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善舟的福,船隻開出去沒幾日就在洛川兩岸引起極大反響。無數在洪災中痛失親人的百姓再也不會徘徊江邊,想尋到屍首求一個安寧。
陳然的親人在洪災中失去了蹤影,得知碧落寺有此善舉,他寫信告知衛柏。後者將碧落寺的功德全放在蓮池大師身上,經由衛美人之口傳到了聖上耳中。
聖上禦書“善舟”二字由欽差送到了碧落寺。住持瞧見這個,仿佛已經看到了滾滾財源朝碧落寺湧來。
執事僧很是聰明,隔日就命弟子送來了新鮮果蔬還有一罐畫眉。並讓弟子告訴崔淩霜,生活上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隻要不觸怒菩薩都可以滿足!
顧氏十分用心地聽著崔淩霜講述自己如何與碧落寺僧人鬥智鬥勇,最終讓善舟計劃得以實施的故事。
她忽然問:“碧落寺有送子觀音嗎?”
崔淩霜不信佛,真沒注意這個。一旁伺候的白芷說,“山門殿供奉韋陀,彌勒佛殿供奉彌勒。大雄寶殿供奉著主尊佛像,兩側是十八羅漢,正中佛壇背後供奉著海島觀音。”
“除開這三個殿還有前朝留下的一個側殿,裏麵供奉著洛川河神。”
顧氏聞言,忽然說,“既然能供河神,為什麽不能供送子觀音?明日我就去捐一尊送子觀音。”
“母親,你明明知道這群禿驢貪財,幹嘛還要捐錢?”
顧氏伸手戳了下她的額頭,“傻丫頭,我捐的廟自然由我收香火錢,大不了每年分點兒管理費給碧落寺。”
白芷大唿,“這也行?”
顧氏道:“若放以前肯定不行,如今怎麽也得試試,誰讓霜霜那麽聰明能想出善舟計劃呢?”
這話聽著是誇獎,崔淩霜卻總覺得不對味兒,“母親,我們真要以善舟計劃為借口去找住持談送子觀音的事兒?這怎麽好意思開口?”
顧氏笑道:“不好意思就對了,估計他們也不好意思拒絕。”
天色已晚,顧氏沒著急去,難得的關心起崔淩霜在庵堂的衣食起居。按她的規劃,動物全部清出院子,讓人在院外搭棚子專門飼養。院子裏得種樹,要不然夏日去哪兒避暑?
崔淩霜道:“母親,後山上都是樹,夏日躲到山裏要多清涼有多清涼,犯得著在院子裏種樹嗎?”
“霜霜,這是大家閨秀都能說的話嗎?既然是清修肯定得待在院子裏,哪能跑到後山拋頭露臉讓山野樵夫看了去……”
崔淩霜說不過顧氏,又不願當著顧氏的麵兒練字,隻得沒話找話,道:“你的嫁妝銀子被我拿去投資田產了,明日可沒有錢給你在碧落寺捐觀音。”
顧氏“哎”了一聲,“你不說我差點忘了這事兒,那筆錢是留給你的,仔細點兒用。”
崔淩霜沒想到顧氏會那麽大方,還以為她這次上山會因懷孕之故開口把錢財要走……
顧氏順著她的視線低頭看了看小腹,道:“當日你隻拿走銀子,我那兒還有田產和首飾,”說著摸了摸小腹,“不管生男生女,你都是我寵大的女兒,虧誰也舍不得虧你。”
簡簡單單一句話,崔淩霜聽得動容。感覺顧氏隻要情感訴求得到滿足,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
顧氏抬眼就瞥見崔淩霜眼底含著淚光,忍不住歎了一聲,“傻丫頭,我要生個了兒子,整個崔氏都是他的,那點兒嫁妝根本不值什麽。”
崔淩霜擔心顧氏希望太大最終失望,忍不住問:“若生個妹妹又該怎麽辦?”
顧氏以為還在說銀子,頗為得意的說,“我最近在幫你父親管理賬目,銀子隻要過了我的手,肯定會瘦下一圈,即便生了女兒也少不了她的嫁妝。”
崔淩霜這時才知曉,祖母為了顯公平,不再擔任族老,如今隻負責兩房的中饋。
顧氏算賬理財都懂,私下常常幫崔衍處理賬目。該貪的貪,該拿的拿,賬麵上看不出一點兒問題。
說起這些事情,崔淩霜對顧氏頗有怨憎。這人明明什麽都會,為什麽偏不教她?
顧氏也有苦衷,她與崔衍門第相差太大,常因商戶女的身份被族人拿出來嘲笑。她不教崔淩霜算賬理財,主持中饋,全都是心病作祟。
她覺得崔淩霜人漂亮,家世好,嫁人之後就該什麽事兒都不做,安心伺候夫君即可。
崔淩霜原來是個軟糯性子,心中有什麽不一定會說出來。如今變了不少,瞧著顧氏心情不錯,老實說了想學持家理財,還問顧氏為何不願教她。
母女倆就這個問題開誠布公的深談了一會兒,顧氏答應小住幾日教她一些財務上的事情,省得她日後什麽都不懂。
時已開春,山上依舊很冷,屋裏還放著炭盆。暖融融的火光讓顧氏沒說多長時間又開始犯困,還要求崔淩霜陪她一起睡。
崔淩霜不願,都那麽大的人了,怎麽還要和母親一起睡。
顧氏打了個嗬欠,懶洋洋地說,“有些事兒本該在出嫁之前教你,今晚卻特別想說,你真的不想聽?”
崔淩霜無辜的眨眨眼,什麽事兒非得出嫁之前教?上輩子從歸寧侯府出嫁,顧氏哭得死去活來,沒什麽要緊事兒說給她知道啊!
她嬌嗔的說,“母親,別賣關子了,你到底要說什麽?”顧氏將她上下打量一遍,“你今年十三吧?還有兩年及笄。”
她被看的心裏發毛,忽然有了個猜想,“母親,你該不會要告訴我出嫁那夜該如何吧?”
顧氏又戳了一下她的額頭,“年紀不大,心思怪多,出嫁的事兒自然等你出嫁才說,今晚說別的。”
崔淩霜本該波瀾不驚的心,最終還是被顧氏吊了起來,扶著她迴了房間。
母女倆頭湊頭躺在一張床上,顧氏伸手恰了下她的腰,羨慕的說,“年輕真好,腰肢既柔軟,又緊實。”
她道:“母親,今夜你就同我說這個?”
顧氏的手往上移了幾分,她不好意思地避開了,拖長聲音道:“娘,你到底要幹什麽?”顧氏湊在她耳邊說了幾句。
陳然的親人在洪災中失去了蹤影,得知碧落寺有此善舉,他寫信告知衛柏。後者將碧落寺的功德全放在蓮池大師身上,經由衛美人之口傳到了聖上耳中。
聖上禦書“善舟”二字由欽差送到了碧落寺。住持瞧見這個,仿佛已經看到了滾滾財源朝碧落寺湧來。
執事僧很是聰明,隔日就命弟子送來了新鮮果蔬還有一罐畫眉。並讓弟子告訴崔淩霜,生活上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隻要不觸怒菩薩都可以滿足!
顧氏十分用心地聽著崔淩霜講述自己如何與碧落寺僧人鬥智鬥勇,最終讓善舟計劃得以實施的故事。
她忽然問:“碧落寺有送子觀音嗎?”
崔淩霜不信佛,真沒注意這個。一旁伺候的白芷說,“山門殿供奉韋陀,彌勒佛殿供奉彌勒。大雄寶殿供奉著主尊佛像,兩側是十八羅漢,正中佛壇背後供奉著海島觀音。”
“除開這三個殿還有前朝留下的一個側殿,裏麵供奉著洛川河神。”
顧氏聞言,忽然說,“既然能供河神,為什麽不能供送子觀音?明日我就去捐一尊送子觀音。”
“母親,你明明知道這群禿驢貪財,幹嘛還要捐錢?”
顧氏伸手戳了下她的額頭,“傻丫頭,我捐的廟自然由我收香火錢,大不了每年分點兒管理費給碧落寺。”
白芷大唿,“這也行?”
顧氏道:“若放以前肯定不行,如今怎麽也得試試,誰讓霜霜那麽聰明能想出善舟計劃呢?”
這話聽著是誇獎,崔淩霜卻總覺得不對味兒,“母親,我們真要以善舟計劃為借口去找住持談送子觀音的事兒?這怎麽好意思開口?”
顧氏笑道:“不好意思就對了,估計他們也不好意思拒絕。”
天色已晚,顧氏沒著急去,難得的關心起崔淩霜在庵堂的衣食起居。按她的規劃,動物全部清出院子,讓人在院外搭棚子專門飼養。院子裏得種樹,要不然夏日去哪兒避暑?
崔淩霜道:“母親,後山上都是樹,夏日躲到山裏要多清涼有多清涼,犯得著在院子裏種樹嗎?”
“霜霜,這是大家閨秀都能說的話嗎?既然是清修肯定得待在院子裏,哪能跑到後山拋頭露臉讓山野樵夫看了去……”
崔淩霜說不過顧氏,又不願當著顧氏的麵兒練字,隻得沒話找話,道:“你的嫁妝銀子被我拿去投資田產了,明日可沒有錢給你在碧落寺捐觀音。”
顧氏“哎”了一聲,“你不說我差點忘了這事兒,那筆錢是留給你的,仔細點兒用。”
崔淩霜沒想到顧氏會那麽大方,還以為她這次上山會因懷孕之故開口把錢財要走……
顧氏順著她的視線低頭看了看小腹,道:“當日你隻拿走銀子,我那兒還有田產和首飾,”說著摸了摸小腹,“不管生男生女,你都是我寵大的女兒,虧誰也舍不得虧你。”
簡簡單單一句話,崔淩霜聽得動容。感覺顧氏隻要情感訴求得到滿足,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
顧氏抬眼就瞥見崔淩霜眼底含著淚光,忍不住歎了一聲,“傻丫頭,我要生個了兒子,整個崔氏都是他的,那點兒嫁妝根本不值什麽。”
崔淩霜擔心顧氏希望太大最終失望,忍不住問:“若生個妹妹又該怎麽辦?”
顧氏以為還在說銀子,頗為得意的說,“我最近在幫你父親管理賬目,銀子隻要過了我的手,肯定會瘦下一圈,即便生了女兒也少不了她的嫁妝。”
崔淩霜這時才知曉,祖母為了顯公平,不再擔任族老,如今隻負責兩房的中饋。
顧氏算賬理財都懂,私下常常幫崔衍處理賬目。該貪的貪,該拿的拿,賬麵上看不出一點兒問題。
說起這些事情,崔淩霜對顧氏頗有怨憎。這人明明什麽都會,為什麽偏不教她?
顧氏也有苦衷,她與崔衍門第相差太大,常因商戶女的身份被族人拿出來嘲笑。她不教崔淩霜算賬理財,主持中饋,全都是心病作祟。
她覺得崔淩霜人漂亮,家世好,嫁人之後就該什麽事兒都不做,安心伺候夫君即可。
崔淩霜原來是個軟糯性子,心中有什麽不一定會說出來。如今變了不少,瞧著顧氏心情不錯,老實說了想學持家理財,還問顧氏為何不願教她。
母女倆就這個問題開誠布公的深談了一會兒,顧氏答應小住幾日教她一些財務上的事情,省得她日後什麽都不懂。
時已開春,山上依舊很冷,屋裏還放著炭盆。暖融融的火光讓顧氏沒說多長時間又開始犯困,還要求崔淩霜陪她一起睡。
崔淩霜不願,都那麽大的人了,怎麽還要和母親一起睡。
顧氏打了個嗬欠,懶洋洋地說,“有些事兒本該在出嫁之前教你,今晚卻特別想說,你真的不想聽?”
崔淩霜無辜的眨眨眼,什麽事兒非得出嫁之前教?上輩子從歸寧侯府出嫁,顧氏哭得死去活來,沒什麽要緊事兒說給她知道啊!
她嬌嗔的說,“母親,別賣關子了,你到底要說什麽?”顧氏將她上下打量一遍,“你今年十三吧?還有兩年及笄。”
她被看的心裏發毛,忽然有了個猜想,“母親,你該不會要告訴我出嫁那夜該如何吧?”
顧氏又戳了一下她的額頭,“年紀不大,心思怪多,出嫁的事兒自然等你出嫁才說,今晚說別的。”
崔淩霜本該波瀾不驚的心,最終還是被顧氏吊了起來,扶著她迴了房間。
母女倆頭湊頭躺在一張床上,顧氏伸手恰了下她的腰,羨慕的說,“年輕真好,腰肢既柔軟,又緊實。”
她道:“母親,今夜你就同我說這個?”
顧氏的手往上移了幾分,她不好意思地避開了,拖長聲音道:“娘,你到底要幹什麽?”顧氏湊在她耳邊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