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靜和領著人端了飯菜進來之時,楚啟與秦國公已經在談笑風生,隻話當年趣事了。
夫婦陪著老國公用過飯告辭歸家不提。
不幾日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楚啟早有安排,夫婦二人加上馨姐兒用過晚飯便一道出了門,唯獨沒有帶敏姨娘,靜和看著馨姐兒巴巴的眼神,原本還試探了一句,楚啟卻直截了當的說了兩個字‘不帶!’
馨姐兒便如霜打的茄子,垂下了小腦袋,街道上處處火樹銀花美不勝收,靜和隻自顧自地與紫瑛說著外頭的燈籠和焰火,馨姐兒到底是個小孩子,不多時也跟著趴在車窗上向外張望,覺得有趣極了。
車夫熟練地將馬車趕到了燕溪居的後院,楚啟先跳下馬,才到馬車旁扶著靜和、馨姐兒出來,靜和的肚子雖不十分顯,但是楚啟不許她穿掐腰窄裉的衣裳怕勒著小寶寶,又因天冷裹得一層一層的,倒真跟懷了三四個月時的。
夫妻兩個一麵說笑一麵往樓上走,耳邊聽得一個清脆悅耳又熟悉的女聲,“燕溪居的湯圓最好吃,今晚在這裏吃湯圓。”
靜和轉頭看去,一輛桐油馬車旁站著一男一女,男的穿一領月白鑲赭紅邊暗花袍子,身段悅目,如芝蘭玉樹,女子穿一襲淺藍色折枝花褙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正是薛湜與蘇雪娘。
這兩個還在一起,靜和不由暗想,幸好當時自己狠了狠心沒有跟薛湜在一起,否則現在隻怕正跟蘇雪娘鬥的不亦樂乎呢,她捏了捏楚啟的手,小聲道:“走罷。”
楚啟並沒理睬那一男一女,小心扶著她往包廂裏走。
薛湜和蘇雪娘也要上樓,自然在他們身後跟著,楚啟眉頭不經意地蹙起,送靜和進包間暫且休息,尋了個借口退出了內間。
鄭率瞧著楚啟的眼色,連忙跟上出去。
楚啟方才低聲道:“日後不要再犯這種錯誤。”
鄭率循著他的目光看去,但見大廳的欄杆前立著一個玉蘭般的公子,他抱臂而立,麵上勾著似笑非笑的神情,目光深邃幽遠地看過來,或許也不是看過來,而是透過這兩重包廂門,看向包廂裏的人。
鄭率一驚,連忙道:“國公爺,這燕溪居早就被定滿了,當時奴才找這裏的掌櫃要過名譜,沒有見過薛大人的名字啊,奴才記得左邊這個包間原本是興濟伯世子爺定下的……”
這想必是薛湜查到楚啟定下這間包廂後,借著他錦衣衛千戶的名頭威脅興濟伯世子換出來的,楚啟並未過於訓斥鄭率,隻道:“今後辦事嚴謹些便是了。”
他重迴了包間,隔著水晶珠簾便聽見裏頭靜和正和馨姐兒說著話兒。
“馨姐兒喜歡吃這個玲瓏湯圓嗎?若是喜歡,改日想吃了,便同我說,我打發人買了給你帶迴去,”靜和含笑說著。
馨姐兒點了點頭,問:“夫人,為什麽不能帶敏姨娘一道出來?”
楚啟開口道:“因為他與咱們不是一家人。”
馨姐兒看向楚啟,眼睛眨了眨,似乎有些委屈似的,卻沒敢再說什麽話。
靜和在她頭上撫了下,覺得現在最好轉移一下馨姐兒的注意,便笑著問道:“馨姐兒想不想下去逛逛?”
馨姐兒到底是孩子性格,聞言一下子抬起頭來,滿眼裏都是星星,卻又不敢說什麽。
靜和就看了楚啟一眼,後者方才微笑道:“可以去,不過不可亂跑,”又去叮囑鄭總管好生照應。
靜和則為馨姐兒戴上帷帽送她出門,馨姐兒快活的像隻出籠的小鳥,因沒有帶敏姨娘的那一點點不快也很快消散。
鄭總管、李煥和紀墨三個人卻如臨大敵一般,跟在後麵亦步亦趨,鄭總管負責掏銀子,紀墨負責警衛,李煥負責拿東西和指引哪裏的宮燈好看,分工合作,有條不紊。
靜和放了心,目送她遠去,正要迴包廂裏去,一轉頭竟然看見薛湜站在樓道盡頭,雙目灼灼地盯著自己,她收迴視線,不禁搖了搖頭,這個薛湜,若是聰明就該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這樣賭氣又是何必,她也知她勸服不得薛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經曆,她沒有義務操心他,這樣想著,便轉身迴了包廂。
楚啟正坐在桌旁吃著湯圓,他盛了一枚放入口中,咬了兩口,又抬手招唿她到身邊坐下說道:“你嚐嚐這個,味兒很是不錯。”
靜和點點頭,走到他身邊坐下,楚啟方才盛了一枚湯圓喂到她嘴邊,靜和咬了一小口,笑道:“是挺好的,不知大姐有沒有在府裏,不妨叫人給她送去些嚐嚐。”
楚啟便吩咐紫瑛道:“去下麵要幾份這種湯圓,給周府、徐府、平郡王府各送一份去。”
靜和又問:“是不是給韓敏姑娘送些去?”
“不必,”楚啟說著撫了撫靜和的小腹,又扶她到窗口看燈。
韓敏的事,靜和還是忍不住想要提一提,她斟酌了會子,又道:“讓瑾,有件事我想同你商量。”
“你說便是,”楚啟笑著關上了窗戶,室外的喧囂被隔在窗外,屋內安靜下來,隻隱約聽得見沿街的叫賣。
靜和抬眼,望著楚啟帶笑的麵龐,問道:“那位韓敏姑娘,你是怎麽打算的?”
楚啟知道這件事遲早要拿出來說,他也沒準備隱藏什麽,他講靜和扶到舒適的羅漢長榻上坐下,說道:“之前我曾為她安排過兩樁婚事,可她說馨姐兒尚未成年,她放心不下,後來我一直忙,便沒顧得上她的事,細算一下,她大約十七了,也該婚配了,等迴頭你為她挑一門婚事罷。”
在韓敏的事情上,靜和覺得楚啟走了一步差棋,他大可以認敏姨娘做義妹,將來也好許親事,這會子成了姨娘,婚事怎麽選?
楚啟似乎看穿她的心事一般,解釋道:“靜和,我當初接她們姑侄入府的時候,是再三考慮的。她堅持要留在馨姐兒身邊照顧馨姐兒,可知道我與韓兄有淵源的人不在少數,此事處理不好,我受牽連是小,韓兄的獨女今後難以交托事大。
夫婦陪著老國公用過飯告辭歸家不提。
不幾日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楚啟早有安排,夫婦二人加上馨姐兒用過晚飯便一道出了門,唯獨沒有帶敏姨娘,靜和看著馨姐兒巴巴的眼神,原本還試探了一句,楚啟卻直截了當的說了兩個字‘不帶!’
馨姐兒便如霜打的茄子,垂下了小腦袋,街道上處處火樹銀花美不勝收,靜和隻自顧自地與紫瑛說著外頭的燈籠和焰火,馨姐兒到底是個小孩子,不多時也跟著趴在車窗上向外張望,覺得有趣極了。
車夫熟練地將馬車趕到了燕溪居的後院,楚啟先跳下馬,才到馬車旁扶著靜和、馨姐兒出來,靜和的肚子雖不十分顯,但是楚啟不許她穿掐腰窄裉的衣裳怕勒著小寶寶,又因天冷裹得一層一層的,倒真跟懷了三四個月時的。
夫妻兩個一麵說笑一麵往樓上走,耳邊聽得一個清脆悅耳又熟悉的女聲,“燕溪居的湯圓最好吃,今晚在這裏吃湯圓。”
靜和轉頭看去,一輛桐油馬車旁站著一男一女,男的穿一領月白鑲赭紅邊暗花袍子,身段悅目,如芝蘭玉樹,女子穿一襲淺藍色折枝花褙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正是薛湜與蘇雪娘。
這兩個還在一起,靜和不由暗想,幸好當時自己狠了狠心沒有跟薛湜在一起,否則現在隻怕正跟蘇雪娘鬥的不亦樂乎呢,她捏了捏楚啟的手,小聲道:“走罷。”
楚啟並沒理睬那一男一女,小心扶著她往包廂裏走。
薛湜和蘇雪娘也要上樓,自然在他們身後跟著,楚啟眉頭不經意地蹙起,送靜和進包間暫且休息,尋了個借口退出了內間。
鄭率瞧著楚啟的眼色,連忙跟上出去。
楚啟方才低聲道:“日後不要再犯這種錯誤。”
鄭率循著他的目光看去,但見大廳的欄杆前立著一個玉蘭般的公子,他抱臂而立,麵上勾著似笑非笑的神情,目光深邃幽遠地看過來,或許也不是看過來,而是透過這兩重包廂門,看向包廂裏的人。
鄭率一驚,連忙道:“國公爺,這燕溪居早就被定滿了,當時奴才找這裏的掌櫃要過名譜,沒有見過薛大人的名字啊,奴才記得左邊這個包間原本是興濟伯世子爺定下的……”
這想必是薛湜查到楚啟定下這間包廂後,借著他錦衣衛千戶的名頭威脅興濟伯世子換出來的,楚啟並未過於訓斥鄭率,隻道:“今後辦事嚴謹些便是了。”
他重迴了包間,隔著水晶珠簾便聽見裏頭靜和正和馨姐兒說著話兒。
“馨姐兒喜歡吃這個玲瓏湯圓嗎?若是喜歡,改日想吃了,便同我說,我打發人買了給你帶迴去,”靜和含笑說著。
馨姐兒點了點頭,問:“夫人,為什麽不能帶敏姨娘一道出來?”
楚啟開口道:“因為他與咱們不是一家人。”
馨姐兒看向楚啟,眼睛眨了眨,似乎有些委屈似的,卻沒敢再說什麽話。
靜和在她頭上撫了下,覺得現在最好轉移一下馨姐兒的注意,便笑著問道:“馨姐兒想不想下去逛逛?”
馨姐兒到底是孩子性格,聞言一下子抬起頭來,滿眼裏都是星星,卻又不敢說什麽。
靜和就看了楚啟一眼,後者方才微笑道:“可以去,不過不可亂跑,”又去叮囑鄭總管好生照應。
靜和則為馨姐兒戴上帷帽送她出門,馨姐兒快活的像隻出籠的小鳥,因沒有帶敏姨娘的那一點點不快也很快消散。
鄭總管、李煥和紀墨三個人卻如臨大敵一般,跟在後麵亦步亦趨,鄭總管負責掏銀子,紀墨負責警衛,李煥負責拿東西和指引哪裏的宮燈好看,分工合作,有條不紊。
靜和放了心,目送她遠去,正要迴包廂裏去,一轉頭竟然看見薛湜站在樓道盡頭,雙目灼灼地盯著自己,她收迴視線,不禁搖了搖頭,這個薛湜,若是聰明就該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這樣賭氣又是何必,她也知她勸服不得薛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經曆,她沒有義務操心他,這樣想著,便轉身迴了包廂。
楚啟正坐在桌旁吃著湯圓,他盛了一枚放入口中,咬了兩口,又抬手招唿她到身邊坐下說道:“你嚐嚐這個,味兒很是不錯。”
靜和點點頭,走到他身邊坐下,楚啟方才盛了一枚湯圓喂到她嘴邊,靜和咬了一小口,笑道:“是挺好的,不知大姐有沒有在府裏,不妨叫人給她送去些嚐嚐。”
楚啟便吩咐紫瑛道:“去下麵要幾份這種湯圓,給周府、徐府、平郡王府各送一份去。”
靜和又問:“是不是給韓敏姑娘送些去?”
“不必,”楚啟說著撫了撫靜和的小腹,又扶她到窗口看燈。
韓敏的事,靜和還是忍不住想要提一提,她斟酌了會子,又道:“讓瑾,有件事我想同你商量。”
“你說便是,”楚啟笑著關上了窗戶,室外的喧囂被隔在窗外,屋內安靜下來,隻隱約聽得見沿街的叫賣。
靜和抬眼,望著楚啟帶笑的麵龐,問道:“那位韓敏姑娘,你是怎麽打算的?”
楚啟知道這件事遲早要拿出來說,他也沒準備隱藏什麽,他講靜和扶到舒適的羅漢長榻上坐下,說道:“之前我曾為她安排過兩樁婚事,可她說馨姐兒尚未成年,她放心不下,後來我一直忙,便沒顧得上她的事,細算一下,她大約十七了,也該婚配了,等迴頭你為她挑一門婚事罷。”
在韓敏的事情上,靜和覺得楚啟走了一步差棋,他大可以認敏姨娘做義妹,將來也好許親事,這會子成了姨娘,婚事怎麽選?
楚啟似乎看穿她的心事一般,解釋道:“靜和,我當初接她們姑侄入府的時候,是再三考慮的。她堅持要留在馨姐兒身邊照顧馨姐兒,可知道我與韓兄有淵源的人不在少數,此事處理不好,我受牽連是小,韓兄的獨女今後難以交托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