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淵的憤怒從來不是針對寧卿,他和寧卿相交多年,對寧卿了解很深,知道寧卿心思細,一旦細節沒做好讓寧卿瞧出端倪,寧卿一定會多想。


    《秘典》本身實在太過危險,而人心又向來難以琢磨,如果不是自結成金丹以來,宗主一脈一直耳題麵命,一再強調《秘典》傳承者的重要性,或許他已經先心動了也說不定。


    連他都尚且如此,換作旁人又會怎麽樣呢?


    所以寧卿會多想是題中應有之義,若是他沒多想,葉浩淵才要擔心他是不是傻了呢。


    至於《秘典》威力大太特殊很受關注可以理解,但為什麽在宗門這麽不遺餘力地保護傳承者?葉浩淵不知道,秦澤不知道,執法堂堂主不知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一切就好像從不知道多少千年前起,宗門在某一天的某一刻,突然開始搜索、觀察和保護《秘典》的傳承者,並把這作為宗主一脈的慣例,由那位活了近萬年的太師叔坐鎮,一直傳承到今天。


    很重要,《秘典》很重要,《秘典》的傳承者也很重要,這個想法已深入骨髓,再難改變。


    可以說,雖然葉浩淵秦澤等人並不知道太師叔為何如此重視《秘典》傳承者,可是幾十年上百年的耳濡目染,讓他們也不知不覺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一旦遇到相關的事情就非常謹慎,務求考慮周全。


    而寧卿,就是實權金丹真人被植入這種潛意識的第一個受益人。


    葉浩淵會為了不讓寧卿心中惶然而裝作大發脾氣,也會控製住自己的行為不讓自己在發怒的時候傷到寧卿。


    寧卿不知其中道理,隻是看到葉浩淵幾乎將洞府損毀殆盡卻一點也沒傷到他,心中微微升起一股暖意,難得沒說什麽促狹話,上去低聲安慰了幾句。


    葉浩淵碰到寧卿難得的體貼,詫異了一瞬後心中也十分慰貼,停下了砸東西的動作,坐到一邊說道:“你怎麽跑這兒來了?今天不是布告獎賞的日子麽。”


    “今天還有多少個人有心思就看獎賞?”寧卿冷笑了下,道,“我入門也有十年了,按道理來說,該見識的早該見識過了。我說今年從門裏也真是邪門兒了,這要擱往年,哪來的這種傳的整個宗門都沸沸揚揚的新聞?”


    葉浩淵也冷笑一聲:“有些人等不及了,一點小家子氣的手段還想離間高層,真是可笑。”


    寧卿點點頭,十分讚同葉浩淵的話,活了成百上千年的人什麽沒見識過,哪可能被一點兒小手段迷惑,因而繼續問道:“跟劫雷符有關的那條傳聞是真的嗎?”


    “倒是真的不假。”葉浩淵眸中一片暗色,“執法堂把這件事放出來,也是想殺雞儆猴,可沒想到有人會在這時候放出……倒把水給攪渾了。”


    寧卿知道葉浩淵沒有說出來的那個詞是“緋聞”,腦中把幾個消息轉了一圈兒,覺得這說不定也是個揪出孟元思身後人的機會,就扭頭去看葉浩淵。


    葉浩淵大約也猜出寧卿在想什麽,隻是孟元思這件事情比他們想象的還複雜,他不想寧卿摻合進去,便一點頭,然後警告道:“這件事情中能高層自有考量,你可不要插手。”


    寧卿爽快應了,又問起孟元思對他下手那般狠辣的原因。


    說到這個葉浩淵也不生氣了,哈哈大笑著對寧卿擠眉弄眼:“他覺得你長得特別令人難以接受。”


    “什麽鬼!”寧卿簡直驚呆了,“我這麽帥的人,他竟然說難以接受?!我看他是嫉妒我長得帥吧!”


    葉浩淵聳了聳肩,不置可否道:“變態的心理誰能理解?反正我不是變態,我理解不了。”


    寧卿一想也是,就不再糾結,又和葉浩淵說了一會兒沒營養的話題,看著也打探不出什麽,非常遺憾地搖著頭下山看榜去了。


    禦虛宗對門下弟子一貫大方寧卿是知道的,但他真沒想到禦虛宗能大方到這個地步。


    站在布告欄前,寧卿仰著頭看到每個名字後麵一連串的賞賜,嘖嘖兩聲,又把注意力移迴前三名,那裏有一行紅色的小字寫著:另獎金丹真人麵授一次,可自擇一真人請教,布告結束後三日內至外事堂登記。


    這行小字比起任何實物獎賞來說對外門弟子都更具有吸引力。這明擺著是給了今年前三名一條拜入金丹真人門下的捷徑,隻要抓住這個機會,修真所需的財侶法地可就一點也不缺了。


    來看熱鬧的人忌妒的簡直眼睛都發紅了,可是這也是別人靠實力取得的,他們再嫉妒也輪不到他們。


    羨慕得不行,很多人使勁兒盯著這些獎賞看了半天,最後隻能抱著複雜的心思,和自己的同伴一邊討論一邊暗自幻想未來自己也有這麽一天。


    寧卿倒沒有太多羨慕的感覺,隻是感歎宗門高層一舉數得,既少花錢又轉移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力,可能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他作為一個小嘍囉是不知道的。


    不過得到第八名他是求仁得仁,對這些也不是太過在意,掃了兩眼就又把注意力移迴自己的名字,看著後麵中規中矩的獎賞——幾瓶丹藥、一件可以用到養魂器的法器和進入內門成為內門弟子——便笑了起來。


    這樣的獎賞,在前三名、甚至前五名那一大串兒獎勵的襯托下,顯得不顯眼極了,實在是非常適合他現在韜光養晦的做法。


    眼看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寧卿放下了心,迴到洞府叫出寧狗剩,打算和他一起整理一下小比時的心得體會。


    主人有命,寧狗剩怎會不從?向來實誠的他一般在這種時候都是有啥說啥,凝出元靈以後就待在寧卿身側,一句一句分析起了寧卿比鬥時的不足。


    講道理,像寧卿這種鬥法經驗少的人能做到現在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可寧狗剩眼光高啊,還是覺得很多地方破綻很多。


    寧狗剩境界高、見識廣,就好像那個解牛的庖丁,在他的眼中,一個法術並不像其他人所看見的那樣完整,而是被分成一段一段的。


    庖丁一見牛,感覺自己看到的不是整頭牛,而是牛內部的肌理筋骨。寧狗剩也差不多如此,他所見到的法術,在他眼中可以說最接近法術本身的結構。


    “主人對法術領悟不足。對戰他人之時,‘細雨’手訣自可拆分入其他動作之中,然主人並無此概念。”


    寧狗剩手上做了幾個動作:“一如麵對善守的符修,主人可將第一階段的手訣融入試探性攻擊中,完成前置。然賽場之上,主人紋絲未動施展法術,若非符修未曾采取手段……”


    話說到這裏,不用繼續講,寧卿也明白他要說的是一旦對方采取手段打斷了他的施法,那麽他要完成法術的時間就要延長許多。


    寧狗剩一點也不客氣,直接道:“此事在主人對戰火屬法修時便可看出。‘雲霧’前置更勝一籌,是故主人遇到以速度取勝者狼狽非常。”


    這些話都非常有道理,即使不是那麽好聽,寧卿也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寧狗剩看寧卿沒有生氣,說出口的話更加直白,但同時也細致入微,鞭辟入裏地為寧卿肢解了他學會的兩個法術,佐以寧卿遇到過的比鬥為例,當真是講得深入淺出,令人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所謂一法精萬法通,被寧狗剩這麽一教導,寧卿心有所悟。寧狗剩分解法術的方法讓他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其他法術也要切合的規律,不知怎麽的,就想到了法則。


    既然法術能夠生效是因為應和了法則,那法則在法術之中是怎麽體現的?《秘典》是不是因為遵循了類似的規律,才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如果他一點點摸清了其中的規律,會對修行《秘典》造成怎樣的影響??


    腦中卻亂糟糟的,寧卿當機立斷對寧狗剩道:“我現在有很多想法,但是理不出頭緒來,估計是需要閉關。一會兒我把閉關的牌子掛上,你為我護法。”


    看寧卿如此焦急,寧狗剩連忙鄭重地答應了,等寧卿激發了洞府的禁製、放好那個形似聚靈陣的陣盤,便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一臉警惕地替寧卿守著門戶。


    很放心寧狗剩的辦事風格,寧卿閉上眼,一麵運功平複著自己因為紛亂的思緒而有些澎湃的內氣,一麵不斷整理自己紛繁的思路,整個人漸漸沉浸到一種不知如何說的玄妙境界中。


    寧狗剩給他講過的法訣在識海之中演化成一個個朦朧的人形,模擬著他曾遇到過的比鬥,完美地還原了寧狗剩所預想的每一個情景。


    法訣的每一個部分漸漸深刻入寧卿腦海,寧卿望著一組組有關聯有間隙的手訣,刹那恍然大悟。更多的場景被他自己模擬出來用以驗證他的想法,有的雖然有些過於理想,卻依然不缺乏指導意義。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很長,也許很短,寧卿腦中那個朦朧的人影施法的速度越來越快,而寧卿本人也不再運功,雙手在身前時快時慢的掐著一組組似是而非的手訣,看得寧狗剩眸中滿是喜悅。


    光從寧卿的動作他就能看出來寧卿這是有所領悟,而洞府之中突如其來的綿綿細雨和薄薄的雲霧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緊接著寧卿身上毫無預兆傳來的內氣波動,卻一下讓寧狗剩的臉色鐵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界第一名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瑭談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瑭談音並收藏修真界第一名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