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矩,書法鑒賞要等所有嫡女說出自己的想法,才輪到夫子作出最終點評。
趙夫子問其他人,“你們覺得如何?”
蓮池大師抄寫的經書所有人都認了出來。拓片與殘品是否是楊熾所書卻起了爭執。至於那幅沒有落款的字畫,除了崔淩霜,所有人都不看好。
姑娘們嘰嘰喳喳的小聲議論著。
趙夫子指著聲音最大的姚溪怡問:“溪怡姑娘,你覺得那兩幅拓片與半幅殘品是否出自前朝楊熾之手?”
姚溪怡是三房的外孫女,一直嫉妒崔淩霜明明是長房的人,卻享受著三房嫡女的待遇。
聽到趙夫子問話,她認為崔淩霜點評無誤,拓片與殘品確實出自一手之人。
理由很簡單,老夫人出自楊家,楊熾是其先祖,崔淩霜肯定見過楊大家的作品才能迴答出趙夫子的提問。
這樣的迴答讓趙夫子語塞,因為那幅殘品確實是長房老夫人的收藏,而那兩幅拓片書局就可以買到。
他又問:“淩月,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迴先生話,拓片上的字跡是楊先生早年所作,殘品上的字跡出自楊先生晚年。兩幅作品間隔二十餘年,乍看並不像出自同一人手筆,可在某些筆畫的處理上,稍微仔細一點就能看出楊先生的風骨……”
“好!”
趙夫子一錘定音,不再點評楊熾的字畫,顯然認同了崔淩月的說辭,更是默認了她在書法上的造詣。
蓮池大師的作品經常看到,這本經書受冊頁限製全用了簪花小楷。草書名家也能寫簪花小楷,可見其對書法的領悟非一般人能比。
問完崔淩月,趙夫子不再提問,打算點評這五幅作品。
姚溪怡不甘心這麽放過崔淩霜,指著那幅沒有落款的字畫問:“淩霜妹妹,能為大家解說一下你為何最喜歡這幅字畫嗎?”
崔淩霜的迴答很簡單,“寫得好。”
“噗嗤”一聲,姚溪怡笑了。那幅七言詩的字體又寬又扁,不屬於任何一個書法流派,實在看不出哪裏好。
崔淩月心想幫忙,又有些氣不過,覺得崔淩霜扮豬吃老虎,欺騙了她的感情。
不禁問:“淩霜妹妹覺得這幅字好在哪裏?難不成比楊先生的還好?”
她問的問題很刁鑽。
崔淩霜隻說喜歡那幅沒有落款的作品,並沒有說那幅作品比楊熾的作品好。經她這麽一問,頓時給人一種崔淩霜覺得那幅作品比楊熾作品還好的感覺。
原本還有些喧嘩的課堂瞬間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等著崔淩霜迴答,要麽承認那幅作品比楊熾的好,要麽解釋清楚那幅作品好在什麽地方。
趙夫子為崔淩霜捏了把汗,小姑娘口拙,心思又不在課業上,哪裏說得清一幅字畫的好壞。
更糟糕的是那幅字畫並非出自普通人之手,崔淩霜要說錯了話該怎麽辦?
都怪他心急,把本該拿去考校那群小子的作品拿到了女學這邊,偏巧遇上崔淩霜這個口拙的丫頭!
趙夫子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慮了。
崔淩霜指著七言詩鏗鏘有力的迴答,“這幅七言詩確實好過楊先生的作品。”
此言一出,少女們的嬌笑聲此起彼伏。
堂上的七言詩並未裝裱,無論是紙張還是墨跡都能看出是近期所書。
試問當世名家有誰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的作品超過前朝楊大家?若他們都不敢,崔淩霜的肯定又有何用?
趙夫子淺咳兩聲,課堂靜了下來。
他問:“淩霜姑娘,為什麽你會覺著這幅七言詩好過前朝楊大家的作品?”
崔淩霜道:“學習書法都有一個臨摹階段,其目的是讓自己能寫得更好,而不是寫的與原書法家一模一樣。”
“這幅七言詩所用字體不同於我們學過的任何一種,其筆跡圓潤又不失風骨,個性強烈,風格獨特,顯見作者有深厚的書法功力。”
“如果說前朝楊大家的書法是一座高山,這位作者能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自創了一種寫法,為什麽不能成為另一座高山?”
“即便這幅作品得不到你們的認同,但是我喜歡,覺得比楊大家寫得好,又有何不可?藝術原本就是唯心而論,難道不是嗎?”
她的詰問,無人能答。
喧嘩的課堂忽然陷入靜默,大家都想不明白一直被稱為繡花枕頭的崔淩霜為何變了個模樣?難道說她一直都在人前偽裝?
崔淩月半信半疑,總覺得事情不對,又想不出哪兒不對。
崔淩雪剛從京城迴來沒多長時間,不是太了解崔淩霜。
姚溪怡最拿手的就是扮豬吃老虎,如今見崔淩霜比她還擅長,不甘心的追問:“你都不知道這幅作品是誰所書,又怎麽敢斷言上麵的字體是自創?再說……哎呀……”
她的話語被窗外飛入的泥團打斷,黑黃色的泥土將她粉色的衣裙暈染出大塊黑斑。她尖叫著抖落泥塊,拔腳就衝到門外。
三房的淩雪剛巧坐在門邊,先她一步衝到了屋外。就見葳蕤蔥蘢的草木背後藏著個俊俏書童,這人笑著做了個“噓”聲的動作,接著像貓一樣靈巧的鑽出了院子。
“淩雪妹妹,你可看見是什麽人躲在院子裏朝我扔泥塊?”
崔淩雪笑著搖搖頭,“沒人,許是風吹進來的。”
姚溪怡抬頭看天,風能將那麽大的泥塊吹入課堂?
趙夫子提前下課,喊住要走的崔淩霜。稱讚道:“今兒說的不錯,你既然喜歡這幅字就好好收著。”
“謝謝夫子。”眼見崔淩霜拿了字畫就走,他急忙追問:“你不好奇是誰寫的?”
崔淩霜腳步一頓,差點忘了這茬。
雲川王自創的“川體”書法現在還沒呈到禦前。
時間上看,要等蘭考河段決堤,浮屍飄到了雲川王的封地。這位不問世事,醉心書法的王爺才會忍不住上書……
今上喜歡川體,說這種字非常容易閱覽!真是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殍。他的肯定讓川體風靡一時,人人追捧。
“迴夫子話,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過不了幾年,這位書法家還有這種字體定會天下聞名。到那時,拿著這幅字去求一個落款,豈不有趣?”
趙夫子點點頭,滿眼疑惑的目送崔淩霜離去。心道:王爺自創的字體真的會聞名天下?
趙夫子問其他人,“你們覺得如何?”
蓮池大師抄寫的經書所有人都認了出來。拓片與殘品是否是楊熾所書卻起了爭執。至於那幅沒有落款的字畫,除了崔淩霜,所有人都不看好。
姑娘們嘰嘰喳喳的小聲議論著。
趙夫子指著聲音最大的姚溪怡問:“溪怡姑娘,你覺得那兩幅拓片與半幅殘品是否出自前朝楊熾之手?”
姚溪怡是三房的外孫女,一直嫉妒崔淩霜明明是長房的人,卻享受著三房嫡女的待遇。
聽到趙夫子問話,她認為崔淩霜點評無誤,拓片與殘品確實出自一手之人。
理由很簡單,老夫人出自楊家,楊熾是其先祖,崔淩霜肯定見過楊大家的作品才能迴答出趙夫子的提問。
這樣的迴答讓趙夫子語塞,因為那幅殘品確實是長房老夫人的收藏,而那兩幅拓片書局就可以買到。
他又問:“淩月,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迴先生話,拓片上的字跡是楊先生早年所作,殘品上的字跡出自楊先生晚年。兩幅作品間隔二十餘年,乍看並不像出自同一人手筆,可在某些筆畫的處理上,稍微仔細一點就能看出楊先生的風骨……”
“好!”
趙夫子一錘定音,不再點評楊熾的字畫,顯然認同了崔淩月的說辭,更是默認了她在書法上的造詣。
蓮池大師的作品經常看到,這本經書受冊頁限製全用了簪花小楷。草書名家也能寫簪花小楷,可見其對書法的領悟非一般人能比。
問完崔淩月,趙夫子不再提問,打算點評這五幅作品。
姚溪怡不甘心這麽放過崔淩霜,指著那幅沒有落款的字畫問:“淩霜妹妹,能為大家解說一下你為何最喜歡這幅字畫嗎?”
崔淩霜的迴答很簡單,“寫得好。”
“噗嗤”一聲,姚溪怡笑了。那幅七言詩的字體又寬又扁,不屬於任何一個書法流派,實在看不出哪裏好。
崔淩月心想幫忙,又有些氣不過,覺得崔淩霜扮豬吃老虎,欺騙了她的感情。
不禁問:“淩霜妹妹覺得這幅字好在哪裏?難不成比楊先生的還好?”
她問的問題很刁鑽。
崔淩霜隻說喜歡那幅沒有落款的作品,並沒有說那幅作品比楊熾的作品好。經她這麽一問,頓時給人一種崔淩霜覺得那幅作品比楊熾作品還好的感覺。
原本還有些喧嘩的課堂瞬間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等著崔淩霜迴答,要麽承認那幅作品比楊熾的好,要麽解釋清楚那幅作品好在什麽地方。
趙夫子為崔淩霜捏了把汗,小姑娘口拙,心思又不在課業上,哪裏說得清一幅字畫的好壞。
更糟糕的是那幅字畫並非出自普通人之手,崔淩霜要說錯了話該怎麽辦?
都怪他心急,把本該拿去考校那群小子的作品拿到了女學這邊,偏巧遇上崔淩霜這個口拙的丫頭!
趙夫子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慮了。
崔淩霜指著七言詩鏗鏘有力的迴答,“這幅七言詩確實好過楊先生的作品。”
此言一出,少女們的嬌笑聲此起彼伏。
堂上的七言詩並未裝裱,無論是紙張還是墨跡都能看出是近期所書。
試問當世名家有誰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的作品超過前朝楊大家?若他們都不敢,崔淩霜的肯定又有何用?
趙夫子淺咳兩聲,課堂靜了下來。
他問:“淩霜姑娘,為什麽你會覺著這幅七言詩好過前朝楊大家的作品?”
崔淩霜道:“學習書法都有一個臨摹階段,其目的是讓自己能寫得更好,而不是寫的與原書法家一模一樣。”
“這幅七言詩所用字體不同於我們學過的任何一種,其筆跡圓潤又不失風骨,個性強烈,風格獨特,顯見作者有深厚的書法功力。”
“如果說前朝楊大家的書法是一座高山,這位作者能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自創了一種寫法,為什麽不能成為另一座高山?”
“即便這幅作品得不到你們的認同,但是我喜歡,覺得比楊大家寫得好,又有何不可?藝術原本就是唯心而論,難道不是嗎?”
她的詰問,無人能答。
喧嘩的課堂忽然陷入靜默,大家都想不明白一直被稱為繡花枕頭的崔淩霜為何變了個模樣?難道說她一直都在人前偽裝?
崔淩月半信半疑,總覺得事情不對,又想不出哪兒不對。
崔淩雪剛從京城迴來沒多長時間,不是太了解崔淩霜。
姚溪怡最拿手的就是扮豬吃老虎,如今見崔淩霜比她還擅長,不甘心的追問:“你都不知道這幅作品是誰所書,又怎麽敢斷言上麵的字體是自創?再說……哎呀……”
她的話語被窗外飛入的泥團打斷,黑黃色的泥土將她粉色的衣裙暈染出大塊黑斑。她尖叫著抖落泥塊,拔腳就衝到門外。
三房的淩雪剛巧坐在門邊,先她一步衝到了屋外。就見葳蕤蔥蘢的草木背後藏著個俊俏書童,這人笑著做了個“噓”聲的動作,接著像貓一樣靈巧的鑽出了院子。
“淩雪妹妹,你可看見是什麽人躲在院子裏朝我扔泥塊?”
崔淩雪笑著搖搖頭,“沒人,許是風吹進來的。”
姚溪怡抬頭看天,風能將那麽大的泥塊吹入課堂?
趙夫子提前下課,喊住要走的崔淩霜。稱讚道:“今兒說的不錯,你既然喜歡這幅字就好好收著。”
“謝謝夫子。”眼見崔淩霜拿了字畫就走,他急忙追問:“你不好奇是誰寫的?”
崔淩霜腳步一頓,差點忘了這茬。
雲川王自創的“川體”書法現在還沒呈到禦前。
時間上看,要等蘭考河段決堤,浮屍飄到了雲川王的封地。這位不問世事,醉心書法的王爺才會忍不住上書……
今上喜歡川體,說這種字非常容易閱覽!真是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殍。他的肯定讓川體風靡一時,人人追捧。
“迴夫子話,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過不了幾年,這位書法家還有這種字體定會天下聞名。到那時,拿著這幅字去求一個落款,豈不有趣?”
趙夫子點點頭,滿眼疑惑的目送崔淩霜離去。心道:王爺自創的字體真的會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