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幕無疑讓顧堯驚詫不已!
要知道,方才他召出閃電,原本隻是想看看當自己所能控製的閃電體積變大後,禦劍威力又能增加多少!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道閃電竟能憑著某種本能記憶自發運轉,從而施展出這種陌生術法!
“若所料不錯,這門劍道術法定是上上輩子的天劫大佬占據我身軀時所曾施展過……”
心下恍然間,顧堯又不禁想起那夜王坤口中所描述的仙人除妖場景——“巨大無比的刺目紫電,如大劍般掃盡天上陰霾……”
心底驀地湧起一團火熱,顧大少雙目放光,一眨不眨地緊盯住了手上這柄依舊變化不已的長劍。
因為仙劍有靈、且他已與此劍心意相通,所以他能很明顯地感覺到隨著法力注入,這劍不但體型在變巨,其堅硬度也在迅速飆升!
直至當劍身長度超越六丈長短時……
“好了,這應該就是我此刻的極限了。”
感受到體內法力即將枯竭,顧堯適時停下了這門術法的運轉。
手腕微動,六丈長許的巨劍透過頭頂破洞直指屋外!
而顧堯火熱的目光也順著長長劍身看向蒼穹。
他有個預感,若此時他身體能容納的法力再多些,這劍身也必將變得更堅更巨!
或許有一天,其真能直趨萬丈、刺破蒼穹呢!
“既如此,以後就稱這道術法為——‘天劍術’吧!”
……
約莫二更時分,柴房中,盤膝而坐的顧堯緩緩睜開眼睛。
經過兩個時辰的休息,此時他體內法力已然恢複充盈。
低頭,看著浮於胸前、恢複原本大小的短劍,顧大少心潮澎湃,強忍下再次施展天劍術的衝動。
此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從床上一跳而下,走出柴房,憑著天上星辰辨別方向後,就毫不猶豫地展開身法,向著金華城城北方向狂奔而去!
此一去,他的目的地乃是金華城北的墓葬區。
早在白天看到城外那數千身居草篷的“難民”時,顧堯心頭就曾惻隱大動。
而後,當他從寧采臣口中得知這些人都是因城中瘟疫被隔離於此時,就更想著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更不必提隨後於寧采臣在城內行走時,那空曠的街道、蕭條的城景對他的刺激……
身為一名穿越者,顧堯一直深知瘟疫的可怕,畢竟,他的前世父母就是死於抗疫當中。
雖說來金華的一日間,顧堯已知此地官府對這場瘟疫算是做出了一些對策,但這些對策落在他的眼裏實在是漏洞百出——僅僅指望著火化死者、隔離其家屬就想控製瘟情?嗬嗬,這未免太天真了吧……
顧堯敢斷言,若隨著瘟情繼續發展,金華城的後果定然不堪設想!
故此,大少才不再選擇繼續袖手旁觀,而是決定全身投入控製瘟情。
話說此舉無關他聖母心泛濫,畢竟,一來前世父母在天有靈,估計也不想看到自家孩子冷漠無情;二來則是他身為劍修,修得就是一條任俠之道、最忌問心有愧……
所以,千言萬語一句話,顧大少這次是打算和這場瘟疫卯上了!
……
前世老話早就說好,若想擊敗對手,必先了解對手。而此世也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類似諺語。
道理放在這次瘟疫來說,則是欲要控製瘟情,就必先對其暴發原因進行調查了解。
而至於調查瘟情該如何著手,顧堯心裏早有定計。
此次金華城爆發的“瘟疫”,與大少印象中的瘟疫全然不同!
一方麵,城內因瘟而死者的淒慘模樣倒還在其次,其實顧堯心中一直有所蹊蹺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何死者的背上竟長有蘊含煞氣的粗硬白毛!?
剛開始,大少還隻是將這種現象歸結於此間世界的特殊上——畢竟這方世界連妖鬼都有,想來這裏的瘟疫或許也與前世有所不同吧……
隻是此刻,因已下定決心調查瘟疫,所以顧堯當然不會再將這種怪象簡單歸咎於兩個世界的不同上。
為了查明瘟疫原由,他就必須得弄明白死者背生白毛的原因!
所以查探的第一步,就須得找到一些瘟死者的屍體。
雖然金華官府有令,一應因瘟喪命者,必須得送至城南軍營火化。
所以顧堯此刻向著城北疾馳,看上去頗有些南轅北轍……
實則卻是不然!
城南軍營處,顧堯因初來乍到摸不透虛實,且又擔心運去的屍體早已火化殆盡,所以他在思慮一番後就打消了夜探軍營的計劃。
至於金華城北麽……
恰好,白天他就撞見了一起不顧禁令、大操大辦的喪葬俗事。
而那名喪葬主角的屍身他也不巧見過,其背部白毛又密又濃,死因正是因為這次瘟情!
看到這裏,估計聰明的讀者老爺們已經猜出來了:因這名瘟死者的手下白日與顧堯、寧采臣起了爭端,爾後其手下們竟還想著用靈車將二人撞開……所以才導致自己屍身不幸落地,而顧堯也是趁著屍身落地的間隙,看清了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話說身為江州知州的舅爺,張老爺死後當然不必像那些草民般被收攏至城南火化,所以其此刻唯一的“去處”,自然就隻有金華城北的墓葬區了……
……
深秋之夜,氣溫已是頗寒。
當然,這種程度的寒意對於如今的顧大少來說早已不值一哂。
身形完全施展,猶如追星趕月般,顧堯身挾隆隆巨音很快就奔至金華城北的一座青山之上。
因白天已向官二代刻意打探過,所以他此刻沒有絲毫迷路之虞。
奔至鬆柏密布的青山山腰,顧堯借著星光略一掃視就確定了前進方向。
前方左側,青磚黛瓦好一片恢弘建築——正是金華城內達官顯要們的墓穴。
緩步行於墓穴群中,身周,陰風習習,隱帶哭嚎;頭頂,星光慘白,寒徹身骨……
呃,這些通通不能給大少的心境造成絲毫撥動。
很快,查探一番後,顧堯從眾多墓堆中挑出了數座新墳——金華畢竟是座大城,所以每日死去的官宦絕對不止一家!
接下來,他隻需看清墓碑字樣,自然就可確定那“張老爺”的墳塚是哪座。
但也就在這時,突有尖銳厲嘯從身後突兀爆起!
顧堯猛然迴頭,就見一道呈箭矢樣的熾熱紅芒,從墓塚外的幽黑之中,向他狠狠殺來!
要知道,方才他召出閃電,原本隻是想看看當自己所能控製的閃電體積變大後,禦劍威力又能增加多少!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道閃電竟能憑著某種本能記憶自發運轉,從而施展出這種陌生術法!
“若所料不錯,這門劍道術法定是上上輩子的天劫大佬占據我身軀時所曾施展過……”
心下恍然間,顧堯又不禁想起那夜王坤口中所描述的仙人除妖場景——“巨大無比的刺目紫電,如大劍般掃盡天上陰霾……”
心底驀地湧起一團火熱,顧大少雙目放光,一眨不眨地緊盯住了手上這柄依舊變化不已的長劍。
因為仙劍有靈、且他已與此劍心意相通,所以他能很明顯地感覺到隨著法力注入,這劍不但體型在變巨,其堅硬度也在迅速飆升!
直至當劍身長度超越六丈長短時……
“好了,這應該就是我此刻的極限了。”
感受到體內法力即將枯竭,顧堯適時停下了這門術法的運轉。
手腕微動,六丈長許的巨劍透過頭頂破洞直指屋外!
而顧堯火熱的目光也順著長長劍身看向蒼穹。
他有個預感,若此時他身體能容納的法力再多些,這劍身也必將變得更堅更巨!
或許有一天,其真能直趨萬丈、刺破蒼穹呢!
“既如此,以後就稱這道術法為——‘天劍術’吧!”
……
約莫二更時分,柴房中,盤膝而坐的顧堯緩緩睜開眼睛。
經過兩個時辰的休息,此時他體內法力已然恢複充盈。
低頭,看著浮於胸前、恢複原本大小的短劍,顧大少心潮澎湃,強忍下再次施展天劍術的衝動。
此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從床上一跳而下,走出柴房,憑著天上星辰辨別方向後,就毫不猶豫地展開身法,向著金華城城北方向狂奔而去!
此一去,他的目的地乃是金華城北的墓葬區。
早在白天看到城外那數千身居草篷的“難民”時,顧堯心頭就曾惻隱大動。
而後,當他從寧采臣口中得知這些人都是因城中瘟疫被隔離於此時,就更想著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更不必提隨後於寧采臣在城內行走時,那空曠的街道、蕭條的城景對他的刺激……
身為一名穿越者,顧堯一直深知瘟疫的可怕,畢竟,他的前世父母就是死於抗疫當中。
雖說來金華的一日間,顧堯已知此地官府對這場瘟疫算是做出了一些對策,但這些對策落在他的眼裏實在是漏洞百出——僅僅指望著火化死者、隔離其家屬就想控製瘟情?嗬嗬,這未免太天真了吧……
顧堯敢斷言,若隨著瘟情繼續發展,金華城的後果定然不堪設想!
故此,大少才不再選擇繼續袖手旁觀,而是決定全身投入控製瘟情。
話說此舉無關他聖母心泛濫,畢竟,一來前世父母在天有靈,估計也不想看到自家孩子冷漠無情;二來則是他身為劍修,修得就是一條任俠之道、最忌問心有愧……
所以,千言萬語一句話,顧大少這次是打算和這場瘟疫卯上了!
……
前世老話早就說好,若想擊敗對手,必先了解對手。而此世也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類似諺語。
道理放在這次瘟疫來說,則是欲要控製瘟情,就必先對其暴發原因進行調查了解。
而至於調查瘟情該如何著手,顧堯心裏早有定計。
此次金華城爆發的“瘟疫”,與大少印象中的瘟疫全然不同!
一方麵,城內因瘟而死者的淒慘模樣倒還在其次,其實顧堯心中一直有所蹊蹺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何死者的背上竟長有蘊含煞氣的粗硬白毛!?
剛開始,大少還隻是將這種現象歸結於此間世界的特殊上——畢竟這方世界連妖鬼都有,想來這裏的瘟疫或許也與前世有所不同吧……
隻是此刻,因已下定決心調查瘟疫,所以顧堯當然不會再將這種怪象簡單歸咎於兩個世界的不同上。
為了查明瘟疫原由,他就必須得弄明白死者背生白毛的原因!
所以查探的第一步,就須得找到一些瘟死者的屍體。
雖然金華官府有令,一應因瘟喪命者,必須得送至城南軍營火化。
所以顧堯此刻向著城北疾馳,看上去頗有些南轅北轍……
實則卻是不然!
城南軍營處,顧堯因初來乍到摸不透虛實,且又擔心運去的屍體早已火化殆盡,所以他在思慮一番後就打消了夜探軍營的計劃。
至於金華城北麽……
恰好,白天他就撞見了一起不顧禁令、大操大辦的喪葬俗事。
而那名喪葬主角的屍身他也不巧見過,其背部白毛又密又濃,死因正是因為這次瘟情!
看到這裏,估計聰明的讀者老爺們已經猜出來了:因這名瘟死者的手下白日與顧堯、寧采臣起了爭端,爾後其手下們竟還想著用靈車將二人撞開……所以才導致自己屍身不幸落地,而顧堯也是趁著屍身落地的間隙,看清了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話說身為江州知州的舅爺,張老爺死後當然不必像那些草民般被收攏至城南火化,所以其此刻唯一的“去處”,自然就隻有金華城北的墓葬區了……
……
深秋之夜,氣溫已是頗寒。
當然,這種程度的寒意對於如今的顧大少來說早已不值一哂。
身形完全施展,猶如追星趕月般,顧堯身挾隆隆巨音很快就奔至金華城北的一座青山之上。
因白天已向官二代刻意打探過,所以他此刻沒有絲毫迷路之虞。
奔至鬆柏密布的青山山腰,顧堯借著星光略一掃視就確定了前進方向。
前方左側,青磚黛瓦好一片恢弘建築——正是金華城內達官顯要們的墓穴。
緩步行於墓穴群中,身周,陰風習習,隱帶哭嚎;頭頂,星光慘白,寒徹身骨……
呃,這些通通不能給大少的心境造成絲毫撥動。
很快,查探一番後,顧堯從眾多墓堆中挑出了數座新墳——金華畢竟是座大城,所以每日死去的官宦絕對不止一家!
接下來,他隻需看清墓碑字樣,自然就可確定那“張老爺”的墳塚是哪座。
但也就在這時,突有尖銳厲嘯從身後突兀爆起!
顧堯猛然迴頭,就見一道呈箭矢樣的熾熱紅芒,從墓塚外的幽黑之中,向他狠狠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