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聽到這話,緩緩撫著袖口,出口的話語也帶著幾分遲疑和為難,“咱們是親戚,出事的又是三丫頭的親舅舅的,於情於理咱們都該幫著,可親家少爺犯得有可能是通敵的大罪,我一個婦道人家,不得不先問問老爺行事。”
周太太雖然有幾分失望,卻也知道楊氏的話是人之常情。
“這樣的事雖說是棘手,需得時間籌劃,”徐老太太容色淡淡地再次開口對楊氏說道,“可親家少爺到底是受人服侍長大的金貴之體,哪裏吃的了那些苦頭,你給老爺傳我的話,想法子運作是一迴事,務必先打發幾個人去軍營那邊幫著安頓安頓親家少爺的衣食住行,別叫那起子拜高踩地的人給輕賤嘍!”
若不是知道徐老太太與楊氏是一丘之貉,靜和都要被這話感動了,她沉默不語,一旁的周太太卻連忙起身福了福道:“勞您費心了。”
徐老太太寒暄兩句,又留下周太太用飯。
周太太推辭不過,隻好留下吃飯,席間多次站起來為徐老太太布菜添湯,靜和隻不動聲色地替下了外祖母。
眾人各懷心事,這大約是芳蘭事件後楊氏吃的最香甜的一餐,而靜和祖孫卻吃的味同嚼蠟,毫無滋味。
送外祖母上車離去後,靜和便迴了沐雲齋換了身衣裳,領著紫瑛帶著藥箱去了敬和堂。
徐老太太待了半日的客,已經歇下了。
何媽媽親自領著她去了西麵小跨院見吳氏,靜和打量著這個院子,樹木花草修整的整整齊齊,裏裏外外遍布仆從丫鬟,一個個都精明幹練,恨不得將進出院子的人裏外搜三圈,看看是不是攜帶了什麽利器下胎之物,可見徐老太太對吳氏何等重視。
靜和隨著何媽媽進了西邊的暖閣,就見吳氏斜倚在臨窗的炕上,青絲綰了個繃頭,穿了件翠綠地子鑲銀邊的大袖衫,手裏托著一卷書在看。
靜和瞧著不過比自己大幾歲,約莫二十出頭的吳氏,似乎是比上迴勵行成親時豐腴了許多,肚子也鼓了起來,卻依舊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她上前兩步,屈膝行了個福禮,“給五嬸嬸請安。”
吳氏淡淡點頭,輕輕抬手示意丫鬟絳雨搬上繡墩來,神色依舊帶著幾分懨懨,“有勞三侄女了。”
靜和謝了座,上前為吳氏診了脈象,又問了診,方才笑道:“五嬸嬸胎相平穩,隻是身子稍稍弱了些,眼下已交了秋,嬸嬸不妨趁著中午日頭好,往院子裏散散,看看花兒鳥兒,紓解紓解心中鬱結,於身體也有助益。”
絳雨則道:“昨兒太醫來時特意叮囑了太太,要多多靜養。”
靜和一時語滯,既然太醫如此交代,她暫時也不好說什麽。
吳氏不是個愛說話交際的人,沒說兩句便道了乏,靜和順勢告了辭出來。
醫家斷症本就各有專長的法子,靜和如何在不違逆太醫原定策略情況下,用自己的法子來調適吳氏的身子,讓她健健康康產下胎兒,這不容易。
因為吳氏的身體底子實在太弱了,又加上喪夫多慮,心結難紓,用再多的補藥來補著也是無益,這樣下去就算把孩兒生下來,隻怕也難以養住。
隔了兩日之後,周太太又帶了周老爺珍藏的老山參和茯苓上門詢問徐家三老爺可答應營救周從禮了,順便給靜和捎來幾本關於孕婦的醫書。
靜和本想吐槽兩句,但見外祖母麵色憔悴泛黃,舅舅一千一萬個不好,外祖母還是心疼自己的,她關切地問了兩句,周太太隻推說昨夜沒睡好。
靜和心裏明鏡兒似的,外祖母這是‘心病還須心藥醫’,於是陪著她一道去敬和堂探聽探聽虛實。
這迴徐老太太沒有再見靜和祖孫,而是推說吃了藥睡下了,讓何媽媽直接領著她們去了嘉寧居。
楊氏的態度倒是可圈可點,她先讓人奉了茶,一開口麵上就露出些為難之色,“昨兒老爺一下衙,我便同老爺說了,老爺自然是想幫著的,可是……說句不見外的話,外人瞧著侯府千般萬般的好,隻有自己人才曉得其中的意味,尤其老爺這樣位列中樞的,時時刻刻都是踩在刀尖兒上。又涉及通敵叛國這等大罪,老爺有心要救親家少爺,可又怕來迴疏通的時候,被人揪住攻訐。”
如今濟王黨和太子黨奪嫡之勢已經漸漸浮出水麵,但凡有心的人,稍稍打聽打聽就知道徐兆寬所說這個攻訐彈劾的人就是指的薛湜的父親,吏部尚書薛閶了。
果不其然,楊氏的下一句話就揭曉了謎題,“這陣子,老爺奏的好幾宗事都被吏部尚書薛閶給上折子駁了迴來,咱們家是被薛家盯牢了的,老爺若是在朝中為親家少爺疏通,被那一派的人知道了,攻訐老爺還是小事,隻怕那些人會賭一時意氣,故意與老爺對著幹,反倒對親家少爺不利。”
薛湜與英國公為了外孫女大戰益膳齋的事鬧那麽大,周太太自然是知道的,聽到楊氏提起薛家,周太太不由看了一眼靜和,默然低下頭去。
靜和也沒有開口,楊氏這一步棋很是高明,高明到徐靜和都想不出她所說這話的不合理之處。
楊氏的視線不著痕跡地掃了一圈這祖孫二人,心中勝卷又多了些,她說道:“親家老爺畢竟在太醫院行走這麽多年,或許認識沈閣老那一派的人,隻要那邊能保證不出手阻擾,我家老爺必定出手相助!”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夠明白,周太太和靜和都聽出了其中的意味。
楊氏也不急著催問周太太的意思,反正拖下去,在那邊受罪的是周從禮,她又補了句,“親家太太不妨迴去讓親家老爺再打聽打聽可有其他可求之人,左右咱們都是一個目的,有勁兒往一處使罷了,”說罷便端了茶。
周太太等就告了辭,靜和見外祖母短短幾日便老了好幾歲的樣子,心中不忍,勸道:“外祖母要好好保重。”
周太太雖然有幾分失望,卻也知道楊氏的話是人之常情。
“這樣的事雖說是棘手,需得時間籌劃,”徐老太太容色淡淡地再次開口對楊氏說道,“可親家少爺到底是受人服侍長大的金貴之體,哪裏吃的了那些苦頭,你給老爺傳我的話,想法子運作是一迴事,務必先打發幾個人去軍營那邊幫著安頓安頓親家少爺的衣食住行,別叫那起子拜高踩地的人給輕賤嘍!”
若不是知道徐老太太與楊氏是一丘之貉,靜和都要被這話感動了,她沉默不語,一旁的周太太卻連忙起身福了福道:“勞您費心了。”
徐老太太寒暄兩句,又留下周太太用飯。
周太太推辭不過,隻好留下吃飯,席間多次站起來為徐老太太布菜添湯,靜和隻不動聲色地替下了外祖母。
眾人各懷心事,這大約是芳蘭事件後楊氏吃的最香甜的一餐,而靜和祖孫卻吃的味同嚼蠟,毫無滋味。
送外祖母上車離去後,靜和便迴了沐雲齋換了身衣裳,領著紫瑛帶著藥箱去了敬和堂。
徐老太太待了半日的客,已經歇下了。
何媽媽親自領著她去了西麵小跨院見吳氏,靜和打量著這個院子,樹木花草修整的整整齊齊,裏裏外外遍布仆從丫鬟,一個個都精明幹練,恨不得將進出院子的人裏外搜三圈,看看是不是攜帶了什麽利器下胎之物,可見徐老太太對吳氏何等重視。
靜和隨著何媽媽進了西邊的暖閣,就見吳氏斜倚在臨窗的炕上,青絲綰了個繃頭,穿了件翠綠地子鑲銀邊的大袖衫,手裏托著一卷書在看。
靜和瞧著不過比自己大幾歲,約莫二十出頭的吳氏,似乎是比上迴勵行成親時豐腴了許多,肚子也鼓了起來,卻依舊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她上前兩步,屈膝行了個福禮,“給五嬸嬸請安。”
吳氏淡淡點頭,輕輕抬手示意丫鬟絳雨搬上繡墩來,神色依舊帶著幾分懨懨,“有勞三侄女了。”
靜和謝了座,上前為吳氏診了脈象,又問了診,方才笑道:“五嬸嬸胎相平穩,隻是身子稍稍弱了些,眼下已交了秋,嬸嬸不妨趁著中午日頭好,往院子裏散散,看看花兒鳥兒,紓解紓解心中鬱結,於身體也有助益。”
絳雨則道:“昨兒太醫來時特意叮囑了太太,要多多靜養。”
靜和一時語滯,既然太醫如此交代,她暫時也不好說什麽。
吳氏不是個愛說話交際的人,沒說兩句便道了乏,靜和順勢告了辭出來。
醫家斷症本就各有專長的法子,靜和如何在不違逆太醫原定策略情況下,用自己的法子來調適吳氏的身子,讓她健健康康產下胎兒,這不容易。
因為吳氏的身體底子實在太弱了,又加上喪夫多慮,心結難紓,用再多的補藥來補著也是無益,這樣下去就算把孩兒生下來,隻怕也難以養住。
隔了兩日之後,周太太又帶了周老爺珍藏的老山參和茯苓上門詢問徐家三老爺可答應營救周從禮了,順便給靜和捎來幾本關於孕婦的醫書。
靜和本想吐槽兩句,但見外祖母麵色憔悴泛黃,舅舅一千一萬個不好,外祖母還是心疼自己的,她關切地問了兩句,周太太隻推說昨夜沒睡好。
靜和心裏明鏡兒似的,外祖母這是‘心病還須心藥醫’,於是陪著她一道去敬和堂探聽探聽虛實。
這迴徐老太太沒有再見靜和祖孫,而是推說吃了藥睡下了,讓何媽媽直接領著她們去了嘉寧居。
楊氏的態度倒是可圈可點,她先讓人奉了茶,一開口麵上就露出些為難之色,“昨兒老爺一下衙,我便同老爺說了,老爺自然是想幫著的,可是……說句不見外的話,外人瞧著侯府千般萬般的好,隻有自己人才曉得其中的意味,尤其老爺這樣位列中樞的,時時刻刻都是踩在刀尖兒上。又涉及通敵叛國這等大罪,老爺有心要救親家少爺,可又怕來迴疏通的時候,被人揪住攻訐。”
如今濟王黨和太子黨奪嫡之勢已經漸漸浮出水麵,但凡有心的人,稍稍打聽打聽就知道徐兆寬所說這個攻訐彈劾的人就是指的薛湜的父親,吏部尚書薛閶了。
果不其然,楊氏的下一句話就揭曉了謎題,“這陣子,老爺奏的好幾宗事都被吏部尚書薛閶給上折子駁了迴來,咱們家是被薛家盯牢了的,老爺若是在朝中為親家少爺疏通,被那一派的人知道了,攻訐老爺還是小事,隻怕那些人會賭一時意氣,故意與老爺對著幹,反倒對親家少爺不利。”
薛湜與英國公為了外孫女大戰益膳齋的事鬧那麽大,周太太自然是知道的,聽到楊氏提起薛家,周太太不由看了一眼靜和,默然低下頭去。
靜和也沒有開口,楊氏這一步棋很是高明,高明到徐靜和都想不出她所說這話的不合理之處。
楊氏的視線不著痕跡地掃了一圈這祖孫二人,心中勝卷又多了些,她說道:“親家老爺畢竟在太醫院行走這麽多年,或許認識沈閣老那一派的人,隻要那邊能保證不出手阻擾,我家老爺必定出手相助!”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夠明白,周太太和靜和都聽出了其中的意味。
楊氏也不急著催問周太太的意思,反正拖下去,在那邊受罪的是周從禮,她又補了句,“親家太太不妨迴去讓親家老爺再打聽打聽可有其他可求之人,左右咱們都是一個目的,有勁兒往一處使罷了,”說罷便端了茶。
周太太等就告了辭,靜和見外祖母短短幾日便老了好幾歲的樣子,心中不忍,勸道:“外祖母要好好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