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幽州軍騎兵和三千左監門衛的騎兵們,很快就集結到了一起。


    而其他的文武將佐大臣,則帶著剩下的軍隊,護衛這楊廣的鑾駕,開始加速南下。


    看著漸行漸遠的鑾駕,以及那些略顯得有些驚慌的朝廷士兵,薛萬均隻覺得豎子不足以謀。


    其實沈光已經帶著他的三千騎兵,來到了薛萬均的身邊。順著他的目光往遠處看。


    他其實大概也能想到,薛萬均隻是心裏想的是什麽。


    他對楊廣十分忠心,心底裏雖然也很願意,參與這場對楊公卿的狙擊戰中。


    可是他也認為,楊廣的安全也才是最重要。


    不過閃光是個聰明人。他很識相地沒有再提這個話題。


    眼下兩支騎兵集合到一起,團結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否則相互拖了對方的後腿,還要麵對大幾萬的賊軍來襲,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沈光恭敬地給薛萬均施了一禮,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道:“眼下這場戰爭,陛下已經欽點了薛萬均將軍作為主將。”


    “因而,我麾下的這些士兵們,自然與薛萬均將軍馬首是瞻。”


    “到底該如何作戰,還請將軍示下,我等莫不相從。”


    薛萬均其實也是一個頗為高傲的人,可是他看到了沈光這副表現之後,也是高傲不起來。


    伸手不打笑臉人的道理,誰都明白。


    何況沈光這樣子做。也是給足了他的麵子。


    薛萬均隻是虎賁郎將,而沈光是折衝郎將,兩個人的官位,其實不太說得上誰高誰低。


    尤其是左監門衛的將領和騎兵,向來都把鼻孔往天上杵,便是個小兵,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沈光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十分不易了。


    薛萬均也恭敬地給沈光迴了一禮,說道:“沈將軍客氣了,你我如今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這個事情做不好,你我兩人都難以全身而退。”


    “自當勉力前行就是了,又何必多言其他。”


    沈光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早就明白了,他隻是怕薛萬均拎不清而已。


    如今他看到對方也有這個覺悟,心裏頓時便放下了心來。


    薛萬均召來了單雄信,和沈光三個人一起商議起這個對敵之策。


    沈光和單雄信兩個人,都直直的盯著薛萬均。


    畢竟薛萬均是主將,留下來攔截賊扣這個事情,又是他主動搞出來的,因而就等他下主意了。


    薛萬均迎著兩人的目光,顯然他心裏已經早有技巧。


    隻見他說道:“如今我們有不少的優勢。”


    “首先這最大的優勢,就是來方的這些賊軍,必然是輕視了我們對戰的決心。”


    “按理說陛下的車駕遇到襲擊之後,為了保證陛下的安全,我們應該加速南下才是,料想他們也沒有想到我們會釜底抽薪。”


    沈光和單雄信兩個人點了點頭,他們很認同薛萬均的這個說法就等著看他繼續還有什麽高見了。


    薛萬均看到兩人認可,才接著說道:“其實我們全部都是騎兵,移動的速度很快,作戰能力也很強。”


    “而對麵的這些賊寇者,不然我要想想它們的精華士兵,也就是那些積年老賊,必然不超過萬人。”


    “並且賊軍絕大多數都是步兵,披甲情況非常的也不樂觀,基本上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其實也不了解我們這些留下來的軍隊,到底有多少人,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兩個人也明白這些道理,紛紛點頭,認為薛萬均說的對。


    不過他們知道,薛萬鈞接下來說的話才是重點。


    隻是薛萬均又是苦笑了一聲,說道:“當然這些賊軍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數量極其龐大,足足有數萬人之多。”


    “雖然我們的騎兵十分精銳,但是在與數萬人作戰,就怕他們使用人海戰術。”


    “我們騎兵一旦失去的速度,就是任人宰割的命運,騎兵到時候被人家拖下馬就死定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將這些賊軍最精銳的一部分和他們攜裹的流民大軍分開。”


    “隻要我們能夠擊敗他們的主力大軍,這場戰爭我們就混獲得最大的勝利。”


    “而這個辦法,我已經早就思考過了,我們隻是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沈光和單雄信一開始,以為薛萬均所使出的計策,必然不怎麽高明。


    這場戰爭發生的是那麽倉促,按理說,此時突然想出來的計策,想要高明到哪裏去,也必然不太可能。


    可是等他們聽著,薛萬均說出了他的計策之後,漸漸臉上的表情都變了。


    他們兩人深深地看了一眼薛萬均,方才明白向裴璟能夠如此信任和重用薛萬均,並且讓他擔任這兩千騎兵的主將。


    此時看來,也是並非沒有原因的。


    兩人光是從他出的這條計策,就可以看得出他頗有統軍的智謀。


    這條計策兩個人都沒有什麽異異,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薛萬均提出的這條計策,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於是,在商議好細節之後,單雄信首先率領著兩千精銳的幽州騎兵出發了。


    而這邊的楊公卿和劉萬堯等人,率領著數萬的流民軍隊,快速地行軍一路之上,就如同蝗蟲一樣。


    他們所經過的村莊和小集市,基本上沒有留下任何的活口。


    並且這數萬軍隊雖然說是軍隊,但是隻能算得上是一團團的亂民。


    他們行軍起來,就更顯得有些臃腫了。


    此時楊公卿和劉萬堯等人,也有些著急。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了消息,那昏君就在前麵數十裏處,正在加速南下。


    如果他們不能夠加快速度的話,必然不能夠占下多少的便宜。


    楊公卿開始強令軍隊加速,並且派出了督戰隊,拚命催促著這些流民加速,就像驅趕著一群綿羊一樣。


    此時卻發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話,楊公卿派出的斥候旅帥迴來了,並且給他們帶來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斥候旅帥先是給楊公卿和劉萬堯等將領施了一個軍禮,動作竟然還頗為規範。


    這顯然代表著楊公卿麾下的這些士兵,都已經開始走上了正規化的道路。


    這是亂民帥必然要經曆的一個階段。


    雖然他們是憑借著流民軍起家的,但是他們也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單靠著亂哄哄的亂民軍,始終是成不了大事的。


    可是這時候的楊公卿顯然有些著急,能不能拿下那昏君,關係到他能不能在天下中,快速地收割一波名望,成就他的大業。


    所以這斥侯旅帥禮節還沒有整完,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你急衝衝地趕迴來,可是遇到了什麽簡要的事情?”


    那次和李帥看到了,大帥如此著急的樣子,也不敢繞什麽彎子直接說道:“迴稟大帥,前麵有兩千隋軍的騎兵,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看樣子,倒像是朝廷大軍分出來的斷後隊伍。”


    楊公卿聽到這個話臉更黑了,如果前麵有斷後的部隊,必然就會減慢他們行進的速度。


    他連忙接著問道:“這些留下來斷後的兩千騎兵,到底是個什麽樣的騎兵,他們身上穿的盔甲又是什麽樣的盔甲?”


    那隻隋軍騎兵也沒有隱瞞他們的目的,所以這楊公卿麾下的斥候,把他們的消息也是打探的清清楚楚了。


    看到楊公卿發問之後,那斥候旅帥連忙說道:“迴稟大帥,那兩千騎兵身上所披掛的,是清一色的明光鎧甲。”


    “並且還打著幽州軍的旗號,看起來作戰能力頗強。”


    人的名,樹的影。


    斥候旅帥剛說出來,這些騎兵打的是幽州軍的旗號,他就更不淡定了。


    幽州軍那就是裴璟麾下的騎兵,裴璟這個人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流軍軍的血。


    甚至有一些義軍,聽說幽州軍的名號就聞風喪膽了。


    他最怕的就是這兩千騎兵利用他們的速度,不斷地騷擾他麾下的這支亂民軍隊。


    那樣的話,萬事休矣!


    而他們如果想要繼續追趕楊廣的鑾駕,最快的辦法就是快速擊破,麵前的這支幽州軍騎兵。


    可是人家畢竟是騎兵,他們大多數都是步兵,何況他們的人數多,對麵的人數少,人家又怎麽可能會乖乖地讓他們殲滅呢。


    楊光興被迫無奈,隻能對這斥候旅帥,說道:“你們一定要給我死死地,吊著這一局幽州軍騎兵,掌握他們的動向,防止他們不時地對我們進行襲擊。”


    “這個事情你要是做成了,我算你一個大功,金銀財寶和娘們到時候先讓你們挑。”


    那斥候旅帥聽了這個話也有點發懵,他突然有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隻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那屬下就感謝大帥的賞賜了。”


    楊公興看到他這副作態,皺了皺眉說道:“你這個事情都還沒有辦好。怎麽就敢想要領賞。”


    誰知斥候旅帥竟說道:“迴稟大帥,那支幽州軍騎兵的動向,我們已經了如指掌了。”


    站內的文武將佐我們聽到這話,也是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楊公卿一拍桌子,怒斥說道:“好一個狗東西,你竟敢來這裏戲耍於我。”


    “那幽州支騎兵都是久經沙場的弱勢,他們有意隱藏起自己,又豈會那麽容易讓你們發現。”


    那斥候旅帥聽到這話,也是感覺到菊花一緊。


    他十分明白楊公卿的憤怒,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他連忙解釋說道:“大帥,此事千真萬確,那支幽州騎兵就在前麵二十裏處,擺開了陣勢,仿佛要與我軍對陣。”


    “因而屬下才說,他們的動向已經被我們了解的清清楚楚了。”


    誰知楊公卿聽了這話更怒,竟然迴身一把拔出了後牆掛著的配刀,就要衝上前來,將這個斥候旅帥當場砍倒。


    左右的文武將領們看到這一幕,連忙上來將楊公卿給勸住了。


    楊公卿心中的怒火猶未消,大聲地罵道:“好一個狗東西,直到現在,你還敢在這裏戲耍我。”


    “我們軍隊如此的多,這隋軍斷後的騎兵又是那麽的少,他們豈敢會跟我們單獨對陣。”


    “你莫非是以為我是個傻子不成?”


    那斥候旅帥看到這個陣仗,已經快要被嚇哭了,甚至眼看著眼淚都馬上要掉下來。


    其實他心裏也十分委屈,他說的這些都是實話。


    那支幽州軍的騎兵。就真的在前麵二十裏處擺開了陣勢,仿佛要與他們一決高下。


    在場的楊公卿和文武將佐們。看到這斥候旅帥像極了,一個受盡委屈的小媳婦一樣,卻還是不肯認錯。


    他們心裏竟然也慢慢地迴過味來了。


    莫非這斥候旅帥說的,還真是真話不成?


    這樣在場的楊公卿和麾下的文武們,都感覺到有些不太敢相信。


    楊公卿此時心中的那股怒火勉強消下去了一點,他推開了身邊想要勸住他的文武,指著那斥候旅帥問道:“本帥再問你一次,你剛才說的那些可是真話?”


    那伺候李帥這一次是真的要哭出來了,一邊試著眼淚,一邊應認真地迴答道:“迴稟大帥,屬下說的是真的千真萬確啊!”


    “那兩千幽州軍騎兵,就在前麵二十裏處擺開陣勢,大帥若是不相信的話,大可再派別的人去探。”


    這話說的還真是有點不太客氣了,那劉萬堯看到這個陣勢上去,一巴掌抽掉了那斥候旅帥的幾顆牙。


    並且他大聲訓訴道:“大帥問你話,你竟然敢頂嘴。”


    這個時候斥候旅帥已經不敢說話了。


    他怎麽感覺,無論他說什麽都是錯的。


    其實這楊公卿的議事大帳裏麵,也慢慢的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安靜中。


    大家都已經有點拿不定主意,這幽州軍到底想要幹什麽了。


    楊公卿在這帳內來迴踱了兩步,又抬起頭來看向這些麾下的文武將佐,問道:“你們說這幽州軍,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想法?”


    “我們足足有數萬大軍,他們隻有兩千人,莫非他們想以卵擊石不成?”


    這個問題一時之間誰也迴答不了他。


    可終究在這氣氛越來越凝重的時候,劉萬堯站了出來,說道:“大帥手下倒是有一個想法,隻怕這幽州軍事太過於驕傲了,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行為。”


    楊公卿有些不太能了解他的話,隻等他接下去往下說。


    劉萬堯便給楊公卿和帳內的文武將佐解釋了起來。


    他說道:“眾所周知,幽州軍的作戰能力十分的強大,像張金稱和盧明月這樣名震天下的流民帥,都是死在了他的手裏。”


    “在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幽州軍的騎兵,其實是十分驕傲的,並不把我們這些義軍看在眼裏。”


    “並且我們聽說幽州軍作戰,就喜歡用他們強大的騎兵,去突襲義軍的大陣,斬殺他們的大將,以達到最後的勝利。”


    “恐怕這一次他們的想法也是這樣的,所以才有了兩千騎兵擺出陣勢,想要跟我們作戰的情況。”


    劉萬堯的這個分析一說出來,大家都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他們細心想了一想,心裏也認為,這恐怕就是唯一的可能性了。


    楊公卿和麾下的文武將佐們,都感覺到有些生悶氣。


    那幽州軍的騎兵們,竟然這樣輕視他們,這讓他們感覺到無比的屈辱。


    而劉萬堯看到他們這個狀態,倒是也沒有像他們一樣感覺到有什麽委屈的情緒,反倒顯得有幾分高興。


    隻見他走上前來對楊公卿說道:“大帥,這可是個天大的好事啊!”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追上那昏君的鑾駕,將其生擒活捉甚至當場處死,以達到讓大帥取而代之的目的。”


    “可是偏偏這個時候卻出現了這一隻攔路的騎兵,這必然會拖慢我們前進的速度。”


    “我們想要捕捉到那個昏君,就變成了一個很艱難的事情。”


    “而我們如果想繼續趕上那個昏君,就必須要盡快剿滅麵前的這些騎兵。”


    “可是騎兵移動的速度太快,我們大多數都是一些步兵,想要逮住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現如今這支幽州軍的騎兵正因為太過於驕傲,才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破綻。”


    “讓我們可以一舉將他們剿滅,再完成我們未了的計劃,這豈不妙哉!”


    楊公卿聽了這話也是一拍大腿。是啊!


    他怎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這樣子的話,這支幽州軍的騎兵,反倒是幫了他的大忙了。


    楊公卿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真正的喜色,說道:“劉將軍說的沒錯,真是天助我也!”


    他連忙催促麾下了軍隊加速前進,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麵前的這兩千騎兵快速地剿滅。


    他看到了自己當皇帝的希望,還沒有破滅,心裏的幹勁更足了。


    在他眼裏,他這幾萬人想要剿滅兩千的騎兵,實在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既然這幽州軍兩千騎兵自己要找死,那這個事情就怪不了他了。


    經過了快速的行軍,僅僅是在一個多時辰之後,數萬的人的流民軍,就趕到了幽州支騎兵的正前方。


    兩軍開始對峙。


    一邊隻有兩千多名幽州軍的騎兵,,而另外一邊則是數萬的楊公卿麾下的流民軍,從數量上說,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誰知這邊的楊公卿還沒有說話,那邊的幽州軍大陣中,已經跑出來了一名將領。


    隻見那名將領坐在馬上,高傲地對楊公卿喊道:“幽州軍在此,爾等亂民賊還不乖乖下馬請降?”


    “那個時候不乖乖下馬投降,等到待會被我們抓到之後,生死可由不得你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