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公瑾喜歡劍走偏鋒?”孫權眼前一亮。
“其實,甘夫人曾攜子住在子瑜的府邸裏躲避戰爭,前不久才迴到劉備身邊。”周瑜說。
“什麽?劉備的妻兒曾在本宮內避難?孤竟對此一無所知?”孫權奇怪。
“瑜之前與孔明有過約定,安排其家人住在子瑜的府中,並派人日夜保護;因孔明曾救了小喬,瑜想還他一個人情。可沒料到,甘夫人竟然也帶著小孩從江夏過來了。由於戰事正酣,我們並沒來得及將此事告知主公。”周瑜沒敢將自己派影子刺客行刺的事告訴孫權。
“原來如此,孤也是今天才知道呢!…甘夫人從江夏過來,那必定是劉琦安排的了。劉備在荊州得劉琦之助,可謂如虎添翼哪!”孫權眉頭一繃。
“江夏易守難攻,如同阻隔胡人之萬裏長城。黃祖被滅後,劉琦立即過來守城了,令我軍措手不及,不得不退兵。劉琦表麵看似拘拘儒儒,暗地裏卻幫了劉備軍很多忙,也是東吳的一大隱患。之前由於抗曹,無暇理會他,如今要奪取荊州,除了奪取南郡等地,還要突破江夏這道屏障。”周瑜想起影子刺客撲空之事,當時劉琦早有預感,已提前派兵護送甘夫人母子到柴桑,導致刺客無功而返。周瑜實在想不通,為何自己總是棋差一著。
“關於江夏之事,孤也在想辦法。”孫權深知,戰場布局就如一個棋盤,每顆棋子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就如江夏對荊州的意義。
“主公請勿擔心,瑜已經出麵請山越幫忙了。”周瑜道出了石破天驚的話。
“什麽?!”孫權一驚,“你在暗中聯絡山越?”
“沒錯。如今吳越已經和好,他們總該為我們做點事吧?”周瑜想借用山越的力量去奪取江夏。
“關鍵是,倘若山越拿下了江夏,會將城池拱手奉上嗎?”孫權擔心對方鳩占鵲巢。
“若然不讓,我馬上去找越王說理,看他怎麽迴應。”周瑜早已想好對策。
“說到這個,孤也該起草吳越和平共處的細則了,當時承諾了對方,半年內會發布實施。”孫權忽然想起這事。
“這些可以稍後再說。目前,我們得先設個局,假意幫劉備續弦,趁機要挾他歸還荊州。他應該還沉浸在喪妻的悲傷之中。”周瑜迴到了關鍵點上。
“關於糜夫人之事,其實孤早有所聞。雖說大家曾是盟軍,可現在這種局勢,讓我們為劉備做媒,似乎有些……”孫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有些不合時宜對吧?其實不然。瑜聽說,劉備早年得高人指點,命中注定要娶二房,否則將影響一生運程。如今折了一妻,我相信,就算主公不做媒,他也會考慮再立側室之事。不如趁此機會做個順風媒,幫他了結心事,且必須保證女方為我方之人。若成事了,劉備必會感激主公,從而不會與東吳為敵;哪怕沒成,對方也不至於怨恨主公才是。”周瑜闡述自己的觀點。
“公瑾之意是,借此機會以安其心?”孫權明白了。
“正是。”周瑜的臉上陽光乍現,說,“主公想想看,若能為劉備促成這樁姻緣,間接等於控製了他的一舉一動,他必定會盡心盡力協助主公討伐曹軍,荊州的掌控權自然落入我東吳手中。曹操畏懼的不是劉備軍或吳軍,而是孫劉聯軍。退一萬步講,即使劉備獨自掌控了荊州,他已是我東吳的女婿,不等於荊州也歸東吳管轄了嗎?我們可欲擒故縱,先讓其放鬆警惕;待日後時機成熟,再把荊州的主控權收迴來。”
“公瑾言之有理。其實,孤還有一層顧慮:曹操乃以天子之名南征,如今折戟而返,天子會不會怪罪下來,說我東吳背叛朝廷?說到底,荊州和東吳都是大漢的領土。”孫權心有所慮。
“主公此言差矣。若是如此,我們打仗的意義何在?還談何建邦立國?倒不如效仿劉琮,直接繳械投降還來得痛快。瑜之前說過,東吳名義上歸漢,實質上自立政權,不與漢賊為伍。破曹非但不會冒犯龍威,反而會受到天子嘉獎;當然,天子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嘉獎主公,但其心裏必定認為,主公才真正擁有管理東吳及荊州的資格,也就不會再派軍隊來幹擾了。即使曹操想二次討伐,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哪怕威逼天子下詔,也難以穩固軍心。此時,為了安邦撫民,他可能會奏請天子下詔為主公封疆授土,到時主公管理南方就名正言順了。”周瑜即使病入骨髓,邏輯思維還是相當清晰。
“公瑾想得很長遠,希望如你所願。”孫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受時勢所迫,我們當然不可能坐等聖旨,隻能主動出擊,拿下荊州再說。目前曹軍受了重挫,隻要解決劉備軍,荊州就手到擒來了。荊襄九郡固然要取,劉備這個‘盟友’也要安撫。瑜始終認為,聯姻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了。”周瑜原本想跟劉備軍打一場硬仗,用實力挫敗孔明,可惜身體不爭氣,怕等不到那一天,隻好出此下策了。
“依公瑾看,可有合適人選?”孫權把頭湊近問。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周瑜神秘兮兮地說。
孫權環顧四周,不見旁人,說:“此為何意?這裏就我們倆。”
“瑜是指,此人就在宮內。”周瑜低聲說。
“宮內?”孫權想了想,突然退後兩步,用驚恐的表情看著周瑜,說,“公瑾,你可千萬別犯傻!雖然你抱恙在身,可也不能隨意把小喬休掉啊!”
周瑜咳了幾下,笑道:“主公莫誤會,瑜與小喬相愛數載,怎可能輕易休之?瑜之意是,可否把尚香主公許配給劉備?”
孫權過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說:“你是說,讓尚香嫁給劉備?可是…那丫頭還不到二十歲,劉備都快五十了,會不會有點…老牛吃嫩草之嫌疑?”
“側室的話,我想影響不大。這種姻緣,曆史上並不算罕見。”周瑜知道孫權是擔心世俗眼光,擔心他人閑言閑語。
“說實話,這種‘父女戀’孤實在難以接受;但從形勢上看,孤倒是可以理解。隻是…這也得征求尚香本人的意見吧?”孫權是開明之人。
“自古婚姻皆由家長作主,公主的婚姻大事,理應由國太或主公作主,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周瑜拿傳統習俗來說事。
“話雖如此,可你也知道…她…她不像其他小姑娘,什麽都聽長輩的。孤可以提出婚事,但最終還得尊重她的選擇。”孫權略顯尷尬。
“瑜可以代主公做其思想工作。公主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周瑜主動請纓。
“她前幾天還來找孤,心事重重的樣子,說預感到自己快要嫁了。孤當時以為她在說笑,沒想到還真應驗了。”孫權迴憶道。
“女大當嫁,公主這年齡正好也該考慮終身大事了,連她自己都有覺悟了。放心,瑜以帶病之身發誓,一定可以說服公主。隻是…劉備那邊,瑜還得想辦法說服他。希望孔明沒有看穿我們的真實目的。”周瑜心存顧慮。
“估計難。孔明具有洞察一切的本領,在這緊要關頭,怎會看不出來?”孫權認為瞞不過去。
“如果讓劉備過來當上門女婿,估計孔明一眼就能看穿;但如果把公主送過去,他們應該沒什麽疑議了吧?公主是主公的親妹妹,嫁過去那邊,應該算是誠意十足了吧?公主身邊有武功高強的婢女保護,主公盡管放心。”周瑜打算再次利用影子刺客。
“這樣吧,你先迴家安心養病,小喬也盼你很久了。”孫權思索片刻,說,“尚香這邊不用操心,孤會親自跟她說的。至於劉備,孤還得請示國太,看看她的意見。隻要國太沒意見,孤也沒什麽意見,相信劉備更不敢說什麽了。能當上東吳的女婿,他還敢不滿意?”
“那是,那是。那就謝謝主公了,瑜先告退了。”周瑜雖病痛難忍,但隻要一聽到小喬的名字,立即變得容光煥發。
周瑜走後,孫權當即去見了吳國太,述說聯姻之事。
吳國太一聽說要為孫尚香定親、且對方是劉備後,馬上大驚失色,扯住孫權的衣袖說:“仲謀,你好生糊塗!劉備被世人稱為皇叔,你竟讓我女兒嫁給一位大叔?!簡直是叫世人恥笑我孫氏一族啊!”
“母親大人息怒,請聽孩兒說完。”孫權告訴她,與劉備聯姻隻是個幌子,實質是想借此機會,將荊州收歸旗下。
“打仗是政治上的事,為何要牽扯到我女兒的終身幸福上!再說了,這…這劉備都快五十了,就算我們能接受,他還能…人道(傳宗接代)嗎?”吳國太從生理角度分析這樁親事的可行性。
“母親大人放心,這不是問題。孩兒可請大夫按祖傳秘方提煉藥劑,隻要劉備按時服藥,便可提高***的活躍度。況且…這本來就是逢場作戲,劉備壓根難進我孫家的門。隻要荊州一到手,這門親事馬上便可取消。”孫權開始做思想工作。
“仲謀啊,你再過幾年也三十了,該學會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了。你想想看,這門親事本來是一場鬧劇,但萬一他們假戲真做,生米煮成熟飯,怎麽辦?我們如何下台?尚香去或是留?我隻有一個女兒,我可不想讓她守空寡。你們要取荊州,直接找劉備說理不就得了?你們連曹軍都擊退了,難道還怕劉備軍?老身相信,劉皇叔是明理之人,可與其敞開心扉來談。若實在談不攏,就大家各讓一步唄,將荊州領土割舍一部分給他們管轄,其餘歸我東吳管,他應該不會給臉不要臉吧?”吳國太說出自己的看法。
“母親大人有所不知。其實,魯肅已經去見過劉備了,對方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取荊州為家。當然,就對付曹軍這事來講,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孫權實話相告。
“那是因為他們無家可歸啊!東吳容不下他們,除了取荊州為家,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嗎?”吳國太捶了捶心口,指責道,“仲謀,你們不要總覺得別人在搞陰謀,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如果不是東吳對他們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來,我相信劉皇叔不會這樣子的。”
“母親大人,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我軍還要攻打南郡、彝陵等地,把曹軍徹底趕出荊州。如果連劉備這關都過不了,如何對抗曹軍?聯姻一事,還請母親大人支持!孩兒保證,絕不會耽誤尚香的終身幸福!說到底,她是孩兒的親妹妹,對吧?孩兒總不至於不顧親人死活吧?”孫權進入煽情環節。
吳國太正想說什麽,旁邊的喬國老插話說:“對對,仲謀,尚香是你的親妹妹,相信你不會把她當成戰爭的工具,對吧?”
說完,他又對吳國太說:“親家母,我倒覺得仲謀的計策值得考慮。劉備為人忠厚老實,又是漢室宗親,完全配得上尚香,有資格成為我東吳的女婿。雖然二人年齡懸殊,但若是為了政治需要,不妨先禮後兵。萬一尚香看不上對方,等荊州到手後,我們就以無法產子為由,逼對方知難而退。以劉備的性格,我相信他一定不會死皮賴臉不肯走。”
“就算如此,還有個問題:他不是還有正室嗎?若成親了,尚香豈不是隻能屈居側室之位?如何轉正?難道讓我女兒一輩子當老二?”在喬國老的勸導下,吳國太的心態產生了變化,但仍有所顧慮。
“母親大人請放心,這事好辦。孩兒會親自跟劉備說,讓他立尚香為正室,因為她的身份為貴族人士,在甘夫人之上,名正言順;當然,這都是為了演戲。劉備雖與甘夫人感情深厚,但出於綜合考慮,勢必也會委曲求全。反正孩兒深信,這樁親事不可能壽終正寢,幹脆一演到底。”孫權表態。
吳國太想了想,點頭說:“也罷。仲謀,你可得好好籌劃一下,別搞出什麽幺蛾子來。婚姻大事不是兒戲,哪怕做戲,也要做得體麵一點,不能給世人留下笑柄,更不能給尚香留下終身遺憾。這丫頭的性格大家都清楚,一旦衝動起來,後果很嚴重。”
“孩兒明白,請母親大人、國老放心。”孫權躬身說。
“還有,我要先見劉備一麵,你安排他來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見我。”吳國太說完,便轉身離去。
“其實,甘夫人曾攜子住在子瑜的府邸裏躲避戰爭,前不久才迴到劉備身邊。”周瑜說。
“什麽?劉備的妻兒曾在本宮內避難?孤竟對此一無所知?”孫權奇怪。
“瑜之前與孔明有過約定,安排其家人住在子瑜的府中,並派人日夜保護;因孔明曾救了小喬,瑜想還他一個人情。可沒料到,甘夫人竟然也帶著小孩從江夏過來了。由於戰事正酣,我們並沒來得及將此事告知主公。”周瑜沒敢將自己派影子刺客行刺的事告訴孫權。
“原來如此,孤也是今天才知道呢!…甘夫人從江夏過來,那必定是劉琦安排的了。劉備在荊州得劉琦之助,可謂如虎添翼哪!”孫權眉頭一繃。
“江夏易守難攻,如同阻隔胡人之萬裏長城。黃祖被滅後,劉琦立即過來守城了,令我軍措手不及,不得不退兵。劉琦表麵看似拘拘儒儒,暗地裏卻幫了劉備軍很多忙,也是東吳的一大隱患。之前由於抗曹,無暇理會他,如今要奪取荊州,除了奪取南郡等地,還要突破江夏這道屏障。”周瑜想起影子刺客撲空之事,當時劉琦早有預感,已提前派兵護送甘夫人母子到柴桑,導致刺客無功而返。周瑜實在想不通,為何自己總是棋差一著。
“關於江夏之事,孤也在想辦法。”孫權深知,戰場布局就如一個棋盤,每顆棋子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就如江夏對荊州的意義。
“主公請勿擔心,瑜已經出麵請山越幫忙了。”周瑜道出了石破天驚的話。
“什麽?!”孫權一驚,“你在暗中聯絡山越?”
“沒錯。如今吳越已經和好,他們總該為我們做點事吧?”周瑜想借用山越的力量去奪取江夏。
“關鍵是,倘若山越拿下了江夏,會將城池拱手奉上嗎?”孫權擔心對方鳩占鵲巢。
“若然不讓,我馬上去找越王說理,看他怎麽迴應。”周瑜早已想好對策。
“說到這個,孤也該起草吳越和平共處的細則了,當時承諾了對方,半年內會發布實施。”孫權忽然想起這事。
“這些可以稍後再說。目前,我們得先設個局,假意幫劉備續弦,趁機要挾他歸還荊州。他應該還沉浸在喪妻的悲傷之中。”周瑜迴到了關鍵點上。
“關於糜夫人之事,其實孤早有所聞。雖說大家曾是盟軍,可現在這種局勢,讓我們為劉備做媒,似乎有些……”孫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有些不合時宜對吧?其實不然。瑜聽說,劉備早年得高人指點,命中注定要娶二房,否則將影響一生運程。如今折了一妻,我相信,就算主公不做媒,他也會考慮再立側室之事。不如趁此機會做個順風媒,幫他了結心事,且必須保證女方為我方之人。若成事了,劉備必會感激主公,從而不會與東吳為敵;哪怕沒成,對方也不至於怨恨主公才是。”周瑜闡述自己的觀點。
“公瑾之意是,借此機會以安其心?”孫權明白了。
“正是。”周瑜的臉上陽光乍現,說,“主公想想看,若能為劉備促成這樁姻緣,間接等於控製了他的一舉一動,他必定會盡心盡力協助主公討伐曹軍,荊州的掌控權自然落入我東吳手中。曹操畏懼的不是劉備軍或吳軍,而是孫劉聯軍。退一萬步講,即使劉備獨自掌控了荊州,他已是我東吳的女婿,不等於荊州也歸東吳管轄了嗎?我們可欲擒故縱,先讓其放鬆警惕;待日後時機成熟,再把荊州的主控權收迴來。”
“公瑾言之有理。其實,孤還有一層顧慮:曹操乃以天子之名南征,如今折戟而返,天子會不會怪罪下來,說我東吳背叛朝廷?說到底,荊州和東吳都是大漢的領土。”孫權心有所慮。
“主公此言差矣。若是如此,我們打仗的意義何在?還談何建邦立國?倒不如效仿劉琮,直接繳械投降還來得痛快。瑜之前說過,東吳名義上歸漢,實質上自立政權,不與漢賊為伍。破曹非但不會冒犯龍威,反而會受到天子嘉獎;當然,天子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嘉獎主公,但其心裏必定認為,主公才真正擁有管理東吳及荊州的資格,也就不會再派軍隊來幹擾了。即使曹操想二次討伐,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哪怕威逼天子下詔,也難以穩固軍心。此時,為了安邦撫民,他可能會奏請天子下詔為主公封疆授土,到時主公管理南方就名正言順了。”周瑜即使病入骨髓,邏輯思維還是相當清晰。
“公瑾想得很長遠,希望如你所願。”孫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受時勢所迫,我們當然不可能坐等聖旨,隻能主動出擊,拿下荊州再說。目前曹軍受了重挫,隻要解決劉備軍,荊州就手到擒來了。荊襄九郡固然要取,劉備這個‘盟友’也要安撫。瑜始終認為,聯姻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了。”周瑜原本想跟劉備軍打一場硬仗,用實力挫敗孔明,可惜身體不爭氣,怕等不到那一天,隻好出此下策了。
“依公瑾看,可有合適人選?”孫權把頭湊近問。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周瑜神秘兮兮地說。
孫權環顧四周,不見旁人,說:“此為何意?這裏就我們倆。”
“瑜是指,此人就在宮內。”周瑜低聲說。
“宮內?”孫權想了想,突然退後兩步,用驚恐的表情看著周瑜,說,“公瑾,你可千萬別犯傻!雖然你抱恙在身,可也不能隨意把小喬休掉啊!”
周瑜咳了幾下,笑道:“主公莫誤會,瑜與小喬相愛數載,怎可能輕易休之?瑜之意是,可否把尚香主公許配給劉備?”
孫權過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說:“你是說,讓尚香嫁給劉備?可是…那丫頭還不到二十歲,劉備都快五十了,會不會有點…老牛吃嫩草之嫌疑?”
“側室的話,我想影響不大。這種姻緣,曆史上並不算罕見。”周瑜知道孫權是擔心世俗眼光,擔心他人閑言閑語。
“說實話,這種‘父女戀’孤實在難以接受;但從形勢上看,孤倒是可以理解。隻是…這也得征求尚香本人的意見吧?”孫權是開明之人。
“自古婚姻皆由家長作主,公主的婚姻大事,理應由國太或主公作主,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周瑜拿傳統習俗來說事。
“話雖如此,可你也知道…她…她不像其他小姑娘,什麽都聽長輩的。孤可以提出婚事,但最終還得尊重她的選擇。”孫權略顯尷尬。
“瑜可以代主公做其思想工作。公主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周瑜主動請纓。
“她前幾天還來找孤,心事重重的樣子,說預感到自己快要嫁了。孤當時以為她在說笑,沒想到還真應驗了。”孫權迴憶道。
“女大當嫁,公主這年齡正好也該考慮終身大事了,連她自己都有覺悟了。放心,瑜以帶病之身發誓,一定可以說服公主。隻是…劉備那邊,瑜還得想辦法說服他。希望孔明沒有看穿我們的真實目的。”周瑜心存顧慮。
“估計難。孔明具有洞察一切的本領,在這緊要關頭,怎會看不出來?”孫權認為瞞不過去。
“如果讓劉備過來當上門女婿,估計孔明一眼就能看穿;但如果把公主送過去,他們應該沒什麽疑議了吧?公主是主公的親妹妹,嫁過去那邊,應該算是誠意十足了吧?公主身邊有武功高強的婢女保護,主公盡管放心。”周瑜打算再次利用影子刺客。
“這樣吧,你先迴家安心養病,小喬也盼你很久了。”孫權思索片刻,說,“尚香這邊不用操心,孤會親自跟她說的。至於劉備,孤還得請示國太,看看她的意見。隻要國太沒意見,孤也沒什麽意見,相信劉備更不敢說什麽了。能當上東吳的女婿,他還敢不滿意?”
“那是,那是。那就謝謝主公了,瑜先告退了。”周瑜雖病痛難忍,但隻要一聽到小喬的名字,立即變得容光煥發。
周瑜走後,孫權當即去見了吳國太,述說聯姻之事。
吳國太一聽說要為孫尚香定親、且對方是劉備後,馬上大驚失色,扯住孫權的衣袖說:“仲謀,你好生糊塗!劉備被世人稱為皇叔,你竟讓我女兒嫁給一位大叔?!簡直是叫世人恥笑我孫氏一族啊!”
“母親大人息怒,請聽孩兒說完。”孫權告訴她,與劉備聯姻隻是個幌子,實質是想借此機會,將荊州收歸旗下。
“打仗是政治上的事,為何要牽扯到我女兒的終身幸福上!再說了,這…這劉備都快五十了,就算我們能接受,他還能…人道(傳宗接代)嗎?”吳國太從生理角度分析這樁親事的可行性。
“母親大人放心,這不是問題。孩兒可請大夫按祖傳秘方提煉藥劑,隻要劉備按時服藥,便可提高***的活躍度。況且…這本來就是逢場作戲,劉備壓根難進我孫家的門。隻要荊州一到手,這門親事馬上便可取消。”孫權開始做思想工作。
“仲謀啊,你再過幾年也三十了,該學會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了。你想想看,這門親事本來是一場鬧劇,但萬一他們假戲真做,生米煮成熟飯,怎麽辦?我們如何下台?尚香去或是留?我隻有一個女兒,我可不想讓她守空寡。你們要取荊州,直接找劉備說理不就得了?你們連曹軍都擊退了,難道還怕劉備軍?老身相信,劉皇叔是明理之人,可與其敞開心扉來談。若實在談不攏,就大家各讓一步唄,將荊州領土割舍一部分給他們管轄,其餘歸我東吳管,他應該不會給臉不要臉吧?”吳國太說出自己的看法。
“母親大人有所不知。其實,魯肅已經去見過劉備了,對方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取荊州為家。當然,就對付曹軍這事來講,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孫權實話相告。
“那是因為他們無家可歸啊!東吳容不下他們,除了取荊州為家,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嗎?”吳國太捶了捶心口,指責道,“仲謀,你們不要總覺得別人在搞陰謀,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如果不是東吳對他們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來,我相信劉皇叔不會這樣子的。”
“母親大人,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我軍還要攻打南郡、彝陵等地,把曹軍徹底趕出荊州。如果連劉備這關都過不了,如何對抗曹軍?聯姻一事,還請母親大人支持!孩兒保證,絕不會耽誤尚香的終身幸福!說到底,她是孩兒的親妹妹,對吧?孩兒總不至於不顧親人死活吧?”孫權進入煽情環節。
吳國太正想說什麽,旁邊的喬國老插話說:“對對,仲謀,尚香是你的親妹妹,相信你不會把她當成戰爭的工具,對吧?”
說完,他又對吳國太說:“親家母,我倒覺得仲謀的計策值得考慮。劉備為人忠厚老實,又是漢室宗親,完全配得上尚香,有資格成為我東吳的女婿。雖然二人年齡懸殊,但若是為了政治需要,不妨先禮後兵。萬一尚香看不上對方,等荊州到手後,我們就以無法產子為由,逼對方知難而退。以劉備的性格,我相信他一定不會死皮賴臉不肯走。”
“就算如此,還有個問題:他不是還有正室嗎?若成親了,尚香豈不是隻能屈居側室之位?如何轉正?難道讓我女兒一輩子當老二?”在喬國老的勸導下,吳國太的心態產生了變化,但仍有所顧慮。
“母親大人請放心,這事好辦。孩兒會親自跟劉備說,讓他立尚香為正室,因為她的身份為貴族人士,在甘夫人之上,名正言順;當然,這都是為了演戲。劉備雖與甘夫人感情深厚,但出於綜合考慮,勢必也會委曲求全。反正孩兒深信,這樁親事不可能壽終正寢,幹脆一演到底。”孫權表態。
吳國太想了想,點頭說:“也罷。仲謀,你可得好好籌劃一下,別搞出什麽幺蛾子來。婚姻大事不是兒戲,哪怕做戲,也要做得體麵一點,不能給世人留下笑柄,更不能給尚香留下終身遺憾。這丫頭的性格大家都清楚,一旦衝動起來,後果很嚴重。”
“孩兒明白,請母親大人、國老放心。”孫權躬身說。
“還有,我要先見劉備一麵,你安排他來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見我。”吳國太說完,便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