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麽?新式武器?春蓬府丟了?”南方軍司令部,這段時間,塚田攻中將焦頭爛額的。


    東邊是呂宋島,目前似乎形勢愈發的不穩。


    雖說他調派了不少戰機,但麵對川軍團的戰機,根本不是對手。


    空中優勢無法發揮,結果就導致地麵部隊損失也在加大。


    尤其是隨著灘頭陣地不斷擴大,他更加焦慮。


    大本營可是給他下達了死命令,必須要將登陸的支那軍趕下海。


    結果呢?


    那邊還沒解決,山下奉文這邊也出問題了,支那軍動用神秘武器,丟了春蓬府,這可是重要位置啊。


    這裏丟了,意味著對方接下來,可以長驅直入。


    而且春蓬府還有港口,對方可以隨時通過海運進行補給。


    接下來對方的目標應該就是獅城了。


    想到這,塚田攻覺得這個南方軍司令官的位置實在是一個燙手山芋。


    早知道自己也裝病算了。


    “參謀長閣下,是否跟大本營匯報?”部下詢問道。


    “不,暫時不用匯報。”他現在夠頭疼了,所以想了想,還是不要匯報最好。


    “告訴山下奉文,想辦法穩住防線,絕對不能再讓支那軍繼續前進一步,必須守住獅城,這可是重要通道,隻有守住這裏,我們才能保證天竺的皇軍,不會出現問題。”塚田攻可是記得大本營對派到天竺的皇軍非常的重視,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因為他們運迴來的鋼鐵,石油,各類礦產都是本土急缺的物資。


    更重要的是,那裏沒有遊擊隊,沒有反抗。


    除了環境惡劣一點,其他的真沒話說。


    實在是太溫順了。


    相比其他地方令人頭疼的遊擊隊,天竺那簡直就是天堂。


    所以,塚田攻知道,必須要守住獅城。


    “哈依。”


    等到部下離開之後,塚田攻中將揉了揉腦袋,他感到無比的疲憊,尤其是近期的戰事,沒有一件是順利,讓他感到心累。


    同時也對皇軍的未來充滿擔憂。


    如果大日本帝國戰敗了怎麽辦?


    實際上擔憂的不止他一個人,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山本五十六。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慘敗,一度讓日軍的士氣降到冰點。


    大量的骨幹以及王牌飛行員損失殆盡。


    沒有辦法,山本五十六隻能想辦法重新整頓聯合艦隊。


    好在得到準確的情報之後,山本五十六決定破釜沉舟,再試一次。


    這一次天照大神保佑,讓他計劃成功了。


    重創了太平洋艦隊,但很快他就傻眼了。


    那就是上次重創的戰艦,這一次竟然又出現了。


    對於資深的海軍將領,這意味著什麽?


    他們還能不清楚麽?


    米畜的工業實力超乎他們的想象。


    想到這,山本五十六心涼了半截。


    他知道不管怎麽努力,恐怕雙方的實力根本無法對等。


    想到這,山本五十六決定另辟蹊徑,那就是想辦法增強己方海軍的實力。


    “元帥閣下,我認為我們應該調轉目標,占領澳洲。”一名高級參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這種看法已經有不少人討論過。


    他們認為日本本土天災實在是太多了,不如放棄本土,直接搬到澳洲。


    可惜這個提議被很多人拒絕了。


    因為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甚至覺得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


    現在又有人提起,山本五十六下意識想要嗬斥。


    但想到這是自己讓他們說的,索性便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都這個時候了,也沒啥不能說的。


    “為什麽?”山本五十六直接開口問道。


    “占領澳洲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這裏地廣人稀,我們的部隊將會很輕易占領,而且本土那麽多百姓,完全可以移民一半,就算我們後麵撐不住了,我們也可以跟米畜打遊擊。”


    “這麽大的土地,足夠我們跟他們打遊擊了。”這名高級參謀的話,贏得不少人的認同。


    他們也認為,完全可以試試。


    主要還是澳洲夠大,如果能夠將這裏打造成一個前進基地的話,那麽對他們海軍來說,將會節約大量維修時間。


    唯一麻煩的就是,攻占澳洲,需要抽調陸軍。


    澳軍的戰鬥力也不弱,隻有抽調精銳師團才有希望。


    想到這,山本五十六一陣頭大。


    不得不說,就目前的情況,占領澳洲,恐怕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最正確的選擇。


    因為這裏夠大,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想到這,山本五十六決定將這個想法匯報給海軍部。


    讓他們去論證這個想法。


    而收到山本五十六電報的海軍部,看到電報的第一反應就是嗤之以鼻。


    占領澳洲?


    真當大本營是無敵的?


    還要移民一半人?


    最好讓天皇前往澳洲?


    什麽狗屁的計劃。


    唯一能讓他們認可的就是,可以將澳洲打造成海軍的前進基地。


    否則麵對米畜的艦隊,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主要還是米畜的工業實力嚇到了他們。


    否則也不至於這樣。


    為此,海軍部也分成兩派,開始為這個計劃爭吵。


    …………


    另一邊,河內,第一批移民種的糧食即將成熟,而剛剛返迴的林譯,立刻又被委以重任,那就是帶著人巡查即將收割的糧食。


    今天林譯來到的是一座新的移民小鎮,這些都是北麵來的移民。


    這些都是被川軍團的高額福利所吸引。


    尤其是免費分田,就衝這一點,自然也就吸引不少人。


    在這些移民中,最多的就是豫省的難民。


    因為遭了災,為了不被餓死,所以到處逃難。


    而李方也是這些難民中的的一員,得知川軍團招收難民開荒分田,帶著碰一碰運氣的想法,就來到河內。


    等來到這裏後,他發現這裏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不僅給他分了田,還有房子,當然這個房子需要償還,但他相信,隻要種出糧食,絕對能還清。


    前不久,鎮裏發了通知,說領什麽化肥?


    說是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讓所有人都去領。


    對這話,李方是完全不信的。


    他覺得鎮長他們就是腦袋給驢踢了,淨說些胡話,什麽化肥還能增加糧食產量?


    這不就是扯淡麽?


    隻有土壤肥沃,風調雨順才能增加產量。


    撒點化肥就能增加產量?


    這根本不可能。


    他李方也算是幹了十多年的農民,就沒聽過什麽化肥。


    最多就是農家肥,但是產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鎮長還說,用了這玩意,產量能翻一倍。


    他更是覺得天方異談。


    他聽都沒聽過,從古至今糧食的產量都沒有超過五百斤以上的,所以當看到鎮長貼出公告時,立刻就覺得對方在忽悠他。


    原本他是不想用化肥,但鎮長發話了,每家每戶的稻田都要使用化肥,否則加重稅賦。


    沒辦法,化肥的誕生還挺早的,但實際使用率很一般。


    華夏最早是從1905年至1910年開始接觸到化肥,當時西方人開始向華夏贈送名為肥粉的化學肥料,並在福建與廣東兩省進行銷售。


    直到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華夏開始大規模推廣化肥使用,同時建立龐大的化肥生產體係。


    在這之前,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什麽是化肥。


    所以慢慢推行的話,速度太慢了。


    不如直接強行,對於使用化肥的,都可以減輕賦稅,拒絕使用的,自然是要加重稅賦。


    聽到這樣的條件,所有人都在心裏盤算。


    每位農民心裏都有一本賬,他要計算這一年能收到多少糧食,夠不夠家裏人,如果多的話,那還可以置辦一兩件衣服,甚至還能將房子的欠款還一部分,這樣壓力也會小很多。


    現在聽到能減稅,所有家庭都激動不已,按照鎮長說的,今年的氣候雨水都還不錯,應該能豐收。


    就算不能翻倍,隻要能多個兩三百斤,也算是不小的收入啊。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所有人隻能使用化肥。


    當然沒多久,他們就相信鎮長說的話了。


    尤其當稻穗長出來以後,他們就知道這化肥是真比農家肥要管用多了。


    光靠這稻穗,至少不會低於五百斤。


    五百斤啊,一年三熟,一畝地等於是一千五百斤,一千五百斤的稻子,至少能出一千斤的糧食啊。


    這意味著一畝地就能養活一家三口一年的消耗,而他們每個人都分了五畝地,意味著今年不僅糧食敞開膀子吃,還能養活更多的人。


    不僅如此,整個川軍團麾下的百姓就沒有低於五畝稻田的,意味著今年的稻穀產量接近一萬斤。


    我的天呐!


    不少農民都在盤算,繳納稅賦之後,他們還能剩多少錢?


    是不是可以添置新衣服,甚至翻新房子。


    “咦,今天怎麽這麽多人?“李方走在路上,看著兩旁的人,自言自語的嘀咕道。


    “難道都去看稻子?”


    “是啊,今年的產量怕是要創新高了。”


    “我現在相信鎮長說的話了,這個化肥實在是太厲害了。”


    “老李,你說這刀子到底有多少畝產?“旁邊一個農民一臉激動的問道。


    “具體不知道,但根據經驗估算,至少不會低於五百斤,甚至六百斤都有。”李方隻能根據以前的耕作經驗,說了一個大概數字。


    “我的天呐,今年要發財了,可以加蓋新房子,給大兒子娶媳婦了。”旁邊的老農喃喃的說道。


    此刻稻田裏,兩名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收割稻田,隻不過旁邊的農民看著工作人員收割的效率太慢,紛紛卷起袖子親自下稻田收割。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一畝稻田的麥子就被收割好,有經驗的農民看了一眼,大概就能猜出畝產量,絕對不會低於八百斤,甚至更多。


    接下來由工作人員開始稱量,最終結果出來之後,所有農民都陷入瘋狂。


    比他們預估的數字還要多,畝產竟然達到了九百三十斤。


    差一點就一千斤了。


    聽到這個數字,所有人無比激動。


    意味著五畝地,那就是接近五千斤的稻子。


    一年三熟!


    一萬五千斤,算上減免稅賦。


    這怕是要過個肥年了。


    “這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啊。“


    “是啊,九百多斤啊。”


    “這怎麽可能?”


    “我的天呐啊。”


    九百三十斤這個數字,在這個年代何等的瘋狂,往年累死累活一年還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才知道能不能填飽肚子,可如今隻要撒上化肥,就能產量翻倍。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現在別說是填飽肚子,就是換些肉來吃都足夠一家吃很久了。


    他們可是挨過餓,直到挨餓的滋味不好受。


    自然知道,畝產近千斤意味著什麽。


    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填不飽肚子,按照現在的稅收政策,他們終於有存糧了,許多人都開始盤算著加蓋新房子,該給孩子娶媳婦了。


    當林譯收到這則消息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震撼。


    糧食關係到前線部隊的士氣,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前線士兵肯定會嘩變的,吃不飽誰替你打仗呢。


    “這個產量也實在是太高了吧。”林譯對著寸雲生說道。


    “高麽?”寸雲生則顯得很淡定。


    “還不高麽?一畝地的產量翻了一倍,足夠養活更多的人。”林譯深唿吸一口氣說道。


    聞言,寸雲生則暗暗搖頭,才九百多斤斤,比這更高的也不是沒有,還有兩千斤的。


    這才哪到哪。


    農科院那些人還在研究高產量的種子,不過一時半會怕是沒有成果。


    好在化肥這玩意簡單啊。


    炸藥廠就能生產。


    而且能快速見效。


    這不!


    試驗的一個鎮子,今年的產量就震驚所有人。


    “還不夠,我們的糧食產量還可以提升,化肥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很多農民還是靠傳統的手段在耕種,那樣效率太低,產量也低,而且極大的浪費勞動力。”


    “另外,我們的荒地也太多了,需要派遣更多的人去開荒,這樣我們的糧食就可以增產。”寸雲生搖搖頭說道。


    “根據煩啦傳迴來的消息,豫省的難民怕是有幾百萬,咱們這點糧食看著多,實際上真不多。”


    “戰爭時期,糧食就是硬通貨,有時候能夠換來更多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從團長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格拉沒有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格拉沒有愛並收藏抗戰從團長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