英軍。
巴哈馬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棉花和玉米,收益沒有甘蔗那麽大,所以英國政府為了保證殖民地的利潤,對這裏設置了較重的稅收。
什麽“手推車稅”、“野果采集稅”,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後者,對於加勒比海的底層民眾來說,野生的菠蘿、椰子之類提供了日常飲食的很大一部分,但自從30多年前開始,采摘這些遍地都是的東西也要向總督交稅了。
加上巴哈馬廢奴起義軍從一開始就打出了“巴哈馬獨立”的口號,更令他們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甚至不少種植園主寧願損失奴隸,也想要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這就讓廢奴起義軍隨處都能獲得補給,而英軍的動向則毫無機密可言——幾乎每天都有巴哈馬民眾向起義軍通報英軍的情況。
布蘭德在島上撒網搜索了大半個月,隻有一次僥幸遇到了起義軍主力,但僅僅發生了小規模交戰,後者便在當地人的幫助下趁夜色逃出了包圍圈。
不出意外地,一個月後巴巴多斯那邊又出事了。
巴巴多斯和多米尼克的廢奴起義軍宣布聯手組建議會,成立了西印度群島共和國。那裏的英國總督完全不是黑人起義軍的對手,隻得縮在布裏奇頓向布蘭德求援。
這次布蘭德學聰明了,留下了1千士兵,交給手下的斯特勞中校指揮,自己則率主力趕往巴巴多斯。
巴哈馬這邊的起義軍隻有2千4百多人,且戰鬥力很弱,1千英軍足以對付他們了。
然而,等他剛離開巴哈馬,得到消息的奧熱便組織聖多明戈起義軍,搭乘小船躲過巡邏的英國艦隊,趁夜色登上了拿騷島。
這倒不是英國艦隊沒用,實在是聖多明戈和巴哈馬距離太近了——最近處隻有不足60海裏——早上出發,天黑之前就能抵達。
同時,這片水域寬度卻非常大,有350多海裏,這就讓負責封鎖的戰艦之間存在不小的間隙。
經過一周左右的運輸,近800名聖多明戈起義軍士兵在年輕的黑人軍官杜桑·盧維杜爾的帶領下,順利抵達了拿騷城東南方向。
是的,在約瑟夫的要求下,這位曾組織過小規模奴隸起義的黑人軍官,日後海地獨立運動的頭號猛將得到奧熱的重用。
盧維杜爾出色的軍事天賦很快展現出來,眼下已晉升為少校。
拿騷遠郊的一處棉花種植園裏,巴哈馬起義軍指揮官肯尼斯·立丁頓向盧維杜爾躬身行禮,用蹩腳的法語道:
“感謝您,偉大的自由戰士。您的補給品為我們帶來了希望。自由與平等必將勝利!”
如今,聖多明戈已是加勒比海地區廢奴運動的大本營,所以法語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大廢奴組織的“官方語言”。英國殖民地的起義軍指揮官們都在拚命惡補法語。
“自由與平等必將勝利!”盧維杜爾和立丁頓擁抱了一下,轉頭冷冷地望向夜色中的拿騷,用沙啞的聲音道,“立丁頓中校,我這次來可不隻是為了運送武器,而是要給英國人一點兒‘迴禮’!”
“迴禮?”
“是的,我帶了800名士兵。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好手。”盧維杜爾拍了拍佩劍,“我們可不能隻等著英國人來打我們。而拿騷城裏正好有1千英軍。”聖多明戈最早發動起義,和政府軍進行過多次戰鬥,士兵的素質和作戰經驗都要遠高於牙買加、巴哈馬等地。
立丁頓當即眼前一亮,但又有些猶豫道:
“但英國人非常厲害,上次我們不慎被他們追上,僅是一次交戰,我們就損失了200多名戰士。”
盧維杜爾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所以,他們一定會輕視我們。”
隔日中午。
巴哈馬廢奴起義軍突然對拿騷城發起了猛攻。
超過2千名黑人士兵伴隨軍鼓聲,從兩個方向逼近駐守城外的英軍陣地,不時地停下放上一槍。
英軍指揮官斯特勞中校收起望遠鏡,對參謀笑道:
“哈哈!這些黑鬼肯定以為布蘭德將軍把遠征軍都帶走了。看來,平息巴哈馬暴亂的功勞要落在我手裏了。”
直到巴哈馬起義軍已經來到英軍陣地前150步時,斯特勞才下令開炮。
3枚六磅炮炮彈伴隨著轟鳴聲劃過了起義軍的隊列,當即揚起了一大片碎肉。
這些根本沒打過仗的黑人士兵立時愣住,而後便驚懼地向後退縮。
那些距離炮擊位置較遠的士兵則繼續向前,起義軍的隊列瞬間變得淩亂不堪。
英國人的大炮又進行了幾輪射擊之後,南側的巴哈馬起義軍已出現了潰散的跡象。
斯特勞在望遠鏡中看到這幅場景,輕蔑地轉頭對參謀道:“讓步兵線列開始進攻吧。”
“是,長官!”
毫無意外地,巴哈馬起義軍和英軍步兵線列甫一接觸,便立刻崩潰。
大群黑人士兵丟下武器,慘叫著轉身奔逃,不時便有人被來自身後的槍彈帶走生命。
斯特勞很快便注意到,那些起義軍都在向東側的一座種植園跑去。
他微微皺眉,如果讓這些黑鬼鑽進了棉花地裏,自己的士兵搜索起來將會極為費力。
他果斷下令道:“步兵7連和11連保持線列,其他連隊改為縱列追擊。”
縱列隊形能夠快速前進,但並不適合正麵作戰,通常都是用來突擊敵人陣地的。
不過那些黑人都已失去了戰鬥意誌,所以隻需衝上去隨便絞殺就行,完全不用在意隊形。
斯特勞的命令很快得到執行,9個步兵縱列迅速追到了起義軍身後,紛紛舉起了燧發槍。
就在此時,前麵的棉花地裏突然傳出大炮轟響。兩枚黑色的鐵球躍過黑人士兵的頭頂,鑽入他們身後的英軍隊列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