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滿都的大雪,是非常突兀的。


    雖然去年的冬季,這裏的氣溫一度刷新曆史記錄,達到5攝氏度。


    但下雪卻是幾百年來的頭一迴,很多居住在加德滿都的廓爾喀人,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極端天氣。


    這種極端天氣,對於加德滿都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去年冬季的時候,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才214萬左右。


    受持續不斷的天災人禍影響,這裏的人口猛然增加到了328萬,而且難民潮還在持續湧來。


    數量龐大的難民潮湧入,也帶來了很多問題,要不是飛鵬集團聯合豐民農業,迅速輸入了184萬噸糧食,這座城市鐵定要狗帶。


    加德滿都分成兩個涇渭分明的區域,即新區和老區,老區是貧民窟,也是難民湧入的主要區域。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在加德滿都城區的北部山區中,另一個新城區,也在拔地而起。


    這個新區叫“北加德滿都”,其實是燧人係和一眾華企聯合開發的新區,在災難頻繁的年代,什麽策略最好用?那當然是以工代賑。


    一下子湧入上百萬災民,其中有一大半是青壯年勞動力,不以工代賑,難道直接發錢養米蟲?


    開建一個可以容納百萬人的新城區,一下就吸納了大約2.3萬勞動力,別看新城區的建設工作,隻招聘了兩萬多人,實際產生的安撫力度,卻是非常巨大。


    畢竟很多人是拖家帶口過來的,兩萬多臨時工,加上他們的家人,就直接穩定了十幾萬人。


    然後這十幾萬人又產生經濟溢出效應,拉動周邊的餐飲、服務、零售之類。


    實際上,還有其他華資企業在當地招募了大批臨時工,利用這些廉價勞動力,充分發揮以工代賑的效果。


    因此加德滿都,現在看起來亂糟糟的,但是沒有出現經濟惡化和社會動亂。


    加德滿都的老城區。


    尼婭剛剛迴到家,便聽到鼾聲從房間內傳出,三個孩子也不敢出門,而是擠在一張破沙發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奧澤,拿去和弟弟妹妹分了。”尼婭將一張從路邊攤購買的烤餅,遞給大兒子奧澤。


    才十二歲的奧澤站起來,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烤餅,烤餅上麵還有殘留的一絲熱氣。


    他一邊掰開烤餅,分給弟弟妹妹,一邊好奇的問道:“媽媽,今天晚上吃什麽?”


    “咖喱飯。”


    尼婭提著袋子走進一旁的小廚房。


    “太好了!上一次吃咖喱飯,還是半年前……”奧澤歡唿雀躍地說道。


    而弟弟妹妹則拿著烤餅,狼吞虎咽起來。


    外麵的雪越下越大,咬著烤餅的奧澤,站在玻璃窗旁邊,看著外麵的街道,一層厚厚的積雪,這是他來到人世間後,第一次看到這種致命的美麗。


    天色逐漸黯淡,貧民窟的各家各戶,都在忙碌著晚餐,或者盤算著今後的打算。


    而北部的北加德滿都區,雖然在嚴寒的暴風雪下,但是裏麵卻熱火朝天。


    特別是在北城區,與老城區的交界處,這裏有大量難民集中在這一帶,有大量簡易的集裝箱房。


    由於害怕大雪壓垮集裝箱房,不少人在吃了晚餐後,便匆匆忙忙上了屋頂,將積雪鏟下去。


    新城區依山而建,覆蓋了北部的三座山,麵積共計9.5平方公裏。


    目前隻開發中間那一座山,由於加德滿都的海拔在1000米左右,這幾座山的高度,差不多在海拔1700~1900米左右。


    對於這種山城,飛鵬集團在本土的西南地區和雪域區,都有豐富的設計和建設經驗。


    名為紅花山的大山,被設計成為階梯狀,每一個階梯的落差,是50米,一共規劃了8個階梯環帶。


    采用了超級材料的一體化建築,對於喜馬拉雅山脈周邊的城市,是基本是標配。


    不采用超級材料和一體化設計,在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頻繁的喜馬拉雅山區,說不定哪天就直接沒了。


    山地城市,尤其是在地震帶上的山地城市,真的傷不起。


    不提前規劃好,以後還是要升級改造一次,還不如一步到位。


    加德滿都的首府內。


    幾名剛剛考察了難民營和新城區的廓爾喀高層,此時坐在火爐旁,一邊吃晚餐,一邊談論著工作上的事情。


    “伊拉姆,難民營地的情況如何?”一個頭發發白的國字臉,憂心忡忡的問道。


    被問到的伊拉姆,是一個微胖的中年人,他搓了搓手放在火爐一側烤著:


    “衣服已經發放下去了,食物方麵,聯邦那邊援助了我們5萬噸營養膏,現在勉強可以支撐三個月左右。”


    “戈希,你現在打算如何處理那件事?”另一個皮膚古銅色的精悍中年人開口問道。


    戈希就是一開始說話的國字臉中年人,他扒了幾口飯後,歎了一口氣:“我們還有選擇嗎?糧食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廓爾喀的糧食很難自給自足,現在我們還可以依靠誰?”


    正在烤火的伊拉姆,同樣一臉無奈:“我聽國內的氣象專家分析過,可能以後的天氣會越來越寒冷,如果這是真的,我們的農業區麵積將越來越小。”


    其他人也是滿臉苦澀,要土地沒有土地,要技術沒有技術,他們拿什麽養活2898萬廓爾喀人?


    看得明明白白的戈希,還是壓下了內心的抗拒,開口說道:“加大對聯邦的開放吧!反正這幾個世紀以來,雙方還有一些交情,聯邦這個名詞,本來就是為了吸納新成員的。”


    其他人麵麵相覷的一會,也陸續同意或者沉默下來。


    就算是內心有反對的想法,他們也知道現在的局麵,硬抗隻有死路一條,就算是對方不出手,頻繁的極端天氣、周邊的混亂,都可以重創廓爾喀。


    想通了就好了。


    又了戈希等人的配合與默許,華資企業的進入,變得更加迅猛。


    風雪交加的夜晚。


    超級公路底下的鐵路,並沒有受到暴雪的影響,從雪域區南下的物資列車絡繹不絕。


    而在廓爾喀南部的低地平原,隸屬於燧人安保的三個守備旅,正帶著當地的正規軍,加強南部邊界的防線。


    雖然燧人安保名義上是雇傭軍,但是其中的情況,誰都明白是什麽意思。


    反正在裝備豪華程度上,燧人安保的雇傭軍,看起來更像正規軍,而當地的士兵則像一群民兵。


    廓爾喀南部的防禦確實應該加強,不然大批天竺難民,會衝入廓爾喀境內,然後湧入本土的雪域區。


    今年初秋那一段時間,在洪沙瓦底的西北部,就有幾十萬天竺難民,試圖衝入洪沙瓦底。


    幸好貌安早有準備,在西部山脈和叢林中,修建了一條密不透風的隔離帶,成功阻擋了難民潮的湧入。


    不然這幾十萬人衝進洪沙瓦底,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現在是冬季,喜馬拉雅山的嚴寒,可以阻擋絕大部分的難民,但明年夏季一到,就必須考慮其中的風險了。


    因此設立幾個緩衝區,成為一個非常有必要的策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納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納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