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堯心中暗忖之際,底下院落裏的官兵已經向擋路的眾多村民解釋清楚了他們此行收攏屍體的原因,再經東賈村裏正居中協調,最後眾騎士終於得以安然出得村來。
出村之後,顧堯遠遠瞅見那名騎士頭頭又從懷裏摸出“羅盤”仔細查探,然後就揮引著手下們繼續奔向了下一個村落……
站於東賈村村口,顧堯遙遙看著騎士們的身影在天際慢慢消失,隻是這一次,他卻已然沒有了繼續跟蹤他們的興致——
既然這些官兵收屍皆是奉命而行,且他們收屍的目的又是為了防止瘟情惡化,那他顧大少自然也就不會再傻不拉幾地跟在他們屁股後麵吃灰了。
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視線北移,恢弘的城池已經隱隱在望,而他,也是時候去城中的那座書院報到了。
唉,母命難違啊……
……
從東賈村出來向東走不出二裏,就抵達了金華城外的主幹官道。然後,沿著這條官道繼續向北直行,不需一炷香時間,就可抵達這座江州的首府之城。
按理來說,身為一名境界已臻金丹的修士,顧大少此刻體力之強,足可令他須臾間抵達金華城內。
隻是,前世加上今生,兩輩子窮苦出身,他都未曾見過如此恢弘的古代城池。
況且先賢有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而這行路之美,美就美在沿途風景。
所以,顧大少想著,姑且先看看這沿途景色吧!
緩步行於能容八馬通行的城外官道上,身周兩側,林木稀稀,偶有鬆柏裝點綠意;視線前頭,偌大的城池猶如一頭慵懶貪睡的伏獸,又像一名蘊滿古典氣息的美人,在深秋沁然的陽光下靜候著人們的幸臨。
話說江州作為大梁國的糧倉,自古富庶。而金華府作為整個江州的執牛耳者,其秀美繁盛自是不必贅言。
哪怕他此刻還未入城,但這城外風景已足以令人陶醉,所以自然而然地,他也就對城中風貌更多了幾分期許。
“真不愧是‘東南佳景,璀璨如珠’啊!”
腦中搜羅著以往讀過的一些佳句。同時,逾是臨近金華城,憑借著過人的眼力,顧堯逾是能看清此城蘊養的靈秀之氣。
雖說此刻時節已臻深秋,花衰葉黃、北風瑟瑟,但明朗高空下、爽宜陽光中,偌大古城依舊傲然而立,風姿不減千古……
毫無疑問,眼前這座金華城是極美的。奈何它美則美矣,此時卻是無人賞析,致使它空有盛顏,卻難蘊人氣。
究其原因,無非瘟疫罷了。
……
順著官道從遠處迤邐走近城池,因想著近些天城中有瘟疫肆虐,所以顧堯早就料到路上行人必然稀少。
隻是,雖說他已做好了路人寥寥的思想準備,但當這種蕭瑟之景真的映入眼簾之際,他仍然難免在心中生出一陣糾結。
一路行來,路上行人難見幾個,隻有幾隊帶甲騎士時不時從他身邊快馬奔過。馬蹄飛揚,塵土漫漫,卻擾得顧大少心中更顯寂寥。
毫無疑問,此間見聞與他以往所知所想相距甚遠,卻也惹得他對於城中瘟疫更是增添了幾分厭惡。
“可恨的瘟疫……”
嘴裏嘟囔著,顧堯腳步不自覺地加快,想要快些入城看看城中疫情狀況。
而隨著他雙腿發力,他與城池間的距離自然也就開始飛速縮短。
然而,走著走著,某一刻,他的腳步卻是驀地一下頓住,而他的雙眸也於瞬間睜得滾圓。
前方,顧堯與金華城門間數百米的空地上,此刻正搭立著數百頂丈許方圓的茅草帳篷。
方才在遠處,顧大少隻顧著眺望雄偉的金華城池,所以就不自覺地忽視了這些茅草搭建之物。
而此刻,當他臨近這些“帳篷”,看清帳篷裏那些或臥或倒、滿臉菜色的麻木人群時,心頭難免生出疑惑,同時,心裏先前的那抹糾結也不知為何變得更加強烈了……
難道這些,都是難民?!
就在顧堯愣神之際,不遠處傳來的一聲大喝又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
“開飯了!”
顧堯循聲望去,就見在前方城門方向,有五六名皂吏正推著一輛沉重木車緩緩而來,木車上擺放著一張碩大鐵鍋,此時鍋裏正蒸騰著滾滾熱氣。
聞聽吏員唿喝,頓時,所有的茅草帳篷瞬間激活!
人們從一座座帳篷裏洶湧而出,皆手持著一張破碗,猶如乞丐般瞬間就將那張鐵鍋圍了個水泄不通!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免不了老人的痛唿、孩童的悲啼、男人的怒吼、女人的爭吵……
所有人鬧鬧哄哄,早就忘掉了僅僅月餘之前,他們還是金華城內的體麵市民!
……
眼前一幕毫無疑問大大出乎了顧堯的意料,隻是,他也隻是微微一頓,下一刻,他就運足身法,毫不猶豫地衝入了眼前這片喧鬧。
左手微伸,攙起一名倒地女童;右腳輕挑,扶穩一位腿殘老叟……顧堯身化旋風,在喧鬧人群中左突右衝,將一名名體弱者扶起,防止他們被踩踏而傷。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們的破碗逐一盛上稀粥,這陣喧鬧也就終於開始了落幕……
拭去衣袖上沾染的幾粒小米,顧堯舉目四望,等確認了這場爭食中確實無人受傷時,他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落下。
而直到此刻,他才有時間思索起方才一幕產生的原由。
“看這些‘難民’的衣著,雖然肮髒卻也不見殘破——他們顯然不是逃荒而來……倒像是出身於前方城中!嗯,說不得,此間情形怕是也與城中瘟疫有關了……”
心裏暗忖間,顧堯眼瞅著身側一名漢子已將碗中稀粥扒拉幹淨,就立馬上前一步,想詢問下他們在此聚集的緣由。
但這時——
“啪!”
他的肩膀突然被人狠狠一拍。
不等他扭頭迴望,就有一道熟悉的嗓音從耳側激動響起。
“嘿!重華兄,采臣等得你好苦啊!”
聞聽聲音顧堯瞬間迴身。
身後,一名身著月白色儒服的俊朗書生正一臉興奮地衝他笑著。
不是寧采臣又是誰來!?
出村之後,顧堯遠遠瞅見那名騎士頭頭又從懷裏摸出“羅盤”仔細查探,然後就揮引著手下們繼續奔向了下一個村落……
站於東賈村村口,顧堯遙遙看著騎士們的身影在天際慢慢消失,隻是這一次,他卻已然沒有了繼續跟蹤他們的興致——
既然這些官兵收屍皆是奉命而行,且他們收屍的目的又是為了防止瘟情惡化,那他顧大少自然也就不會再傻不拉幾地跟在他們屁股後麵吃灰了。
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視線北移,恢弘的城池已經隱隱在望,而他,也是時候去城中的那座書院報到了。
唉,母命難違啊……
……
從東賈村出來向東走不出二裏,就抵達了金華城外的主幹官道。然後,沿著這條官道繼續向北直行,不需一炷香時間,就可抵達這座江州的首府之城。
按理來說,身為一名境界已臻金丹的修士,顧大少此刻體力之強,足可令他須臾間抵達金華城內。
隻是,前世加上今生,兩輩子窮苦出身,他都未曾見過如此恢弘的古代城池。
況且先賢有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而這行路之美,美就美在沿途風景。
所以,顧大少想著,姑且先看看這沿途景色吧!
緩步行於能容八馬通行的城外官道上,身周兩側,林木稀稀,偶有鬆柏裝點綠意;視線前頭,偌大的城池猶如一頭慵懶貪睡的伏獸,又像一名蘊滿古典氣息的美人,在深秋沁然的陽光下靜候著人們的幸臨。
話說江州作為大梁國的糧倉,自古富庶。而金華府作為整個江州的執牛耳者,其秀美繁盛自是不必贅言。
哪怕他此刻還未入城,但這城外風景已足以令人陶醉,所以自然而然地,他也就對城中風貌更多了幾分期許。
“真不愧是‘東南佳景,璀璨如珠’啊!”
腦中搜羅著以往讀過的一些佳句。同時,逾是臨近金華城,憑借著過人的眼力,顧堯逾是能看清此城蘊養的靈秀之氣。
雖說此刻時節已臻深秋,花衰葉黃、北風瑟瑟,但明朗高空下、爽宜陽光中,偌大古城依舊傲然而立,風姿不減千古……
毫無疑問,眼前這座金華城是極美的。奈何它美則美矣,此時卻是無人賞析,致使它空有盛顏,卻難蘊人氣。
究其原因,無非瘟疫罷了。
……
順著官道從遠處迤邐走近城池,因想著近些天城中有瘟疫肆虐,所以顧堯早就料到路上行人必然稀少。
隻是,雖說他已做好了路人寥寥的思想準備,但當這種蕭瑟之景真的映入眼簾之際,他仍然難免在心中生出一陣糾結。
一路行來,路上行人難見幾個,隻有幾隊帶甲騎士時不時從他身邊快馬奔過。馬蹄飛揚,塵土漫漫,卻擾得顧大少心中更顯寂寥。
毫無疑問,此間見聞與他以往所知所想相距甚遠,卻也惹得他對於城中瘟疫更是增添了幾分厭惡。
“可恨的瘟疫……”
嘴裏嘟囔著,顧堯腳步不自覺地加快,想要快些入城看看城中疫情狀況。
而隨著他雙腿發力,他與城池間的距離自然也就開始飛速縮短。
然而,走著走著,某一刻,他的腳步卻是驀地一下頓住,而他的雙眸也於瞬間睜得滾圓。
前方,顧堯與金華城門間數百米的空地上,此刻正搭立著數百頂丈許方圓的茅草帳篷。
方才在遠處,顧大少隻顧著眺望雄偉的金華城池,所以就不自覺地忽視了這些茅草搭建之物。
而此刻,當他臨近這些“帳篷”,看清帳篷裏那些或臥或倒、滿臉菜色的麻木人群時,心頭難免生出疑惑,同時,心裏先前的那抹糾結也不知為何變得更加強烈了……
難道這些,都是難民?!
就在顧堯愣神之際,不遠處傳來的一聲大喝又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
“開飯了!”
顧堯循聲望去,就見在前方城門方向,有五六名皂吏正推著一輛沉重木車緩緩而來,木車上擺放著一張碩大鐵鍋,此時鍋裏正蒸騰著滾滾熱氣。
聞聽吏員唿喝,頓時,所有的茅草帳篷瞬間激活!
人們從一座座帳篷裏洶湧而出,皆手持著一張破碗,猶如乞丐般瞬間就將那張鐵鍋圍了個水泄不通!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免不了老人的痛唿、孩童的悲啼、男人的怒吼、女人的爭吵……
所有人鬧鬧哄哄,早就忘掉了僅僅月餘之前,他們還是金華城內的體麵市民!
……
眼前一幕毫無疑問大大出乎了顧堯的意料,隻是,他也隻是微微一頓,下一刻,他就運足身法,毫不猶豫地衝入了眼前這片喧鬧。
左手微伸,攙起一名倒地女童;右腳輕挑,扶穩一位腿殘老叟……顧堯身化旋風,在喧鬧人群中左突右衝,將一名名體弱者扶起,防止他們被踩踏而傷。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們的破碗逐一盛上稀粥,這陣喧鬧也就終於開始了落幕……
拭去衣袖上沾染的幾粒小米,顧堯舉目四望,等確認了這場爭食中確實無人受傷時,他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落下。
而直到此刻,他才有時間思索起方才一幕產生的原由。
“看這些‘難民’的衣著,雖然肮髒卻也不見殘破——他們顯然不是逃荒而來……倒像是出身於前方城中!嗯,說不得,此間情形怕是也與城中瘟疫有關了……”
心裏暗忖間,顧堯眼瞅著身側一名漢子已將碗中稀粥扒拉幹淨,就立馬上前一步,想詢問下他們在此聚集的緣由。
但這時——
“啪!”
他的肩膀突然被人狠狠一拍。
不等他扭頭迴望,就有一道熟悉的嗓音從耳側激動響起。
“嘿!重華兄,采臣等得你好苦啊!”
聞聽聲音顧堯瞬間迴身。
身後,一名身著月白色儒服的俊朗書生正一臉興奮地衝他笑著。
不是寧采臣又是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