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拿下了遼東城之後。


    裴璟便寫了捷報,派出使者給楊廣送了過去。


    並且隋軍在遼東城進行修整之後,就打算繼續往東進發了。


    畢竟遼東城都已經被打下來了,白岩城就更難阻擋他們的去路了。


    這一次進攻高句麗的計劃,比想象中順利得多,將士們的士氣都很高昂。


    同時,這一次戰爭出現的傷亡,也顯然比以往隋軍征討高句麗的戰爭要更少。


    在隋軍士兵的心目中,顯然就是因為自家總管英明神武,指揮了得的象征。


    這讓裴璟在幽州軍士兵中的威望,又拔高了幾個度。


    可是很可惜,在隋軍快要準備離開遼東城,往白岩城進發的時候,竟收到了懷荒鎮方向發來的皇帝詔書。


    原來裴璟派往涿郡攻傳捷報的使者,發現楊廣的鑾駕早已經離開了涿郡,進發到了懷荒鎮。


    於是,這傳達捷地的使者,馬不停蹄地往懷荒鎮跑,才終於追到了楊廣。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將捷報稟報了楊廣之後,並沒有從楊廣的臉上看到本應該有的興高采烈的表情。


    不僅如此,楊廣的臉上反而有著幾分陰暗。


    過後,楊廣更是直接給裴璟派出的使者下了一道詔令,讓他拿迴來給裴璟。


    這條命令十分簡單。


    就是要求裴璟的軍隊停止向東進發,留駐在遼東城。


    楊廣還特意命令了他,要求他依令而行,否則以軍法從事。


    裴璟跟幽州軍的將領們,收到這封詔令的時候,都顯得十分驚訝。


    而猜測到其中內情的裴璟,也不由得有些感歎。


    曆史這個車輪滾滾而行,還是沒有因為他,而發生什麽太大的改變。


    在曆史上,楊廣在這個時候,也是下了同樣的命令。


    其實朝廷現在的情況,也非常不好。


    連續幾天,楊廣的臉色都非常的難看。


    宮女和內侍伺候楊廣的時候,都有些戰戰兢兢的,害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杖斃。


    尤其是楊廣的車駕到達懷荒鎮已經有些時日了。


    但是國內之後傳來的消息十分不好,仿佛天下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差了。


    隋朝國內已經大亂,各地擁軍自立的亂民和軍頭更多,所征之兵多數未能按期到達。


    楊廣對高句麗發動戰爭,連續三年的征戰,使隋朝數十萬軍人喪生,還有大量民夫死亡。


    另外還有巨額物資損失,過度征斂破壞了隋朝的經濟,引起國內百姓對楊廣的強烈不滿。


    楊廣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


    至楊廣現在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時,各地大量百姓起事,使隋朝統治幾乎崩潰、名存實亡。


    這證明了,隋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不僅嚴重削弱了隋朝國力,導致民不聊生,更也使楊廣喪失了民心。


    《隋書·食貨誌》說:“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疆場之所傾敗。


    勞敝之所殂殞,雖複太半不歸,而每年興發。


    比屋良家之子,多赴於邊陲,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


    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饑餒,婦工紡績,不足以贍資官。


    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絕其煙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


    也就是說,天下人在疆場傾覆敗亡,因勞役而疲累致死。


    可雖然已經有三分之二的民夫死亡不歸,但每年都還在征發役夫。


    家家戶戶平民的子弟,大多開赴邊疆,骨肉分離哭泣的聲音,各種各縣都能聽到。


    老弱之人耕種田地,不足以解救饑餓,婦女紡織布匹,不足以供給行旅衣裝。


    宮殿樓觀成為茂密的草場,鄉裏之中煙火斷絕,人吃人的地方十處有四五處。


    不僅如此,再加上官吏貪狠暴虐,借機漁肉百姓,以致百姓窮困,財力都枯竭了。


    安分守己則無法忍受饑寒,死期也將迫近。


    剽掠則還可能活命,於是百姓開始相聚為群盜。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郡縣,都拒絕了楊廣的命令。


    有一些郡縣的府兵,的確是不願意再到遼東去送死。


    而還有一些郡縣的府兵,還是聽從了朝廷的命令,打算奔赴遼東。


    但卻因為中原各地的亂軍占據了道路,阻擋了他們北上的道路,導致他們根本無法趕到幽州。


    原定要進駐幽州的軍隊,最後竟隻來了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可想而知,這場戰爭如果再失敗了,全天下的人必然會更看清大隋虛弱。


    楊廣所麵臨的挑戰,也必定會更多,更大。


    萬幸的是,高句麗也困弊。


    他們經曆了三次隋軍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國力民力卻根本就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恢複。


    高句麗第二次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因為裴璟的橫空出世,直接導致高句麗根本就沒有占到什麽的便宜,反倒損失了不少的軍隊。


    現在在高句麗國內,別說普通的民眾了,就連底層的官員都是麵有菜色。


    可僅僅在一年之後的現在,楊廣就發動了第三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


    這個時候,讓高句麗的人拿什麽來抵抗隋軍呢!


    並且,隋朝的軍隊,還非常的給力。


    裴璟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渡過了遼水。


    他們攻下了遼東城,並且還在準備向白岩城進發。


    而隋朝來護兒在畢奢城,擊破一支高句麗軍,也在趁機向平壤進軍。


    這種勢如破竹的情況,給高句麗國內的軍民,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高句麗王高元十分害怕,連忙召集了所有的高級官員,前來宮中商議。


    高元戰戰兢兢地坐在廟堂之上,看著下首的大將軍乙支文德。


    他點驚恐地問道:“大將軍,隋軍來勢洶洶,我們還有能力再一次打退他們的進攻嗎?”


    乙支文德聽了這話,也是感覺頭疼得很。


    戰爭打的就是國力。


    如果他們的國力,還有第一次隋軍與高句麗戰爭的時候那麽強大。


    或許,他還有一定的把握。


    可是現在的高句麗,就是一窮二白。


    這種情況底下,想與隋軍作戰,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怕是連糧草都擠不出來。


    戰時消耗的糧草,至少是平時的三倍以上。


    可如果讓乙支文德說出喪氣的話,他一時之間也張不開這個嘴。


    高元看了他這個樣子,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明悟,倒也沒有為難他。


    他隻是歎了口氣,神色無比的頹然,就感覺到有幾分屈辱,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派出使者,向隋朝再跪一次吧!”


    “反正之前這些事情,我們都做得多了。”


    高元雖然是這樣說,但是他臉上的落寞之色,卻是騙不得人的。


    高句麗人從來不以為自己國家是一個小國。


    不然,他們也不會屢次三番,想要去挑釁隋朝的威嚴。


    甚至不客氣地說,高句麗國曾經也是有一統中原野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