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太便宜佟佳氏了。
當年她生下皇帝,因為位份低,皇帝交給賢太妃的姐姐撫養。
後來她在後宮步步為營,熬死了佟佳皇後,又當了太後,成了後宮中的最大贏家。
本以為可以就此將過去的恥辱洗刷。
誰知道皇帝為了皇後,居然把賢太妃拿出來製衡她。
知道親生兒子在你傷口上撒鹽的滋味嗎?
就是像皇帝這樣沒完沒了的拿賢太妃氣她。
當年她因為包衣奴才的身份,在後宮如履薄冰,親生兒子自個沒有資格撫養,要送給別人也就罷了。
如今當了太後,孫女還要交給佟佳氏的人撫養,一養還是兩個。
簡直氣煞她了!
若音抬頭,將太後的氣憤看在眼裏。
她笑迴:「沒辦法呀,您自個不想撫養四格格,一心隻想撫養十四弟家的小格格,臣妾隻能再把四格格交給賢太妃了。反正撫養一個是養,兩個也是養,先太後不是既撫養了五爺,又撫養了五公主麽,想來賢太妃也十分樂意的。」
之前她見太後總是將賢太妃視為眼中釘,還以為她們之間的情敵關係並沒有因為康熙帝的駕崩而停止。
經過多次的反覆觀察和打聽,她才知道這其中沒有那麽簡單。
否則後宮還有那麽多太妃,太後為何隻討厭賢太妃。
而且,太後似乎對佟佳氏的特別反感。
這讓她認為太後是因為康熙帝的佟佳皇後撫養了四爺,將四爺從太後身邊帶走,就此結下了梁子。
就連太後和四爺之間的疏離,似乎也是因為這個。
不過,太後看不慣賢太妃,她能理解。
可她怎麽也想不明白,太後為何這樣對待四爺。
就算四爺當年被佟佳皇後撫養,那也是太後當年的出身低,怪不得旁人。
更怪不得身為孩子的四爺。
難道說,太後與賢太妃之間,還有別的事情?
但不管怎樣,她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才沒把養大的二格格交給太後,而是留了繈褓中的四格格給太後。
否則以太後的性子,肯定免談。
畢竟,親兒子別人養大了再給她,她都不高興,更別說孫女了。
「烏拉那拉氏,你是成心來氣哀家的,是嗎!」太後一生氣,就會喊若音的姓氏,連皇後這個稱唿都省了。
要是賢太妃當真撫養了兩位格格。
在旁人看來,她這個太後不撫養孫女,賢太妃卻是個和善的。
「哪能啊。」若音起身,恭敬垂眸,「臣妾可是特意把四格格留給了您呢,所以啊,臣妾還是那句話,您要是撫養四格格,就沒這個事了,您若是不撫養四格格,就隻好遂了那賢太妃的意。」
大概是若音的話有些直接,還有點剛。
氣得太後坐在上首渾身直發抖。
她老人家狠狠地咬著牙。
皇後總是這樣,瞧著規規矩矩,本分的很。
說話時也眉眼彎彎,特別溫順。
可說出來的話,卻是拿刀子戳她的心。
簡直比皇帝那冷冰冰的樣子還要叫她來氣!
她聲音一沉:「皇後這是在逼哀家了!」
「臣妾不敢。」若音低頭,在下首跪下。
「哼,哀家看你太敢了!」太後咬牙切齒地道。
一時間,婆媳之間的心理戰就此拉開帷幕。
殿內的奴才們似乎聞到了硝煙瀰漫的味道,一個個也低著頭跪下,佯裝什麽都沒聽見。
上首的太後重重地閉上眼睛,似乎在迴憶,又像是在思考。
良久後,她睜開眼睛,沉聲道:「罷了,四格格就四格格吧,你讓禮部挑個好日子,哀家要風風光光的把四格格接到寧壽宮住著!」
她說話時,麵上一臉無奈和不服氣。
語氣裏透著暗暗較量的口氣。
她知道自個又中了皇後的計。
但又不得不承認,她確實很在意賢太妃,更不想輸給賢太妃。
「是,一切謹遵皇額娘吩咐。」低著頭的若音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眼裏也閃過一抹黠潔。
聽太後這意思,是要大辦了。
可太後是在乎場麵的人嗎?不是。
當年康熙帝駕崩,太後都不屑太後這個頭銜,連冊封大典都省了,又怎會在乎這個。
還不是想蓋過那賢太妃的風頭罷啦。
太後話都說出口了,心裏還氣著呢。
她扶額撐在扶手上,擺擺手示意若音可以離開了。
見狀,若音行禮後,就帶著奴才識趣地出了寧壽宮。
乘著鳳輦迴永壽宮的路上,若音深舒一口氣。
今兒兩件事情,都比她想像當中要順利的多。
尤其太後,她原以為會很棘手,要周旋很久的。
她曾經是和孟氏、毓貴人有過節。
但她跟二格格和四格格沒有。
身為皇後,她有責任和義務讓兩位格格有個好的去處。
而太後賢太妃,便是所謂的好去處。
因為這兩位都是退居高位的老人,不必拿孩子去邀寵。
她們在深宮裏孤獨養老,膝下有個孩子也好。
不像後宮那些妃嬪,費盡心思爭奪撫養權,為的隻是利用孩子爭寵而已。
若音才出寧壽宮沒多久,一道行禮聲就打斷了她的思緒。
「皇後萬福。」
若音轉頭一看,就見晴妃站在一側。
晴妃身後也有輦,隻不過見到她後,就下輦行禮了。
若音低頭看了眼晴妃,隨即掃了眼周圍的建築物。
心說這周圍出了太後的寧壽宮,就沒別的了。
加上晴妃的輦也是正對著太後的寧壽宮。
如此看來,晴妃也是去給太後請安的。
後宮妃嬪想要抱住太後大腿,討好這位皇家婆婆,也是常事。
想到這,若音淡淡道:「起吧。」
然後,她朝奴才們擺擺手,鳳輦就從晴妃身邊擦肩而過。
晴妃看著若音的鳳輦離開後,這才上輦,去往太後的寧壽宮。
她頗為慵懶地坐在輦上,身邊的宮女小聲道:「主子,聽說前陣子後宮妃嬪都巴結皇後娘娘,想和皇後結為一派呢,隻不過馨嬪和沁答應在皇後娘娘那碰了一鼻子灰,那些人才作罷。」
晴妃慵懶的「嗯」了一聲。
「您說,咱們要不要也去試探一下皇後娘娘,看看她願意跟咱一個陣營不。雖說皇後拒絕了馨嬪和沁答應,可她們位份都低呀,但您不一樣,您是妃位。」
</br>
當年她生下皇帝,因為位份低,皇帝交給賢太妃的姐姐撫養。
後來她在後宮步步為營,熬死了佟佳皇後,又當了太後,成了後宮中的最大贏家。
本以為可以就此將過去的恥辱洗刷。
誰知道皇帝為了皇後,居然把賢太妃拿出來製衡她。
知道親生兒子在你傷口上撒鹽的滋味嗎?
就是像皇帝這樣沒完沒了的拿賢太妃氣她。
當年她因為包衣奴才的身份,在後宮如履薄冰,親生兒子自個沒有資格撫養,要送給別人也就罷了。
如今當了太後,孫女還要交給佟佳氏的人撫養,一養還是兩個。
簡直氣煞她了!
若音抬頭,將太後的氣憤看在眼裏。
她笑迴:「沒辦法呀,您自個不想撫養四格格,一心隻想撫養十四弟家的小格格,臣妾隻能再把四格格交給賢太妃了。反正撫養一個是養,兩個也是養,先太後不是既撫養了五爺,又撫養了五公主麽,想來賢太妃也十分樂意的。」
之前她見太後總是將賢太妃視為眼中釘,還以為她們之間的情敵關係並沒有因為康熙帝的駕崩而停止。
經過多次的反覆觀察和打聽,她才知道這其中沒有那麽簡單。
否則後宮還有那麽多太妃,太後為何隻討厭賢太妃。
而且,太後似乎對佟佳氏的特別反感。
這讓她認為太後是因為康熙帝的佟佳皇後撫養了四爺,將四爺從太後身邊帶走,就此結下了梁子。
就連太後和四爺之間的疏離,似乎也是因為這個。
不過,太後看不慣賢太妃,她能理解。
可她怎麽也想不明白,太後為何這樣對待四爺。
就算四爺當年被佟佳皇後撫養,那也是太後當年的出身低,怪不得旁人。
更怪不得身為孩子的四爺。
難道說,太後與賢太妃之間,還有別的事情?
但不管怎樣,她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才沒把養大的二格格交給太後,而是留了繈褓中的四格格給太後。
否則以太後的性子,肯定免談。
畢竟,親兒子別人養大了再給她,她都不高興,更別說孫女了。
「烏拉那拉氏,你是成心來氣哀家的,是嗎!」太後一生氣,就會喊若音的姓氏,連皇後這個稱唿都省了。
要是賢太妃當真撫養了兩位格格。
在旁人看來,她這個太後不撫養孫女,賢太妃卻是個和善的。
「哪能啊。」若音起身,恭敬垂眸,「臣妾可是特意把四格格留給了您呢,所以啊,臣妾還是那句話,您要是撫養四格格,就沒這個事了,您若是不撫養四格格,就隻好遂了那賢太妃的意。」
大概是若音的話有些直接,還有點剛。
氣得太後坐在上首渾身直發抖。
她老人家狠狠地咬著牙。
皇後總是這樣,瞧著規規矩矩,本分的很。
說話時也眉眼彎彎,特別溫順。
可說出來的話,卻是拿刀子戳她的心。
簡直比皇帝那冷冰冰的樣子還要叫她來氣!
她聲音一沉:「皇後這是在逼哀家了!」
「臣妾不敢。」若音低頭,在下首跪下。
「哼,哀家看你太敢了!」太後咬牙切齒地道。
一時間,婆媳之間的心理戰就此拉開帷幕。
殿內的奴才們似乎聞到了硝煙瀰漫的味道,一個個也低著頭跪下,佯裝什麽都沒聽見。
上首的太後重重地閉上眼睛,似乎在迴憶,又像是在思考。
良久後,她睜開眼睛,沉聲道:「罷了,四格格就四格格吧,你讓禮部挑個好日子,哀家要風風光光的把四格格接到寧壽宮住著!」
她說話時,麵上一臉無奈和不服氣。
語氣裏透著暗暗較量的口氣。
她知道自個又中了皇後的計。
但又不得不承認,她確實很在意賢太妃,更不想輸給賢太妃。
「是,一切謹遵皇額娘吩咐。」低著頭的若音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眼裏也閃過一抹黠潔。
聽太後這意思,是要大辦了。
可太後是在乎場麵的人嗎?不是。
當年康熙帝駕崩,太後都不屑太後這個頭銜,連冊封大典都省了,又怎會在乎這個。
還不是想蓋過那賢太妃的風頭罷啦。
太後話都說出口了,心裏還氣著呢。
她扶額撐在扶手上,擺擺手示意若音可以離開了。
見狀,若音行禮後,就帶著奴才識趣地出了寧壽宮。
乘著鳳輦迴永壽宮的路上,若音深舒一口氣。
今兒兩件事情,都比她想像當中要順利的多。
尤其太後,她原以為會很棘手,要周旋很久的。
她曾經是和孟氏、毓貴人有過節。
但她跟二格格和四格格沒有。
身為皇後,她有責任和義務讓兩位格格有個好的去處。
而太後賢太妃,便是所謂的好去處。
因為這兩位都是退居高位的老人,不必拿孩子去邀寵。
她們在深宮裏孤獨養老,膝下有個孩子也好。
不像後宮那些妃嬪,費盡心思爭奪撫養權,為的隻是利用孩子爭寵而已。
若音才出寧壽宮沒多久,一道行禮聲就打斷了她的思緒。
「皇後萬福。」
若音轉頭一看,就見晴妃站在一側。
晴妃身後也有輦,隻不過見到她後,就下輦行禮了。
若音低頭看了眼晴妃,隨即掃了眼周圍的建築物。
心說這周圍出了太後的寧壽宮,就沒別的了。
加上晴妃的輦也是正對著太後的寧壽宮。
如此看來,晴妃也是去給太後請安的。
後宮妃嬪想要抱住太後大腿,討好這位皇家婆婆,也是常事。
想到這,若音淡淡道:「起吧。」
然後,她朝奴才們擺擺手,鳳輦就從晴妃身邊擦肩而過。
晴妃看著若音的鳳輦離開後,這才上輦,去往太後的寧壽宮。
她頗為慵懶地坐在輦上,身邊的宮女小聲道:「主子,聽說前陣子後宮妃嬪都巴結皇後娘娘,想和皇後結為一派呢,隻不過馨嬪和沁答應在皇後娘娘那碰了一鼻子灰,那些人才作罷。」
晴妃慵懶的「嗯」了一聲。
「您說,咱們要不要也去試探一下皇後娘娘,看看她願意跟咱一個陣營不。雖說皇後拒絕了馨嬪和沁答應,可她們位份都低呀,但您不一樣,您是妃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