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管家思索片刻:


    “朱四說那二人肯定不是炎楚人,很奇怪,那二人不傷他們,隻點了穴道,看樣子不像要擄走郡主,更像是消磨時間一般。


    到後來,郡主被‘世行船塢’的大東家章訾越章九爺救下了。”


    “哦?”公儀明城皺眉,看看劉永。


    劉永問忠管家:“會不會是章訾越自導自演想要英雄救美?”


    忠管家搖頭:


    “屬下問了朱四幾個,他們都判斷不是,章九爺的人馬身手很厲害,出手招招狠絕,那兩個黑衣蒙麵人險些逃不掉。


    還有一件事。”


    忠管家說了今日郡主出門,掌刮易別駕之子的事情。


    公儀明城心裏叫了聲好,東洲別駕易春山目光短淺,又貪婪無度。隻是因為在京都有些背景,因此,他這些年並未起過動易春山的心思。


    二丫頭倒是聰明,這個下手對象找的好。


    小小年紀,做事倒是有條有理,被人襲擊、章九郎相救、用他的名頭仗勢欺人。每個環節鏈接的都很好。


    或許,這個女兒的確能為他帶來些好運道。


    不過這是件小事,他關心的是那二位黑衣蒙麵人。


    他轉過頭看著劉永:“先生怎麽看?”


    劉永撫著山羊胡笑起來:“王爺心中不是已有定論了嗎。”


    公儀明城指指芳草軒的方向:


    “最近來炎楚的高手,除了那二位帶的人,不做其他設想。顯而易見,我這個女兒,的確開始發揮作用了。”


    劉永嗬嗬的笑:“所以啊,王爺,既能吸引眾人視線,又能將王爺的名頭敗一敗。王爺可要嘉獎郡主啊!”


    莫元海整整跑了一日,卻沒找到一個適合安葬公儀流雲的地方。


    炎楚郡臨海,城南是貴人雲集之地,城西雖居住著貧民,卻有福知山這塊風水寶山。城北開闊,有山有水,居住的人不多,城東則是普通商賈聚集之地。


    因此,炎楚人,不論是世家大戶,還是普通百姓,墓地大多在城北和城西。


    郡主雖然沒有刻意要求,但莫元海一心想要郡主為夭亡的小妹妹找一塊僻靜祥和之地。


    兄長是否能早日脫離苦海,現在就取決於他辦事的能力了。


    可惜,他和請來的道人在城北和城西看了整整一天,要不是風水不好,要不就是墓地過於雜亂,風水好的地又是有主的,竟沒有一處合適的地方。


    老道人年紀大,已經為人看了三十幾年的墓地風水,卻還是頭一次為一個夭折的孩子看墓地,看莫元海有些沮喪,便安慰道:


    “善人不要著急,你們肯出銀子為一個夭折的孩子找墓地,可見是十分善心的人家,三清祖師爺一定會指引你們找到合適的地方。”


    莫元海苦笑。


    但很快,老道人的話便應驗了。


    之前他二人看過一塊城西的墳地,無論風水還是周圍的環境都十分適合,卻不想,這塊地卻是有主的。一個十幾年前從北地遷來的小商販,為病重的祖父買下了這塊地。


    莫元海將銀子抬到一千兩,這家人卻毫不鬆口。


    不想,不過短短一個時辰,就在莫元海打算再跑一趟城北時,那家人竟然改了主意。急匆匆找到他們,竟然是一副十分迫切的樣子要轉讓給他。


    要價仍然是一千兩。


    莫元海心中不安,便問道:“小哥,不知為何突然改了主意。不是說家中老人身子不好,墳地得隨時備著嗎?”


    來人那家的長子,是個二十出頭麵向精明的年輕人:


    “大哥得罪了,方才是我父親想不開,如今祖父病重,有一千兩銀子給他多買些人參補品,讓他老人家多活幾年,豈不是比墳地更重要。”


    這理由似乎聽起來也沒什麽問題,但莫元海始終覺得有些不對,一兩千銀子雖不少,卻也不至於讓一個不愁吃喝的商販,在一兩個時辰內態度判若兩人。


    他反反複複又試探幾句,小哥卻一口咬定是這個原因,老道人嗬嗬笑道:


    “善人太過小心了,你願買,這位善人願賣,並不存在脅迫之事,善人不用擔心。”


    莫元海想想也是,當下掏了銀子,又去府衙過了手續。


    莫元海不知道的是,他和那年輕後生分開後,後生急匆匆鑽進了府衙旁的小巷子。


    一個麵向老成的青年正等候在巷子裏,後生一溜小跑到了青年麵前,點頭哈腰笑著道:“大哥,手續都辦完了,簽字畫押備了案。嘿嘿。”


    青年給了他一個白眼:“我才十七,十七,知道嗎,看清楚再叫大哥。行了,銀票拿走吧,四百兩銀子買的地,爺給你三千兩,你全家就偷著笑吧。”


    青年正是之前一直與米扣一起負責監視琉月的尚武。


    後生接過銀票,喜笑顏開小心翼翼的裝進袖袋,朝轉身離開的尚武小聲嘀咕了一句:“早知道當時應該買塊在大些的墳地,古安人可真有錢啊!”


    兩天後,琉月收到莫元海那邊傳來的消息。


    他在城西福知山山腳下,買到了一小塊地,風水和景致都極好。


    琉月去了‘汶山院’。


    琉雲的屍身,琉月暫時讓人存放在離王府不遠的‘行知寺’。隻等找到墓地後好好安葬。


    汶山院大門緊閉,聽見叩門聲,看門的婆子趕緊給琉月主仆打開門,抹著淚迎了進去。


    沒有小孩子的歡歌笑語,又少了四五個下人。整個院子裏顯得蕭條落寞,下人們唯恐惹起主子不快,連腳步聲也比往常輕了很多。


    婢女迎著琉月進了正屋,路上琉月問:“姨娘這兩日身子好些了嗎?”


    婢女抹著淚迴道:“多謝郡主關心,姨娘還是那個樣子,一點兒東西都沒吃過。”


    琉月歎息,已經四天,不吃不喝,最多能撐過幾天?


    進了正室,果然見劉姨娘躺在榻上,羅媽媽正坐在床榻傍邊的矮幾上落淚。


    看見琉月主仆進來,羅媽媽忙起來行禮,琉月點點頭靠近床榻,隻見劉姨娘形容枯槁,死氣沉沉的躺在榻上,雙眼瞪大看著床頂,一副無知無覺的樣子,即使琉月站在榻邊,她眼珠也未轉動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質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裏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裏居士並收藏紈絝質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