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廣陵散》麵世
三國:攤牌了,我是曹操 作者:綠衣卿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3章《廣陵散》麵世
無論怎麽說!
蔡琰的開口,還是幫江琛解了圍。
所以,哪怕他知道眾人產生誤會,江琛隻能微笑點頭,算是默認下蔡琰這個說法。
反正先過這一關就行,其他事情,以後再說,總不能還有人要我幫他們治病吧?
這邊江琛笑容僵硬,默默在心中自我安慰。
那邊蔡邕終於發現自己慢待了客人,他與蔡琰商議幾句,後者屈指在焦尾琴上一勾……
嗡……
一聲琴響,金戈炸裂。
眾人精神一震,紛紛肅然坐好。
蔡邕微笑取出一根竹簫,枯瘦的十指按住簫孔,簫聲嗚嗚,夾在錚錚琴聲之中。
古琴洞簫,相互應答,慷慨激昂,氣勢宏偉。
亭內除了江琛這水貨,其他人都是聽得如癡如醉。
相比搖頭晃腦,深陷樂曲的其他人,江琛越聽越覺得這首曲子很是耳熟。
等到盞茶過去,蔡家父女停下奏樂,江琛恍然大悟,這《聶政刺韓傀曲》不就是《廣陵散》嘛。
當初看tvb《笑傲江湖》,江琛記得劇中有個名場麵:
令狐衝被向問天忽悠去江南梅莊救任我行,二人總共帶上四件寶物去釣梅莊四友。
梅莊老大黃鍾公,便是一名琴癡,此老終身尋找失佚多年的《廣陵散》。
出於好奇,江琛事後通過網絡找過《廣陵散》,對於這首古曲,他並不陌生。
若非今天蔡邕蔡琰初見古譜,二人演奏,時有停頓,江琛恐怕早就聽出來了。
“董公子,這卷《聶政刺韓傀曲》,經老夫與小女的鑒定,十有八九乃是真品。”蔡邕看到沉浸在曲子尚未迴神的眾人,不由得撫須大笑。
今日江琛在逆風的情況下,寫下一篇足可留世的《師說》,使得他蔡門一脈淪為陪襯。
眼下利用董喜送來的古譜,蔡邕小小扳迴一局,自然有些得意。
可正當蔡邕暗歎終於挽迴些許麵皮的時候。
蔡琰脆生生問道:“奴家剛剛看到王大哥麵露恍然,可是對奴家與家父演奏的曲子有些異議?”
咦!
女兒,你怎把話題扯到這王華身上了?
一想剛剛江琛自表閑暇興致在於製茶,蔡邕啞然失笑。
文采方麵,這位王華王守華已用一篇《師說》力壓全場。
可說到音律,難道對方還能強過他們父女不成?
不是我蔡邕吹……
對於古譜的研究,莫說放在當前,便是擴大到洛陽,乃至大漢十三州,我蔡邕自認第二,沒誰有勇氣跳出說第一。
蔡邕放下洞簫,看向江琛笑道:“董公子送來的古譜,共有七處字跡模糊的地方。
老夫與琰兒倉促續上,難免有些銜接不太完美。
守華若有異議,隻管暢所欲言,如能補好這首古曲,今日此事傳了出去,亦是一段佳話啊。”
言罷,蔡邕刻意衝著江琛眨眨眼睛。
江琛當場懵逼!
我說了什麽?
我什麽也沒說!
你們父女為何要亂給我加人設?
剛剛才給我加了一個研究醫生,現在還要多加一個作曲家!!!
蔡邕心中暗笑,之前《師說》一文,江琛可謂出盡風頭!
他正在發愁,僅僅鑒定補好這部《聶政刺韓傀曲》,恐怕難以挽迴丟掉的麵子。
女兒現在來了一記助攻,蔡邕發現自己正好順勢壓壓這位王守華的風頭。
至於此舉會不會落個以大欺小的名頭……
蔡邕顧不上了!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
他被董卓供起來當吉祥物,後者不就是看重他在士族圈內的崇高地位嗎?
一個身處高位,卻知曉及時把女兒嫁掉,幫她逃離政治漩渦的老文青。
蔡邕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有些呆板,可絕對不是一個蠢人!
甚至在音律這個主場上,蔡邕已經想好江琛迴答不上,自己要如何幫助對方圓場了。
畢竟!
丟掉的聲望必須撿起,同時太原王家亦不能太過得罪。
以大欺小已經很遭人詬病,假如逼迫太緊,王允事後肯定要與他翻臉。
相識幾十年,蔡邕了解老王頭的暴脾氣。
江琛完全沒有想到,吃東西要被人拎出來鞭打,默默聽歌還要遭人詰難。
天可憐見……
剛剛想到《廣陵散》,自己隻是麵色微微一變。
就這樣,還被蔡琰發現了,這隻小蘿莉的眼睛,未免太毒了一些吧?
江琛無語看向蔡琰,後者眨著卡姿蘭大眼睛,用一副怯怯的表情看著他。
這……
江琛有火都發不出來,原因無他,對方的顏值太高了,讓人不忍心對其發怒。
“竟有七處遺缺?吾隻聽出五處……”王黑輕歎一聲。
好在還有小黑,我連一處都聽不出來呢。
就在江琛以為,小正太要幫自己解圍時。
王黑轉身看來,用崇拜的語氣說道:“族兄,既然你都聽出來了,那就勿要藏拙了。
正如蔡爺爺說的,若能補全此曲,今日之事,勢必成為一段佳話。”
嘿,等等!
你小子為何對我這麽有信心?
江琛瞠目結舌,嘴巴微張看著王黑。
未等江琛推辭,顧雍拱手笑道:“王兄勿要推辭,以老師在音律方麵的造詣,這世上能得他老人家推崇的人可不多!
來!顧某幫王兄研磨,今天若能促成此事,顧某可謂不虛此行了。”
顧雍早就看出,江琛在音律方麵研究不深。
先前眾人被琴聲簫聲吸引,隻有江琛最先迴神,而且還露出一抹不以為然的表情。
時刻關注江琛的顧雍,哪怕沒有蔡邕開口,等下他依舊會伺機發難。
得益衛仲道挖坑,今天蔡門一脈丟了天大的麵子。
顧雍身為大師兄,自然得幫師門找迴場子,否則隨著《師說》流傳出去,衛仲道聲名狼藉,蔡邕顏麵受損,他同樣要受牽連。
董喜、王義、吳永發現江琛被架到火上,雙雙交換了一下眼色,明白這是蔡家一門的反擊。
守華兄,今天你的風頭出得夠多了。
蔡中郎乃是我們洛陽士族的旗幟,我們隻能對你說聲抱歉了……
三人都是權貴家族出來的公子哥兒。
論起學問,他們不一定做得好,可要坑人,誰不是一把好手?
曲譜乃是董喜獻上,他當仁不讓接過顧雍的話頭:“王兄大才,此事,豈能缺少董某,來來來,在下為王兄鋪紙。”
“抬案這種力氣活,交給我王義吧。”
“哈哈,那吳某就隻能捧香爐了……”
眼見就差來一個太監脫靴,自己就要變成東漢版李白,江琛徹底無語了。
握著不知誰塞過來的毛筆,江琛真有點動怒了。
早知發生這麽多的波折,他是瘋了才和王黑走進蔡府?
啪嗒!
隨手丟掉毛筆,江琛麵無表情站了起來。
眾人見狀麵麵相窺,尤其蔡邕最為著急,正當他以為江琛想要翻臉的時候。
江琛無聲走到他父女的麵前,俯身在蔡琰背後眾多樂器中抽出一張古箏。
十指按住琴弦,江琛深吸一口氣,古箏版本的《廣陵散》橫跨一千多年的時空,在蔡邕府上的聽琴亭響起。
無論怎麽說!
蔡琰的開口,還是幫江琛解了圍。
所以,哪怕他知道眾人產生誤會,江琛隻能微笑點頭,算是默認下蔡琰這個說法。
反正先過這一關就行,其他事情,以後再說,總不能還有人要我幫他們治病吧?
這邊江琛笑容僵硬,默默在心中自我安慰。
那邊蔡邕終於發現自己慢待了客人,他與蔡琰商議幾句,後者屈指在焦尾琴上一勾……
嗡……
一聲琴響,金戈炸裂。
眾人精神一震,紛紛肅然坐好。
蔡邕微笑取出一根竹簫,枯瘦的十指按住簫孔,簫聲嗚嗚,夾在錚錚琴聲之中。
古琴洞簫,相互應答,慷慨激昂,氣勢宏偉。
亭內除了江琛這水貨,其他人都是聽得如癡如醉。
相比搖頭晃腦,深陷樂曲的其他人,江琛越聽越覺得這首曲子很是耳熟。
等到盞茶過去,蔡家父女停下奏樂,江琛恍然大悟,這《聶政刺韓傀曲》不就是《廣陵散》嘛。
當初看tvb《笑傲江湖》,江琛記得劇中有個名場麵:
令狐衝被向問天忽悠去江南梅莊救任我行,二人總共帶上四件寶物去釣梅莊四友。
梅莊老大黃鍾公,便是一名琴癡,此老終身尋找失佚多年的《廣陵散》。
出於好奇,江琛事後通過網絡找過《廣陵散》,對於這首古曲,他並不陌生。
若非今天蔡邕蔡琰初見古譜,二人演奏,時有停頓,江琛恐怕早就聽出來了。
“董公子,這卷《聶政刺韓傀曲》,經老夫與小女的鑒定,十有八九乃是真品。”蔡邕看到沉浸在曲子尚未迴神的眾人,不由得撫須大笑。
今日江琛在逆風的情況下,寫下一篇足可留世的《師說》,使得他蔡門一脈淪為陪襯。
眼下利用董喜送來的古譜,蔡邕小小扳迴一局,自然有些得意。
可正當蔡邕暗歎終於挽迴些許麵皮的時候。
蔡琰脆生生問道:“奴家剛剛看到王大哥麵露恍然,可是對奴家與家父演奏的曲子有些異議?”
咦!
女兒,你怎把話題扯到這王華身上了?
一想剛剛江琛自表閑暇興致在於製茶,蔡邕啞然失笑。
文采方麵,這位王華王守華已用一篇《師說》力壓全場。
可說到音律,難道對方還能強過他們父女不成?
不是我蔡邕吹……
對於古譜的研究,莫說放在當前,便是擴大到洛陽,乃至大漢十三州,我蔡邕自認第二,沒誰有勇氣跳出說第一。
蔡邕放下洞簫,看向江琛笑道:“董公子送來的古譜,共有七處字跡模糊的地方。
老夫與琰兒倉促續上,難免有些銜接不太完美。
守華若有異議,隻管暢所欲言,如能補好這首古曲,今日此事傳了出去,亦是一段佳話啊。”
言罷,蔡邕刻意衝著江琛眨眨眼睛。
江琛當場懵逼!
我說了什麽?
我什麽也沒說!
你們父女為何要亂給我加人設?
剛剛才給我加了一個研究醫生,現在還要多加一個作曲家!!!
蔡邕心中暗笑,之前《師說》一文,江琛可謂出盡風頭!
他正在發愁,僅僅鑒定補好這部《聶政刺韓傀曲》,恐怕難以挽迴丟掉的麵子。
女兒現在來了一記助攻,蔡邕發現自己正好順勢壓壓這位王守華的風頭。
至於此舉會不會落個以大欺小的名頭……
蔡邕顧不上了!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
他被董卓供起來當吉祥物,後者不就是看重他在士族圈內的崇高地位嗎?
一個身處高位,卻知曉及時把女兒嫁掉,幫她逃離政治漩渦的老文青。
蔡邕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有些呆板,可絕對不是一個蠢人!
甚至在音律這個主場上,蔡邕已經想好江琛迴答不上,自己要如何幫助對方圓場了。
畢竟!
丟掉的聲望必須撿起,同時太原王家亦不能太過得罪。
以大欺小已經很遭人詬病,假如逼迫太緊,王允事後肯定要與他翻臉。
相識幾十年,蔡邕了解老王頭的暴脾氣。
江琛完全沒有想到,吃東西要被人拎出來鞭打,默默聽歌還要遭人詰難。
天可憐見……
剛剛想到《廣陵散》,自己隻是麵色微微一變。
就這樣,還被蔡琰發現了,這隻小蘿莉的眼睛,未免太毒了一些吧?
江琛無語看向蔡琰,後者眨著卡姿蘭大眼睛,用一副怯怯的表情看著他。
這……
江琛有火都發不出來,原因無他,對方的顏值太高了,讓人不忍心對其發怒。
“竟有七處遺缺?吾隻聽出五處……”王黑輕歎一聲。
好在還有小黑,我連一處都聽不出來呢。
就在江琛以為,小正太要幫自己解圍時。
王黑轉身看來,用崇拜的語氣說道:“族兄,既然你都聽出來了,那就勿要藏拙了。
正如蔡爺爺說的,若能補全此曲,今日之事,勢必成為一段佳話。”
嘿,等等!
你小子為何對我這麽有信心?
江琛瞠目結舌,嘴巴微張看著王黑。
未等江琛推辭,顧雍拱手笑道:“王兄勿要推辭,以老師在音律方麵的造詣,這世上能得他老人家推崇的人可不多!
來!顧某幫王兄研磨,今天若能促成此事,顧某可謂不虛此行了。”
顧雍早就看出,江琛在音律方麵研究不深。
先前眾人被琴聲簫聲吸引,隻有江琛最先迴神,而且還露出一抹不以為然的表情。
時刻關注江琛的顧雍,哪怕沒有蔡邕開口,等下他依舊會伺機發難。
得益衛仲道挖坑,今天蔡門一脈丟了天大的麵子。
顧雍身為大師兄,自然得幫師門找迴場子,否則隨著《師說》流傳出去,衛仲道聲名狼藉,蔡邕顏麵受損,他同樣要受牽連。
董喜、王義、吳永發現江琛被架到火上,雙雙交換了一下眼色,明白這是蔡家一門的反擊。
守華兄,今天你的風頭出得夠多了。
蔡中郎乃是我們洛陽士族的旗幟,我們隻能對你說聲抱歉了……
三人都是權貴家族出來的公子哥兒。
論起學問,他們不一定做得好,可要坑人,誰不是一把好手?
曲譜乃是董喜獻上,他當仁不讓接過顧雍的話頭:“王兄大才,此事,豈能缺少董某,來來來,在下為王兄鋪紙。”
“抬案這種力氣活,交給我王義吧。”
“哈哈,那吳某就隻能捧香爐了……”
眼見就差來一個太監脫靴,自己就要變成東漢版李白,江琛徹底無語了。
握著不知誰塞過來的毛筆,江琛真有點動怒了。
早知發生這麽多的波折,他是瘋了才和王黑走進蔡府?
啪嗒!
隨手丟掉毛筆,江琛麵無表情站了起來。
眾人見狀麵麵相窺,尤其蔡邕最為著急,正當他以為江琛想要翻臉的時候。
江琛無聲走到他父女的麵前,俯身在蔡琰背後眾多樂器中抽出一張古箏。
十指按住琴弦,江琛深吸一口氣,古箏版本的《廣陵散》橫跨一千多年的時空,在蔡邕府上的聽琴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