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山是個謹慎人,沒想到崔淩霜比他還謹慎。崔府這位姑娘不準他往府裏傳話,有事就在城南驛館留條,這人隔段時間就會派人去取。


    除此之外,崔淩霜還說了王嬤嬤偷換屋契的事兒。並讓他在顧氏麵前演戲,大抵是此事兒已了,顧氏無需在衛柏麵前說起等等。


    屋契的事兒顧氏早已跟他哭訴過一遍,聽到崔淩霜有不同的說法,他自然得問個清楚。


    崔淩霜也不隱瞞,直接說了吳公公在查歸寧侯府,順勢說了長房與三房之間存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顧山揣著一肚子驚訝離開崔氏前往驛站。確定身後無人尾隨,他轉頭就敲開了距離驛站不太遠的一處民居。


    開門的老者正是崔淩霜的外祖父。


    顧老太爺麵色極差,探頭瞧了眼顧山身後,問:“迴來了,牡丹和霜姐兒還好吧?”


    顧山把事情細細說了。


    顧老太爺一刻不停地嘬著旱煙,狹小的屋裏很快就煙霧繚繞,嗆得顧山直咳嗽。


    他推開屋門換氣,“老爺子,身體要緊,你昨夜就不曾休息,今日又如此,這哪行啊?”


    顧老太爺緊皺眉頭,深深陷入思考之中,根本沒聽顧山在說些什麽。


    這些年他習慣不去想事兒,所有精氣神都花在種田上,筋疲力盡倒頭就睡是常態。自收到顧氏家書,看到顧慎兩字頻繁出現,喪子的傷痛再次攪得夜不能寐。


    這次趕赴洛川,其意與顧慎無關。隻想讓兩個不爭氣的女兒消停一點兒,別為錢成了冤家。


    崔氏族長設宴,幾個少年郎說起海貨,並拿出幾樣兒物件讓他掌掌眼。


    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其中有個玳瑁首飾盒是顧家之物,多年之後居然以這種形式出現在他眼前。


    為避免認錯物件,他特地過手細看了一遍。盒內夾層並未被人動過,裏麵藏著那枚金幣完好無損。


    盒子產於東洋,盒子裏藏的那枚金幣是他發跡時特地留下的紀念幣。後贈予顧慎,並囑咐他做人做事兒一定要留後路。


    顧慎喜歡精巧玩意兒,盒子被他用來裝煙草,本該藏鑰匙的地方藏了那枚金幣。隻要出海,顧慎都會帶著盒子,說是他的吉祥物,可保平安。


    十多年了,他從不接受事實,到相信顧慎遇難,勸慰自己遺忘,幾乎耗盡所有心力……


    乍見顧家舊物成了禁海前的海貨被人出售,他這才正視起顧氏書信,開始思考所謂的海難或許不是真相。


    如果顧慎真的遭遇海難,為何他的隨身之物不與他一同葬身大海,而是出現在千裏之外的洛川?


    得知這批海貨從珠寶商王家購得,他婉拒了崔衍的邀請,迫不及待的找到王家,問他們是否還收貨。商人手段,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得先與王家做上幾筆生意,才會順藤摸瓜弄清事實真相。


    崔氏姻親這塊招牌十分好用,可惜王老爺外出行商,其子並不曉得前幾日出售那批海貨從何而來。他不便問得太細,還要裝出有生意可談的興奮勁兒,匆匆“離開”洛川,返迴刺桐港拿貨……


    王家的事兒讓他琢磨了一夜,沒成想顧山帶迴來的消息比王家的事兒還要麻煩!


    “老爺子,你倒是給句話呀?霜姐兒交代那些事兒辦還是不辦?”


    顧老太爺拿煙鍋子敲了下桌麵,“辦,肯定要辦,銀子不夠就把那幾艘船都拆開賣了。”


    “老爺子,那些船是顧家唯一翻身的希望,我們真的要拆開賣了去買鹽堿地?”


    不管崔淩霜把鹽堿地說得有多好,顧山始終心存疑慮。一來不信崔淩霜的消息,二來不想把錢壓在地上。


    顧老太爺遲疑了片刻,一改先前的豪氣,道:“你借著崔氏的名頭先把事兒辦了,之後找霜姐兒要銀子。牡丹嫁妝不少,足夠了!”


    顧山跟了老爺子多年,知道他說一是一的性格。今日反悔得太快,著實不像他的作風。


    “老爺子,你這是怎麽了?”


    顧老太爺與崔淩霜同一天生辰,這個巧合讓他對崔淩霜幾乎是有求必應。千畝鹽堿地要不了多少錢,顧家給得出,那麽快改口是存著鍛煉崔淩霜的心思。


    他道:“崔氏兩房的矛盾一觸即發,牡丹那個婆婆可不是簡單人,若宮裏都來人了,天知道後麵還會發生什麽事兒。”


    說起這個,顧山也是憂心不已,“歸寧侯府真的犯事兒了,還是霜姐兒危言聳聽?”


    顧老太爺把剛放下的煙鍋子又拾了起來,隻恨這些年無心打理生意。別說宮裏的事,就家門口的事兒他都懶得搭理。


    他道:“這事兒就聽霜姐兒的安排。至於那衛柏,小時候見過一麵,挺聰明的孩子,也不知道現在會長成啥樣兒。對了,讓道上的人再幫忙查一查歸寧侯府……”


    顧山不解地說,“宮裏的人都沒查出什麽,我們怎麽查?”


    “雞有雞路,鴨有鴨路,不查怎知查不出什麽?我擔心慎兒的事兒真和芍藥有關,那孩子打小就嫉恨牡丹,誰知道會不會連慎兒一起算計?”


    顧老太爺要查王家那批海貨的出處,還要查京城歸寧侯府。顧山擔心人手不夠,要求顧老太爺寫信給另一個手下顧海。顧老太爺拒絕了他的請求,以為顧慎的意外同顧海有著莫大關係……


    顧家舊事因崔淩霜之故被重新翻了出來,可惜顧老太爺來去匆匆,並未讓她知曉發生了什麽。


    除了拿到顧氏的嫁妝,她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顧老太爺的到來而發生改變,直到一出算計好的“意外”發生。


    一個平淡無奇的早晨,禾豐軒那邊的小廝傳話到流霜閣。李修讓她下午去三房小花園碰麵,說有要事商談。


    由崔衍打頭的賑災隊伍不日就會離開洛川,李修有事找她十分正常。崔淩霜沒怎麽多想,帶上四個貼身丫鬟就朝三房那邊去了。


    路上遇到崔嵐,這位姑母想出門散散心。瞧見她帶著那麽奴婢,開口就讓青桑作陪,說是擔心遇上不長眼的登徒浪子。


    紅櫻癟癟嘴,朝著崔嵐一行的背影諷刺道:“這兒是洛川崔氏,又不是姚家那鄉下地方,怎麽可能遇上不長眼的壞人。”


    眼見時辰尚早,崔淩霜讓白芷把帶給崔淩月的禮物送去,隻留下紅櫻和藍黛在身邊。


    就在這時,丁香匆匆跑來,說有事兒要和紅櫻細說。


    紅櫻收了丁香不少好處,心中有鬼,隨便找了個借口就同丁香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雙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梨並收藏雙雙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