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皇宮酒店,香江電影工作者總會會議現場。


    繼王京和爾東升吵了一架之後,現場氣氛又有些火熱起來。


    “香江電影金像獎,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支持香江電影成立的!”


    “讓內地參與進來,那是不是寶島電影也有評選資格了!”


    “規矩絕對不能變,沒的商量!”


    “變了味的金像獎,就不是金像獎了!”


    ......


    看著反應這麽大的香江電影人們,唐言也不意外。


    有人要搶你的東西,能不激動?


    不過,唐言也發現了一點,反應最激烈的,都是拍比較文藝性電影的,或者不為觀眾熟知的導演。


    比如一開始那個導演協會副主席羅奇瑞,他的電影一貫堅持香江的本地色彩。


    他後來拍了《天水圍的夜與霧》、《歲月神偷》。


    典型的固守本土的導演,對香江電影來說,這樣的人固然可敬。


    但是,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這種人,那個國家的電影就完蛋了。


    寶島當年的新浪潮運動,楊德倉和候嘯賢他們那群人,扭轉了日益被功夫片和言情片充斥的寶島電影形勢。


    他們把功夫片這些類型片,說成沒有格調,自認為挽救了寶島電影的頹勢。


    剛開始兩年,觀眾對新浪潮電影很新鮮,海外口碑也很好。


    可是很快,新浪潮運動失敗,觀眾經過了最初的新鮮之後,也沒了興趣。


    而這時候,一大堆導演跟著他們幾位大師搞新浪潮,沒有人拍觀眾喜歡的類型片了。


    類型片在寶島完了,他們沒有了自己的,能吸引觀眾的電影,好萊塢大片又來轟炸。


    寶島電影也完了,死於新浪潮運動,死於楊德倉和候嘯賢兩位大師之手。


    他們是大師沒錯,但是也親手埋葬了寶島電影。


    法蘭西電影市場,也是被一批批藝術片導演殺死的。


    這就是事實,大師都搞文藝。


    搞商業片、類型片就俗氣。


    高雅的大師可以肆無忌憚地批評俗氣的導演,行業、媒體,也會批評。


    掌握話語權的,都是高級精英分子,他們肯定更喜歡藝術。


    就跟現在主流電影行業罵馮曉剛一樣,要是去開會,你說喜歡馮曉剛的片子,那得被鄙視。


    喜歡類型片、商業片的普羅大眾,沒有發聲的渠道。


    搞商業的一看,別人都看不起我,沒人幫我說話。


    得了,正好錢也賺了點。


    於是打不過就加入!


    轉身也去搞藝術,這下總沒人罵我了吧!


    而且還能罵罵那些搞商業的,多爽!


    搞藝術的可以有,也必須有,但是絕對不能占主流。


    相比這些固守本土,專門拍香江變遷,本土市民氣息的導演。


    有一部分人倒是沒有起哄,但是也明顯抗拒。


    唐言也就任他們說,反正就坐那看著、聽著。


    或許是反對了兩句才想起來,他們一開始的目的是內地開放市場。


    “唐主任,金像獎的全稱是香江電影金像獎,開放內地電影,是不是不太合適?”


    爾東升作為導演協會會長,還是委婉著說道。


    唐言奇怪了:“金馬獎的全稱是寶島電影金馬獎,不光能包容內地電影,海外電影都能參選,隻要是華語演員主演就行,怎麽到了金像獎就不行了。”


    劉瑋強苦笑不已:“內地已經有了金雞獎、百花獎,也能參加金馬獎,又何必再來金像獎呢。”


    唐言反問:“既然香江電影有了香江市場、寶島市場,還能賣到東南亞去,又何必要進入內地市場呢?”


    何必?


    還抬起杠了!


    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唐主任,現在香江、寶島、東南亞市場行情不好,大家都是一家人,市場不景氣,內地觀眾也喜歡看香江電影啊。”王京道。


    這時候想起一家人了?


    唐言覺得有些好笑:“內地觀眾喜歡香江電影確實沒錯,可是除了程龍大哥的電影,就沒有一部香江電影、合拍片票房超過2500萬,反而是每年票房排行榜前列的,都是內地電影。”


    “那是因為引進的港片太少了,內地現在電影太少了,正是需要香江電影的時候。”


    說這話的是編劇協會會長匡文偉,語氣輕佻,眼神裏滿滿的優越感。


    雖然不是導演,不過唐言倒是有印象。


    少有的在內地影視公司做到高位的人,做過光線、萬達的高管。


    《四大名捕》係列、《錦衣衛》、《關雲長》都是他監製的。


    全是爛片。


    這話就有那味了。


    明明是現在香江電影求著內地開放市場,結果變成了內地市場需要香江電影。


    唐言臉色立馬冷了三分:“按匡會長這麽說,那我是不是還要求著各位把電影拿來內地放映?”


    撲街!


    吳思元心裏暗暗把匡文偉罵了個遍,連忙出來打圓場:“誤會誤會,不是那個意思,雙贏雙贏。”


    唐言也沒閑工夫吵架,打嘴炮永遠是最沒用的做法。


    罵一萬句,還不如直接來上一刀傷害高。


    他嗬嗬笑道:“既然是雙贏,那香江電影進入內地,開放金像獎的限製,這不就是雙贏嗎?”


    怎麽繞來繞去又繞迴來了,一直沒吭聲的陳可鑫開口了:“唐主任,據我所知,內地的金雞百花獎,也是不允許香江電影參與的吧。”


    眾人點點頭,金雞百花不對港片開放,那金像獎不對內地電影開放,自然就沒問題了。


    唐言笑了:“之前確實是這樣,不過領導深感金雞百花不能僅僅局限在內地,所以決定擁抱港澳台,進行改革,要不了兩年,各位導演的電影,也能參加評選了。


    怎麽樣,金雞百花對港片開放,金像獎對內地電影開放,很合理吧。”


    這...不是說內地很固執很保守的嗎?


    怎麽一問,就要改革了?


    陳可鑫有些後悔了,這下內地開放了金雞百花,沒得說了。


    他輕咳一聲,笑道:“唐主任,那個...我們也不需要參加金雞百花獎。”


    不參加你問個錘子!


    唐言剛想喝口熱茶潤潤嗓子,當即把杯子重重地磕在桌上,發出明顯的響聲。


    看向陳可鑫,嗤笑一聲:“既然不參加,那陳導問這個做什麽呢,難道是覺得我跑來參加你們的會,是閑的沒事幹嗎?”


    “我倒是覺得,開放就開放嘛,沒什麽大不了的。”


    香江影壇的“意大利炮”杜奇峰開口了,杜大炮不說話則已,一開口就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一臉無所謂道:“反正都是分豬肉,你們加人進來又怎麽樣。”


    “杜奇峰!”


    金像獎主席文俊滿臉怒容,帶著警告的眼神死死盯著他。


    平時大家互懟也就算了,這種關鍵時刻,還胳膊肘往外拐!


    其他人有的也很不高興,有的麵無表情,有的在看戲。


    唐言也在看戲,香江電影人們有時候很團結,但是內部也一團亂麻。


    杜奇峰就一直因為金像獎的人情票太多,不公平而生氣。


    不止一次說,有些演員一塌糊塗,因為人脈好,還能拿影帝。


    00年《槍火》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愣是因為生氣沒有出席頒獎典禮。


    而且,從那年開始,一次都沒去過。


    哪怕金像獎主席打電話求他去,又給了他兩次最佳導演,還是一直不去。


    十多次提名,三奪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卻從不參加金像獎。


    麵對文俊的警告,杜奇峰絲毫不以為意,甚至還有些想笑:“怎麽,文主席也會生氣了?”


    文俊半個手掌拍在桌子上,發出不大不小的聲響:


    “你自己不來領獎,發什麽神經!”


    跟我拍桌子?


    杜大炮的外號不是白叫的,當場一巴掌拍的桌子上,發出更大的響聲:


    “我告訴你,金像獎我前兩年沒有參加,今年也不會參加,以後也不會參加,你們愛分豬肉就去分,眼不見為淨!”


    對於金像獎,杜奇峰還真一點都不在乎。


    《暗戰》、《槍火》、《瘦身男女》、《孤男寡女》...這兩年他拍的電影,部部經典,要票房也有票房,拿不拿獎無所謂!


    過癮啊!


    唐言暗自想笑,這些人也太好玩了,這種情況是在內地看不到的。


    內地大家一般都是暗諷,沒有這樣說的太直白的,哪像這跟社團吵架一樣。


    不過也沒有多意外,杜奇峰敢當麵叫汪明全閉嘴。


    敢說王佳衛的電影看一部就夠了,其他的都不知所雲。


    鄭秀雯沒拿獎,就嘲諷張曼鈺演技一般。


    還當眾批評劉德樺表演太膚淺沒深度,劉德樺竟然也不生氣。


    林間嶽這位環亞老總,也被杜奇峰噴過,罵他不懂電影。


    至於金像獎,沒少罵,還說死都不參加了。


    不是私下放話,而是對著公眾、采訪說的。


    不過這次,還是適可而止,剛罵起來就消停了。


    倒是王京突然出來插一句嘴:“其實我也覺得,開放金像獎的入圍條件,也沒什麽,現在都沒什麽電影拍了,過幾年說不定都湊不齊提名的電影。”


    杜奇峰是他老子的徒弟,一家人,外加在金像獎一向不被待見,反正都沒份,開不開放無所謂。


    唐言算是看出來了,跟金像獎有矛盾的,不被待見的,都無所謂。


    而那幾個影帝、影後製造機,就很反對。


    除了幾個老牌導演,新生代導演們,以及拍商業片的導演,倒是沒有特別反感。


    對他們來說,首先得有戲拍。


    形勢也很清楚了,這一趟也沒白來。


    各個協會,金像獎不是一言堂,完全可以突破。


    .......


    又扯了小半個小時的皮,他們現在也就是拿迴歸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來說事。


    眼看著時間也不早了,吳思元有些心急。


    開放香江市場這個事,還是唐言告訴他的。


    之前和內地的領導談了幾次,都沒聽到這個條件。


    知道上個月,才從電影局得到了一點暗示。


    雖然不知道唐言在其中能有多少話語權,不過最起碼比他們這個當事人強。


    要不然,也不會找唐言也來開會了。


    “唐主任,是否金像獎開放後,港片就可以在內地上映,和國產片同樣的待遇?”


    先不管其他人的想法了,吳思元想確定一下,條件做到了,是不是就行。


    “那不一定。”唐言搖搖頭。


    有本就不爽的人,怒目而視:“唐主任是在開玩笑嗎?”


    其他人也很不爽,合著談了半天,在這耽誤時間?


    唐言搖搖頭:“各位,目前的情況是,香江電影需要內地市場,那自然要拿出誠意來了,這樣領導看到了香江電影積極靠近內地市場的行動,這件事才有討論的餘地嘛。”


    “開放金像獎才能討論,意思就是不開放金像獎,就沒得談了?”


    “這根本沒有把我們當成一家人!”


    “這是歧視,內地市場不要也罷!”


    唐言有些好笑:“現在就連小學生都知道,給女孩子送零食、飲料,博得女孩的好感,才能發動進一步的追求。


    如果各位追女孩之前先問一句,我為你花錢,你要跟我在一起,要不然就算了,你們覺得這樣行得通?


    真這樣的,怎麽不幹脆去漂?”


    如此粗鄙的比喻,著實讓人尷尬。


    “唐主任這說的也在理,隻是我們是真心希望想融入內地的,每一個人都絕對心向內地,還是希望能給一個準確地說法啊。”


    一直沒有吭聲,也不是總工會成員的楊守成,終於開口了。


    要說最想進入內地市場的,當然是電影公司了,畢竟是他們實打實地出錢拍電影,又不是那群導演。


    其他市場不景氣,隻有內地能救命了。


    “楊總,我就是一個小小的主任,讓我承若什麽是不可能的,頂多替各位傳個話,讓領導知道你們的心向內地的誠意,至於其他的,我就愛莫能助了。”


    唐言搖搖頭,他也確實隻能做這些。


    就今天這些話,還是狐假虎威呢。


    而且,說真的,開放市場總局說了都不算。


    真正拍板的是商物部,總局隻能提交報告,等批複。


    畢竟涉及到和香江的經濟貿易大方向,電影隻是其中一項而已。


    該說的也都說了,唐言也就不再扯淡了,會議結束之前,也最後說了一句:


    “現在就是這麽個情況,吳會長請我過來,那我也就真心實意地說了,合作和尊重是相互的,有一個詞叫白漂,不知道各位聽過沒有,不想付出就獲得好處,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事!”


    說完,起身就打算離開,不過想了想,又笑道:


    “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其他方麵合作的,等忙完《颶風營救》和《畫皮》之後,我還要再投資、策劃兩部電影,到時候可能有機會和各位合作。”


    這話一出,導演們眼前一亮。


    “唐主任!”


    準備離開會場的時候,王京滿臉堆笑地湊了上來


    “之前我一時最快,說錯了話,還請唐主任千萬不要介意啊。”


    “唐主任...”


    葉偉新也湊了上來,還有葉偉明、莊聞強等苦無機會的半新人導演。


    他們沒資曆,剛才會上都沒說幾句話。


    唐言明顯是大老板,《颶風營救》、《畫皮》都是大製作。


    同一輩的難兄難弟林朝賢、陳木盛都從他這裏得到了機會,自然也想要來找個機會了。


    看到他們幾個一聽要投資電影,就眼巴巴地湊上去。


    老一輩的導演們,都暗暗不恥,有些人對唐言不爽的,更是直接把情緒寫在了臉上。


    同時心裏也充滿了無奈,香江沒錢啊。


    有錢的,像英黃給了林朝賢8000萬。


    資金都集中在個別導演手裏,心裏不恥的同時,劉瑋強、爾東升、陳可鑫他們也很是眼紅。


    關鍵的是,林朝賢還是因為拍了內地的電影大賣,才拿到8000萬港幣的投資。


    不過,卻沒有想過,葉偉新他們,也像他們眼紅林朝賢一樣,羨慕、眼紅他們。


    林朝賢撲街的時候也是,沒有拍片機會,羨慕他們這些大導演都不缺投資的。


    風水輪流轉,就是這個道理。


    唐言在應付著葉偉新他們,餘光也察覺到了其他人頗為不恥的眼神。


    心裏笑了笑,這波叫做:錢在手,跟我走!


    ......


    ps:下一章大概淩晨五點之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的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時候特別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時候特別帥並收藏電影的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