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近段時間內,沉浸於代碼中的黃修遠,接到了林百傑的通知,說貴竹嶺工業園一期工程,正式進入了竣工驗收階段。


    經過十幾天忙碌,軟件鏡像轉化係統,已經完成了初代軟件識別功能,目前正在進行通用框架的編寫。


    他交代了幾句話,便叫黃偉常開車,去貴竹嶺工業園。


    皮卡車沿著海汕公路,一路向西直行,兩側是鬱鬱蔥蔥的稻田,偶爾可以看到田間,有一兩頭老黃牛在埋頭吃草。


    貴竹嶺工業園距離埔邊鎮不遠,兩地相隔不到三四公裏。


    三輛皮卡車,穿過貴竹嶺鄉的居民區,又走了一公裏左右,便看到了一排十幾米高的廠房。


    負責廠房的保安,看到了車輛過來,急忙上前來,看了眾人的工作證後,才迅速放行。


    黃修遠點了點頭:“管理不錯,不要鬆懈。”


    “董事長放心,我一定守好公司。”黃偉常也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在外麵的時候,改叫他董事長,私底下才會稱兄道弟。


    停好車,林百傑幾個人,已經在廠房門口等著。


    “黃總,辦公樓還沒有裝修好,我們去集裝箱房那裏?”


    黃修遠搖了搖頭:“直接到廠房裏麵,邊走邊聊。”


    一行人走入第一間廠房,全密封的設計,廠房內部分成好幾個區域。


    這個廠房是生活垃圾綜合迴收線,第一部分是一個深度八米的垃圾臨時堆放池,可以讓垃圾運輸車,直接在這裏傾倒。


    在池子的上方,是小型龍門吊機,可以將垃圾池裏麵的垃圾,通過一個抓鬥,送到下一個區域。


    設備生產商的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和調試。


    走向下一個區域,就是一條垃圾運輸帶,垃圾運輸帶的第一個分揀環節,就是一個電磁鐵的金屬製品分離。


    接下來是人工分揀區,在這個環節,分揀員會將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紙製品、電池電子產品、剩下的金屬製品、塑料製品,一一挑選出來。


    最後剩下的東西,就是殘羹剩飯、樹枝樹葉、瓜皮果皮、一部分餐巾紙之類和泥土沙石,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人類廢棄的有機物。


    經過第一次初步分離,各種垃圾中,容易迴收的東西,就被送到其他迴收線。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普通人一天產生的廢棄物,可能在0.5~2公斤之間,取一個中間值,那就是1.25公斤人天。


    汕美城區的常住人口在80萬左右,其中城鎮人口在50萬左右,加上城市流動人口,平均每天在5萬左右。


    55萬x1.25公斤≈69萬公斤,即每天產生690噸垃圾,如果未來的鄉村,也納入垃圾迴收的範圍,那每天的生活垃圾產量,將提升到每天1000噸左右。


    而迴收工廠的單條迴收線,每天都可以處理500噸生活垃圾,之所以準備了五條,目的是為了日後的擴展業務,接納周圍縣鎮的生活垃圾過來。


    目前燧人公司訂購兩條生活垃圾迴收線,設備已經到位,設備生產商的員工,就在這邊安裝和調試。


    其他的金屬迴收線、玻璃迴收線、塑料迴收線等,設備都到了汕美城區。


    估計六月初,就可以完成安裝調試,進入試運行階段。


    看完各條迴收線,黃修遠並沒有離開,而是來到二期工程的區域。


    “百傑,承建廠房的公司,二期的建設工期要多久?”


    林百傑急忙迴道:“由於基礎已經弄好了,大概五月底可以完成二期,和一期的辦公樓裝修工作。”


    他緊接著問道:“燃氣儲備設施方麵,勝動怎麽說?”


    “燃氣發電機組已經到了,燃氣儲備設施,由於我們要求儲存五百萬立方,他們會在這個月月底,帶著施工隊和相關設備過來。”


    黃修遠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問了一個問題:“運輸車司機、分揀員和設備操作員,招聘得怎樣?”


    “分揀員已經招了五十人,我們采用了大量自動化設備,並不需要太多分揀員,設備操作員也招了三十多個,正在培訓。”林百傑歇了一口氣,才繼續說道:


    “司機方麵,開大型運輸車需要a牌,比較難招到人。”


    “嗯,辛苦你們了。”


    “分內之事。”


    隨後他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返迴公司總部。


    順便考察了材料實驗室的進度,經過六十多天的建設,很多實驗室大體已經完成了,隻剩下一部分設備安裝調試的工作。


    從中檢的薑名章口中得知,估計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實驗室就可以進入竣工驗收階段了。


    這個進度,讓黃修遠相當滿意。


    迴到辦公室,他叫來采購組的負責人常輔國,讓他采購一大批實驗用的化學試劑,以及相關可能用到的原材料。


    然後來到工程組的辦公室。


    組長杜金華,是一個帶著眼鏡的國字臉中年,他神情有些局促:“黃總,請坐。”


    知道對方是一個純粹的理工男,黃修遠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說明來意:“金華,我上次交代設計的零件和設備,現在進行得如何?”


    “紫外線照射器在12天前完成了,各個部件已經發包出去,一部分零件都到公司了。”杜金華一邊說,一邊從亂糟糟的辦公桌上,抽出一份文件遞過來。


    “其他的電壓調節器、密封壓縮罐、真空泵等,我們根據市麵上的現有設備,采購迴來改裝。”


    翻著文件的黃修遠,對於各項進度,進行一個粗略的了解,發現和自己預計的情況相差不大。


    “非常好,再接再厲。”


    “請黃總放心。”杜金華拍著胸脯保證完成任務。


    工程組是隸屬於科研部管轄,一眾工程師,確實挺喜歡燧人公司的工作氛圍,沒有那麽多門門道道,加上燧人公司的工資待遇不錯,他們自然非常努力。


    其實他們努力工作,還有出於另外兩個目的,那就是黃修遠承諾的員工期權,以及內部專利分紅。


    燧人公司的內部構架中,員工在工作期間的研發成果,盡管專利所有權歸屬於公司,但是公司內部設置有“內部專利法”。


    內部專利法的存在,就是為了激發研究員和工程師的積極性。


    在內部專利法的規定中,研發成果產生的淨利潤中,將固定3~8%的利潤,作為全體研究人員的分紅。


    專利分紅具體到個人,並不是整個研究團體吃大鍋飯,而是設立了專利貢獻率,根據專利貢獻率比例,分配專利分紅。


    由於是內部專利,就算沒有申請公開專利,或者因為保密需要,不能公開申請專利,也不會影響專利分紅。


    隻要應用專利的產品,產生了淨利潤,那就必須根據內部專利法,給相關研發人員,支付專利分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納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納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