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國開陽縣,城西北二十裏處,立著一座規模頗大的兵營,依山傍水,扼守要衝。


    駐紮在這裏的是徐州的騎都尉臧霸藏宣高,臧霸是徐州唯一長期駐兵在外的將官,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


    臧霸年少時為了營救獲罪的父親而觸犯律法,此後帶著一眾隨從四處逃亡,卻漸漸混成了青徐一帶聲名頗大的流寇。


    青徐一帶黃巾泛濫,徐州刺史陶謙為了境內安寧,遣人與臧霸談判,欲拜臧霸為騎都尉,擁有在外獨立領兵的資格,但要求臧霸為他抵擋青州的黃巾兵,保障徐州西北麵的安全。


    臧霸理所當然地欣然接受,這對他也有著莫大的好處,不僅洗白了他的身份,還能與以前一樣帶著部屬逍遙自在。至於說陶謙的要求,對臧霸來說,根本不是個事,甚至還有好處可得,事實也正是如此。臧霸利用剿匪及鎮壓黃巾的機會,不斷刷兵,擴充自己的實力,並收服了泰山的幾個賊頭吳敦、尹禮、昌豨等。


    臧霸按照陶謙的要求,平定徐州西北的匪患之後,遂聚合軍眾,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此時陶謙已經成了徐州牧,為了防止臧霸尾大不掉,曾起了收迴臧霸的兵權的念頭,但又擔心臧霸重新為患,於是隻好默認了臧霸軍勢的存在。


    臧霸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徐州提供的糧草,也在名義上接受徐州牧陶謙的統攝,但卻又有著自己的獨立性,頗有種聽調不聽宣的意味。


    臧霸與陶謙的直接交流很少,基本都是用使者傳遞消息的方式。這一日,臧霸兵營又迎來了州牧府的使者。以往有使者來時,帶來的基本都是要求臧霸剿滅某處匪患的命令。今日也類似,但剿滅的對象卻不再是賊寇、黃巾,而變成了入侵下邳的九江正規軍。


    接到命令之後,臧霸並沒有立即尊令而行,而是先找來了幾個部將一起商議,他們分別是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豨。


    “大哥,陶恭祖(陶謙)蓄養州兵數萬,其麾下一萬丹陽精銳更是戰力強橫,以一州之兵對付一個小小的九江郡,完全足夠了,何必要調我們過去?我看其別有所圖啊!”孫觀自小就是臧霸的跟班,深受臧霸信任,一般商談大事都是孫觀先發言。


    臧霸沒有就此事表態,而是又看向其他幾人,問道:“你們是什麽想法?”


    幾人相互看了看,吳敦當先說道:“我認為仲台(孫觀字)所言有理,陶恭祖一向將大哥限製在徐州西北這一片,這次卻破天荒地想調大哥去南邊作戰,大不尋常啊,更何況他又不是沒實力解決下邳之事。所以我認為陶恭祖或許又在打大哥的心思。”


    尹禮也點頭道:“對,我也是這麽認為的,陶謙一向對大哥有所忌憚,這次無非就是借機削弱我們的實力。”


    昌豨卻道:“你們說得都沒錯,但這未嚐又不是一件好事。諸位不妨換個角度想想,若此次大哥能順利地解決了那九江兵馬,不但陶謙無法得逞,大哥甚至能借此獲得更大的名望,陶謙以後就更難奈何大哥了。”


    “噢?”臧霸覺得這說法倒是挺合胃口的,於是頗有興趣地問道,“九江太守既然敢來犯徐州,必然有所依仗,應該不是那麽好對付的。難道昌兄是有何好計策了嗎?”


    “不錯。”昌豨淡淡一笑,“九江太守劉邈諸位應該都知道是誰吧?他就是琅琊王之弟,我聽說劉邈與琅琊王劉容感情很好,劉邈上任後,多次從劉容這裏借得錢糧。我們不如先拿下琅琊王,再以琅琊王去脅迫劉邈,必然能逼其就範。那時大哥既能兵不血刃完成任務、獲得功勞,又能避免損失實力,不被陶謙所趁。”


    臧霸眉頭微蹙,沒想到昌豨出的是這樣的餿主意。


    他正準備反駁時,一旁的孫觀已經急了,沉聲道:“你是要讓大哥落得個不仁不義的壞名聲麽?漢室雖然式微,但脅迫諸侯王,無異於造反,若大哥得此名聲,以後還怎麽立足?隻怕大哥前腳抓了琅琊王,後腳就被陶謙借機討伐了。這樣不光彩的手段,實在不是君子所為。”


    “隻要能達成目的,誰管用什麽手段?”昌豨不屑道。


    “不用再說了,如此手段,我臧霸還不屑為之。”臧霸見兩人又要爭論,於是製止道。


    這時,之前一直未曾開口的孫康說道:“我認為根本無需耍什麽陰謀手段。我們駐守在琅琊國好多年了,以前從未聽說劉邈有何突出的才能,料想也就是個平庸之輩,他不過是仰仗著漢室宗親的身份罷了。以大哥的本事及我們泰山精兵的強悍,擊敗他也不是難事。隻要防範住陶謙,不被其暗算就行了。”


    這些人都是賊寇出身,雖然有些許見識,但根本不擅於謀劃。由此又議論了半天,最終卻還是迴到了正麵交戰的常規道路上來。


    臧霸揉了揉額頭,最後做了決定:“不論陶恭祖是何用意,但在明麵上我沒有拒絕出兵的理由。這次還是由我親自統兵,前去會一會那劉邈,順便也向陶恭祖展示一番我部的實力。我意帶五千兵前往,孫觀、吳敦、尹禮、昌豨,你們四人為副將隨行,孫康留守營寨。”


    孫康道:“大哥,我們一共才六千兵力,你一下子帶走五千,就留下一千,萬一陶謙耍詐,來取我營寨咋辦?這不是我怕啊,我是擔心萬一失了營寨——”


    臧霸揮手製止了孫康的話,道:“陶謙所忌憚的乃是我方的兵力,而不是營寨,隻要我臧霸還在一日,他就不會輕易取我營寨。再說,即使營寨丟了,我還可以再建,甚至還能取城而據。好了,你隻要緊守營寨即可,等我凱旋的好消息,至於陶恭祖那裏,我會仔細防備的。”


    就此議定,臧霸迴複陶謙使者後,第二日就兵發下邳。


    而此時,劉邈已經收到了係統情報。


    【劉容:臧霸統兵五千前往東海郡方向。】


    【錦衣衛:徐州牧陶謙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


    【錦衣衛:徐州整兵待發,先鋒曹豹引兵三千先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衣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衣天子並收藏三國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