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許靖雖然覺得那道士有些門道,但還是認為李靖說的過於誇張了,他一向善於品評人物,接觸的天下英傑數不勝數,還從未遇到能被稱為有張良之才的。
“許先生或許不信,但請聽我講一段先生關於討董聯盟的分析,也許會改變看法。”
“我洗耳恭聽。”許靖聽李靖提起討董聯盟,不由與孔伷相視一笑。如果說別的,他或許不清楚,討董之事他可是少有的詳知內情者和參與者。不過他也不點破,索性聽李靖說說也好,說不定能就此判斷那道士究竟有幾斤幾兩。
劉邈也對此非常感興趣,李靖說那道士有經天緯地之才,他不好判斷,但多少還是有些相信的。不是單純相信李靖,而是相信係統,係統對李靖的改造雖然還未完成,但畢竟是係統出品。
李靖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將之前對李旻、李延所說的話詳細說了一遍,當然其中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幹貨。
李靖的話是深具震撼力的,他講完之後,劉邈、孔伷、許靖都有些目瞪口呆,甚至連穆桂英、花木蘭兩女也為之動容。
劉邈被驚住了是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他對討董之戰的印象,就算是前世的史書上也沒有相關記載,但真正置入這個時代後,他卻知道這絕對最接近真相。
孔伷、許靖為之瞠目卻是因為李靖所說完全是符合他們的所見所聞的,他們都懷疑那道士是不是也與他們一樣深知內情,但很顯然不可能,他們是見過那個道士的,與他們所知的任何一個人都掛不上號。如果這都隻是那道士結合一些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那李靖對道士的評價還真有點符合情理。
“真是天生鬼才啊!”孔伷率先開口歎道。
劉邈也反應過來,接口道:“何出此言?”
“你們知道文休如何會在我處,又為何煩憂嗎?而老朽又為何會被袁術派人行刺嗎?”
孔伷見劉邈搖頭,又接著道:“文休曾與周毖、伍瓊等同受袁隗之命,向董卓舉薦袁紹、韓馥、劉岱、張諮、張邈及老朽等出掌州郡,方便募兵起事。由此討董聯盟順利成形,而文休三人卻遭董卓記恨,周毖、伍瓊雙雙被殺,文休也被董卓通緝。
可恨的是,袁家不僅不予援手解救,反而協助董卓追殺,意圖滅口。文休經曆九死一生,才逃到我處,老朽也因此才不願遵照盟約去赴會。”
“竟然還有此事?”劉邈一驚,這樣一對比,李靖所說的完全就是事實真相啊。
劉邈一邊驚歎於那道士的驚世才華,一邊也感歎曆史的複雜。他原以為能知道曆史進程,會無往而不利,現在才知道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曆史筆下所記錄的往往隻是表象而已,而隱藏在背後的誰也不知有何等意外的真相。
孔伷繼續道:“袁家的所作所為還不限於此。當初我們幾人出洛陽時,一個個都滿腹雄心,誓要帶領勤王兵馬將董卓鏟除,救出天子,重振朝綱。可在州郡剛穩定局麵,袁家就過來要權,原本都是為了國家大計,統一指揮也無不可。誰知袁家卻要卸磨殺驢,袁術不僅奪了張諮的南陽太守,還命孫堅害其性命,這時我們方才明白袁家的私心。如今看來,袁術也對老朽起了必殺之心,估計冀州牧韓馥也遲早為袁紹所並。”
“那使君有何打算?”劉邈問。
孔伷低聲長歎道:“袁家勢大,袁隗雖死,可底蘊仍在,老朽實在無力抗之。我的豫州刺史之位本因袁家而來,現在不若物歸其主算了。老朽為袁家故吏,又主動退讓一步,料想袁術不會為難我迴鄉養老。”
劉邈見孔伷暮氣橫秋,神情落寞,就知道因為刺殺一事,讓他失了膽氣。可是劉邈卻不想袁術這麽輕鬆地得了豫州,這對他將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劉邈看了李靖一眼,發現李靖正在低頭思索。
劉邈無奈,他想阻止卻也沒什麽好辦法。
正這時,許靖卻苦笑了:“公緒兄這一走了之不打緊,可我又得繼續亡命了。”
孔伷道:“我亦心有不甘,卻也不能不如此啊!至於文休,倒不必過於擔憂,有真龍在此,哪裏還用得著亡命呢?”
聽到孔伷這麽說,劉邈很是高興,許靖若能投效自己,那可真是意外之喜了,於是連忙表態:“許先生乃天下名士,若看得起劉邈,邈雖非什麽真龍,也必定能保許先生萬全。”
許靖笑了笑,拱手道:“先謝過陽都侯。陽都侯義氣,可我也不能給你帶去災禍。為我提供庇護,可是要同時得罪董卓和袁氏兄弟的。”
劉邈哈哈一笑,“董卓與袁氏兄弟雖然勢大,邈卻也不怕。吾有誌於複興漢室,遲早要與他們兵戎相見,豈能因為許先生之禍而懼之?依我看,孔使君既然不想要這豫州刺史之職,不若與許先生一道前往九江郡,咱們常有機會把酒言歡,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見劉邈說得豪氣幹雲,許靖有些意動,與劉邈一起看向孔伷。
孔伷搖頭苦笑,道:“我老了,早已心灰意懶,現在隻想迴到家鄉安度晚年,隻是心中有些不痛快罷了。”
“我有一計或可讓使君出這一口氣!”李靖突然說道。
“噢?卿快請說來。”
李靖先向劉邈請示,得到同意後才道:“使君既然想讓出豫州刺史,而袁氏兄弟都想要,不如分別給袁術和袁紹寫封信,請他們派人來接管豫州。不過信中內容得有所區別,寫給袁術的就以袁氏故吏的語氣,將袁術視為袁氏新一代的家主,備說使君對袁氏的忠誠,以袁術的高傲自負,他收信後必然心喜,不會再為難使君。而給袁紹的信,就說使君年老多病,無法再執掌州郡,為了不影響盟主的討董大計,願將豫州交與盟主。
這樣袁氏兄弟二人收到信後,必然都會派人來接收豫州,不論誰先到,使君就將印信交給誰。袁氏兄弟一向不甚和睦,又處於競爭關係,未得到的一方必然將另一方視為虎口奪食,兩方最終即使不兵戎相見,也會關係更加惡化,而無瑕再顧及使君。”
孔伷沉思片刻,皺眉道:“此計好是好,可萬一敗露,二袁豈不是都要怪罪於我?”
這時劉邈接口道:“除非二袁相互交換使君的信件,否則事情不可能敗露。我聽說袁術一向看不起袁紹,經常罵他為庶子,袁紹因此也深恨袁術,更兼二袁分隔兩地,不可能見麵,沒有互換信件的可能性。若使君擔心得不到豫州的那一方怪罪,使君仍有解釋的空間。”
“文休,你覺得此計如何?”孔伷依然有些不放心,又問許靖。
“完全可行!”許靖迴答得很幹脆。
“使君完全不必擔憂,二袁當前的重心就是鞏固根本,袁術的首要目標是荊州,而袁紹則正圖謀冀州。若再加上豫州的煩擾,他們根本沒有精力來顧及使君。”
劉邈說著,卻又想起一事,“使君若還不放心,邈建議索性再給天子上表,推薦董卓義子呂布來接任豫州刺史。董卓依賴呂布貼身護衛,必不會外放呂布,但也會接受使君好意,遣他人前來。這樣爭奪豫州的就變成了三方,在豫州這個四戰之地,三方勢力競相爭奪,誰還顧得上來為難使君呢?”
孔伷終究是心動了,他決定按照劉邈所說,當晚就遣人送出了三封信。
至於結果如何,劉邈表示很期待。
ps:誰能猜到劉邈的真正用意麽?
“許先生或許不信,但請聽我講一段先生關於討董聯盟的分析,也許會改變看法。”
“我洗耳恭聽。”許靖聽李靖提起討董聯盟,不由與孔伷相視一笑。如果說別的,他或許不清楚,討董之事他可是少有的詳知內情者和參與者。不過他也不點破,索性聽李靖說說也好,說不定能就此判斷那道士究竟有幾斤幾兩。
劉邈也對此非常感興趣,李靖說那道士有經天緯地之才,他不好判斷,但多少還是有些相信的。不是單純相信李靖,而是相信係統,係統對李靖的改造雖然還未完成,但畢竟是係統出品。
李靖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將之前對李旻、李延所說的話詳細說了一遍,當然其中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幹貨。
李靖的話是深具震撼力的,他講完之後,劉邈、孔伷、許靖都有些目瞪口呆,甚至連穆桂英、花木蘭兩女也為之動容。
劉邈被驚住了是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他對討董之戰的印象,就算是前世的史書上也沒有相關記載,但真正置入這個時代後,他卻知道這絕對最接近真相。
孔伷、許靖為之瞠目卻是因為李靖所說完全是符合他們的所見所聞的,他們都懷疑那道士是不是也與他們一樣深知內情,但很顯然不可能,他們是見過那個道士的,與他們所知的任何一個人都掛不上號。如果這都隻是那道士結合一些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那李靖對道士的評價還真有點符合情理。
“真是天生鬼才啊!”孔伷率先開口歎道。
劉邈也反應過來,接口道:“何出此言?”
“你們知道文休如何會在我處,又為何煩憂嗎?而老朽又為何會被袁術派人行刺嗎?”
孔伷見劉邈搖頭,又接著道:“文休曾與周毖、伍瓊等同受袁隗之命,向董卓舉薦袁紹、韓馥、劉岱、張諮、張邈及老朽等出掌州郡,方便募兵起事。由此討董聯盟順利成形,而文休三人卻遭董卓記恨,周毖、伍瓊雙雙被殺,文休也被董卓通緝。
可恨的是,袁家不僅不予援手解救,反而協助董卓追殺,意圖滅口。文休經曆九死一生,才逃到我處,老朽也因此才不願遵照盟約去赴會。”
“竟然還有此事?”劉邈一驚,這樣一對比,李靖所說的完全就是事實真相啊。
劉邈一邊驚歎於那道士的驚世才華,一邊也感歎曆史的複雜。他原以為能知道曆史進程,會無往而不利,現在才知道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曆史筆下所記錄的往往隻是表象而已,而隱藏在背後的誰也不知有何等意外的真相。
孔伷繼續道:“袁家的所作所為還不限於此。當初我們幾人出洛陽時,一個個都滿腹雄心,誓要帶領勤王兵馬將董卓鏟除,救出天子,重振朝綱。可在州郡剛穩定局麵,袁家就過來要權,原本都是為了國家大計,統一指揮也無不可。誰知袁家卻要卸磨殺驢,袁術不僅奪了張諮的南陽太守,還命孫堅害其性命,這時我們方才明白袁家的私心。如今看來,袁術也對老朽起了必殺之心,估計冀州牧韓馥也遲早為袁紹所並。”
“那使君有何打算?”劉邈問。
孔伷低聲長歎道:“袁家勢大,袁隗雖死,可底蘊仍在,老朽實在無力抗之。我的豫州刺史之位本因袁家而來,現在不若物歸其主算了。老朽為袁家故吏,又主動退讓一步,料想袁術不會為難我迴鄉養老。”
劉邈見孔伷暮氣橫秋,神情落寞,就知道因為刺殺一事,讓他失了膽氣。可是劉邈卻不想袁術這麽輕鬆地得了豫州,這對他將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劉邈看了李靖一眼,發現李靖正在低頭思索。
劉邈無奈,他想阻止卻也沒什麽好辦法。
正這時,許靖卻苦笑了:“公緒兄這一走了之不打緊,可我又得繼續亡命了。”
孔伷道:“我亦心有不甘,卻也不能不如此啊!至於文休,倒不必過於擔憂,有真龍在此,哪裏還用得著亡命呢?”
聽到孔伷這麽說,劉邈很是高興,許靖若能投效自己,那可真是意外之喜了,於是連忙表態:“許先生乃天下名士,若看得起劉邈,邈雖非什麽真龍,也必定能保許先生萬全。”
許靖笑了笑,拱手道:“先謝過陽都侯。陽都侯義氣,可我也不能給你帶去災禍。為我提供庇護,可是要同時得罪董卓和袁氏兄弟的。”
劉邈哈哈一笑,“董卓與袁氏兄弟雖然勢大,邈卻也不怕。吾有誌於複興漢室,遲早要與他們兵戎相見,豈能因為許先生之禍而懼之?依我看,孔使君既然不想要這豫州刺史之職,不若與許先生一道前往九江郡,咱們常有機會把酒言歡,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見劉邈說得豪氣幹雲,許靖有些意動,與劉邈一起看向孔伷。
孔伷搖頭苦笑,道:“我老了,早已心灰意懶,現在隻想迴到家鄉安度晚年,隻是心中有些不痛快罷了。”
“我有一計或可讓使君出這一口氣!”李靖突然說道。
“噢?卿快請說來。”
李靖先向劉邈請示,得到同意後才道:“使君既然想讓出豫州刺史,而袁氏兄弟都想要,不如分別給袁術和袁紹寫封信,請他們派人來接管豫州。不過信中內容得有所區別,寫給袁術的就以袁氏故吏的語氣,將袁術視為袁氏新一代的家主,備說使君對袁氏的忠誠,以袁術的高傲自負,他收信後必然心喜,不會再為難使君。而給袁紹的信,就說使君年老多病,無法再執掌州郡,為了不影響盟主的討董大計,願將豫州交與盟主。
這樣袁氏兄弟二人收到信後,必然都會派人來接收豫州,不論誰先到,使君就將印信交給誰。袁氏兄弟一向不甚和睦,又處於競爭關係,未得到的一方必然將另一方視為虎口奪食,兩方最終即使不兵戎相見,也會關係更加惡化,而無瑕再顧及使君。”
孔伷沉思片刻,皺眉道:“此計好是好,可萬一敗露,二袁豈不是都要怪罪於我?”
這時劉邈接口道:“除非二袁相互交換使君的信件,否則事情不可能敗露。我聽說袁術一向看不起袁紹,經常罵他為庶子,袁紹因此也深恨袁術,更兼二袁分隔兩地,不可能見麵,沒有互換信件的可能性。若使君擔心得不到豫州的那一方怪罪,使君仍有解釋的空間。”
“文休,你覺得此計如何?”孔伷依然有些不放心,又問許靖。
“完全可行!”許靖迴答得很幹脆。
“使君完全不必擔憂,二袁當前的重心就是鞏固根本,袁術的首要目標是荊州,而袁紹則正圖謀冀州。若再加上豫州的煩擾,他們根本沒有精力來顧及使君。”
劉邈說著,卻又想起一事,“使君若還不放心,邈建議索性再給天子上表,推薦董卓義子呂布來接任豫州刺史。董卓依賴呂布貼身護衛,必不會外放呂布,但也會接受使君好意,遣他人前來。這樣爭奪豫州的就變成了三方,在豫州這個四戰之地,三方勢力競相爭奪,誰還顧得上來為難使君呢?”
孔伷終究是心動了,他決定按照劉邈所說,當晚就遣人送出了三封信。
至於結果如何,劉邈表示很期待。
ps:誰能猜到劉邈的真正用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