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華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是個窮鬼。


    他以為這半年時間,通過救助站,自己已經掙到不少錢了。


    但現在看起來,這點錢和真的有錢人比起來,真的是九牛一毛。


    名額就在內部流通的一個拍賣軟件上,三天前,第一批置換的人已經都有了反饋——這錢花的值。


    28個人,全都換到了年輕的無病,健康的身體,沒有一個超過35歲。


    盧小華開始後悔,其實第一批名單征求意見的時候,他還是買得起一個名額的,而且不需要花大錢。


    雖然他本身不需要這個名額,但以他的社會關係,轉手一賣,隨便就是十幾倍,幾十倍的暴利!


    現在他就是傾家蕩產也買不起了,第二批名額的數量剛剛出爐,他們內部就已經把起拍價訂到了3億。


    美元。


    也就是說,要參與名額競拍,這是起拍價,按照他們很多參與者的決心來看,成交價起碼在五六億了。


    他連參加競拍的資格都沒有。


    五六億美元,對那些真正的富豪來說,隻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身家——去可以買到幾乎百分之百的全新人生。


    他們對競拍的態度都比較隨意,就像是決定一個投資項目。


    很多人都很理性,五六億這個價格,並不是說他們隻願意為置換花這麽多錢——而是考慮性價比。


    如果價錢再高,很多人就考慮換區置換了。


    國內算是一個區,現在國際上有能力控製大批人進行這種置換準備的,也不僅僅是國內,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名額出售。


    六億,已經算是溢價出售了。


    在非洲和南美區,也有資本正在搞類似的置換控製,報價隻有幾千萬美元,這個價格還可以談,盧小華都去諮詢過,但一來是那裏的置換條件不好,目前的數據顯示控製率並不高,八成都不到。


    而且那些新成立的組織信用也很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個價格還是太貴了,盧小華很清楚很多和自己差不多身家的人,在普通人眼裏,他們都算得上有錢人,隻要願意,過的生活可以說是跟頂級富豪別無二致。


    要麽除了私人飛機用不起,太空旅遊去不起,其他在地球上的,吃喝玩樂,老婆情人,都可以做到高配。


    但真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是顯出了不同。


    富豪可以花五六個億去買一個新身體,這些人肯嗎?別說五六億美元,五六百萬人民幣,他們都覺得心疼。


    普通人不值這個價錢嗎!


    一個普通人一輩子工作掙錢也掙不到這五六百萬!他們買了還虧了呢!


    這就是這些人普遍的想法。


    但現實不會因為他們的想法而有變化,控製置換是一種成本巨大的工作,甚至巨大到光靠單獨的一個國家根本無法控製和維持。


    盧小華雖然自己買不起,但並不妨礙他積極打聽這個事情的細節,同時聯絡供求關係——賺錢幾乎就是他的一種本能了。


    在救助站的時候,盧小華認識了不少的有錢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後來去置換的,這中間不少人還在一直跟他打聽跟置換相關的消息。


    都不用猜,能迴頭找他的,都是置換的不怎麽樣的。


    真要是什麽都好的新身體,新生活,又有錢,大部分都消失了——認認真真過自己的第二輩子去了。


    他在qq上甚至還專門給這些人現拉了一個群,上午他聽到的消息,還沒放涼中午就跟他們說了。


    第二批命的數量很多,有幾百個位置,但顯然,願意交錢的人,卻不一定有這麽多。


    但這價格是金石規定的,也幾乎就是國家規定的,沒的商量。


    第一輪是十幾個億的保證金,參與競拍,第二輪可以在第一輪的基礎上自己加價,是暗拍。


    最後國家公開唱標,拍到名額的等通知準備置換,拍不到的保證金退迴,等下一波。


    消息是剛出來的,金石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公開,采取的是定向聯係——隻聯係交得起錢,而且綜合素質還不錯的人。


    這就排除了一大批社會影響力很差的人。


    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這些人參與競買名,其實沒有限製——也就是說,不告訴他們,但如果他們自己知道了過來買,那也不攔著。


    這種政策執行上的細節區分,對盧小華來說,就意味著信息差帶來的巨大利潤。


    這兩天時間他到處打電話,一來是借錢,不管怎麽樣,哪怕是借,也要先借到買一個名額的錢。


    他自己的錢遠遠不夠,救助站掙的那點錢,說不定去非洲區能碰碰運氣,那裏便宜——但風險也大,隻保證7.5成功率。


    雖然比自然置換百分之40的滿意率要高了近一倍,但自然置換那可是免費的。


    國內現在的數據是百分之百,但官方解釋是隻到99.5,另外這千分之五,那就是小概率事件,碰到了自己認倒黴,國家會退錢,要是人死了,錢還會給指定的受益人。


    吃過午飯盧小華就開始打電話,聯係了十幾個人,隻有一兩個有點苗頭。


    大部分人都是聽到三億美元這個數字就搖頭——隻要不是真的老到岌岌可危,病到死到臨頭的,誰會舍得花這麽多冤枉錢。


    但其中兩個卻很感興趣,一個是一個女老板,她還問能不能安排漂亮點的,或者換成男人——男女互穿現在也有少量的案例了。


    另一個是個老頭,90多歲了,原裝的身體似乎還挺好,但置換的事也一直在打聽,他倒沒有什麽特別的要求,隻是想再等今天——他要安排和轉移資產。


    之後他又給陳晨打電話,他知道現在陳晨也有不少錢——可以拿出來一起投資。


    幫別人做中介,隻能掙一個手續費,但如果他們能自己搞到錢,定下來一個指標——轉賣出去就是暴利。


    但陳晨剛聽完就拒絕了:“這事太不靠譜了,三億美元!要是賣不出去怎麽辦?”


    對陳晨來說,三億美元換一個指標,也實在太過分了,這哪裏是買命,這麽多錢都可以去陰間買個閻王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穿是一種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南燒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南燒春並收藏亂穿是一種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