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有所愛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作者:平白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綏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發現自己還是躺靠在汪印懷中,還是在暇日齋內。
汪印後來就沒有再睡了,為了不驚醒她,他並沒有起身,而是倚靠在床頭,翻看著早前緹騎呈上來的案冊。
察覺到葉綏醒了,汪印伸手輕拍了拍她背後,低聲說道:「府中無事,累的話繼續睡一會。」
葉綏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隻是朝汪印靠得更緊了一些。
她不想繼續睡了,但也不想起床,整個人懶洋洋,隻想就這樣躺在溫暖的被窩裏什麽都不做。
這個時候,她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原來秋雨不知什麽時候已經下了。
秋風秋雨愁煞人,這個時節的風雨總免不了讓人感到蕭瑟之意,但是此刻葉綏卻感到說不出的舒適安寧。
從昨晚到現在,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她都已經到了一個極致,是他帶給給她的,是她自己感受到的,心境和早前的擔憂不安大不一樣了。
她想起了昨晚汪印所說的那句保證,他說不會再想了,是真的吧?
她睜了睜眼,思緒如白雲般卷卷舒舒,不知不覺問了出來:「半令,封伯他……你隻有過得好了,才不枉封伯受了那一箭。」
封伯是為了半令而死的,成為了半令心頭之痛,也成為了其不可碰觸的存在。
半令如此消沉,除了懷念封伯他們的悲痛之外,大概也有那麽一絲無法麵對的自責吧?
他明明知道返程路上會兇險,卻還是無法料到會有彭城之戰,以致死了那麽多人。
人無完人,誰能真正算無遺策?悲痛和自責不可沒有,也不可持久,半令既然說出了保證,那麽就是明白了吧?
汪印撫了撫她的長髮,許久許久,才淡淡道:「本座知道了。」
正如他昨晚所感悟的那樣,從阿寧到慶伯唐玉他們,這些人都在極盡所能想他振作起來,他還有那麽多牽掛和責任,怎麽能一直沉溺下去?
自這一天過後,汪印便和之前不一樣了。
他去了緹事廠,將朱離留下的藥方親自手抄一份,藏在了緹事廠的機密卷宗裏麵,同時吩咐木大夫盡快配製那名喚「朱離」的良藥。
他將封伯留下的那個小木馬打了個小孔,用繩子繫著掛在了腰間,替代了過去了掛著的玉佩。
小木馬隨著他走動而一晃一晃的,就好像封伯還跟著他身邊一樣。
當慶伯再次請他去賞桂花的時候,他點頭答應了,然後帶著葉綏去了金桂園……
他正在一步一步從消沉中走出來,也一點點在靠近光明,那些悲痛和懷念最終會成為暗影,不會消失,卻隻有光明才能映照出來。
看著這樣的汪印,葉綏一直緊緊揪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她不認為一夜魚水之歡就能有那麽大的影響力,半令的改變源於他自身,也源於慶伯等那麽多人的關切,她那一晚的舉動,隻是往將滿的水缸加了一瓢水而已。
真好啊,她深深愛著的人,也被那麽多人深深愛著。
愛可以讓一個人悲傷消沉,也可以讓一個人歡愉振作,這是多麽玄妙的東西啊。
隨著汪印的轉變,汪府的氣氛也隨之而變了。
因封伯朱離等人之死而出現的晦暗消沉漸漸淡了散去,府中眾人的生活和心情逐漸恢復了正常。
時間會撫平傷痛,讓人繼續堅毅前行。
經歷過風雨摧折的汪府眾人,心境變得更加強大而平和,特別是葉綏,無比珍惜這一段難得的平靜時光。
自廢太子之後,朝局也進入了短暫的風平浪靜時期。
太子已廢,新儲未立,加之國君不喜,在這樣一個微妙時期,誰都不敢主動提出重新冊立太子,這讓許多朝官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皇上昏迷期間,朝局動盪不安,現在太子被廢了,朝廷真的很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
因此,朝中無要事,送進汪府中的朝局動靜,在汪印看來也都是小事而已。
譬如廢太子鄭重日夜酗酒,皇貴妃範氏仍舊口不能言手腳不能動;又譬如皇上還是經常宿在壽康宮,也不時召十九皇子、二十一皇子前去問話……
這都是朝中的小事,真正的大事,在於京兆之外,在於江南道。
江南衛大將軍、副將都死得突然,江南衛群龍無首,沈肅的親信將領趁機發動譁變,危難之際,幸好嶺南衛大將軍關寒鬆反應迅速,果斷派出副將羅紺光前去平定譁變。
事急從權,現如今,羅紺光正帶著錄事參軍事柳元集駐紮在江南衛,一方麵是防止士兵再次譁變,另一方麵則是全力救治鬆江府水災。
鬆江府那場重大的水災,的確令國朝損失慘重,死了那麽多官員百姓,要讓它恢復成災前的模樣,沒有五六年時間是做不到的了。
偏偏鬆江府地處要衝,連接著江南道與河內道,歷來都是兵家、朝政重地,國朝根本等不起五六年的時間!
因此,永昭帝下旨,令戶部和工部竭盡所能,必須要在兩年之內使鬆江府恢復如常,不然,革職查問!
這對戶部和工部來說,無異是肩膀上壓了一座重山,稍有不慎,或許連腰都壓彎了。
汪印在早朝上見到戶部尚書陳就道的時候,發現其頭上白髮明顯增多了。朝事催人老,有多大的官位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這也是陳就道的職責。
汪印也給江南道緹騎和運轉閣下了指令,讓他們協助柳元集、沈醉山等人,為賑災出一份力。
雖然朝中有各種大事小事,但是對汪印來說,這都是一段難得平靜的時間,他和葉綏都十分珍惜。
因而,汪府的僕從們時常能見到他們一起在府中漫步賞花,連那些花兒似都能取悅人似的,開得格外鮮艷。
這一日,還是在他們閑步的時候,葉綏朝汪印笑笑道:「半令,我想進宮去見見姐姐和雲兒。」
</br>
汪印後來就沒有再睡了,為了不驚醒她,他並沒有起身,而是倚靠在床頭,翻看著早前緹騎呈上來的案冊。
察覺到葉綏醒了,汪印伸手輕拍了拍她背後,低聲說道:「府中無事,累的話繼續睡一會。」
葉綏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隻是朝汪印靠得更緊了一些。
她不想繼續睡了,但也不想起床,整個人懶洋洋,隻想就這樣躺在溫暖的被窩裏什麽都不做。
這個時候,她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原來秋雨不知什麽時候已經下了。
秋風秋雨愁煞人,這個時節的風雨總免不了讓人感到蕭瑟之意,但是此刻葉綏卻感到說不出的舒適安寧。
從昨晚到現在,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她都已經到了一個極致,是他帶給給她的,是她自己感受到的,心境和早前的擔憂不安大不一樣了。
她想起了昨晚汪印所說的那句保證,他說不會再想了,是真的吧?
她睜了睜眼,思緒如白雲般卷卷舒舒,不知不覺問了出來:「半令,封伯他……你隻有過得好了,才不枉封伯受了那一箭。」
封伯是為了半令而死的,成為了半令心頭之痛,也成為了其不可碰觸的存在。
半令如此消沉,除了懷念封伯他們的悲痛之外,大概也有那麽一絲無法麵對的自責吧?
他明明知道返程路上會兇險,卻還是無法料到會有彭城之戰,以致死了那麽多人。
人無完人,誰能真正算無遺策?悲痛和自責不可沒有,也不可持久,半令既然說出了保證,那麽就是明白了吧?
汪印撫了撫她的長髮,許久許久,才淡淡道:「本座知道了。」
正如他昨晚所感悟的那樣,從阿寧到慶伯唐玉他們,這些人都在極盡所能想他振作起來,他還有那麽多牽掛和責任,怎麽能一直沉溺下去?
自這一天過後,汪印便和之前不一樣了。
他去了緹事廠,將朱離留下的藥方親自手抄一份,藏在了緹事廠的機密卷宗裏麵,同時吩咐木大夫盡快配製那名喚「朱離」的良藥。
他將封伯留下的那個小木馬打了個小孔,用繩子繫著掛在了腰間,替代了過去了掛著的玉佩。
小木馬隨著他走動而一晃一晃的,就好像封伯還跟著他身邊一樣。
當慶伯再次請他去賞桂花的時候,他點頭答應了,然後帶著葉綏去了金桂園……
他正在一步一步從消沉中走出來,也一點點在靠近光明,那些悲痛和懷念最終會成為暗影,不會消失,卻隻有光明才能映照出來。
看著這樣的汪印,葉綏一直緊緊揪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她不認為一夜魚水之歡就能有那麽大的影響力,半令的改變源於他自身,也源於慶伯等那麽多人的關切,她那一晚的舉動,隻是往將滿的水缸加了一瓢水而已。
真好啊,她深深愛著的人,也被那麽多人深深愛著。
愛可以讓一個人悲傷消沉,也可以讓一個人歡愉振作,這是多麽玄妙的東西啊。
隨著汪印的轉變,汪府的氣氛也隨之而變了。
因封伯朱離等人之死而出現的晦暗消沉漸漸淡了散去,府中眾人的生活和心情逐漸恢復了正常。
時間會撫平傷痛,讓人繼續堅毅前行。
經歷過風雨摧折的汪府眾人,心境變得更加強大而平和,特別是葉綏,無比珍惜這一段難得的平靜時光。
自廢太子之後,朝局也進入了短暫的風平浪靜時期。
太子已廢,新儲未立,加之國君不喜,在這樣一個微妙時期,誰都不敢主動提出重新冊立太子,這讓許多朝官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皇上昏迷期間,朝局動盪不安,現在太子被廢了,朝廷真的很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
因此,朝中無要事,送進汪府中的朝局動靜,在汪印看來也都是小事而已。
譬如廢太子鄭重日夜酗酒,皇貴妃範氏仍舊口不能言手腳不能動;又譬如皇上還是經常宿在壽康宮,也不時召十九皇子、二十一皇子前去問話……
這都是朝中的小事,真正的大事,在於京兆之外,在於江南道。
江南衛大將軍、副將都死得突然,江南衛群龍無首,沈肅的親信將領趁機發動譁變,危難之際,幸好嶺南衛大將軍關寒鬆反應迅速,果斷派出副將羅紺光前去平定譁變。
事急從權,現如今,羅紺光正帶著錄事參軍事柳元集駐紮在江南衛,一方麵是防止士兵再次譁變,另一方麵則是全力救治鬆江府水災。
鬆江府那場重大的水災,的確令國朝損失慘重,死了那麽多官員百姓,要讓它恢復成災前的模樣,沒有五六年時間是做不到的了。
偏偏鬆江府地處要衝,連接著江南道與河內道,歷來都是兵家、朝政重地,國朝根本等不起五六年的時間!
因此,永昭帝下旨,令戶部和工部竭盡所能,必須要在兩年之內使鬆江府恢復如常,不然,革職查問!
這對戶部和工部來說,無異是肩膀上壓了一座重山,稍有不慎,或許連腰都壓彎了。
汪印在早朝上見到戶部尚書陳就道的時候,發現其頭上白髮明顯增多了。朝事催人老,有多大的官位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這也是陳就道的職責。
汪印也給江南道緹騎和運轉閣下了指令,讓他們協助柳元集、沈醉山等人,為賑災出一份力。
雖然朝中有各種大事小事,但是對汪印來說,這都是一段難得平靜的時間,他和葉綏都十分珍惜。
因而,汪府的僕從們時常能見到他們一起在府中漫步賞花,連那些花兒似都能取悅人似的,開得格外鮮艷。
這一日,還是在他們閑步的時候,葉綏朝汪印笑笑道:「半令,我想進宮去見見姐姐和雲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