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被廢了後位,手上的宮女也裁減到兩名。
而且,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第二年就沒了。
最後下葬的時候,還是降了一級,以皇貴妃的製度入葬。
至於理由,聽聞非常荒唐。
據說是幹隆南下後尋花問柳,沉迷於好幾個青樓女子當中,皇後勸了幾句,幹隆不樂意被一個女人左右,就那麽被廢了。
嗬,她在心中冷笑一聲。
皇後這職業,聽起來高大上。
實際上要是沒有皇帝的寵愛,隻怕連普通妃嬪都不如。
尊貴不尊貴,全憑皇帝一念之間。
不過,四爺不是幹隆。
再說了,這一世的幹隆還不知道在哪個石頭縫裏呢。
而她,也不是什麽輝發那拉氏,更不是廢後,隻是禁足而已。
所以,那些害她的人都沒死,她怎麽能輕易死掉!
無論太廟的日子有多艱苦,她都要熬到重迴永壽宮的那一天,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臉!
不一會兒,若音幾個就步行到了太廟。
從遠處看,太廟是個長方形的建築。
走近後,它有三重朱紅的圍牆。
裏麵有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
黃琉璃瓦頂,簷下黃綠琉璃鬥拱額枋。
朱紅牆下為漢白玉須彌座。
太廟大殿聳立於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麵闊十一間,進深四間。
重簷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
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築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
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製作精細,裝飾豪華。
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
若音跟著侍衛進殿後,如霜在她身旁小聲道:「娘娘,奴才怎麽沒瞧見前太子的神位。」
「因為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她小聲迴。
前太子犯了謀逆之罪,自然是不能配享太廟的。
即便他是皇室裏的人,還是以太子身份下葬的,那也不能。
不過,有些對朝廷有巨大貢獻的,就算不是皇室裏的人,也可以配享太廟。
而這裏,也是每一屆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
一般逢年過節的大日子,四爺天沒亮就會在這裏祭祖。
若音幾個繞過大殿之後,便是中殿和後殿。
中後殿都是黃琉璃瓦廡殿頂的九間大殿,中殿為寢殿,後殿為祧廟。
此外還有神廚、神庫、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築。
太廟以古柏著稱,樹齡多高達數百年,千姿百態,蒼勁古拙。
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漢白玉石欄環繞,月台禦道正麵依次刻有龍文石、獅紋石和海獸石。
殿內的大梁為沉香木,其餘用金絲榆木。
地鋪鎏金金磚,天花板及四柱,均貼有赤金葉。
殿內原供奉木製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龍,後座雕鳳。
座前陳放有供品、香案和銅爐等。
兩側的配殿設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以及大小供桌、銅燈、銅祭器等物。
不知道是因為一座座的排位。
還是太廟周圍的大麵積林木。
反正若音進了太廟後,除了覺得它雄偉之外,還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莊重和嚴肅氣氛。
侍衛帶著她進了一處拱門後,一位穿著紅袍的喇嘛上前,朝若音行了個禮。
在這裏,沒人覺得她如今在走下坡,就瞧不起她。
隻要她還是皇後,就能得到應有的尊敬。
見狀,若音雙手合十,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宜如塔形。
並微微低頭彎腰,迴以對方,表示內心的恭敬。
然後,她聽見侍衛對那喇嘛說:「大師,皇後禁足期間,就有勞你們了,還請你給皇後安排一個院落。」
隻見喇嘛微微頜首,朝若音淡淡道:「皇後請跟我來。」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聲,就跟著那位喇嘛走了。
而那些侍衛將她交給喇嘛後,就離開了太廟。
然後,若音跟著喇嘛到了一處院子。
那是一件低矮的藏式平頂小院.周圍砌了一圈籬笆,籬笆下種了一排青綠色的枝竹.
院子中間是一個罩滿了綠油油的苔蘚的花壇.
隻是裏邊沒有一株花,全是些缺了口的花盆,長滿了亂蓬蓬的野草.
進了堂間後,若音發現屋裏的光線很昏暗.
空中隨處可見拉絲的蜘蛛網.
屋裏擺著一張掉了漆的黑色八仙桌。
以及四條凹凸不平的春凳.
桌上還擺著一對黃銅燭台,一把剪燭芯的銅剪子.
緊接著,若音跟著喇嘛進了裏間.
要說堂間是昏暗的話,那麽裏間可以用陰暗來形容.
即便現在是大白天,裏間也黑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隻有些微的陽光透過樹影從窗戶照進來.
而那絲絲縷縷的陽光中,可以看到空氣中飄著一層灰塵.
喇嘛點了蠟燭後,若音才看見屋裏有一張簡單的木板床,很是窄小.
若是跟永壽宮的床比起來,大概隻有一半寬.
裏頭還有一個洗臉架,和一個掉了漆的洗臉盆.
以及有些朽掉的頂箱櫃.
若音能看見那些櫃子裏爬了幾隻蟑螂出來.
這些,便是裏頭所有的家具了.
反正入眼之處,都是衰朽的景象.
「皇後娘娘,前殿是祭祀之處,中殿是我們僧人的寢殿,後殿為祧廟,除此之外,別的院落不是單獨的。可皇上那頭來人囑咐過了,說是您不喜熱鬧,讓我替您安排一處單獨的院落,這個院子雖說偏僻些,但不吵,您可以安心在這住著。所以,就委屈您在這將就一陣子了.「
聞言,若音柳眉一挑。
四爺離開後沒多久,她便緊跟著離開太和殿,迴永壽宮收拾東西,然後就到這兒來的。
可這位大師居然說四爺已經囑咐過了。
所以,他是在離開太和殿後,就讓人來傳話了吧?
「那好,麻煩大師了。」若音客氣地迴。
適才來的時候,她也發現了。
前殿和後殿基本都不住人的。
中殿則是那些僧人所住的地方。
雖說人家都是修行之人,但也不能不把人當男人。
她一個女人住在那裏,肯定不方便。
而別的地方,是在這當差的奴才住的,環境比這好不了多少,還得擠通鋪。
</br>
而且,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第二年就沒了。
最後下葬的時候,還是降了一級,以皇貴妃的製度入葬。
至於理由,聽聞非常荒唐。
據說是幹隆南下後尋花問柳,沉迷於好幾個青樓女子當中,皇後勸了幾句,幹隆不樂意被一個女人左右,就那麽被廢了。
嗬,她在心中冷笑一聲。
皇後這職業,聽起來高大上。
實際上要是沒有皇帝的寵愛,隻怕連普通妃嬪都不如。
尊貴不尊貴,全憑皇帝一念之間。
不過,四爺不是幹隆。
再說了,這一世的幹隆還不知道在哪個石頭縫裏呢。
而她,也不是什麽輝發那拉氏,更不是廢後,隻是禁足而已。
所以,那些害她的人都沒死,她怎麽能輕易死掉!
無論太廟的日子有多艱苦,她都要熬到重迴永壽宮的那一天,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臉!
不一會兒,若音幾個就步行到了太廟。
從遠處看,太廟是個長方形的建築。
走近後,它有三重朱紅的圍牆。
裏麵有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
黃琉璃瓦頂,簷下黃綠琉璃鬥拱額枋。
朱紅牆下為漢白玉須彌座。
太廟大殿聳立於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麵闊十一間,進深四間。
重簷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
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築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
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製作精細,裝飾豪華。
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
若音跟著侍衛進殿後,如霜在她身旁小聲道:「娘娘,奴才怎麽沒瞧見前太子的神位。」
「因為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她小聲迴。
前太子犯了謀逆之罪,自然是不能配享太廟的。
即便他是皇室裏的人,還是以太子身份下葬的,那也不能。
不過,有些對朝廷有巨大貢獻的,就算不是皇室裏的人,也可以配享太廟。
而這裏,也是每一屆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
一般逢年過節的大日子,四爺天沒亮就會在這裏祭祖。
若音幾個繞過大殿之後,便是中殿和後殿。
中後殿都是黃琉璃瓦廡殿頂的九間大殿,中殿為寢殿,後殿為祧廟。
此外還有神廚、神庫、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築。
太廟以古柏著稱,樹齡多高達數百年,千姿百態,蒼勁古拙。
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漢白玉石欄環繞,月台禦道正麵依次刻有龍文石、獅紋石和海獸石。
殿內的大梁為沉香木,其餘用金絲榆木。
地鋪鎏金金磚,天花板及四柱,均貼有赤金葉。
殿內原供奉木製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龍,後座雕鳳。
座前陳放有供品、香案和銅爐等。
兩側的配殿設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以及大小供桌、銅燈、銅祭器等物。
不知道是因為一座座的排位。
還是太廟周圍的大麵積林木。
反正若音進了太廟後,除了覺得它雄偉之外,還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莊重和嚴肅氣氛。
侍衛帶著她進了一處拱門後,一位穿著紅袍的喇嘛上前,朝若音行了個禮。
在這裏,沒人覺得她如今在走下坡,就瞧不起她。
隻要她還是皇後,就能得到應有的尊敬。
見狀,若音雙手合十,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宜如塔形。
並微微低頭彎腰,迴以對方,表示內心的恭敬。
然後,她聽見侍衛對那喇嘛說:「大師,皇後禁足期間,就有勞你們了,還請你給皇後安排一個院落。」
隻見喇嘛微微頜首,朝若音淡淡道:「皇後請跟我來。」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聲,就跟著那位喇嘛走了。
而那些侍衛將她交給喇嘛後,就離開了太廟。
然後,若音跟著喇嘛到了一處院子。
那是一件低矮的藏式平頂小院.周圍砌了一圈籬笆,籬笆下種了一排青綠色的枝竹.
院子中間是一個罩滿了綠油油的苔蘚的花壇.
隻是裏邊沒有一株花,全是些缺了口的花盆,長滿了亂蓬蓬的野草.
進了堂間後,若音發現屋裏的光線很昏暗.
空中隨處可見拉絲的蜘蛛網.
屋裏擺著一張掉了漆的黑色八仙桌。
以及四條凹凸不平的春凳.
桌上還擺著一對黃銅燭台,一把剪燭芯的銅剪子.
緊接著,若音跟著喇嘛進了裏間.
要說堂間是昏暗的話,那麽裏間可以用陰暗來形容.
即便現在是大白天,裏間也黑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隻有些微的陽光透過樹影從窗戶照進來.
而那絲絲縷縷的陽光中,可以看到空氣中飄著一層灰塵.
喇嘛點了蠟燭後,若音才看見屋裏有一張簡單的木板床,很是窄小.
若是跟永壽宮的床比起來,大概隻有一半寬.
裏頭還有一個洗臉架,和一個掉了漆的洗臉盆.
以及有些朽掉的頂箱櫃.
若音能看見那些櫃子裏爬了幾隻蟑螂出來.
這些,便是裏頭所有的家具了.
反正入眼之處,都是衰朽的景象.
「皇後娘娘,前殿是祭祀之處,中殿是我們僧人的寢殿,後殿為祧廟,除此之外,別的院落不是單獨的。可皇上那頭來人囑咐過了,說是您不喜熱鬧,讓我替您安排一處單獨的院落,這個院子雖說偏僻些,但不吵,您可以安心在這住著。所以,就委屈您在這將就一陣子了.「
聞言,若音柳眉一挑。
四爺離開後沒多久,她便緊跟著離開太和殿,迴永壽宮收拾東西,然後就到這兒來的。
可這位大師居然說四爺已經囑咐過了。
所以,他是在離開太和殿後,就讓人來傳話了吧?
「那好,麻煩大師了。」若音客氣地迴。
適才來的時候,她也發現了。
前殿和後殿基本都不住人的。
中殿則是那些僧人所住的地方。
雖說人家都是修行之人,但也不能不把人當男人。
她一個女人住在那裏,肯定不方便。
而別的地方,是在這當差的奴才住的,環境比這好不了多少,還得擠通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