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漕運之禍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作者:平白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這件大事,是江南道漕運出問題了!
漕運的重要性已不用贅說,是連接京兆和江南道的一個重要通道,還是無可替代的通道。
江南道乃富庶之地,有天下糧倉之稱,那裏的糧食、綢緞等物資 就是通過漕運運送至京兆。
可以說,這是一條強盛錢銀之道,現在這條通道斷了,對京兆、對國朝會有多大的影響就可想而知。
漕運關係著國計民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令國朝劇烈抖動。
它的重要性,其實也不亞於爭國本。在接到稟告之後,永昭帝不得不把注意力都從楊允恭身上移開去。
一個官員奏請廢太子其實還不是爭國本。相比之下,當然是江南道的漕運比楊允恭的奏疏更重要。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江南道漕運這麽多年都沒有出過差錯,現在為何會出現這麽大的問題?怎麽連物資都完全無法運送?」永昭帝這樣問道,並沒有掩飾臉上的怒火。
物資無法運送,這就是說漕運完全中斷了,這個結果,永昭帝簡直難以置信。
漕運的問題何等重要,此前一直都平穩有序,現在一旦出現問題,就是這麽重大的情況。
這說明,漕運出現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了,但此前竟然沒有官員察覺到不妥。
朕的官員到底在幹什麽?禦史台、戶部和工部的官員是不是疏忽職守?
戶部尚書陳就道正站在紫宸殿中,麵的帝王的質問訓斥,他隻能這樣請罪道:「皇上,此事是臣失察,請皇上恕罪!臣已經讓屬下官員前去查探江南道情況了,具體是怎樣的情況,定會查得清清楚楚的。」
此刻陳就道的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江南道漕運有多重要,如今中斷運送,對國朝有多大的影響。
陳就道是從戶部侍郎晉升為戶部尚書的,他這些年一直在戶部,對漕運的情況也相當熟悉。
——他是朝中最早發現漕運有問題的官員。
他發現了漕運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所運鬆的物資越來越少,這樣的情況持續已經有兩三年了,但是因為這種間隔和減少是逐步、點滴進行的,所以記錄這些情況的官員並沒有察覺到端倪,就連吏部考功、禦史台監察都沒有發現情況。
陳就道發現端倪之後,便派了屬下的官員去了解情,隻是屬下還在前去江南道的路上,漕運就出事了!
原本應該運送到京兆的糧食、絲綢等物品,壓根就沒有蹤影,早就過了最後的限期。隨後,江南道官員的書信才送到京兆,陳述了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江南道官員的書信當然是掩飾推搪,將問題歸結於天災人禍。
天災,乃是因為現在已經是秋冬交接的時候,雨水稀少,河床高聳,以致漕運時常無法進行;
人禍,便是漕運沿途有很多水匪,他們埋伏在河道兩岸,經常搶殺擄掠,致令人心惶惶。
正是因為這兩個主要原因,所以江南道漕運才會出現失控的情況,並且到了漕運中斷的嚴重程度。
以上這些,便是江南道官員對漕運問題的掩飾辯解,但是戶部的官員又不是愚笨的,主官陳就道更是精明無比,立刻就知道江南道官員在粉飾太平。
在此不得不說一下大安朝的漕運。
漕運如此如此,但在大安朝出現的時間不是很長,前後就經歷過兩代帝王而已。
在先帝正和帝之前,江南道和京兆之間並無漕運,然而江南道糧食充足,許多時候都要運抵京兆,那時所走的乃陸路,旅途耗時不用說,而且損耗也極多,每運糧一趟,隻有十之四五能存。
當時的朝官有感於此,便上疏正和帝,奏請開河道、轉漕運,此奏疏得到了正和帝的準許。
經過兩代帝王不斷整理、開鑿運道,漕運便正式形成、並且越來越重要,為江南道、京兆乃至國朝的繁榮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朝廷為此還成立了轉運司,專門掌管江南道漕運的情況。
到了現在,漕運的規模越來越大,轉運司的官員也越拉越多,有關漕運的用度浩繁,國朝在這一塊的負擔也不斷加大。
縱然如此,漕運的作用依然無可替代,為了維持漕運和轉運司的正常,戶部每年都劃撥大量的銀兩,用於疏通河道、增加船隻、剿匪護糧等種種開支。
並且,劃撥的銀兩一年比一年多,戶部的官員曾稱這為「用鬥錢運鬥米了,到了最後,漕運還是出了那麽多的問題,戶部的銀兩等於打了水漂,陳就道怎麽能接受這樣的情況。
河道水流減少、河床升高,所以船隻無法通行,這便是漕運中斷的最大原因!
可是,戶部每年劃撥的銀兩中,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於疏通河道、開鑿河道的,這些錢早就有用光了,為何沒有一點點效果?
還是說,這些銀兩根本就沒有用於這些方麵?!
另外,還是水匪猖獗的情況,轉運司的官員每次都用重金聘請得力的鏢師來護糧,難道這麽多年了、這些得力的鏢師會放任這些水匪劫掠?
不管怎麽說,漕運會出現這麽多問題,而且問題這麽嚴重,實在太不正常了。
「查!給朕查個清楚明白,漕運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另外,要盡快恢復漕運,要竭盡所能!」永昭帝下令道,臉上依然震怒不已。
陳就道當即應令而去,便是永昭帝沒有這個命令,他都打算徹查的,知道漕運的問題、盡力補救,這才是他將功贖罪的辦法。
隻是,漕運的水太深了,陳就道越查便越心驚。
</br>
漕運的重要性已不用贅說,是連接京兆和江南道的一個重要通道,還是無可替代的通道。
江南道乃富庶之地,有天下糧倉之稱,那裏的糧食、綢緞等物資 就是通過漕運運送至京兆。
可以說,這是一條強盛錢銀之道,現在這條通道斷了,對京兆、對國朝會有多大的影響就可想而知。
漕運關係著國計民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令國朝劇烈抖動。
它的重要性,其實也不亞於爭國本。在接到稟告之後,永昭帝不得不把注意力都從楊允恭身上移開去。
一個官員奏請廢太子其實還不是爭國本。相比之下,當然是江南道的漕運比楊允恭的奏疏更重要。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江南道漕運這麽多年都沒有出過差錯,現在為何會出現這麽大的問題?怎麽連物資都完全無法運送?」永昭帝這樣問道,並沒有掩飾臉上的怒火。
物資無法運送,這就是說漕運完全中斷了,這個結果,永昭帝簡直難以置信。
漕運的問題何等重要,此前一直都平穩有序,現在一旦出現問題,就是這麽重大的情況。
這說明,漕運出現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了,但此前竟然沒有官員察覺到不妥。
朕的官員到底在幹什麽?禦史台、戶部和工部的官員是不是疏忽職守?
戶部尚書陳就道正站在紫宸殿中,麵的帝王的質問訓斥,他隻能這樣請罪道:「皇上,此事是臣失察,請皇上恕罪!臣已經讓屬下官員前去查探江南道情況了,具體是怎樣的情況,定會查得清清楚楚的。」
此刻陳就道的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江南道漕運有多重要,如今中斷運送,對國朝有多大的影響。
陳就道是從戶部侍郎晉升為戶部尚書的,他這些年一直在戶部,對漕運的情況也相當熟悉。
——他是朝中最早發現漕運有問題的官員。
他發現了漕運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所運鬆的物資越來越少,這樣的情況持續已經有兩三年了,但是因為這種間隔和減少是逐步、點滴進行的,所以記錄這些情況的官員並沒有察覺到端倪,就連吏部考功、禦史台監察都沒有發現情況。
陳就道發現端倪之後,便派了屬下的官員去了解情,隻是屬下還在前去江南道的路上,漕運就出事了!
原本應該運送到京兆的糧食、絲綢等物品,壓根就沒有蹤影,早就過了最後的限期。隨後,江南道官員的書信才送到京兆,陳述了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江南道官員的書信當然是掩飾推搪,將問題歸結於天災人禍。
天災,乃是因為現在已經是秋冬交接的時候,雨水稀少,河床高聳,以致漕運時常無法進行;
人禍,便是漕運沿途有很多水匪,他們埋伏在河道兩岸,經常搶殺擄掠,致令人心惶惶。
正是因為這兩個主要原因,所以江南道漕運才會出現失控的情況,並且到了漕運中斷的嚴重程度。
以上這些,便是江南道官員對漕運問題的掩飾辯解,但是戶部的官員又不是愚笨的,主官陳就道更是精明無比,立刻就知道江南道官員在粉飾太平。
在此不得不說一下大安朝的漕運。
漕運如此如此,但在大安朝出現的時間不是很長,前後就經歷過兩代帝王而已。
在先帝正和帝之前,江南道和京兆之間並無漕運,然而江南道糧食充足,許多時候都要運抵京兆,那時所走的乃陸路,旅途耗時不用說,而且損耗也極多,每運糧一趟,隻有十之四五能存。
當時的朝官有感於此,便上疏正和帝,奏請開河道、轉漕運,此奏疏得到了正和帝的準許。
經過兩代帝王不斷整理、開鑿運道,漕運便正式形成、並且越來越重要,為江南道、京兆乃至國朝的繁榮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朝廷為此還成立了轉運司,專門掌管江南道漕運的情況。
到了現在,漕運的規模越來越大,轉運司的官員也越拉越多,有關漕運的用度浩繁,國朝在這一塊的負擔也不斷加大。
縱然如此,漕運的作用依然無可替代,為了維持漕運和轉運司的正常,戶部每年都劃撥大量的銀兩,用於疏通河道、增加船隻、剿匪護糧等種種開支。
並且,劃撥的銀兩一年比一年多,戶部的官員曾稱這為「用鬥錢運鬥米了,到了最後,漕運還是出了那麽多的問題,戶部的銀兩等於打了水漂,陳就道怎麽能接受這樣的情況。
河道水流減少、河床升高,所以船隻無法通行,這便是漕運中斷的最大原因!
可是,戶部每年劃撥的銀兩中,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於疏通河道、開鑿河道的,這些錢早就有用光了,為何沒有一點點效果?
還是說,這些銀兩根本就沒有用於這些方麵?!
另外,還是水匪猖獗的情況,轉運司的官員每次都用重金聘請得力的鏢師來護糧,難道這麽多年了、這些得力的鏢師會放任這些水匪劫掠?
不管怎麽說,漕運會出現這麽多問題,而且問題這麽嚴重,實在太不正常了。
「查!給朕查個清楚明白,漕運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另外,要盡快恢復漕運,要竭盡所能!」永昭帝下令道,臉上依然震怒不已。
陳就道當即應令而去,便是永昭帝沒有這個命令,他都打算徹查的,知道漕運的問題、盡力補救,這才是他將功贖罪的辦法。
隻是,漕運的水太深了,陳就道越查便越心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