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並沒有聽到想要的答案,還是不知道崔淩霜如何找到的顧山,北門失火與顧家有沒有關聯。
他心裏失望,麵上卻不露。反而順著崔淩霜的話說,“大表弟取名元思,小表弟叫元寶,二伯母極疼小表弟。”
崔淩霜道:“母親商戶出身,父親拗不過她,這才認了元寶這個名字,讓表哥見笑了。”
李修是個明白,知道在顧氏心中繼子雖是長子,卻怎麽也比不過親生子,故意用元寶這樣的名字區別對待。
他道:“挺好,繼子怎麽能與親子相比。”
崔淩霜卻說,“對母親而言,繼子肯定不如親子。對父親而言,繼子也是親生子。”
乍聽此事,李修愣了一會兒才想通其中關節。忍不住問:“這事兒不會和三房有關吧。”
“去母留子,自然和三房有關……表哥,我姓崔,但凡家裏有事都會說給你聽。”
不知何時起,崔淩霜也懂了如何玩弄人心,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讓李修把心中的不滿全化成了理解。
崔家的事兒可以全部說,因為她姓崔。顧家的事兒她知道也不能說,因為她不姓顧。
話雖如此,李修卻更擔心了,怕她什麽都不知道就攪入了不好的事情之中。忙問:“照你的說法,顧老太爺離京之後就住在了山上,你們感情挺好。”
崔淩霜毫不避諱的說了她和顧老太爺同一日生辰,顧老太爺自幼就偏疼於她。但凡有所求,顧老太爺都會盡力滿足。
“我雖然姓崔,可惜生的笨,不被族人所喜。倒不如姓顧,可以隨著性子過活……”
李修重新打量一番崔淩霜居住的小院,有花有樹,卻不像大戶人家那樣按規矩擺放。隻見花草樹木恣意亂長,倒有些像她無拘無束的性子。
想到崔府兩房之間的矛盾,他凝視著崔淩霜,道:“表妹性子活波,拘多了反倒失了可愛,我不會拘著你。”
崔淩霜別開頭,輕語,“禮教如此,表哥前程似錦,封侯拜相不過遲早,很多事現在說不清楚。”
李修誠意滿滿的上山,急於得到一個答案。崔淩霜這邊卻依舊沒給出承諾,事情似乎又繞迴了原點。
他略有不甘的問:“表妹還是不信我。”
崔淩霜感覺很煩,前不久才說好婚姻大事等出了水月庵再談。今日怎麽又扯到了這個話題,她都不急,李修著什麽急啊!
開心就笑,不高興就皺眉,越是熟悉的人,崔淩霜越懶得掩飾性情。
李修見她皺眉,一下子緊張起來。忙不迭討好的說,“這次出京同世子一路,聽說淩酈表妹生了個男孩。”
崔淩霜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暗道:高涵為什麽不在京城待著,難不成奉旨迴雲川?
她問:“世子不是伴讀嗎?怎麽有空同你一起離京?”
“我以為表妹會更關心淩酈的情況。”
“我都沒有見過她,幹嘛要關心?你和世子提過山門口那幾個侍衛嗎?”
李修忍俊不禁,崔淩酈好歹出自崔氏,崔淩霜即便不喜歡也沒必要說的那麽理直氣壯。
他確實和高涵提起過守在山門口那幾個侍衛,高涵說了可以撤走,反問他要不要撤?
猶豫再三,他還是希望有侍衛守著崔淩霜。高涵對此一點兒不意外,還取笑說知道了他的弱點……
他對崔淩霜解釋道:“蘭考決堤牽出一樁舊案,聖上前後派出兩個欽差,世子是第三個。侍衛的事兒他曾跟我提過,如果蘭考那邊有需要,他會讓侍衛過去。”
河防舞弊案牽連甚廣,崔淩霜記得聖上派出的兩任欽差都查無實據,不得已派了雲川王……如今雲川王成了雲川王世子,也不知高涵是否製得住那群老臣。
茶湯由黃轉淡,崔淩霜對李修的態度也是如此,乍見之喜很快就成了相對無言。
李修無話找話,問:“表妹在山上過得習慣嗎?”
崔淩霜道:“早聽經,晚臨帖,偶爾熟悉一下禮儀,日子也就這樣了。”
李修很想聽她問一句,表哥最近如何,無奈崔淩霜怎麽也不問。他瞥了眼伺候著的丫鬟,自嘲道:“叨擾表妹許久,我方便去碧落寺拜訪顧家老太爺嗎?”
“去吧,他對財鼠案甚是好奇,表哥來自京城,他肯定會問起。”眼見崔淩霜起身,李修以為這是送客,失落的拎起箱子就走。她卻道:“表哥稍候,我送你一程。”
不多時,崔淩霜撐著把黃色的竹骨綢傘走到李修跟前,隨手遞了個包袱給他,“表哥,你雖常來洛川,卻是不折不扣的燕京人士。洛川濕氣重,稍不注意就會腰背酸痛,這兒有幾貼膏方,你留在身邊備用……”
茶葉,膏方,甚至還有防蟲藥水,零零散散的東西瞬間把李修涼下去的心又捂得暖和起來。
“表妹費心了,沒意外的話,我盡量爭取中秋過來一趟。”
崔淩霜低頭看著握傘的手指,實在不知該如何拒絕。暗道:再等等,再等等,離著下山還有一年多,天知道會發生什麽……
小院裏,素秋和藍黛蹲在井邊清洗茶具。素秋看著水麵的倒影幽幽說了句,“藍黛,我覺得自己和姑娘越長越不像了。”
藍黛沒心沒肺地說,“那不挺好,你是不是擔心自己變得不漂亮了?”
素秋歎了口氣,李修就進門那會兒瞧了她一眼,其他時間都在看崔淩霜,好似她根本不存在一樣。
“你說表少爺會去長房提親嗎?”
藍黛收拾著茶具,頭也不抬地說,“我怎麽知道,你喜歡表少爺嗎?”她所謂的喜歡是指李修這個人的性格是否合適崔淩霜,能不能成為她們的新主子。
素秋卻像被窺破了心事,慌忙的說,“他是主子,我的奴才,這事兒怎麽敢想。”
藍黛傻乎乎的說,“為什麽不能,我們可以幫姑娘想想啊,免得姑娘嫁過去不開心。”
素秋總算聽懂了,也知道和藍黛講話是雞同鴨講,這人完全不明白她的心思。
他心裏失望,麵上卻不露。反而順著崔淩霜的話說,“大表弟取名元思,小表弟叫元寶,二伯母極疼小表弟。”
崔淩霜道:“母親商戶出身,父親拗不過她,這才認了元寶這個名字,讓表哥見笑了。”
李修是個明白,知道在顧氏心中繼子雖是長子,卻怎麽也比不過親生子,故意用元寶這樣的名字區別對待。
他道:“挺好,繼子怎麽能與親子相比。”
崔淩霜卻說,“對母親而言,繼子肯定不如親子。對父親而言,繼子也是親生子。”
乍聽此事,李修愣了一會兒才想通其中關節。忍不住問:“這事兒不會和三房有關吧。”
“去母留子,自然和三房有關……表哥,我姓崔,但凡家裏有事都會說給你聽。”
不知何時起,崔淩霜也懂了如何玩弄人心,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讓李修把心中的不滿全化成了理解。
崔家的事兒可以全部說,因為她姓崔。顧家的事兒她知道也不能說,因為她不姓顧。
話雖如此,李修卻更擔心了,怕她什麽都不知道就攪入了不好的事情之中。忙問:“照你的說法,顧老太爺離京之後就住在了山上,你們感情挺好。”
崔淩霜毫不避諱的說了她和顧老太爺同一日生辰,顧老太爺自幼就偏疼於她。但凡有所求,顧老太爺都會盡力滿足。
“我雖然姓崔,可惜生的笨,不被族人所喜。倒不如姓顧,可以隨著性子過活……”
李修重新打量一番崔淩霜居住的小院,有花有樹,卻不像大戶人家那樣按規矩擺放。隻見花草樹木恣意亂長,倒有些像她無拘無束的性子。
想到崔府兩房之間的矛盾,他凝視著崔淩霜,道:“表妹性子活波,拘多了反倒失了可愛,我不會拘著你。”
崔淩霜別開頭,輕語,“禮教如此,表哥前程似錦,封侯拜相不過遲早,很多事現在說不清楚。”
李修誠意滿滿的上山,急於得到一個答案。崔淩霜這邊卻依舊沒給出承諾,事情似乎又繞迴了原點。
他略有不甘的問:“表妹還是不信我。”
崔淩霜感覺很煩,前不久才說好婚姻大事等出了水月庵再談。今日怎麽又扯到了這個話題,她都不急,李修著什麽急啊!
開心就笑,不高興就皺眉,越是熟悉的人,崔淩霜越懶得掩飾性情。
李修見她皺眉,一下子緊張起來。忙不迭討好的說,“這次出京同世子一路,聽說淩酈表妹生了個男孩。”
崔淩霜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暗道:高涵為什麽不在京城待著,難不成奉旨迴雲川?
她問:“世子不是伴讀嗎?怎麽有空同你一起離京?”
“我以為表妹會更關心淩酈的情況。”
“我都沒有見過她,幹嘛要關心?你和世子提過山門口那幾個侍衛嗎?”
李修忍俊不禁,崔淩酈好歹出自崔氏,崔淩霜即便不喜歡也沒必要說的那麽理直氣壯。
他確實和高涵提起過守在山門口那幾個侍衛,高涵說了可以撤走,反問他要不要撤?
猶豫再三,他還是希望有侍衛守著崔淩霜。高涵對此一點兒不意外,還取笑說知道了他的弱點……
他對崔淩霜解釋道:“蘭考決堤牽出一樁舊案,聖上前後派出兩個欽差,世子是第三個。侍衛的事兒他曾跟我提過,如果蘭考那邊有需要,他會讓侍衛過去。”
河防舞弊案牽連甚廣,崔淩霜記得聖上派出的兩任欽差都查無實據,不得已派了雲川王……如今雲川王成了雲川王世子,也不知高涵是否製得住那群老臣。
茶湯由黃轉淡,崔淩霜對李修的態度也是如此,乍見之喜很快就成了相對無言。
李修無話找話,問:“表妹在山上過得習慣嗎?”
崔淩霜道:“早聽經,晚臨帖,偶爾熟悉一下禮儀,日子也就這樣了。”
李修很想聽她問一句,表哥最近如何,無奈崔淩霜怎麽也不問。他瞥了眼伺候著的丫鬟,自嘲道:“叨擾表妹許久,我方便去碧落寺拜訪顧家老太爺嗎?”
“去吧,他對財鼠案甚是好奇,表哥來自京城,他肯定會問起。”眼見崔淩霜起身,李修以為這是送客,失落的拎起箱子就走。她卻道:“表哥稍候,我送你一程。”
不多時,崔淩霜撐著把黃色的竹骨綢傘走到李修跟前,隨手遞了個包袱給他,“表哥,你雖常來洛川,卻是不折不扣的燕京人士。洛川濕氣重,稍不注意就會腰背酸痛,這兒有幾貼膏方,你留在身邊備用……”
茶葉,膏方,甚至還有防蟲藥水,零零散散的東西瞬間把李修涼下去的心又捂得暖和起來。
“表妹費心了,沒意外的話,我盡量爭取中秋過來一趟。”
崔淩霜低頭看著握傘的手指,實在不知該如何拒絕。暗道:再等等,再等等,離著下山還有一年多,天知道會發生什麽……
小院裏,素秋和藍黛蹲在井邊清洗茶具。素秋看著水麵的倒影幽幽說了句,“藍黛,我覺得自己和姑娘越長越不像了。”
藍黛沒心沒肺地說,“那不挺好,你是不是擔心自己變得不漂亮了?”
素秋歎了口氣,李修就進門那會兒瞧了她一眼,其他時間都在看崔淩霜,好似她根本不存在一樣。
“你說表少爺會去長房提親嗎?”
藍黛收拾著茶具,頭也不抬地說,“我怎麽知道,你喜歡表少爺嗎?”她所謂的喜歡是指李修這個人的性格是否合適崔淩霜,能不能成為她們的新主子。
素秋卻像被窺破了心事,慌忙的說,“他是主子,我的奴才,這事兒怎麽敢想。”
藍黛傻乎乎的說,“為什麽不能,我們可以幫姑娘想想啊,免得姑娘嫁過去不開心。”
素秋總算聽懂了,也知道和藍黛講話是雞同鴨講,這人完全不明白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