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半,貴州省文物館古籍鑒定所。

    沈默和夏曉薇交了鑒定費,辦好手續,將古書交給技術員。

    半小時之後,年輕的技術員將一紙鑒定證書遞給沈默。

    沈默接過,鑒定結果一欄簡單地寫著幾個字:確認為清代中晚期木刻本。

    “完了?就這麽簡單?”沈默看著手中的鑒定書,感覺有些失望。

    “完了,就這麽簡單。有什麽問題嗎?”年輕的技術員對沈默的問題感到不解。

    “我是想得到這本書的相關信息,比如和這本書相關的人和事……”

    “哦,我明白了。你大概是想通過考據等傳統手段來對這本書進行相關鑒定,但是,很遺憾。我們現在做的隻是技術性鑒定。說白了,就是通過提出紙張纖維進行化驗,同時觀察紙張在紫外線下的成像等等,也就是利用現代技術對這本書進行了鑒定,並且得出了現在的結論。”

    聽了技術員的話,沈默明白,在這裏不會得到更多的信息了。隻能得知這本書的成書年代。清代中晚期,這和昭梿生活的年代倒是相吻合。

    “到哪兒才能用傳統手法進行鑒定呢?”夏曉薇問那個技術員。

    技術員看了看夏曉薇,眼睛閃閃發亮,這姑娘實在太漂亮了!他堆起笑容柔聲細語地說:“其實,平時咱們這兒就能做的。隻是不巧的很,兩位專家都被中央電視台請到北京錄製‘鑒寶’節目了。如果您不急,等他們迴來就能給您鑒定。”

    “那他們大約什麽時候能迴來?”夏曉薇感到了希望。

    “可能要一周之後吧!不過也說不好,如果有其他活動可能時間更長一些。不過,您別急,等他們迴來我先幫您掛上號。”技術員討好地說。

    “一周?時間太長了。有沒有別的辦法?”夏曉薇朝技術員笑了笑。

    技術員想了想說:“辦法倒是有一個,不過還要看你們的運氣如何。”

    “有辦法就好!請講。”沈默說。

    技術員看了看沈默,卻依然對著夏曉薇說:“到甲秀廣場旁邊的西湖巷找吳伯寅老先生,他可是古籍鑒定界的泰鬥,咱們這兒的兩個專家都是他的徒弟。”

    “吳伯寅老先生住在西湖巷幾號?有沒有他的電話?”夏曉薇問。

    技術員聳聳肩,無奈地說:“我就知道這些。”

    雨中,出租車停在西湖巷口。

    沈默和夏曉薇下車。

    西湖巷是東北西南走向的斜巷。

    夏曉薇撐著雨傘,沈默拎著公文包。

    “巷子不大,我們就靠巷子右側走過去,到盡頭再從另一側走迴來,挨家敲門,不信就找不到吳伯寅老先生。”沈默說道。

    夏曉薇心想,沈默的辦法看起來有點笨,但就目前的狀況看,卻是最好的辦法了。

    兩個人一路敲門過去,從西南端走到東北端,在巷子盡頭又折迴來。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吳伯寅老先生。

    “是不是我們漏掉了某個不起眼的門樓?”夏曉薇說。

    “我們再沿原路重新走一遍!”沈默說。

    兩個人再次一路敲門過去。這次,有的人家已經不像第一次那麽客氣。兩個人耐著性子,敲開一個一個門樓。走到盡頭又折迴來。結果和第一次一樣,一無所獲。

    “是不是那個技術員記錯了?也許吳伯寅先生根本不住在這裏。”夏曉薇說。

    “看來,我們隻有耐心等待那兩位專家從北京迴來了。”沈默有些喪氣。

    “沈默,你看!”夏曉薇第一次對沈默直唿其名,她的手指向巷子的另一側。

    沈默順著她的手看過去,隻見一個老者剛剛走進巷子。老人一頭銀發,身材頎長,精神矍鑠,步履驕健。

    “過去問問!”夏曉薇說。

    兩個人快步走到巷子那一側,站在老人對麵。

    “老人家,麻煩問一句,您知道吳伯寅吳老先生住在哪兒嗎?省文物館古籍鑒定所的同誌說他老人家住在西湖巷,可我們轉了半天沒有問到。”沈默說。

    老者打量著他們二人,問:“你們找他幹嘛?”

    “我們想請吳老先生幫忙鑒定一本古籍。”沈默聽老者的口氣似乎認識吳伯寅先生,便實話實說。

    “他早就搬家了!不住這裏了。”老人說。

    “他搬哪兒了?您知道他現在的住處嗎?”夏曉薇問。

    “不知道。那老頭兒脾氣怪的很,從不和鄰裏之間來往。他在這兒住了好多年,但巷子裏卻幾乎沒有人認識他。你要是不提古籍鑒定所,我也想不起來。”老人說。

    沈默和夏曉薇徹底失望。老者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梵天之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岸並收藏梵天之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