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低頭看去,隻看見何尚的手指落在了桌子上。


    那不大的京東東路地圖上,何尚的位置落在了淄州靠近青州位置的反方向位置。


    正是濰州地帶的方山之上。


    方山作為濰州地帶的最大山脈,其上也擁有著濰州地帶最大的山匪群體,雖然比不上何尚所在的二龍山規模,但是也有著三四百人的規模大小。


    因為臨近青州之地,對於濰州之地的山匪二龍山的各位都有接觸,而且武鬆來到青州之時,途徑濰州還和濰州之地的山匪有些衝突。


    其實各地的山匪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除了何尚所在的二龍山是孔家莊默默支持。


    商山和方山兩座山頭的山匪都是有著自己的明麵勢力支持。


    雖然現在的大宋雖然意識強弩之末,但是各地軍隊對付一個幾人百人的山匪還是不在話下。


    但是山匪可不僅僅是自己,他們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當地附近的城中勢力支持。


    就比如商山,其位於淄州的東部邊緣位置,靠近金陵鎮,明麵上是商山的山匪,但是背地裏卻有著金陵鎮的支持。


    畢竟不是什麽地形都有二龍山上的沃土肥田支撐,商山之地的糧食支撐不了那麽多山匪的囤積。


    至於方山也同樣如此,位於濰州東部的他更為誇張,背地裏支持方山山匪的更是昌樂城中的大家族。


    說是攻打山匪,到時候二龍山可能要麵臨昌樂城中的大家族。


    但是隻要二龍山的實力強,得到這其中大家族的支持也不是難事,畢竟扶持山匪而已,隻要是山匪管他領頭的是誰。


    在說道京東東路的各州地域,其中沂州地勢最廣,其次是密州之地。


    整個京東東路的七州之地中,青州的地勢排在倒數第三的位置,而倒數第一第二就是淄州和濰州兩州。


    三洲之地的地勢大小加起來才有京東東路的沂州地勢大小規模,而且這還是堪堪追上。


    當然地域小並不代表實力弱,青州之地和淄州之地都是京東東路的富庶之地。


    其中淄州之地的水流流域密集,陸運之外水運特別發達,在整個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也是不常見的水運州地。


    水運也為淄州之地帶來足夠多的稅收和貿易規模。


    單論實力而言,淄州之地的實力也是數一數二。


    而青州也同樣如此,雖然水運並沒有青州之地繁茂,但是卻有著大宋王朝又名的廣陵鹽務。


    青州之地私鹽盛行也是富碩之地。


    濰州之地也同樣如此。


    之所以定計濰州方山,第一個原因就是濰州之地富庶而且方山也不是二龍山的地形。


    京東之地多為丘陵地貌,大山不多,方山雖然說是濰州境內的大山脈,但是對比二龍山地形的易守難攻卻不是如此。


    所以攻占起來也十分方便。


    第二個原因就是淄州之地的水路原因。


    淄州之地的匪患規模雖然沒有濰州之地的打,但是商山靠近時水水域,商山山匪除了土匪之外,還有幾條船隻的水匪肆虐,而且也算是個易守難攻的地點。


    如果何尚率領二龍山一眾攻打商山,第一點就是商山的水匪方麵,水上作戰二龍山可不像梁山,沒有水域作戰的他們對於水上作戰自然是不熟悉。


    其二就是商山的地形和二龍山近似,攻山迴對二龍山的人員造成較大的損傷。


    這也是商山的王先生有恃無恐的原因。


    所以,將淄州之地商山交給袁洪是在合適不過的選擇。


    其一,七階評價的袁洪,對於商山山匪完完全全就是降維打擊。


    根據曹正等人的情報來看,商山山匪主要靠的是水陸配合,再加上據險而守,所以高端戰力並沒有太多。


    也就隻有和地煞星的曹真幾人相當的九階巔峰實力,對於七階的袁洪而言完全是降維打擊。


    若是算上孔家兄弟和張三王二兩人,隻要到達商山頭領麵前,袁洪甚至不用出手,商山的高端戰力都會被二龍山的四人抹殺。


    而何尚也想要穩妥的拿下商山,這樣一是擴充二龍山的勢力範圍,直接將二龍山的勢力範圍擴孔到兩州之地。


    第二點,就是可以在商山附近訓練水上作戰的部隊,以後的情況早晚會遇到水上作戰的環境,提前訓練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畢竟何尚可是想將二龍山作為自己的後花園來打理的。


    商山的計劃已定,此時的佛殿會議桌上,孔家兄弟和張三王二被袁洪帶領著四人離開了二龍山,前往商山地界。


    方山的計劃對於五人沒有作用,自然聽不聽都行。


    現在佛殿內,隻剩下何尚林衝武鬆楊誌四人,再加上孫二娘夫婦和曹正。


    在何尚的計劃內三人準備分為三隊行事。


    每隊人馬的規模不超過一百五十人。


    現在的情況雖然大宋治安並不是很好,但是不分頭行動,幾百人的隊伍在境內還是過於顯眼,所以分批行動到時候在匯合也是無法避免的事。


    計謀一定,何尚就開始部署三路人馬的情況。


    何尚自己帶領一隊,人數130左右的規模。小規模的分批前往濰州地界,進入昌樂城附近的村落小鎮。


    林衝和徒弟曹正帶領一隊,人數在120人左右,同樣小規模的越過濰州地界,同樣也和何尚一般直接進入昌樂城附近的小鎮。


    剩餘的武鬆,則是帶領著自己的親信孫二娘和張青夫妻二人,帶領100人的小隊。


    他們的路線則不跟何尚相同,人數較少的他們,分批前往昌樂城內,一百人的小隊分批前往,對於昌樂這樣的城市而言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不會吸引太多的注意力。


    但是穩妥起見,何尚一眾開始決定三日內分批前往,定居後,小隊的何尚等人在昌樂城在具體商議攻占方山的計劃。


    至於一直未曾提過的楊誌,則別留在二龍山駐守二龍山。


    畢竟傾巢而出對於現在的二龍山也不太實際。


    總要守家的。


    次日,何尚和一種其餘頭領先行出發,跨越濰州地界,進入濰州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上海灘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說予山鬼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說予山鬼聽並收藏從上海灘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