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船上良好的視野,便於觀察敵我雙方的行動,及時掌握戰場的情況;


    沿河平原平坦的地勢,則可以使敵軍失去地形優勢。


    而秦軍可在高大戰船上俯瞰戰場,相當於占據了製高點。


    在距水百餘步之處,徐世積用戰車百乘布下弧形“卻月陣”,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每輛戰車設置7名持杖士卒,共計700人。


    在戰車布陣後,徐世積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應,並攜帶大弩三百張,每輛戰車上各加設20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因為“卻月陣”是弧形,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弧形可以分散受力點的力,有著良好的抗衝擊能力。


    陣內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殺傷力非常強。


    同時陣內士兵背水為陣,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


    此時,內史侍郎唐儉率領這五千馬步軍,直接向敵軍殺過去。


    話說,這五千名士兵也是有說法的。


    前麵清一色都是重騎兵,後麵的騎兵雖然身上沒有明光甲,但是也都套了雙層皮甲,普通士兵身上也是鎧甲完整。


    當他們進入到了敵軍的射程之後,秦國河北軍第一輪弓箭開始射擊。


    一萬多名弓箭兵射出的箭,如同飛蝗一般,向這五千名唐軍士兵射過去。


    但是唐軍士兵身上都穿著嚴整的鎧甲,這些秦國河北軍射出的箭受效甚微。


    一萬多枚箭矢射出去,但是最後倒在地上的唐軍士兵,也不過隻有那麽兩三百人,效果可以說的是十分的差了。


    第二輪的一萬多枚箭矢射出去,唐國軍隊騎兵也不過再次倒下兩三百人。


    第三輪的箭矢殺傷力,稍微提高了一些。


    因為唐軍士兵離他們越來越近了,弓箭的殺傷力竟然也會越來越強,但也不過多讓唐國軍隊騎兵死傷了三百多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般的軍隊或者會畏懼,但是訓練有素的唐軍,卻並不太放在心上。


    不過很快,秦國河北軍就開始教他們做人。


    一開始的時候,秦軍之所以沒有發射床弩上麵的箭,也不過就是因為距離太遠了,對重騎兵的效果並不明顯。


    但是當他們進入距離特別近的時候,重弩開始射箭。


    這些簡直就是重甲騎兵的噩夢,那麽近的距離,重弩直接平射唐國軍隊騎兵。


    一次重弩發射,至少可以帶走一名重甲騎兵,三百多枚弩箭射出去,幾乎可以說得上是重弩無虛發,唐國軍隊騎兵最精銳的三百多名鐵甲騎兵,馬上就倒在了馬下。


    整個唐軍的攻勢,也是斷了一下。


    但是重弩重新裝上箭矢的時間不短,唐國軍隊騎兵決定繼續向前衝擊。


    可是等他們來到了秦國河北大軍麵前的時候,卻發現這些戰車太過於高大,他們唐國軍隊騎兵根本就沒有辦法跨越。


    他們騎在馬上,用手上的長矛馬槊,跟戰車上麵的士兵對捅。


    但是馬上的騎兵又怎麽捅了過戰車上麵的槍兵呢?


    唐國軍隊騎兵不但收效甚微,還有大量的騎兵被捅死。


    內史侍郎唐儉也不是個蠢貨,他知道這樣下去,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他開始指揮士兵分成左右兩路,向兩側散開,騎在馬上利用弓箭往戰車上麵的步兵射箭。


    但是這些車兵都有盾保護,騎兵的箭矢他都被重盾擋住了。


    反倒是戰車上麵秦國河北軍的弓箭,更加犀利,在連番的對射之中,這些唐軍的騎兵明顯處於下風。


    在唐軍大營箭塔上麵的永安王李孝基,明顯看到了這一幕,簡直就是麵沉如水。


    他知道這一次的進攻,根本就沒有意義。


    永安王李孝基也明白,再拖下去,也不過白費力氣而已。


    雖然他心狠,但是他也絕對不會毫無意義的消耗唐軍士兵。


    他開始敲響了金鍾,命令那五千名士兵撤迴來。


    可是秦國河北軍三輪箭矢的打擊之下,加上連番的作戰,此時唐軍將士剩餘的人員,也不過隻有三千六百人左右。


    並且唐軍士兵情緒逐漸處於崩潰之中,聽到了敲響金鍾的聲音,士兵們簡直如聞天籟,馬上開始撥轉馬頭,向後方撤退。


    但是來的時候氣勢洶洶,撤迴去的時候,又怎麽可能那麽容易。


    隨著戰船上麵的令旗揮動,秦國河北軍繼續拉動了弓弦,開始拋射出一萬多枚箭矢。


    而更為慘烈的是,這個時候前間的秦國河北軍重弩,也已經重新上好了重弩箭矢,準備好了射。


    令旗揮動,三百多枚重弩的箭矢,又射了出去。


    本來這些唐軍士,兵就是背對著秦國河北軍了,背後的鎧甲比正麵不知道差了多少。


    一根重弩弩箭,甚至可以穿透兩三個唐軍士兵。


    逼得這些唐軍士兵不要命的往後麵撤退。


    而不知道是,誰人發出了重弩箭矢,竟然正好從內史侍郎唐儉的後心插了進去,直接將他釘在了地上。


    士兵們本來就是潰敗,竟然沒有人發現內史侍郎唐儉已經身死。


    問題是這重弩箭矢射在身上,內史侍郎唐儉還沒有死去,無力地向那些唐軍士兵伸出了手,但是誰也沒能拉他一把。


    其實以如今的這一個醫療水平,就算真的發現了內史侍郎唐儉,並把他救迴去了,他也是活不了的。


    內史侍郎唐儉眼睛裏的光逐漸暗淡,顯然已經氣絕身亡了。


    李弘基看到了這一幕,也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今天這場仗雖然讓他看清楚了,敵軍這個卻月陣的厲害,但是他也根本沒有破陣的辦法。


    甚至這一次的試探,還讓他的大將內史侍郎唐儉,直接戰死在沙場上,損失不可謂是不慘重。


    他有些落寞地迴到議事大帳,所有的將領文官心裏都十分的沉重,剛剛他們派出了敢死隊,將那個內史侍郎唐儉的屍體拖了迴來。


    所有人看見屍體上觸目驚心的傷痕,心裏都覺得冒涼氣,起碼他們是絕對不願意受這樣的罪。


    他坐在大帳裏麵,看著左右兩邊的文武將領問道:“現在我們已來到這裏了,河東郡絕對不能丟失。”


    “說說吧,我們要怎麽樣,才能夠擊敗這些來犯的秦國河北軍。”


    永安王李孝基幾句話一問出來,在場的人也是無言以對,他們又怎麽知道,怎麽才能夠擊敗這些來襲的秦國河北軍呢?


    如果他們真的有辦法的話,也不用拖到現在。


    這裏距離河東不到一百五十裏地了,再讓秦國河北軍往前的話,永安王李孝基的戰略可算是失敗了。


    永安王李孝基看見大家都沒有好辦法,不知為何也點了點頭,這在他預料之內。


    永安王李孝基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辦法,豈不是說明了我們唐軍,不如秦國河北軍嗎?”


    “難道你們就想願意承認自己,比他們秦國河北軍的人差嗎?”


    聽到這個話之後,總算是走出來的一名將領,一看正是兼任工部尚書的獨孤懷恩。


    “永安王殿下,到如今,我們必須要破壞秦國河北軍水軍和他們陸上的軍隊的配合,如果不然,絕對沒有辦法將他們擊敗。”


    “所以想要先對抗陸上的軍隊,那就必須要先對抗水上的軍隊。”


    永安王李孝基聽到這個話,倒是勉強提起了一點興趣,問道:“工部尚書說的在理,但是要怎麽才能夠擊敗他們的水軍呢?”


    大家也是有些苦澀,想全殲秦國河北軍的水軍,那可不得了。


    秦國水軍那直接就是當年隋朝的老底子,當時江都事變的時候,隋朝的水軍統領來護兒,而直接拖著手下的大部分主力,北上投靠的裴璟,這也讓裴璟的水軍部隊直接獨步天下。


    秦國河北軍統領的水軍一路西進的時候,唐朝的水軍也不是說沒有跟他們交戰過,但是後果非常慘重就是了。


    整個唐國的水軍幾乎全軍覆沒,剩下的那三兩艘小船。也不敢再在這黃河水段上露臉,隻能做一些輔助工作,比如說運送一下鎧甲,糧草物資等等。


    想要靠他們去跟秦國水軍再交戰,那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身為工部尚書的獨孤懷恩,也不可能沒有想到這個事情。


    “其實方法有兩個。”


    “第一個,我們可以收集大量的生鐵,將他們營造鑄造成鐵鏈,拉出兩三條橫江鐵索,阻止秦國河北軍繼續向西進發。”


    “第二個,我們可以派出一批水鬼,看一下能不能爬到秦國水軍船底,將它們的戰船破壞,也不用太多,隻需要有那麽三座秦國水軍戰船翻了,就可以堵塞河道。”


    “這樣一來,我們的目的也算是得到了。”


    永安王李孝基想了想,問道:“現在秦國的水軍和軍隊離河東已經非常近了,煉鐵鏈這個事情還趕得及嗎?”


    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顯然猜到他肯定會問這個,說道:“隻要有足夠的生鐵,足夠的人手,八天就可以拉出足夠的橫江鐵索。”


    “現在秦軍隊行進的速度非常慢,一天隻能夠走個十幾裏路,想要跑到河東去,還得十二三天。”


    “從時間上麵算,還來得及,至於派出水鬼的話,我們麾下有不少黃河水邊的士兵,他們有些以前直接就是黃河的漁民。”


    “把他們集中起來,許以厚利,那也是肯定可以組建出一支數百人的水鬼部隊,想來也勉強夠用。”


    其實永安王李孝基心裏還有別的想法,但是既然有人提出了或許真的有用的戰略,他又何必介意就此一試了。


    “那就這樣去做吧!”


    “獨孤尚書,這個由你來準備橫江鐵索。”


    “於筠將軍,由你來準備水鬼部隊。”


    這兩個人聽了永安王李孝基的命令之後,各自下去準備了。


    陝州總管於筠在全軍挑選水性比較好的唐軍士兵,這倒是不難進行。


    他再怎麽樣,也挑選出了一百三十人的水鬼部隊。


    陝州總管於筠把他們全部召集在校場上。


    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陝州總管於筠一腳踢翻了麵前的箱子,一餅又一餅的金餅就掉到地上。


    “諸位將士,如今我們要跟秦國河北軍作戰,可是秦國水軍的戰船十分厲害,一時之間,我們也占不了什麽便宜。”


    “但是我們也絕對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擊敗他們的可能,所以我們就把你們組建起來,打算明天晚上就去秦國的水軍部隊,將他們領頭的三四艘船鑿穿。”


    “隻要這個事情做得到,我會保證你們後半輩子榮華富貴無憂,現在這裏一餅金隻有五十兩,你們先每人拿一餅,得勝歸來之後,每人再給你們拿一餅。”


    水軍士兵們自然知道做這個事情的風險,但是那黃橙橙的金子擺在麵前,他們也不可能不動心。


    隻是這一百多名唐軍士兵中,有一名郎將張矣走了出來,大聲喝道:“於總管,你這說的是什麽話,我們跟隨永安王殿下打了那麽久的仗,又如何是那種見利忘義的小人?”


    “如今竟然永安王殿下有任務給我們做,那麽我們不管怎麽說,也要將生死置度外,完成殿下的囑托。”


    陝州總管於筠聽到這話,隻覺得十分感動。


    他們唐軍之中,就是有這張矣這樣的勇士,才可以讓他們縱橫天下。


    就憑著這張矣郎將這樣的人。陝州總管於筠覺得就不愁不能夠擊敗秦國河北軍。


    他的眼睛有些濕潤,隻見這張矣的眼珠子也咕嚕嚕一轉,突然又說道:“不過話又說迴來了,既然這是永安王殿下的賞賜,我們也不便拒絕。”


    “在此就我就帶兄弟們,感謝了永安王殿下了。”


    “隻是我另外還有一點顧慮呀!”


    陝州總管於筠一臉激動地拉著張矣的手,說道:“張郎將有什麽顧慮,大可放心說來。”


    “為了讓你們後顧無憂,我相信永安王殿下絕對會慎重考慮你們的請求。”


    陝州總管於筠這話多少就有點忽悠人了,他說的是永安王會慎重考慮,他可沒說永安王李孝基一定會答應。


    可這畢竟也是一個不輕的承諾了,隻見這個張矣郎將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也沒什麽,隻是我這畢竟是個郎將,怎麽可以跟這些大頭筆拿一樣的錢。”


    “如今我在這官職中最高,幹的又是那麽危險的活,所以………得加錢。”


    陝州總管於筠聽到這個話一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