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總,抱歉來晚了。”


    黃修遠笑了笑:“別見外,是我吩咐不要打擾實驗的,坐下來喝口茶再說。”


    疲憊的苗國忠,拿起一旁的紅茶一飲而盡,隨即長唿了一口氣。


    林百傑好奇地問道:“國忠,玻璃光盤現在還有什麽困難?”


    產業部最關心的東西,就是技術商業化的轉化工作,如果工業生產非常困難,則意味著商業化價值不大。


    苗國忠解釋道:“玻璃光盤本身的生產技術,現在已經具備大規模的條件,需要改進的東西,就是刻錄機和讀取器,當然對於企業的數據庫而言,刻錄機和讀取器並不影響。”


    了解這個技術的陸學東、黃修遠,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普通消費者和企業、官方機構、博物館之類,其實有不同的需求。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煙盒大小的讀取器,或許還可以接受,而一台五六萬的刻錄機,肯定是很少人購買的。


    但是這些缺點,對於企業而言,則不算是缺點,畢竟幾十萬一台的磁帶機都購買了,五六萬一台的刻錄機,不過是毛毛細雨罷了。


    “如果玻璃光盤擴大麵積,一平方分米左右,可以做到嗎?”林百傑繼續問道。


    苗國忠提醒道:“問題不大,可以采用類似於光盤扇區的布置,不過麵積擴大,讀取器不跟著改進,會導致讀取速度下降。”


    對於這個性能,黃修遠已經相當滿意了:“對冷備份而言,讀取速度適合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追求極致,性價比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集成1平方分米的麵積,就和普通光碟差不多大小,卻可以儲存9200g數據。


    加上玻璃光盤的保持時間非常久,一百年內的數據丟失率,不會超過百萬分之一,而且非常好維護。


    對於儲存數據需求量龐大的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官方機構、圖書館、災備中心,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儲存介質。


    林百傑點了點頭:“確實,就像時光信息的兩個磁帶數據庫,那讀取速度確實感人。”


    “其實讀取速度,也不是不可以提升。”陸學東突然說道。


    黃修遠好奇的問道:“哦?學東你打算怎麽解決?”


    “非常簡單……”


    陸學東解釋了他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給玻璃光盤刻錄一個多層目錄。


    假如是一片一平方分米的玻璃光盤,這片玻璃光盤內部分割成為100個儲存區,其中一個儲存區作目錄區,這個目錄記錄其他99個儲存區的信息目錄。


    當需要特定數據的時候,可以先在目錄區檢索,隨即讀取器鎖定相應的存儲區,達到快速讀取目標數據的效果。


    雖然要占用百分之一的存儲區域,但是對於儲存容量巨大的玻璃光盤而言,這一點儲存容量的犧牲,換取更快的讀取速度,那還是比較劃算的。


    可以在幾秒鍾內準確找到需要的信息,另外如果是做大型數據庫,還可以設置一個總目錄盤,專門確定哪一片玻璃光盤,儲存了什麽信息。


    “這個方法不錯。”黃修遠肯定了這個解決方案。


    林百傑又想到一個問題:“國忠,玻璃光盤和現有電子硬件體係,會不會出現不兼容的情況?”


    “大可不必擔心,讀取器和刻錄機,都可以轉接多種格式的電子硬件,畢竟大家的基礎都是二進製衍生出來的。”苗國忠解釋道。


    聽完解釋,林百傑有了一個初步的商業化評估:“看來玻璃光盤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我會讓技術轉化組詳細評估,拿出一份完善的商業化方案。”


    “可以,玻璃光盤取代磁帶盤,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黃修遠也點頭同意。


    就目前的儲存介質市場,1t的移動硬盤需要340元,而1t的固態硬盤需要1000元,1t的磁帶隻需要34元。


    根據科研部的內部成本評估,1t的玻璃光盤,成本在5~7元左右。


    無論是成本,還是儲存容量、數據穩定性、使用壽命、讀取速度、配套成本,玻璃光盤都秒殺磁帶。


    要不是不能修改刻錄內容,連台式電腦的硬盤,都要被玻璃光盤屠殺。


    黃修遠做出了決定:“生產一批給時光信息試用,然後準備推出市場。”


    “黃總,玻璃光盤的業務是劃入龍圖騰,還是?”林百傑急忙問道。


    “劃到龍圖騰吧!”


    苗國忠頓時表情激動起來,進入商業化,也意味著他們團隊,擁有了玻璃光盤的專利分紅,估計還可以獲得公司股份。


    他語氣略帶一絲發顫,更多的是難以壓抑地亢奮:“黃總,請您給玻璃光盤命名吧!”


    黃修遠沉思了片刻,說出來了一個名字:“那就叫璃龍吧!玻璃打造巨龍。”


    “這名字不錯。”林百傑笑道。


    最後黃修遠向苗國忠等人勉勵了幾句,吩咐他們繼續深入研發,向可修改、更大容量的方向發展。


    如果玻璃光盤可以實現可修改刻錄,那台式電腦的數據儲存,絕對有玻璃光盤的一席之地。


    考察了玻璃光盤實驗室,陸學東又帶著黃修遠、林百傑,去其他各個實驗室,了解當前的各個科研項目進度。


    考察了一整天時,加上之前在魯省各個研究所的考察,黃修遠對燧人公司的各個科研進度,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


    當天晚上,他和林百傑等人一起吃飯後,迴到辦公室,準備思考一下近期的科研工作。


    張雷敲了敲門。


    “進來。”


    “黃總,聯合國氣候談判大會的邀請郵件。”張雷將一份打印出來的邀請郵件遞過來。


    黃修遠卻沒有打開,而是放到一旁:“是邀請我去德意誌波恩吧?”


    “是的,會議時間是8月10日到8月14日。”


    黃修遠吩咐道:“就說我行程安排不過來,讓李貴昭繼續帶隊去參與,給李貴昭一句話,少說多看,和官方團隊多溝通,不要承諾和隨意發表觀點。”


    “明白,我會轉告李副總的。”


    突然黃修遠提醒了一句:“到了當地,讓他們不要單獨出門和會客,安全部的人做好錄音、錄像,別被仙人跳了。”


    “明白。”張雷急忙點頭。


    很快辦公室內,又隻剩下黃修遠一個人,孤單又冷靜的思考著。


    七月的風,喧囂又燥熱。


    窗外牆外的夜色,是那樣的幽暗晦澀。


    有夜空中的明月和繁星點點。


    也有死水塘裏的破銅爛鐵,和那食腐蟲鼠。


    夜漸深,忽起一陣電閃雷鳴,疾風驟雨隨之而來,雨點拍打著玻璃窗,這淩晨的夜雨,漫長又幽遠,不知黎明的光輝,何時劃破這綿長的黑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納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納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