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進門的是白芷。同紅櫻一樣是大丫鬟,區別在於她是宗族派到崔淩霜身邊的文丫鬟。
崔家嫡女個個精貴,族裏特地給她們配有一文一武兩個貼身丫鬟。
文丫鬟算賬、理財、權衡事物利弊,可充當主子的幕僚或賬房;武丫鬟訓練有素,徒手能打翻幾個尋常男子,負責貼身保護主子安全。
崔淩霜問:“何事?”
白芷道:“牡丹小築那邊傳話,說王嬤嬤得急症走了,夫人讓你過去一趟。”
預料之中的結果,她漠然的看向窗外,雨還在下,一時半會兒沒有停的意思。
“走吧,我們過去看看。雨停了記得知會我一聲,別忘!”
白芷疑惑地點點頭,不明白崔淩霜為何那麽關心雨勢。
母親顧氏,全名顧牡丹,人如其名,確能豔壓群芳。
顧氏娘家祖居刺桐港,靠海上貿易致富。顧老爺育有三子,長女是顧氏庶姐,嫡子是其胞弟。
崔衍外出遊曆,與顧氏一見鍾情,不顧門第落差,硬要將其娶迴府中。
老夫人為此不太喜歡顧氏。
文侑二十年,今上頒布禁海令,朝廷規定“寸板不許下海”。
顧家內遷上京,怎料小舅無視朝廷禁令,帶著商船與貨物想要最後走一遍海貿。結果一去不迴,附近漁民都說他遭遇了海難……
驚聞噩耗,顧母一病不起,顧氏想要迴家盡孝。
老夫人知道顧氏有孕,強行將其拘在府裏。顧氏苦苦哀求崔衍,兩人選在深夜偷偷離府。
崔衍不擅駕車,更別提還要摸黑趕路,慌亂中馬車滾入山底。
顧氏小產,崔衍腳傷嚴重,徹底斷了仕途。
為了兒子的前途著想,老夫人想讓崔衍過繼一個崔姓子弟到膝下養育,假以時日,族長之位才有可能從三房傳到長房。
崔氏族規,擔任族長者,必須家族興旺,子嗣繁茂。崔衍至今隻得崔淩霜一個女兒。
顧氏得知此消息,說什麽也不同意過繼,鬧的整個宗族不得安寧,所有崔姓子弟都不情願被過繼到長房。
崔衍夾在母親與妻子之間左右為難,最終選了母親,同意納妾。
顧氏搬石頭砸自己腳,後悔不迭,又無計可施,自此不準崔衍進房。
她以為崔衍會像從前那樣苦苦央求,怎知崔衍有了新人就忘了發妻,真沒往她院子踏過一步。
為人子女,崔淩霜實在不願評價他們誰對誰錯。她同情顧氏活在世家大族的不易,也理解崔衍的苦衷……
上輩子她選了顧氏,深信顧氏所言,並隨其上京嫁給衛柏。怎奈造化弄人,衛柏沒嫁成,嫁了謝霽,並因此卷入奪嫡之爭失了性命。
顧氏居住的院子叫牡丹小築。崔衍嫡長子的身份讓這個院落占了府中最好的位置。
當年造園的工匠取巧,用塘泥堆高院子,使得山中景致全都被借入了院中。春日鮮花滿樹,夏日綠葉蔥蘢,秋日掛果枝頭,冬日寒梅綻放,怡人的景致實在不可多得。
崔淩霜剛踏入院子就聽哭聲一片,忍了又忍才將眉頭舒展,裝模作樣直奔王嬤嬤居所。
進門一看,隻見顧氏坐在王嬤嬤屍身旁痛哭不已。哪有半分主子的模樣,倒很像死的人是她親生母親。
崔淩霜好容易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若說衛柏是陷害她的兇手,顧氏這種隻生不教的又算什麽?
記得初到京城那會兒,母女兩人客居於歸寧侯府。
看到侯府烏七八糟沒一點兒權貴府邸該有的模樣,她想讓顧氏單獨置辦一處宅院,總覺得有了自己的宅院,顧氏就能教她持家理財,主持中饋。
待嫁入侯府,她才好整頓府邸,不辱沒洛川崔氏的名聲。
顧氏拒絕了她的請求,並告訴她,姨父是庶子,不可能繼承侯府。與其花心思學習門閥世家那一套,不如學學裝傻示弱,撒嬌哭啼,以此籠住衛柏的心。
一旦衛柏得勢,她有夫婿疼愛,吃住侯府,又無需操持家務,那樣的日子不要太好過。
若侯府眾人嫉妒他們夫妻,刻意打壓怎麽辦?
顧氏也有主意,隻要有銀子,侯府的膳食不好就自己開小灶,不行還能差人去外麵買……
退一萬步講,衛柏的母親是她姨母。那麽親的關係,姨母還能坑她不成?
往事曆曆在目,崔淩霜恨顧氏,更恨自己。要是她有點兒主見,性格更強勢一點兒,又怎會任由事情發展成後麵那樣兒?
“母親,你喚女兒過來有何事?”
“霜霜,王嬤嬤的事兒你知道了吧?”
屍身就放在那兒,這話問的有意思嗎?她麵無表情地說,“挺突然,好好一個人怎麽就得急症走了呢?”
顧氏擦幹淚水就開始大罵院子裏的粗使丫鬟不省心……紅櫻說了烏頭要煎煮四個時辰,丫鬟卻隻煎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說藥熬好了,這不是害人嗎!
崔淩霜瞥了紅櫻一眼,這人正拿帕子抹淚,悲痛與憤慨完美的呈現在眼底,哪有一絲冤枉別人的內疚。
她不禁暗暗提醒自己,像紅櫻這種天生會演戲的,留在身邊肯定有用,最不濟也能跟她學習一下如何表演。
顧氏罵完丫鬟,轉頭說起了正事兒,“霜霜啊,原本打算秋日祭之後進京……出了王嬤嬤這檔子事兒,我覺得不如現在進京,順便將嬤嬤的屍身交給她兒子……”
崔淩霜扭頭對白芷說,“差人去扯幾尺白布,等著用。”
顧氏問:“扯白布幹嘛?”
“給王嬤嬤戴孝啊!”
“你這傻丫頭,哪有主子給奴才戴孝的!”
崔淩霜真為顧氏著急,這人沒聽出自己在說反話嗎?
“母親,女兒也沒聽過主子要將奴才屍身還給家屬。”
顧氏一愣,“我就想著反正要上京,嬤嬤與其子多年未見……”崔淩霜打斷她道:“母親,女兒不想上京。”
“為什麽?”
“女兒覺得京城雖好,卻不是自己家。女兒姓崔,不論出嫁前後,崔家都是女兒最大的靠山,最好的依仗。”
顧氏對這說法十分不屑,“崔家的榮耀都在三房,和長房一點兒關係沒有。說什麽分府不分家,你可曾占過三房的便宜?”
“母親,若你肯過繼子嗣,情況自會不同。”
“霜霜,按律男子為丁,女子為口,女子在家中沒有戶頭,這輩子唯一能傍身的就是嫁妝。若是過繼子嗣到我膝下,你不怕錢財都被人卷了去?”
崔淩霜道:“母親,隻要長房崛起,錢財這些都是小事兒。
顧氏道:“再過幾年你就出嫁了,操那麽多心幹嘛?”
“母親,你怎能如此短視?女兒嫁去夫家不得依仗娘家撐腰,父親若是族長,夫家都得高看女兒一些。”
“霜霜,你總算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若夫家是歸寧侯府,你姨母就成了你的婆婆,自不會舍得讓你吃苦。更別提你表哥少有才名,人長得又俊……簡直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人家。”
崔家嫡女個個精貴,族裏特地給她們配有一文一武兩個貼身丫鬟。
文丫鬟算賬、理財、權衡事物利弊,可充當主子的幕僚或賬房;武丫鬟訓練有素,徒手能打翻幾個尋常男子,負責貼身保護主子安全。
崔淩霜問:“何事?”
白芷道:“牡丹小築那邊傳話,說王嬤嬤得急症走了,夫人讓你過去一趟。”
預料之中的結果,她漠然的看向窗外,雨還在下,一時半會兒沒有停的意思。
“走吧,我們過去看看。雨停了記得知會我一聲,別忘!”
白芷疑惑地點點頭,不明白崔淩霜為何那麽關心雨勢。
母親顧氏,全名顧牡丹,人如其名,確能豔壓群芳。
顧氏娘家祖居刺桐港,靠海上貿易致富。顧老爺育有三子,長女是顧氏庶姐,嫡子是其胞弟。
崔衍外出遊曆,與顧氏一見鍾情,不顧門第落差,硬要將其娶迴府中。
老夫人為此不太喜歡顧氏。
文侑二十年,今上頒布禁海令,朝廷規定“寸板不許下海”。
顧家內遷上京,怎料小舅無視朝廷禁令,帶著商船與貨物想要最後走一遍海貿。結果一去不迴,附近漁民都說他遭遇了海難……
驚聞噩耗,顧母一病不起,顧氏想要迴家盡孝。
老夫人知道顧氏有孕,強行將其拘在府裏。顧氏苦苦哀求崔衍,兩人選在深夜偷偷離府。
崔衍不擅駕車,更別提還要摸黑趕路,慌亂中馬車滾入山底。
顧氏小產,崔衍腳傷嚴重,徹底斷了仕途。
為了兒子的前途著想,老夫人想讓崔衍過繼一個崔姓子弟到膝下養育,假以時日,族長之位才有可能從三房傳到長房。
崔氏族規,擔任族長者,必須家族興旺,子嗣繁茂。崔衍至今隻得崔淩霜一個女兒。
顧氏得知此消息,說什麽也不同意過繼,鬧的整個宗族不得安寧,所有崔姓子弟都不情願被過繼到長房。
崔衍夾在母親與妻子之間左右為難,最終選了母親,同意納妾。
顧氏搬石頭砸自己腳,後悔不迭,又無計可施,自此不準崔衍進房。
她以為崔衍會像從前那樣苦苦央求,怎知崔衍有了新人就忘了發妻,真沒往她院子踏過一步。
為人子女,崔淩霜實在不願評價他們誰對誰錯。她同情顧氏活在世家大族的不易,也理解崔衍的苦衷……
上輩子她選了顧氏,深信顧氏所言,並隨其上京嫁給衛柏。怎奈造化弄人,衛柏沒嫁成,嫁了謝霽,並因此卷入奪嫡之爭失了性命。
顧氏居住的院子叫牡丹小築。崔衍嫡長子的身份讓這個院落占了府中最好的位置。
當年造園的工匠取巧,用塘泥堆高院子,使得山中景致全都被借入了院中。春日鮮花滿樹,夏日綠葉蔥蘢,秋日掛果枝頭,冬日寒梅綻放,怡人的景致實在不可多得。
崔淩霜剛踏入院子就聽哭聲一片,忍了又忍才將眉頭舒展,裝模作樣直奔王嬤嬤居所。
進門一看,隻見顧氏坐在王嬤嬤屍身旁痛哭不已。哪有半分主子的模樣,倒很像死的人是她親生母親。
崔淩霜好容易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若說衛柏是陷害她的兇手,顧氏這種隻生不教的又算什麽?
記得初到京城那會兒,母女兩人客居於歸寧侯府。
看到侯府烏七八糟沒一點兒權貴府邸該有的模樣,她想讓顧氏單獨置辦一處宅院,總覺得有了自己的宅院,顧氏就能教她持家理財,主持中饋。
待嫁入侯府,她才好整頓府邸,不辱沒洛川崔氏的名聲。
顧氏拒絕了她的請求,並告訴她,姨父是庶子,不可能繼承侯府。與其花心思學習門閥世家那一套,不如學學裝傻示弱,撒嬌哭啼,以此籠住衛柏的心。
一旦衛柏得勢,她有夫婿疼愛,吃住侯府,又無需操持家務,那樣的日子不要太好過。
若侯府眾人嫉妒他們夫妻,刻意打壓怎麽辦?
顧氏也有主意,隻要有銀子,侯府的膳食不好就自己開小灶,不行還能差人去外麵買……
退一萬步講,衛柏的母親是她姨母。那麽親的關係,姨母還能坑她不成?
往事曆曆在目,崔淩霜恨顧氏,更恨自己。要是她有點兒主見,性格更強勢一點兒,又怎會任由事情發展成後麵那樣兒?
“母親,你喚女兒過來有何事?”
“霜霜,王嬤嬤的事兒你知道了吧?”
屍身就放在那兒,這話問的有意思嗎?她麵無表情地說,“挺突然,好好一個人怎麽就得急症走了呢?”
顧氏擦幹淚水就開始大罵院子裏的粗使丫鬟不省心……紅櫻說了烏頭要煎煮四個時辰,丫鬟卻隻煎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說藥熬好了,這不是害人嗎!
崔淩霜瞥了紅櫻一眼,這人正拿帕子抹淚,悲痛與憤慨完美的呈現在眼底,哪有一絲冤枉別人的內疚。
她不禁暗暗提醒自己,像紅櫻這種天生會演戲的,留在身邊肯定有用,最不濟也能跟她學習一下如何表演。
顧氏罵完丫鬟,轉頭說起了正事兒,“霜霜啊,原本打算秋日祭之後進京……出了王嬤嬤這檔子事兒,我覺得不如現在進京,順便將嬤嬤的屍身交給她兒子……”
崔淩霜扭頭對白芷說,“差人去扯幾尺白布,等著用。”
顧氏問:“扯白布幹嘛?”
“給王嬤嬤戴孝啊!”
“你這傻丫頭,哪有主子給奴才戴孝的!”
崔淩霜真為顧氏著急,這人沒聽出自己在說反話嗎?
“母親,女兒也沒聽過主子要將奴才屍身還給家屬。”
顧氏一愣,“我就想著反正要上京,嬤嬤與其子多年未見……”崔淩霜打斷她道:“母親,女兒不想上京。”
“為什麽?”
“女兒覺得京城雖好,卻不是自己家。女兒姓崔,不論出嫁前後,崔家都是女兒最大的靠山,最好的依仗。”
顧氏對這說法十分不屑,“崔家的榮耀都在三房,和長房一點兒關係沒有。說什麽分府不分家,你可曾占過三房的便宜?”
“母親,若你肯過繼子嗣,情況自會不同。”
“霜霜,按律男子為丁,女子為口,女子在家中沒有戶頭,這輩子唯一能傍身的就是嫁妝。若是過繼子嗣到我膝下,你不怕錢財都被人卷了去?”
崔淩霜道:“母親,隻要長房崛起,錢財這些都是小事兒。
顧氏道:“再過幾年你就出嫁了,操那麽多心幹嘛?”
“母親,你怎能如此短視?女兒嫁去夫家不得依仗娘家撐腰,父親若是族長,夫家都得高看女兒一些。”
“霜霜,你總算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若夫家是歸寧侯府,你姨母就成了你的婆婆,自不會舍得讓你吃苦。更別提你表哥少有才名,人長得又俊……簡直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