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1日,太陽即將落山。
烏蒙大山深處,一條羊腸小道。
四個山民抬著一頂藍色小轎。
“把緊!”
“站穩。”
“陡下蓮台!”
“你去我也來。”
“青蓬繞頂!”
“抬官過省。”
“山神土地!”
“各打主意。”
空曠的大山裏,不時迴蕩著四名轎夫的唿應聲。
小轎十分簡陋,轎身是用一把竹椅和兩根竹筒綁在一起,竹椅周圍用四根竹籠圍起當作轎簾的支架。山路太窄,容不下兩個人並排走。所以,轎子的抬法也就顯得十分特別。四名轎夫前後各兩名,分別在兩根轎杆上橫著栓上繩索,各用一根較短的竹杆穿過繩索,每兩名轎夫合抬一根。這樣,四名轎夫便前後排成了一字,抬著小轎顫悠悠地走在山路上。
後麵的兩名轎夫看不清路,全靠前麵的轎夫用隱語提醒。
夕陽,給裸露的岩石塗了一層孤寂而靜謐的紅光。
一個身材高大的西洋人站在山坡上,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投在一叢低矮的馬奶果樹上。那是基督教石門坎教區的牧師……高誌華。
高誌華牧師看著坡下的一小片平坦的草地。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
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
古聖和先賢,在這裏建家園,風吹雨打中聳立五千年……“
草地上樹著一麵青天白日旗,旗下,一群操練中的孩子在唱《中華民國頌》。有男有女,高低參差。孩子們的衣著非常奇特,上衣是青色粗布長袖衫,下身卻是白色粗布短褲或者短裙,裸露著雙腿,有的穿著草鞋,有的打著赤腳。女孩兒的頭纏青布巾,男孩兒一律短發。他們是石門坎教會學校的孩子,他們是大花苗的孩子,他們也是主的孩子。
看著那些孩子們,高誌華牧師心裏感到暖洋洋的。他轉身往坡上走去,坡上長眠著他的前任牧師……柏格理。那座墳塋並不太遠,走上十餘步就能看到夕陽的餘輝映照下的墓碑,兩級元寶形的牙石頂端是高聳的十字架。柏格理牧師1904年來到中國,1905年來到石門,1915年長眠於此。是他在烏蒙山腹地的這片窮山惡水間創造了石門坎這一人間奇跡。高誌華牧師不緊不慢地走到柏格理墓前,白石砌成的方形墓塚上已經長滿茂盛的青草。高治華牧師彎下腰,仔細清理墓塚周圍的雜草。他十分敬重自己的這位前任牧師,他們都來自同一個遙遠的國度……英國。
“牧師!牧師……”一個苗家男孩兒氣喘籲籲地跑來,邊跑邊喊。男孩兒說的是苗語。
高誌華牧師直起腰,手裏還攥著一把剛剛拔出的草。
“牧師!有官府的漢人來找你……”男孩兒站在高誌華牧師麵前,用手指向山下。
高誌華輕輕將手裏的草丟向離墓碑遠一點的荊棘叢裏,雙手拍打了兩下,走向男孩兒,撫摸著男孩兒的頭頂,用熟練的苗語說:“孩子,是官府的人還是漢人?你要記住,漢人並不全是官府的人。”
男孩兒想了想說:“是漢人。”
高誌華攬著男孩兒的肩膀向山下走去。石門坎的苗人對民族的概念十分模糊,由於長期受漢人和彝人的欺壓,在他們的印象裏,所有的漢人都是官府的人,所有的彝人都是土目的人。
“孩子,漢人、彝人和苗人一樣,都是主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高誌華一邊走,一邊對男孩兒說。
“漢人和彝人為什麽總是欺負苗人?”
“那些欺負苗人的人,不管是漢人、彝人還是其他什麽人,他們都是主迷途的羔羊,是受了撒旦的迷惑。”
“撒旦是會下蠱的壞人嗎?”
“是的,孩子。撒旦是會下蠱的魔鬼。”
“撒旦可怕嗎?”
“撒旦不可怕。因為我們心裏有主。”高誌華摩挲著男孩兒的頭,“去吧,孩子!主會保佑你的。”
男孩兒轉身。
“嗨!小迷糊!”高誌華在男孩兒身後叫。
男孩兒站住,迴頭。
“你阿爸好些了嗎?”高誌華問。
男孩兒搖頭。
“告訴你阿爸,麻風病是可以治的,改天我讓人送他去醫院。”
“我阿爸說他哪兒都不去,就要死在自己家裏。他還說,我們家的房子離寨子遠,不會傳染給別人的。”
“那你呢?他不怕傳染給你?”
男孩語結,遲疑片刻:“他是我阿爸,我不怕!主會保佑我的……是您說的。”
“還有你,孩子,你應該像其他孩子一樣上學堂。”
“我得采藥,養活我阿爸。”
“把你阿爸送到醫院,你上學堂。……這是最好的辦法。”
“我……”男孩兒語結。
高誌華想了想:“你先去吧!過天我去你家。”
男孩兒跑開。
藍色的小轎停在一座剛剛落成的歐式別墅門前,別墅全部用石頭砌成,掩映在高大的柏樹林中。李畋實在沒想到在石門坎能看到這樣的建築,一路走來,看到的除了幾座彝族土目的白色官寨,就是苗人低矮、破敗的茅草屋。這座新建的別墅雖然規模不大,但放在這樣的環境裏,依然顯得是那麽奢侈。
“現在,教區比柏格理牧師在的時候好多了,教會的房子不能總是破破爛爛的。中國有句話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柏格理牧師是栽樹的,我是乘涼的。我不光是來乘涼的,我也會栽樹,栽很多很多……”高誌華牧師從山坡上一路走下來,看到李畋在打量自己的別墅,便站到李畋身後,用漢語說道。顯然,他的漢語遠沒有苗語說得流利。
李畋迴頭看了看身後的洋人,不用介紹就知道對方的身份。便用英語說道:“塞繆爾·波拉德不僅給石門坎帶來了上帝,還給石門坎帶來了教育、文明和希望,甚至還有足球。他主持創造了苗族文字,改變了苗人靠古歌傳承文化的曆史。這裏的苗人把他視為拉蒙。”
高誌華牧師吃驚地看著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客人,他的英語顯然比自己的漢語流暢多了,而且對石門坎和柏格理牧師的事情也了如指掌。
“遠方來的朋友,您是來找我的嗎?”高誌華索性也講起了英語,還是自己的母語說起來舒服。
“當然,如果您就是高誌華牧師的話。”李畋說道。
高誌華牧師被李畋的幽默逗笑了:“哈哈……那就恭喜您了!不巧正是鄙人。”
李畋從衣袋裏取出一封信,那是在印度時泰戈爾先生親筆用英文書寫的。
高誌華看過後,小心地照原樣折好,放到自己的長袍裏麵的口袋:“李先生,晚上我們好好聊聊。”
“好。”李畋應道。然後,給四個轎夫開了錢,打發他們走了。
注一:轎夫隱語,貴陽地方,轎夫們抬轎為了不驚動坐轎人,遇見路上有特殊情況時,後麵的轎夫被轎子遮著看不見,就由前麵的轎夫用隱語報告,後麵的應答。比如遇見路滑,前唿:“把緊”,後應:“站穩”;遇見陡坡,前唿:“陡下蓮台”,後應:“你去我也來”;路上有刺,前唿:“青蓬繞頂”,後應:“抬官過省”;將上坡,前唿:“山神土地”,後應:“各打主意”。
注二:高誌華(reginaldhebergoldsworthy,1895~1938),英國傳教士。1921年來石門坎傳教,1938年4月5日被暴徒殺害,葬於石門坎。墓碑楹聯……神將賜以木鐸,人竟宿於石門。
注三:柏格理(samuelpord,1864~1915年),英國傳教士。1887年受基督教“西差會”派遣,來到中國,成為中華基督教循道公會西南教區牧師。1904年到石門坎傳教、辦學。1915年9月16日染沙門氏菌屬傷寒病故。葬於石門坎。
注四:塞繆爾·波拉德,柏格理的英文名字“samuelpord”的音譯。
注五:拉蒙,苗語的音譯,意思是苗王。
烏蒙大山深處,一條羊腸小道。
四個山民抬著一頂藍色小轎。
“把緊!”
“站穩。”
“陡下蓮台!”
“你去我也來。”
“青蓬繞頂!”
“抬官過省。”
“山神土地!”
“各打主意。”
空曠的大山裏,不時迴蕩著四名轎夫的唿應聲。
小轎十分簡陋,轎身是用一把竹椅和兩根竹筒綁在一起,竹椅周圍用四根竹籠圍起當作轎簾的支架。山路太窄,容不下兩個人並排走。所以,轎子的抬法也就顯得十分特別。四名轎夫前後各兩名,分別在兩根轎杆上橫著栓上繩索,各用一根較短的竹杆穿過繩索,每兩名轎夫合抬一根。這樣,四名轎夫便前後排成了一字,抬著小轎顫悠悠地走在山路上。
後麵的兩名轎夫看不清路,全靠前麵的轎夫用隱語提醒。
夕陽,給裸露的岩石塗了一層孤寂而靜謐的紅光。
一個身材高大的西洋人站在山坡上,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投在一叢低矮的馬奶果樹上。那是基督教石門坎教區的牧師……高誌華。
高誌華牧師看著坡下的一小片平坦的草地。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
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
古聖和先賢,在這裏建家園,風吹雨打中聳立五千年……“
草地上樹著一麵青天白日旗,旗下,一群操練中的孩子在唱《中華民國頌》。有男有女,高低參差。孩子們的衣著非常奇特,上衣是青色粗布長袖衫,下身卻是白色粗布短褲或者短裙,裸露著雙腿,有的穿著草鞋,有的打著赤腳。女孩兒的頭纏青布巾,男孩兒一律短發。他們是石門坎教會學校的孩子,他們是大花苗的孩子,他們也是主的孩子。
看著那些孩子們,高誌華牧師心裏感到暖洋洋的。他轉身往坡上走去,坡上長眠著他的前任牧師……柏格理。那座墳塋並不太遠,走上十餘步就能看到夕陽的餘輝映照下的墓碑,兩級元寶形的牙石頂端是高聳的十字架。柏格理牧師1904年來到中國,1905年來到石門,1915年長眠於此。是他在烏蒙山腹地的這片窮山惡水間創造了石門坎這一人間奇跡。高誌華牧師不緊不慢地走到柏格理墓前,白石砌成的方形墓塚上已經長滿茂盛的青草。高治華牧師彎下腰,仔細清理墓塚周圍的雜草。他十分敬重自己的這位前任牧師,他們都來自同一個遙遠的國度……英國。
“牧師!牧師……”一個苗家男孩兒氣喘籲籲地跑來,邊跑邊喊。男孩兒說的是苗語。
高誌華牧師直起腰,手裏還攥著一把剛剛拔出的草。
“牧師!有官府的漢人來找你……”男孩兒站在高誌華牧師麵前,用手指向山下。
高誌華輕輕將手裏的草丟向離墓碑遠一點的荊棘叢裏,雙手拍打了兩下,走向男孩兒,撫摸著男孩兒的頭頂,用熟練的苗語說:“孩子,是官府的人還是漢人?你要記住,漢人並不全是官府的人。”
男孩兒想了想說:“是漢人。”
高誌華攬著男孩兒的肩膀向山下走去。石門坎的苗人對民族的概念十分模糊,由於長期受漢人和彝人的欺壓,在他們的印象裏,所有的漢人都是官府的人,所有的彝人都是土目的人。
“孩子,漢人、彝人和苗人一樣,都是主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高誌華一邊走,一邊對男孩兒說。
“漢人和彝人為什麽總是欺負苗人?”
“那些欺負苗人的人,不管是漢人、彝人還是其他什麽人,他們都是主迷途的羔羊,是受了撒旦的迷惑。”
“撒旦是會下蠱的壞人嗎?”
“是的,孩子。撒旦是會下蠱的魔鬼。”
“撒旦可怕嗎?”
“撒旦不可怕。因為我們心裏有主。”高誌華摩挲著男孩兒的頭,“去吧,孩子!主會保佑你的。”
男孩兒轉身。
“嗨!小迷糊!”高誌華在男孩兒身後叫。
男孩兒站住,迴頭。
“你阿爸好些了嗎?”高誌華問。
男孩兒搖頭。
“告訴你阿爸,麻風病是可以治的,改天我讓人送他去醫院。”
“我阿爸說他哪兒都不去,就要死在自己家裏。他還說,我們家的房子離寨子遠,不會傳染給別人的。”
“那你呢?他不怕傳染給你?”
男孩語結,遲疑片刻:“他是我阿爸,我不怕!主會保佑我的……是您說的。”
“還有你,孩子,你應該像其他孩子一樣上學堂。”
“我得采藥,養活我阿爸。”
“把你阿爸送到醫院,你上學堂。……這是最好的辦法。”
“我……”男孩兒語結。
高誌華想了想:“你先去吧!過天我去你家。”
男孩兒跑開。
藍色的小轎停在一座剛剛落成的歐式別墅門前,別墅全部用石頭砌成,掩映在高大的柏樹林中。李畋實在沒想到在石門坎能看到這樣的建築,一路走來,看到的除了幾座彝族土目的白色官寨,就是苗人低矮、破敗的茅草屋。這座新建的別墅雖然規模不大,但放在這樣的環境裏,依然顯得是那麽奢侈。
“現在,教區比柏格理牧師在的時候好多了,教會的房子不能總是破破爛爛的。中國有句話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柏格理牧師是栽樹的,我是乘涼的。我不光是來乘涼的,我也會栽樹,栽很多很多……”高誌華牧師從山坡上一路走下來,看到李畋在打量自己的別墅,便站到李畋身後,用漢語說道。顯然,他的漢語遠沒有苗語說得流利。
李畋迴頭看了看身後的洋人,不用介紹就知道對方的身份。便用英語說道:“塞繆爾·波拉德不僅給石門坎帶來了上帝,還給石門坎帶來了教育、文明和希望,甚至還有足球。他主持創造了苗族文字,改變了苗人靠古歌傳承文化的曆史。這裏的苗人把他視為拉蒙。”
高誌華牧師吃驚地看著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客人,他的英語顯然比自己的漢語流暢多了,而且對石門坎和柏格理牧師的事情也了如指掌。
“遠方來的朋友,您是來找我的嗎?”高誌華索性也講起了英語,還是自己的母語說起來舒服。
“當然,如果您就是高誌華牧師的話。”李畋說道。
高誌華牧師被李畋的幽默逗笑了:“哈哈……那就恭喜您了!不巧正是鄙人。”
李畋從衣袋裏取出一封信,那是在印度時泰戈爾先生親筆用英文書寫的。
高誌華看過後,小心地照原樣折好,放到自己的長袍裏麵的口袋:“李先生,晚上我們好好聊聊。”
“好。”李畋應道。然後,給四個轎夫開了錢,打發他們走了。
注一:轎夫隱語,貴陽地方,轎夫們抬轎為了不驚動坐轎人,遇見路上有特殊情況時,後麵的轎夫被轎子遮著看不見,就由前麵的轎夫用隱語報告,後麵的應答。比如遇見路滑,前唿:“把緊”,後應:“站穩”;遇見陡坡,前唿:“陡下蓮台”,後應:“你去我也來”;路上有刺,前唿:“青蓬繞頂”,後應:“抬官過省”;將上坡,前唿:“山神土地”,後應:“各打主意”。
注二:高誌華(reginaldhebergoldsworthy,1895~1938),英國傳教士。1921年來石門坎傳教,1938年4月5日被暴徒殺害,葬於石門坎。墓碑楹聯……神將賜以木鐸,人竟宿於石門。
注三:柏格理(samuelpord,1864~1915年),英國傳教士。1887年受基督教“西差會”派遣,來到中國,成為中華基督教循道公會西南教區牧師。1904年到石門坎傳教、辦學。1915年9月16日染沙門氏菌屬傷寒病故。葬於石門坎。
注四:塞繆爾·波拉德,柏格理的英文名字“samuelpord”的音譯。
注五:拉蒙,苗語的音譯,意思是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