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各軍開始快速地在琢郡集合。


    同時,朝廷方麵還調來了一位,善於修建浮橋的工部員外郎,協助他們修建浮橋。


    等到軍隊集合完畢,便開始向東進發,並且在兩天之後到達了遼水的邊上。


    修建浮橋的軍隊,開始在遼水的邊上進行搭建浮橋作業。


    而來護兒的兒子來整,也率領著一萬水軍,進入了遼水。


    裴璟率領著麾下的將領,就在遼水的邊上等著,準備迎接這支遠道而來的水軍。


    裴璟作為幽州總管,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帶著將領們來到這裏。


    但是顯然他對這隻水軍,是有野望的,自然不介意浪費點時間,與這支水軍的將領打好關係。


    水軍的戰船開始靠岸。


    裴璟看著這些戰船,感覺到有些眼饞。


    這些戰船可是能渡著數萬軍隊,從山東蓬萊出發,一直殺到高高句麗去的。


    若是將來他能夠將這些戰船也收歸麾下,那麽將會是他爭霸路上的一個重大助力。


    一架舷梯,從最大的那艘戰船搭到了岸上。


    隨後,從那艘戰船上走下來,一個四十多歲的水軍將領。


    這個水軍將領看起來神清氣爽,腰大膀圓,正是水軍的大將來整。


    對於裴璟能夠親自來迎接他,他也有些受寵若驚。


    兩邊相互見禮。


    秦瓊忙介紹給連忙給來整介紹:“來將軍,就是我們的總管,絳郡公裴璟。”


    然後他又給裴璟介紹道:“總管,這位就是來整將軍了。”


    秦瓊曾經在來護兒的麾下擔任將領,並且他還算是來護兒比較看重的年輕將領,與來整也打過不少的交道,兩人之間的關係倒還算是不差。


    因此,他對於來整這些水軍的將領,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因而,裴璟才讓他從中充當交際花的職責。


    不過裴璟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秦瓊,心裏想到,或許他以後要招攬這些水軍的時候,這秦瓊是一個頗為重要的渠道呢!


    兩方人相互見禮介紹結束,氣氛倒是不差,來整滿臉堆笑地對裴璟說道:“末將受陛下的命令,令我等前來協助友軍渡河。”


    “接下來渡河的這段時間,還請裴璟將軍要多多指點,多多關照啊!”


    裴璟笑了笑,他對來整的印象十分不錯,光是看他身後這些將領的站位和氣勢,就知道這來整也是個頗有才華的。


    裴璟倒也有客氣地說道:“來將軍客氣了。”


    “我年少開始從軍,隻要是在這陸上打仗的,不論是步兵騎兵,我都有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這是天下的將領中,我不能說是數一數二,但是也算是稍有建樹。”


    “可是就偏偏這水上的事情,我卻是一竅不通的,這多多指點怕是指點不上了。”


    “既然陛下派來將軍前來支援,那麽我們便是友軍,這是陸上的事情,我和幽州軍兄弟們一律承擔。”


    “可是,這一次水上的作戰和支持,就要全靠來將軍一力承擔了。”


    來整聽了裴璟這番話,對他大有好感。


    雖然裴璟剛才說的那番話,也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來整卻是沒有這種感覺。


    八百騎兵破七萬高句麗大營,半年之內平定張金稱,雪夜剿殺盧明月。


    裴璟著實做了幾件名震天下的大事,說他是一時的大將,想來無論是誰都沒有辦法反駁。


    而更讓來整讚譽的是,像裴璟這樣的將領太少了。


    以前他也不是沒配合過將領進行渡河。


    但是那些大將卻與裴璟有些不太一樣,多是幺五幺六地插手水軍進行指揮,反倒讓他們發揮不出自己的所長來。


    而裴璟這種幹脆放手的將領,還真是不多。


    來整已是帶上了幾分恭敬,說道:“總管放心,就這樣說好了。”


    “等到渡河之日,兄弟們必定使出渾身解數,以保證幽州軍兄弟的渡河順利。”


    聽到這個話,裴璟自然是相信的。


    來護兒的這幾個兒子,指揮水軍的功夫都不差。


    又過了數天。


    隨軍的浮橋已經製作完畢了,大軍可以隨時開始渡河。


    浮橋這種東西,不是在水上一直搭過去的。


    它是順著河流方向,從下往上搭建。


    等到要渡河的時候,從上遊放開浮橋,用小船推著浮橋,就把浮橋從河流上麵橫過來,搭到對岸去的。


    而這個過程中,就一定要計算好浮橋的長度。


    若是是太長了,對浮橋的前部也是一個損傷。


    如果浮橋最後推過去不夠長的話,那下場就更慘了。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麥鐵杖就是這樣死的。


    當時,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主動請纓擔任了大軍渡河的前鋒。


    也是如同今日一樣的攻略,等到隋軍渡河時,沒想到浮橋的長度不夠,離東岸還有幾丈,高句麗軍已經大批湧來。


    麥鐵杖看到隋軍渡河之時遇到了這種情況,就單槍匹馬衝到了河岸邊,隨後武賁郎將錢士雄和孟叉也跟了上來,這三人與岸上的高句麗兵展開了殊死搏鬥。


    雖然這三人都武藝高強,英勇無比,但無奈岸上的高句麗士兵越來越多,後麵的隋軍也無法接應他們。


    最後,三人寡不敵眾,奮勇戰死。


    所以裴璟對浮橋這個事情,尤其的看重。


    巨石穿空,驚濤拍浪,卷起千堆雪。


    隋軍開始從上遊將浮橋的一端放開,然後用小船幫助浮橋在這遼水之上橫過來。


    在場的將領們都感覺到有些緊張。


    但萬幸的是,這浮橋搭建的長度剛剛好,順利地橫到了遼水對岸去。


    裴璟一聲令下,率先渡河的裴行儼和雄闊海,率領著他們麾下的士兵們,前赴後繼往對岸殺去。


    其實對岸的守軍並不少,足足有近萬人。


    這遼水明顯也是他們的防禦重點。


    此時整個高句麗,國內的大軍也不過十多萬人,也是為了多殺傷一些隋軍的有生力量,故而才盡量的在這遼水邊上放置了近萬人。


    高句麗也是知道,這遼水注定是防不住的。


    來整率領著水軍的艦船,開始盡量靠近遼水的東岸,用強弓硬弩不停的攢射,盡量為強行渡河的隋軍提供支援。


    水軍的箭矢遮天蔽日,不少的高句麗軍隊,便是被隋軍水軍射來的箭矢,釘死在了灘塗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