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劉邈皺眉道。


    他費力打敗丹陽軍,卻有人想得漁翁之利?周昕的死活他不在意,可丹陽郡卻是他誌在必得的。按說此時江東沒什麽強力的勢力啊,怎麽會出現這種事?


    可能是劉邈的反應大了些,將前來傳信的士兵嚇著了,那士兵一時竟忘了繼續匯報。


    劉邈旋即反應過來,苦笑著搖了搖頭,心說自己的城府還是差了些,這算什麽大事呢?了不起就打迴來嘛,反正原來就是準備強攻的。


    想到這裏,劉邈就主動向傳信的士兵詢問了事情經過。


    原來,李靖與周泰、蔣欽領著兩千鐵鷹銳士乘船渡江,一路疾行,一為攔截逃跑的周昕,一為快速接管丹陽,免得這邊的戰局消息傳出,被其餘勢力所趁。即將靠近江對岸的采石磯時,眼看就要追上周昕所領的殘兵了,誰知這時,岸上突然萬箭齊發,將正登岸的周昕所部射了個全軍覆沒,連周昕都沒能逃出生天。


    “可知對岸是哪裏的兵馬?”劉邈問。


    “目前還不知道,李將軍曾試探著靠近,可岸邊除了射箭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迴應。不過後來隱約看到了采石城頭的旗號,上書一個‘孫’字。”


    “孫?難道是孫策?”劉邈揣測道。


    他找來前幾日剛從江東吊喪返迴的劉基,問:“伯溫,孫策帶了多少兵馬迴江東?”


    劉基答道:“孫堅舊部僅剩下不到三千兵馬,隨孫策護衛著孫堅遺體迴曲阿安葬。但我曾聽孫策說要為其父孫堅守孝,按理說這時不會興兵的。更何況他剛剛承了主公借兵的人情,若知道主公要取丹陽,不會明著與主公做對才是。”


    劉邈讚同劉基的想法,但對岸的兵馬卻又是打著“孫”字旗號,在江東,姓孫的也就孫策所在的孫家了,莫不是孫家有什麽變故?


    劉邈一時也想不通,隻好對劉基說道:“拿下丹陽郡的計劃決不能改變,我還是親自去看看情況。你留守曆陽,總覽全局,待徐達領後續兵馬前來,先安置在城外,等候我的命令。”


    當初因為趕時間,劉邈隻帶了騎兵,但為了過江作戰,令徐達帶著大部步卒在後麵跟隨,這時還在前來曆陽的路上。


    ********


    當天,劉邈就帶著親衛乘坐一艘戰船從橫江浦出發,向長江對岸駛去。


    戰船乘風破浪,劉邈站在船頭,俯瞰長江。


    這時的江麵遠比劉邈原本所在的後世要更加寬闊,江水也更加的清澈,隻是不像後世那般,有著寬闊的長江大橋架通南北,現在要過江,隻能依靠唯一的交通工具——船。


    看著戰船行進中激起的潔白浪花,劉邈不由想起了那首著名的詩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時間感慨萬千。


    這條大江流經千萬年,見證了多少時代的興衰,見證了多少英雄人物的存在,經曆了多少次中華民族的崛起與沉淪!時代變遷、王朝更替,江水依然這麽自如地流淌著,它帶走了太多的是非成敗,卻留下了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就如這清亮的水珠一樣,鑲嵌在中華民族的曆史長河之上。


    如今,劉邈來了,他跨越兩千年,來到了這個英雄輩出、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並有機會親身投入到時代浪潮之中,去見證、去改寫、去開創。他又能給這條大江、這個民族留下點什麽呢?


    劉邈看了看靜立左右的穆桂英、花木蘭二女,她們秀美的英姿在遼闊的大江襯托下,竟顯得如此的和諧。


    二女感受到劉邈的目光,齊齊看了過來。穆桂英問:“公子,怎麽了?”


    劉邈轉頭看向前方,迎著江風,豪邁地道:“我要成為這時代的弄潮兒,我要讓兩千年後的人依然記得我的名字,我要讓中華的曆史長河流向更寬廣、更輝煌的天地!桂英、木蘭,你們會一直陪著我去實現這一切麽?”


    穆桂英、花木蘭相視一眼,雖然聽不太懂劉邈話中的意思,但依然堅定地點頭道:“不論公子去哪裏,我們都願誓死相隨!”


    “好!”劉邈振奮道,“那就從跨江之戰開始吧!”


    傍晚,劉邈就見到了李靖。


    李靖帶著部隊就停泊在距離岸邊約一裏處的江麵之上。


    “藥師,現在甚麽情況?”


    李靖施禮道:“對方兵馬扼守著采石磯要地,隻要我們一靠近江岸,就會受到弓弩阻擊。我曾打旗語請對方通報來曆,但對方拒絕答複。”


    劉邈看著城頭飄著的“孫”字將旗,問:“對方主將可曾露麵過?”


    “沒有!”


    “我們的弓箭能射到城頭上嗎?”


    “那需要進入對方射程之內才行!”


    劉邈沉吟片刻,道:“將所有戰船都開近一些,向城頭射擊,盡量引對方將士露麵,我得看看對方究竟是何來曆。”


    李靖不知道劉邈以什麽手段來判斷對方的來曆,但毫不猶豫地開始發號施令。


    戰船都快速向岸邊駛去,船上的兵卒也都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船進入離城頭百步距離時,城頭果然開始了弓弩阻擊,箭飛如蝗,初步估計,一次竟不下兩千支,這說明對方兵力在兩千以上。但對方兵卒都是借助高度差覆蓋式拋射,根本沒有長時間露頭。有船體及盾牌的阻擋,城頭射來的箭矢倒也沒有造成什麽傷亡。


    戰船頂著箭雨繼續前進,城頭終於進入到鐵鷹銳士的射程了,船上開始了還擊。


    兩方對射一陣,城頭可能以為劉邈軍要強行登岸,終於加強了攻擊,很多兵卒都開始露頭瞄準射擊。


    趁著這個間隙,劉邈利用係統探查功能挨個掃描城頭的士兵。


    得到的結果讓劉邈有些意外。


    士兵所屬很雜,竟然有吳景、有孫賁、有袁術,其中屬於孫賁的兵卒最多,袁術的最少。


    想了一想,劉邈心裏就有譜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話,這必然是孫堅的舊部,大概是奉袁術之命來占丹陽郡的,吳景、孫賁不過是袁術的打手而已,就是不知道孫策是否有參與到其中。


    “袁紹、袁術這兩人還真不愧是兄弟,先後派人來揚州占便宜,不過得問過我劉邈才行!”


    劉邈蔑視了城頭一眼,轉而問李靖:“若強攻的話,你有多大把握拿下采石磯?”


    李靖想了想,道:“若能壓製住城頭的箭矢,以我軍的戰力,想登岸拿下城頭不算難事。但我方目前的兵力過少,強攻也可以拿下,隻是損失會很大。”


    劉邈想了想,讓穆桂英和花木蘭連接射了幾封箭信到城頭之上,不想一會就收到了對方的迴信,迴信的內容竟然讓劉邈驚疑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衣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衣天子並收藏三國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