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正月十五。


    湯穀基地。


    湯穀,日出之地。


    黃修遠和萬高峰等人,在湯穀一號的總控室內,經過十幾天的檢查,這台孕育著金烏的龐然大物,終於到了正式測試的時候。


    萬高峰轉過頭來說道:“董事長,一切準備就緒。”


    “那就開始吧!”


    “是。”萬高峰也略帶一絲亢奮:“湯穀一號,正式開機測試,所有人各就各位。”


    總控室瞬間陷入忙碌中。


    “核心區人員,請全部撤出。”


    “重複一遍,核心區人員……”


    被厚厚的鉛板、複合材料、光能複合發電板包裹的核聚變靶區,開始出現陽電子流層。


    萬高峰亢奮的喊道:“啟動。”


    工作人員按下開關。


    瞬間一顆特製的氘靶丸,從上方的小孔落下,呈現自由落體運動,然後被超導磁場穩穩地托在半空中。


    12束高能激光,從四麵八方的激光器中射出,分毫不差的擊中氘靶丸。


    高能激光的超高溫,加上隨之而來的超高壓,讓氘元素迅速達到核聚變反應的臨界點。


    刹那間,氘元素爆發連鎖反應。


    而遍布周圍的探測器,迅速監測到大量中微子信號,而溫度探測器,則發現了靶丸位置,瞬間急劇攀升的溫度。


    氘元素的核聚變爆發,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顆小氫彈被引爆了。


    中微子作為核反應的標誌,也是無可阻擋的特殊粒子,率先被中微子探測器探測到。


    中子、核聚核子、電子、光子向四麵八方噴射。


    由於上下靜電場和底部磁場的原因,除了中子和光子,電子和聚變核子、反應廢料(主要是氘丸中的其他材料),隻能向水平方向噴射。


    而中子則陸續衝到陽電子流層中,被陽電子中和,變成質子,並釋放出中微子。


    上麵落下的氘丸並沒停止,而是繼續落下,然後激光聚焦打靶,產生核聚變反應。


    而時刻在高速運轉的陽電子流層,被靜電場控製著,進入熱交換係統。


    裹挾著高能質子的陽電子流,通過熱交換係統的質子偏濾器,最後這些高能質子作用在熱質子緩衝層中,緩衝層的溫度迅速上升。


    連接著緩衝層的熱水管道,也在迅速運行著,將緩衝層的熱量,通過水循環,帶到蒸汽輪機係統中。


    蒸汽輪機開始旋轉起來,熱能轉變成為機械能,機械能又通過切割磁感線,產生電能。


    經過蒸汽輪機的高溫水蒸氣,溫度下降了很多,又經過廢熱溫差發電係統,將熱質子攜帶的熱量吸走,其熱效率提升到73%。


    7500兆瓦發電功率的湯穀一號,此時已經滿負荷運行起來,每小時可以輸出7500兆瓦電能,即每小時750萬千瓦時。


    這些電能並沒有被浪費掉,而是輸入配套的碳粉儲能工廠,以及未來準備建設的重水提煉工廠。


    黃修遠看到這個發電量,與設計的額定功率,還高出來一些,達到7513~7524兆瓦。


    顯然萬高峰也注意到這個情況,他解釋道:“這是陽電子和負電子湮滅,產生的熱能,我們陽電子製造係統,每小時需要消耗35兆瓦的電能。”


    “嗯!”黃修遠點了點頭,其實不用解釋,他也知道這一部分能量的來源。


    萬高峰並沒有關注發電量,而是有條不紊的安排研究員,開始檢測各個係統在實際運行中的問題。


    之前雖然做過多次模擬實驗,也短暫測試過氘丸激光聚焦打靶,但是一個係統,不可能一開始就完美無缺。


    果然,隨著運行時間一點點過去。


    湯穀一號各個子係統的情況,也真實的反應出來。


    首先是熱質子緩衝層,雖然熱質子沒有熱中子那樣可怕,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連續轟擊,緩衝層出現嚴重的氫脆和膨化。


    “意料之中的情況,看來必須采用熔鹽熱交換係統,來取代熱交換器和緩衝層。”萬高峰一邊說,一邊將情況記錄下來。


    黃修遠開口問道:“你們打算采用熔鹽?”


    “是的,熔鹽的難題主要是內壁管道的耐腐蝕高溫高壓,公司已經設計好幾套熔鹽係統。”


    黃修遠點了點頭,他知道燧人係的科研部,有兩個實驗室是專門做熔鹽發電係統的。


    所謂的熔鹽發電係統,其實就是將熱交換介質,從水變成熔鹽,這也是當前裂變堆的前沿方向之一。


    萬高峰說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們計劃將熱質子、熱核子,直接注入熔鹽中,放棄緩衝層。


    不過這樣一來,熔鹽中會不斷累積核子,這些核子是氘核聚變的產物,複雜的核聚變,產物也並不一定,百分百幹淨清潔。


    畢竟核聚變會噴射出來的大量中子,這些高能中子,一旦和原子碰撞,極有可能會激發原子轉變,變成放射性物質。


    對於這種情況,萬高峰也早有意料:“董事長,我的方案是采用定期更換熔鹽,當熔鹽中的放射性濃度超標,就將這些熔鹽更換。”


    說完,他又看了看緩衝層此時的放射性濃度:


    “按照全功率運行的情況,熔鹽的放射性濃度要超標,至少需要8個月左右,而我們公司可以處理這些放射性物質。”


    “保證安全即可,你們可以一邊運行,一邊改進。”


    目前的湯穀一號,肯定需要進一步改進優化,在核廢料處理上,燧人係的技術是全球頂流。


    實際上,純氘核聚變反應中,大體是這樣的:d+d=t、氦三和中子。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情況,實際上不存在純粹的純氘核聚變,畢竟為氘丸,被磁場牢牢地托住,必須向氘丸中,摻雜一些鋰和碳。


    因此整個反應過程中,會有其他的複雜產物誕生。


    如果是以前,或許這些複雜的核廢料,會成為難以處理的難題。


    現在卻不一樣,這些核廢料中的氚、氦三,會被重新提取出來,然後混合氘元素,用於製造新的核聚變靶丸。


    而其他的碳14之類,這些放射性物質,會作為核電池、放射源之類。


    燧人係的核工業,會隨著湯穀一號的投入使用,變得越來越龐大。


    萬高峰團隊有條不紊的測試著湯穀一號,湯穀一號整整運行了一個星期時間。


    在此期間,他們發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問題。


    當黃修遠收到一份湯穀一號的初測報告時,時間已經來到了3月11日。


    初測報告中,發現了14個問題,而萬高峰團隊也一一給出了解決方案,這些問題中,並沒有什麽不可解決的根本性難題。


    畢竟黃修遠解決了最核心的中子照射問題,萬高峰又解決了托卡馬克裝置,無法複合陽電子流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不過是小問題,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量產,不過是時間和工程的問題。


    黃修遠看完了報告後,立刻批示湯穀基地,做好轉移的準備,準備前往西澳的沙漠區,建立湯穀二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納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納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