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社某不知名學舍。


    天剛蒙蒙亮,徐庶就早早起床,將學舍內外細細打掃了一遍,然後迴到房中,洗了把臉,將衣服整理得絲毫不亂,這才拿起桌上的一卷書簡向外走去。


    自從去年來到這個學舍,他每天的生活都如此規律而有條不紊。


    他始終記得去年逃亡時,母親對他說的話:“好勇鬥狠者,能殺人,卻不一定能救人,能救一人,卻不能救蒼生。孔子說過,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你不正是應了這句話嗎?”


    自此徐庶決定折節向學。他將過往的早起練劍改成了清潔學舍、讀書靜思,將結交遊俠變成了向先生請教學問。


    一年過去了,他發現他已愛上了讀書,愛上了思考。


    當學舍的其他學子陸陸續續開始早讀時,徐庶卻已經完成了預定的功課,他將有疑問處整理好,準備待會一起向先生請教。


    然而今天先生卻沒有來,隻派了個童子來告知眾學子自由學習。


    學子們一片歡唿,終於可以放鬆一天了。


    “今天先生不來,我們不如去集市逛逛,你覺得怎麽樣?”


    “集市有什麽好逛的,還不是那個樣子,還不如去騎馬擊劍。”


    “你既不上戰場,又不做盜賊,總學那些做什麽?”


    “是啊,他說得對。你看那徐庶,據說擊劍很厲害,還殺過人,不是一樣要來拜夫子。”


    “哼!我學劍是為了養君子正氣,可不是徐庶這樣做過賊的人能比的。”這人說著還蔑視地看了眼徐庶。


    徐庶早聽慣了這樣的議論,也知道這些眼高於頂的學子們看不起他,可他絲毫不以為意。在他眼中,這些人甚至還比不上以前的他,至少那時的他比這些人有氣節,有擔當。


    眾學子漸漸地都離開了學舍,隻剩徐庶一人還在埋頭讀書。


    也不知過了多久,突然從窗外傳來唿喊聲。


    “元直,元直!”


    徐庶抬起頭,發現是徐大,他心中一慌,以為家裏除了什麽變故,忙放下書簡跑了出去。


    “徐大,你怎麽來了?是否我家中有事?”


    “沒有,家中一切安好!是我主公來找你。”徐達答道。


    “你主公?”徐庶這才發現徐大身後還站著一人,疑惑道,“你什麽時候有主公了?”


    徐達有些得意,道:“我說我能做大將軍的,你不信,這不,主公就信了。主公給了我一卷很厲害的兵書,隻要我學成了就能帶兵做大將軍了。對了,我現在名叫徐達,字天德,是主公幫我取的。”


    劉邈也適時地上前,拱手施禮道:“元直,在下有禮了。我是新任九江太守劉邈,早聽聞元直俠義之名,特來拜會。”


    徐庶見徐達說得不似有假,而劉邈也顯得一身貴氣,於是按下心中的疑惑,給劉邈迴了個禮。


    “劉太守是如何認識徐大,噢,徐達的?”徐庶問。


    “我在長社聽聞元直之名,起了拜訪之意,於是一路找到徐家村,這才認識了徐達。我見徐達忠厚赤誠,有大將之誌,甚是喜愛,就想幫幫他。”劉邈很誠懇地說道。


    徐庶了解徐達,雖然村中很多人都叫他傻子,可徐庶知道徐達一點都不傻,隻是對做大將軍有些魔怔了。現在終於有人賞識徐達,徐庶也感到高興。


    徐庶真誠地給劉邈施了一禮,道:“謝謝劉太守對徐達的賞識,請受徐庶一拜。”


    “元直不必客氣!”劉邈忙扶住徐庶,道,“徐達有大誌,我不過是給予微末的幫助而已,將來他能走到哪一步,還靠他自己的努力。倒是元直,你在此讀書有一年了吧?有何感想?”


    徐庶想了想,絲毫不見外地答道:“讀書讓我清醒明澈了,是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體驗。”


    “那元直對於未來,可有打算?”


    徐庶疑惑地看了看劉邈,不知他所問是何用意,他認真想了想,卻發現還真不曾考慮過這個問題。


    他又看了看徐達,卻發現徐達早跑到一邊捧著一卷布帛看得津津有味,難道這就是徐達之前所說的兵書?


    過去徐達一直在麵前說要做大將軍,徐庶都是一笑置之,認為隻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沒想到今天徐達還真有了這樣的機緣。可是現在再看自己,似乎並不比徐達活得明白多少,至少徐達還有個目標,而自己雖然折節向學,卻沒想過學作何用。


    自己是否也該像徐達那樣立個誌向?又該立何誌向呢?徐庶困惑了。


    “元直都學些什麽?”劉邈見徐庶沉默不語,就換了個話題。


    “皆為儒家經義。”徐庶木然答道,旋即又小心翼翼地問,“徐達果真有用武之地?”


    劉邈大概知道徐庶的意思,估計徐庶在想著徐達即使有做大將的潛質,也沒有多少真正領兵出戰的機會吧。


    劉邈並沒有直接迴答徐庶的問題,而是反問徐庶:“元直對當前時勢有何看法?”


    徐庶認真地沉思片刻,道:“聽說天下諸侯正結盟討伐董卓,聲勢浩大,估計不日即會功成。即使暫時受挫,董卓受困於長安,也將難以長久。那時諸侯進京,共同輔佐皇帝,天下自定。”


    聽到徐庶的話,劉邈心中有些失望,看來未來能成長為一流軍師的徐庶,現在也和普通人沒有什麽區別。當然也可能是和人們普遍對袁氏寄予厚望有關。


    劉邈不由對徐庶現在的能力產生了好奇,他用係統探查了一下。


    【姓名:徐庶字元直


    所屬:無


    才具:謀士


    能力:統禦24、武力65、智力85、政治45、魅力54


    技能:步兵精通(c)、劍術(b)、戰略(c)、計策(c)、農業(b)、賦稅(c)、司吏(c)、交涉(c)、征兵(c)


    特質:剛直、節義


    評價:頗有潛力的謀士。】


    果然是這樣,現在的徐庶棄武從文才一年時間,遠遠沒有成長起來,還需要學習與閱曆的積累。


    “**,徐庶這種情況,係統能幫忙嗎?”劉邈在腦中諮詢係統,他還是很喜歡徐庶這個極品苗子的。


    “對於曆史武將,係統也有培養功能,但目前並未達到條件,而且係統的輔助隻針對已進入個人巔峰期的武將,並不適合徐庶。徐庶正處於高速成長期,主人大可不必介入。”


    劉邈想想也是,按照徐庶原本的成長軌跡,要等他在水鏡山莊學成後,才真正成為一流軍師。


    既然這樣,劉邈也沒必要過於心急,但他還是覺得該做點什麽,說不定能讓徐庶更快成長,甚至超過原本的高度也有可能。


    思量已定,劉邈對眼巴巴看著他等著他評議的徐庶道:“元直所言看似符合當前情勢,但我覺得對於結果的預測過於樂觀了。如果元直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或許就不會這麽想了。”


    徐庶赧然道:“庶所得消息皆是道聽途說而來,以往對天下時勢也缺少關注。還請劉太守教我!”


    劉邈很滿意徐庶的態度,這是一個有著強烈求知欲和上進心的人。但劉邈並不打算給徐庶詳細分析天下形勢,這些還是留著徐庶自己去思考為好。


    “天下紛爭不息,亂世已至,有識之士皆在蟄伏觀望,元直也要考慮自己的路。我要送元直兩樣東西,第一樣東西是一卷兵書。”劉邈說著,掏出一卷布帛,正是《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但這是係統原本,帶著音像版的,遞給徐庶後,才接著道,“另一樣東西是一句話,請元直務必謹記,這句話就是‘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


    “天德,我們走了!”看著徐庶若有所思,劉邈帶著徐達轉身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衣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衣天子並收藏三國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