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前塵往事(二)
穿越生死愛戀之無法穿越 作者:寶寶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王緩緩地道:“剛剛是寡人給你上的第一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想成為後宮之主,將來母儀天下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要安分守己,賢德淑良,好好地服侍太子。”
她頓生畏懼。帝王的心,是利器做的,拿出腔子來亦可殺人。先王還說了很多教誨的話,當時她唯有諾諾應承,隻覺得帝心難測,生怕激惹了他。”
先王忽道:“梅兒,你是不是也覺得寡人命金丞相親手殺了他自己的女兒太過殘忍?”
她渾身一顫,不明白他何處此言,低聲答道:‘主上聖心明斷,小女怎敢揣度?”
先王微微一笑,“好一個聖心明斷,怎敢揣度。你也覺得不服是不是?金卿家何嚐不是屈從於寡人的‘聖心明斷’,要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兒,的確也是難為他了。”
“你一定想知道寡人為什麽非要置金珞藜於死地吧?寡人把這個秘密告訴你,你需得立誓,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他知我知,決不可泄露給第五人之耳,如違此誓,你杜梅兒不得善終,死後屍骨不能列入祖祠。”
屍骨不列入祖祠,死後的靈魂無處歸依,隻能在荒野漂泊,得不到超脫,最終墜入阿鼻地獄永受輪迴之苦。先王要她立得是最惡毒的誓言,她再懵懂無知也曉得事關重大,不容躊躇,當即立下此誓。”
先王道:“金珞藜背上長出血痣,寡人請大祭師問卦於天,卦象顯示,她是妖孽附體,要滅我陳國。寡人豈能容她?”
上古時代,有個叫‘妲’的女子被選中獻給當時的大王,途中偶遇風沙,‘妲’被妖孽附體,一夜之間長出紅痣,這紅痣就是妖記。等到了宮中,‘妲’與大王合歡之後,妖便破體而出牢牢控製了‘妲’的身體從此與她合二為一。‘妲’成為妖孽後,魅惑君王,陷害忠良,做盡惡事,終於把大王的大好河山斷送,滅了一代王朝。
她雖然讀書不多,這段典故還是知道的,心中不由暗暗稱奇,想不到金家珞藜媚骨異於常人,竟然是妖精附體。
這般解釋看來,先王的決斷也是未嚐不可。她杜梅兒不過是個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王命即是天意,父親尚且不敢違抗,無論自家。
金珞藜的下落是個謎,也是宮裏最大的禁忌。第二日,她嫁入王室,冊封為太子妃,卻是孤身一人步入洞房。夜深,她的夫君,當時的太子,公孫翃,神色疲憊,手裏提著一柄沾滿鮮血的寶劍,衝進門裏。
他猛地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嘶啞著聲音喝道:
“為什麽?為什麽你們都要逼死她?她做錯了什麽?我們又做錯了什麽?”望著他另外一隻手裏著那柄明晃晃的寶劍,她心神大亂,情急之下不禁脫口而出:
“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隻瞧見太子興師問罪,梅兒實在不知自己錯在哪裏?”
原本不過信口開河,哪知一語驚醒夢中人,太子喃喃自語道:
“對,對,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藜兒沒死,她不會死的。”
郊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隻有太子,金珞藜,金澤詹三人知道,事後,她悄悄托人打聽,隨行兵士無人知曉,隻是傳說,金澤詹出城門遇到太子與金珞藜,三人屏退眾人,待迴來時,隻餘太子與金澤詹二人,金珞藜不知所蹤。更有甚者,傳說當時本來晴空萬裏,忽然烏雲密集,隨之劈出一道閃電,憑空將金珞藜攝去。
所謂謠言者,自然越傳越神。有人訛傳為妖,有人卻以為是仙。為了辟謠,金家不得不對外宣布,金珞藜身患惡疾,已經病故的事實,並大張旗鼓布置葬禮,謠言漸息。
不知是否心存愧疚,她悄悄參加葬禮,為金珞藜送最後一程,大祭師為主祀者,他念了一段祭祀詞:
“歸來複去兮,無所求。聚又散兮,定三生。魂魄飄渺兮,環遊蒼穹。”
她私下求教於大祭師,大祭師卻道:
“天道循環,生未必是開始,死亦未必是結束。”
她當時懵懵懂懂,一晃三載。太子繼承王位,她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升為王後,隻是內中寂寞淒苦,訴與誰人。
她頓生畏懼。帝王的心,是利器做的,拿出腔子來亦可殺人。先王還說了很多教誨的話,當時她唯有諾諾應承,隻覺得帝心難測,生怕激惹了他。”
先王忽道:“梅兒,你是不是也覺得寡人命金丞相親手殺了他自己的女兒太過殘忍?”
她渾身一顫,不明白他何處此言,低聲答道:‘主上聖心明斷,小女怎敢揣度?”
先王微微一笑,“好一個聖心明斷,怎敢揣度。你也覺得不服是不是?金卿家何嚐不是屈從於寡人的‘聖心明斷’,要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兒,的確也是難為他了。”
“你一定想知道寡人為什麽非要置金珞藜於死地吧?寡人把這個秘密告訴你,你需得立誓,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他知我知,決不可泄露給第五人之耳,如違此誓,你杜梅兒不得善終,死後屍骨不能列入祖祠。”
屍骨不列入祖祠,死後的靈魂無處歸依,隻能在荒野漂泊,得不到超脫,最終墜入阿鼻地獄永受輪迴之苦。先王要她立得是最惡毒的誓言,她再懵懂無知也曉得事關重大,不容躊躇,當即立下此誓。”
先王道:“金珞藜背上長出血痣,寡人請大祭師問卦於天,卦象顯示,她是妖孽附體,要滅我陳國。寡人豈能容她?”
上古時代,有個叫‘妲’的女子被選中獻給當時的大王,途中偶遇風沙,‘妲’被妖孽附體,一夜之間長出紅痣,這紅痣就是妖記。等到了宮中,‘妲’與大王合歡之後,妖便破體而出牢牢控製了‘妲’的身體從此與她合二為一。‘妲’成為妖孽後,魅惑君王,陷害忠良,做盡惡事,終於把大王的大好河山斷送,滅了一代王朝。
她雖然讀書不多,這段典故還是知道的,心中不由暗暗稱奇,想不到金家珞藜媚骨異於常人,竟然是妖精附體。
這般解釋看來,先王的決斷也是未嚐不可。她杜梅兒不過是個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王命即是天意,父親尚且不敢違抗,無論自家。
金珞藜的下落是個謎,也是宮裏最大的禁忌。第二日,她嫁入王室,冊封為太子妃,卻是孤身一人步入洞房。夜深,她的夫君,當時的太子,公孫翃,神色疲憊,手裏提著一柄沾滿鮮血的寶劍,衝進門裏。
他猛地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嘶啞著聲音喝道:
“為什麽?為什麽你們都要逼死她?她做錯了什麽?我們又做錯了什麽?”望著他另外一隻手裏著那柄明晃晃的寶劍,她心神大亂,情急之下不禁脫口而出:
“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隻瞧見太子興師問罪,梅兒實在不知自己錯在哪裏?”
原本不過信口開河,哪知一語驚醒夢中人,太子喃喃自語道:
“對,對,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藜兒沒死,她不會死的。”
郊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隻有太子,金珞藜,金澤詹三人知道,事後,她悄悄托人打聽,隨行兵士無人知曉,隻是傳說,金澤詹出城門遇到太子與金珞藜,三人屏退眾人,待迴來時,隻餘太子與金澤詹二人,金珞藜不知所蹤。更有甚者,傳說當時本來晴空萬裏,忽然烏雲密集,隨之劈出一道閃電,憑空將金珞藜攝去。
所謂謠言者,自然越傳越神。有人訛傳為妖,有人卻以為是仙。為了辟謠,金家不得不對外宣布,金珞藜身患惡疾,已經病故的事實,並大張旗鼓布置葬禮,謠言漸息。
不知是否心存愧疚,她悄悄參加葬禮,為金珞藜送最後一程,大祭師為主祀者,他念了一段祭祀詞:
“歸來複去兮,無所求。聚又散兮,定三生。魂魄飄渺兮,環遊蒼穹。”
她私下求教於大祭師,大祭師卻道:
“天道循環,生未必是開始,死亦未必是結束。”
她當時懵懵懂懂,一晃三載。太子繼承王位,她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升為王後,隻是內中寂寞淒苦,訴與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