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們想要投靠江先生
三國:攤牌了,我是曹操 作者:綠衣卿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0章我們想要投靠江先生
張楊差點被宋憲這一出閃到老腰,若非之後郝萌同樣翻身下馬束手就擒,他肯定以為自己沒有睡醒。
先下令總攻……
然後再投降……
二人這是什麽神仙操作?
正常人想投降,不得先派細作,雙方談好條件,然後陣前反水,帶著軍隊投誠嗎?
可今天宋憲和郝萌不按套路走啊,開戰便下令總攻,等到兩軍陷入混戰,二人卻跑來敵軍陣營投降……
這種做法,不管哪方得勝。
對宋憲郝萌都是極其不妙!
若是張楊軍打贏,這兩人除了身邊少數親兵,幾乎等同光杆子投靠過來。
莫說日後他們能不能得到重用,光光手下沒兵,不管去了哪裏,二人說話都沒分量啊。
至於並州狼騎得勝……
那就更不用說了,舍棄一場大勝的戰功,投靠到戰敗的一方。
僅僅‘蠢笨如牛’,‘有眼無珠’這類的汙名,足夠讓他們倆人一輩子沒法出頭了。
張楊狐疑打量著兩人,不管他怎麽盤算,都覺得對方舉動無法理解。
好在!
郝萌個人能力不強,卻是一個精細人。
看出張楊沒有聽清宋憲的意思,他抓緊機會解釋:“張大人,末將倆人,仰慕江先生已久,勞煩您引薦一下……”
江先生?
這……
這倆人竟想投靠江琛!
對了!對了!
我說三千並州狼騎,這倆人怎麽說舍就舍了,原來打著這個主意!
張楊倒抽一口涼氣,震驚看著郝萌二人:“兩位好大的手筆,可是,你們哪來信心,張某會幫你們引薦?”
“張大人,您這一萬槍兵,早就可以熟練擺出馬其頓方陣。
這些天,呂布親自領兵都衝不開您的陣型,何況我們二人?
況且我們身為領兵主將,卻在戰場上帶頭投降,此舉,足夠讓我軍士氣大跌。
曆經起初混戰,無須多久,您麾下軍隊便能穩住防線,吃下我們帶來的三千騎兵。
我們送上這麽大一份功勞,隻求您能幫我們二人引見一下江先生,這個要求過分嗎?”
郝萌微笑抬抬下巴,示意張楊看看戰場。
事實果然如同郝萌所言。
看到兩位主將帶頭投降,難得鼓起血勇的並州狼騎,除了少數機靈抽身逃走,剩下都是揮著武器亂砍,早就沒有章法和戰意了。
“郝將軍好算計。”
“張大人言笑,您身為當代大儒,無須跟末將這種小人物計較,還請您高抬貴手,成人之美一次吧。”
郝萌擅長溜須拍馬。
一句當代大儒,捧得張楊飄飄然。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類似張楊這類世家子弟,誰不是以儒士自稱?
“咳咳,張某隻能答應幫你們帶個話,至於成不成,那得看江先生的態度。”
不管怎麽說,今天郝萌宋憲都是送給自己一場大功勞,眼下對方不僅刻意做小,而且還在言語上極力奉承自己。
張楊覺得,還是順水推舟為好,畢竟對方坦言投靠江琛,給他十個膽子都不敢隱瞞下來。
“不管江先生願不願接納我倆,張大人的恩情,我們都記住了。”郝萌繼續賠笑說道。
張楊決心示好,又看戰況有利自己一方,幹脆令人解開宋憲一行人的繩索,僅是收繳他們的武器馬匹和盔甲。
曹操對於呂布,一直不敢掉以輕心。
收到張楊求援,他立即帶兵過來增援,王匡喬瑁聞訊,倆人同樣趕來。
可讓他們震驚的是,等他們到場,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除了一兩成並州狼騎逃走,大部分不是戰死就是被俘。
反而此次來犯敵軍的兩位主將,宋憲、郝萌,居然穿著單衣站在張楊身旁,嘀嘀咕咕對著打掃戰場的張楊軍指指點點。
“張兄,這是……”曹操驚訝看著張楊。
“孟德,這兩位將軍說……”
張楊把宋憲和郝萌為了投靠江琛,不惜把呂布麾下三千並州狼騎,悉數當成進身之階敘說一遍。
眾人聽後,全被驚得目瞪口呆。
自詡見過大世麵的曹操,這會兒也是眼角跳動,看著躬身站在一旁的宋憲二人徹底無語。
“哼!笑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武將投降謀主的先例!
況且,江琛乃是孟德麾下的謀主。
此戰,孟德又沒參戰,你們要投降,那也得投降張兄才對。”
王匡陰陽怪氣打破沉寂,他不願讓宋憲和郝萌投靠江琛,在他看來,此舉與投降曹操有何區別?
曹操現在勢力已經很強了,再得宋憲和郝萌,他還不得被欺負死啊?
何況,刨除他和曹操的私人恩怨。
宋憲和郝萌,王匡挺眼熱的。
這倆人都是並州係出身,可能在武力上略有欠缺。
可他們都是真正的騎將,並非各路諸侯麾下那些半路出家的騎兵將領,而是擁有訓練騎兵經驗的稀有人才。
“哼!稚叔都沒說話,公節你著什麽急。”曹操淡淡一笑。
張楊還得靠曹操坐實自己全滅三千並州狼騎的軍功,豈會在這時候拆曹操的台?
“孟德所言甚是,兩位將軍都是主動投降,算不上張某的戰俘。何況,張某麾下兵少,現在沒有位置安排他們兩位大才。”
看到張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王匡氣得半死。
喬瑁同樣眼熱宋憲兩人,他趁機拍著胸脯保證,他喬元偉手下的位置多得是。
如果宋憲兩人願意‘轉會’,他保證倆人過去就是一軍的扛把子。
“宋某早就厭倦沙場,隻想成為江先生的門客。”
“郝某隻願成為江先生門下走狗。”
宋憲和郝萌鳥都不鳥喬瑁,一人一句,直接把天聊死。
曹操見狀哈哈大笑,王匡和喬瑁沒臉留下,悻悻離去。
張楊摸摸頷下長須,低聲嘟囔:“呂布不比你們強?人家連呂布都棄了,哪還看得上你們二人……”
言罷,張楊帶著親兵撤走,把空間留給曹操和宋憲二人。
“嗬嗬,兩位都認得曹某,曹某就不贅言了,便由曹某來當這個引薦人好了。
不過,我們去見江兄之前,這有幾句必須叮囑你們一下。”
張楊差點被宋憲這一出閃到老腰,若非之後郝萌同樣翻身下馬束手就擒,他肯定以為自己沒有睡醒。
先下令總攻……
然後再投降……
二人這是什麽神仙操作?
正常人想投降,不得先派細作,雙方談好條件,然後陣前反水,帶著軍隊投誠嗎?
可今天宋憲和郝萌不按套路走啊,開戰便下令總攻,等到兩軍陷入混戰,二人卻跑來敵軍陣營投降……
這種做法,不管哪方得勝。
對宋憲郝萌都是極其不妙!
若是張楊軍打贏,這兩人除了身邊少數親兵,幾乎等同光杆子投靠過來。
莫說日後他們能不能得到重用,光光手下沒兵,不管去了哪裏,二人說話都沒分量啊。
至於並州狼騎得勝……
那就更不用說了,舍棄一場大勝的戰功,投靠到戰敗的一方。
僅僅‘蠢笨如牛’,‘有眼無珠’這類的汙名,足夠讓他們倆人一輩子沒法出頭了。
張楊狐疑打量著兩人,不管他怎麽盤算,都覺得對方舉動無法理解。
好在!
郝萌個人能力不強,卻是一個精細人。
看出張楊沒有聽清宋憲的意思,他抓緊機會解釋:“張大人,末將倆人,仰慕江先生已久,勞煩您引薦一下……”
江先生?
這……
這倆人竟想投靠江琛!
對了!對了!
我說三千並州狼騎,這倆人怎麽說舍就舍了,原來打著這個主意!
張楊倒抽一口涼氣,震驚看著郝萌二人:“兩位好大的手筆,可是,你們哪來信心,張某會幫你們引薦?”
“張大人,您這一萬槍兵,早就可以熟練擺出馬其頓方陣。
這些天,呂布親自領兵都衝不開您的陣型,何況我們二人?
況且我們身為領兵主將,卻在戰場上帶頭投降,此舉,足夠讓我軍士氣大跌。
曆經起初混戰,無須多久,您麾下軍隊便能穩住防線,吃下我們帶來的三千騎兵。
我們送上這麽大一份功勞,隻求您能幫我們二人引見一下江先生,這個要求過分嗎?”
郝萌微笑抬抬下巴,示意張楊看看戰場。
事實果然如同郝萌所言。
看到兩位主將帶頭投降,難得鼓起血勇的並州狼騎,除了少數機靈抽身逃走,剩下都是揮著武器亂砍,早就沒有章法和戰意了。
“郝將軍好算計。”
“張大人言笑,您身為當代大儒,無須跟末將這種小人物計較,還請您高抬貴手,成人之美一次吧。”
郝萌擅長溜須拍馬。
一句當代大儒,捧得張楊飄飄然。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類似張楊這類世家子弟,誰不是以儒士自稱?
“咳咳,張某隻能答應幫你們帶個話,至於成不成,那得看江先生的態度。”
不管怎麽說,今天郝萌宋憲都是送給自己一場大功勞,眼下對方不僅刻意做小,而且還在言語上極力奉承自己。
張楊覺得,還是順水推舟為好,畢竟對方坦言投靠江琛,給他十個膽子都不敢隱瞞下來。
“不管江先生願不願接納我倆,張大人的恩情,我們都記住了。”郝萌繼續賠笑說道。
張楊決心示好,又看戰況有利自己一方,幹脆令人解開宋憲一行人的繩索,僅是收繳他們的武器馬匹和盔甲。
曹操對於呂布,一直不敢掉以輕心。
收到張楊求援,他立即帶兵過來增援,王匡喬瑁聞訊,倆人同樣趕來。
可讓他們震驚的是,等他們到場,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除了一兩成並州狼騎逃走,大部分不是戰死就是被俘。
反而此次來犯敵軍的兩位主將,宋憲、郝萌,居然穿著單衣站在張楊身旁,嘀嘀咕咕對著打掃戰場的張楊軍指指點點。
“張兄,這是……”曹操驚訝看著張楊。
“孟德,這兩位將軍說……”
張楊把宋憲和郝萌為了投靠江琛,不惜把呂布麾下三千並州狼騎,悉數當成進身之階敘說一遍。
眾人聽後,全被驚得目瞪口呆。
自詡見過大世麵的曹操,這會兒也是眼角跳動,看著躬身站在一旁的宋憲二人徹底無語。
“哼!笑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武將投降謀主的先例!
況且,江琛乃是孟德麾下的謀主。
此戰,孟德又沒參戰,你們要投降,那也得投降張兄才對。”
王匡陰陽怪氣打破沉寂,他不願讓宋憲和郝萌投靠江琛,在他看來,此舉與投降曹操有何區別?
曹操現在勢力已經很強了,再得宋憲和郝萌,他還不得被欺負死啊?
何況,刨除他和曹操的私人恩怨。
宋憲和郝萌,王匡挺眼熱的。
這倆人都是並州係出身,可能在武力上略有欠缺。
可他們都是真正的騎將,並非各路諸侯麾下那些半路出家的騎兵將領,而是擁有訓練騎兵經驗的稀有人才。
“哼!稚叔都沒說話,公節你著什麽急。”曹操淡淡一笑。
張楊還得靠曹操坐實自己全滅三千並州狼騎的軍功,豈會在這時候拆曹操的台?
“孟德所言甚是,兩位將軍都是主動投降,算不上張某的戰俘。何況,張某麾下兵少,現在沒有位置安排他們兩位大才。”
看到張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王匡氣得半死。
喬瑁同樣眼熱宋憲兩人,他趁機拍著胸脯保證,他喬元偉手下的位置多得是。
如果宋憲兩人願意‘轉會’,他保證倆人過去就是一軍的扛把子。
“宋某早就厭倦沙場,隻想成為江先生的門客。”
“郝某隻願成為江先生門下走狗。”
宋憲和郝萌鳥都不鳥喬瑁,一人一句,直接把天聊死。
曹操見狀哈哈大笑,王匡和喬瑁沒臉留下,悻悻離去。
張楊摸摸頷下長須,低聲嘟囔:“呂布不比你們強?人家連呂布都棄了,哪還看得上你們二人……”
言罷,張楊帶著親兵撤走,把空間留給曹操和宋憲二人。
“嗬嗬,兩位都認得曹某,曹某就不贅言了,便由曹某來當這個引薦人好了。
不過,我們去見江兄之前,這有幾句必須叮囑你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