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兵都是高句麗王派來征稅的稅丁。


    老村長與村民的這一個村子,已經不是他們征稅的第一個村子了。


    之前還有無數這樣的村子,被他們強行征過稅。


    無數的村子,都像老村長與村民這樣的說,號稱所有的糧食都已經在這裏了。


    可以他們的經驗,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從老村長與村民的臉色判斷,這個村子裏麵的人,雖然號稱他們的糧已經全部在這裏了。


    但是,村民肯定還有私藏的,並且數量,絕對不會比他們拿出來的少。


    這些征稅的士兵。開始挨家挨戶的搜尋糧食。


    村民看到這一幕,也徹底的驚慌了起來。


    老村長倒是用眼神示意村民,大可不要那麽緊張,小心被這一些征稅的高句麗軍隊們看出端倪。


    他心裏十分有信心,他們藏的糧食足夠嚴謹,絕對不會輕易被這一些高句麗士兵搜尋出來的。


    可是事實往往出乎他的意料,這些高句麗軍隊收繳糧草的能力,顯然也在他們心理預期之上。


    這是千錘百煉才鍛煉的本事,光是看這些士兵的動作就知道,他們絕對不止搜尋了一兩個村莊。


    床底被高句麗軍隊粗暴地掀開了。


    他們看到新翻的泥土,馬上挖開從下麵的這些泥土,找到裝滿糧食的麻袋。


    高句麗軍隊又通過山間小路,一路搜尋,找到了老村長與村民藏在山洞裏的糧食。


    老村長與村民再也待不住了,他們開始劇烈地,跟一些征收糧食的高句麗軍隊,爭執了起來。


    後來,雙方慢慢變成了推搡,變成了鬥毆。


    這些高句麗軍隊的身上,怎麽說也還有一套皮甲,也還有一把鋼刀,一柄長矛。


    這些普通的村民,又怎麽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他們輕而易舉地,就把村長和村民們砍倒了。


    這一幕震驚了在場的老村長與村民。


    按照以前,他們就算抗稅,對方也不過是拿棒子來毆打他們,從來沒直接動刀子。


    這引起的老村長與村民的極度恐慌,開始變得瑟瑟發抖了起來,現在他們隻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這些從各地收征收糧食的高句麗軍隊士兵,已經完全沒有了絲毫的憐憫。


    因為他們遇到過太多這樣的事情了,心已經變得很冷漠。


    所有反抗的村民,都被高句麗軍隊砍死了。


    隨後,所有的糧食也被集中起來,被這些高句麗軍隊士兵給帶走了。


    這個村莊幾乎沒有任何的糧食,也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婦人們守著,剛才被士兵砍死的丈夫,又或者是被砍死的兄弟們屍體,正嗷嗷痛哭著。


    可是村民們毫無辦法,光靠著樹皮和野菜。養活不了這個山村的人。


    老村長與村民開始逃荒,變成了流民,後來他們也加入了流民軍,開始加入到了憎恨高句麗的隊伍中。


    隻是因為征稅,就導致整個高句麗的情況,變得更加混亂。


    各地持續抗繳稅收的消息,很快就傳到高句麗的王城。


    高句麗的最高統治者嬰陽王,看著官員們的這些上書,也是頭痛不已。


    他憎恨百姓們不顧全大局,對這些百姓們那麽激烈的反應,也沒有展現出絲毫的憐憫。


    高句麗十分明白,如今幽州軍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為了平息與幽州軍之間的戰爭,這些糧草他必須要征收。


    幽州軍騎兵一天不離開高句麗,那他的王權,也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固。


    高句麗王最終把國內一萬匹戰馬,以及三十萬石糧食,全部運到了遼東城交給了秦王裴璟。


    至於第一次隋朝與高句麗戰爭之中,隋朝一方失落的隋朝俘虜,高句麗王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能召集起來的八萬多人,也全部都一次性交還給了裴璟。


    第一次隋朝與高句麗的戰爭之中,楊廣調集的隋軍軍隊以及民夫,根據可考的,一共有一百一十三萬人。


    這一百一十三萬人裏麵,最後隻有兩千七百多人,在戰爭結束的時候,迴到了遼水以西。


    哪怕算上大量戰死的人,還有趁亂逃訓的深山老林,借亂逃進了荒野之外的人,高句麗所抓到的隋朝俘虜以及民夫,至少也得有二三十萬人。


    可是現在高句麗王能夠交還給他們的,也隻剩下了八萬多人。


    其他的大多數人,想來都是死在了,高句麗繁重的體力勞動之下。


    裴璟看到這種情況,也是歎了一口氣。


    他當場下令,從高句麗王培償給他的三十萬石糧食裏麵,直接調撥出十萬石的糧食,用作給這些隋軍俘虜的日常消耗。


    俘虜們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曾經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再踏上家鄉的土地。


    他們沒想到多年以後的今天,隋朝的軍隊,竟然又再一次來營救他們了,將他們從苦難之中救了出來。


    想必如果不是麵前的這支隋朝軍隊,他們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迴到隋朝了吧?


    這些隋朝的俘虜們,個個麵黃肌瘦,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雙眼無神,也隻有在這種想到迴到家鄉的時候,雙眼才能夠勉強流露出一絲的光芒。


    秦王殿下裴璟下令,把這八萬多人的隋朝俘虜,都集中到了教場上。


    隻是他看著這些俘虜的身體,也是感覺到很是頭痛。


    隋朝的俘虜個個都是皮包骨頭的,就仿佛教授張著一大群骷髏。


    旁邊的杜如晦走了過來,對秦王殿下裴璟說道:“殿下這些俘虜在高句麗呆的時間太長了,這個高句麗的人也折騰他們,折騰得太狠。”


    “就他們如此虛弱的身體,不養上那麽三四個月,恐怕難頂大用了。”


    “你想在他們這些人的裏麵,挑選出合格士兵的計劃,可能要延後了。”


    沒錯,裴璟想要拯救這些隋朝的俘虜,一方麵也確實是憐憫他們的遭遇。


    但是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秦王殿下裴璟現在的地盤,已經越來越大了,想要征收一批合格的士兵。


    最好就是基本上不用訓練,拿來就能用的士兵。


    因為秦王裴璟的士兵數量,也就隻有那麽一些,無非也就是十四五萬人。


    可以想象,接下來他還要麵對各處的危機,十四五萬人的幽州軍。多少還是有些緊張了。


    以裴璟和麾下謀士的估計,他們起碼要把軍隊擴充到二十萬以上,才勉強頂用。


    可是他看到麵前這些,被高句麗人糟蹋得不成樣子的俘虜。


    他心裏也罵著這一些高句麗的牲口們,還真的把人當牲口用了。


    這直接把秦王殿下裴璟,想在短時間內,直接把這些俘虜當成士兵用的想法,給整破滅了。


    “沒事,如果要養幾個月,那就先養上幾個月吧,我們現在也不缺這點糧草。”


    “這些隋朝的俘虜裏麵,很多都是出自當年的精銳的隋朝府兵部隊,有一些俘虜,甚至還當過隋朝軍隊的軍官。”


    “如果這些人能夠投靠我們,接下來把身體養好了,到時候上到戰場上,那絕對又是一把好手。”


    “相對而言,訓練他們,讓他們恢複作戰的意識,讓他們熟悉我們的軍陣和軍規,那可比訓練一些楞頭青新兵好多了。”


    道理倒是那麽一個道理,隻因秦王殿下都已經下定主意了,那麽杜如晦自然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不過,裴璟的眼珠子一轉,也覺得如今正在爭霸天下,大家都在想著高築城,廣積糧,能一點還是省一點的比較好。


    於是,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站了出來,讓親兵們將他的話,傳達到這八萬人的俘虜之中。


    “各位袍澤,我是如今隋朝的秦王裴璟,你們很多人或許都聽說過我的名號。”


    “如今,我來接你們迴家了。”


    俘虜們自然知道,到底是誰把他們救迴來的。


    事實上,他們對裴璟,也充滿了感恩。


    不少的俘虜都對秦王裴璟,喊出了王侯萬代的口號,聲音更是響天徹地。


    不過裴璟對此倒是沒有太過介意,因為他根本就不想什麽王侯萬代,他想的是他要當皇帝。


    不過,這秦王殿下裴璟也確實有幾分迷醉,被數萬人景仰的感覺,那還真是好啊!


    秦王殿下裴璟再次抬抬手,俘虜的大陣之中,慢慢的又安靜了下來。


    隻見秦王殿下裴璟繼續說道:“各位如今已經迴到遼東城,本王隨後會安排船隻給你們渡河。”


    “等到返迴國內之後,不知道各位有什麽樣的打算?”


    秦王殿下裴璟的這個話一出來,又觸及到了太多俘虜的心事。


    他們這些人滯留在高句麗,已經很多年了,恐怕相當於家人來說,他們已經死掉了吧!


    又或者,本來有一些就是無兒無女的俘虜,對於以後就更是迷茫了,也不知道以後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情況。


    裴璟沒有管他們,自顧自地說道:“我們現在幽州軍也十分的欠缺人手,希望從各位之中,挑選一批人來,加入到我們的幽州軍之中。”


    “隻是這些事情全憑自願,各位可以慢慢考慮,等到迴到我們幽州之後再說。”


    “如果願意加入到我們幽州軍的,起碼以後可以參加到跟高句麗的作戰之中,本王可以承諾,以後必然會被你們報仇雪恨。”


    “二來,我們幽州軍士兵的待遇,也極為優厚,之後會有人細細給你們講述。”


    “如果不願意投靠我們幽州軍的話,本王也十分理解。”


    “等到我們的船隻,也照樣會將你們送迴到幽州。”


    “不願意投入到我們幽州軍的,也不打緊,我們會給你們發放一袋子糧食,以及迴家的路費,你們可以各自還家。”


    原本就是隋朝的俘虜們聽說,秦王殿下裴璟打算在他們這些人裏麵,招聘一批幽州軍之後,也顯得有幾分慌張。


    因為他們有很多人,不願意繼續當兵,想迴到家鄉。


    畢竟,隋朝的俘虜們,都已經離開家鄉了很多年了。


    所以,他們還感覺到有些害怕。


    他們害怕秦王殿下裴璟這個征兵會硬來。


    可是他們沒想到,裴璟竟然那麽大方。


    他竟然提出了,隋朝的俘虜願意當兵的,自然就可以自願留下來。


    但凡是有俘虜不願意當兵的,也可以發放糧食和路費,讓他們迴家。


    整個隋朝俘虜的陣中,都開始歡唿了起來,歡唿聲足足飄到了數裏之外。


    秦王殿下裴璟擺了擺手,沒有再多說什麽,隨意客套兩句之後,就帶著麾下的人離開了。


    剛才的那一幕,對於秦王殿下裴璟而言,是讓他既高興又難過。


    因為通過剛才他的那番發言,以及這些隋朝俘虜的反應,已經讓他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其實很多的隋朝的俘虜,已經不願意加入幽州軍騎兵,繼續參加了戰爭之中。


    這些隋朝的俘虜,很多都希望返迴到家鄉。


    當然,對於秦王殿下裴璟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


    起碼這大幾萬隋朝俘虜的糧草,很快就不用他負擔了。


    杜如晦看到裴璟在懊惱的樣子,也是好笑。


    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裴璟這個老大確實很有智慧。


    別看秦王殿下裴璟說的,好像給這些隋朝的俘虜,發放了糧食和路費,是十分大方,也十分愚蠢一樣。


    但裴璟的這個做法,其實是那麽的聰明。


    他僅僅用的是一袋子的糧食,或者是幾十上百枚銅錢,就把這些不願意加入到有幽州軍的隋朝俘虜,直接給趕走了。


    一袋子糧食,幾十文大錢,相對於養這些隋朝的俘虜幾個月來說,可不知道劃算到哪裏去了。


    同時,秦王殿下裴璟還這樣收割了一番,這些俘虜士兵們的對他的極度好感。


    這些隋朝的俘虜,當初來自於各地的府兵,也就是說,他們都來自天南地北。


    杜如晦想到,這些隋朝的俘虜,迴到各自的家鄉之後,就會像各自家鄉的百姓,不斷地宣傳裴璟的仁義。


    到時候,杜如晦有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為此對秦王殿下裴璟充滿了感恩。


    天下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都會因此,對秦王殿下裴璟抱有好感。


    這一批買賣賠錢看是虧了,實際上那也是賺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