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各分寨寨主、長老及重要人士齊聚總部的露天會議場,等待宗帥的發言。


    越王落座,謂眾人曰:“本次族會,在各分寨主匯報日常事務時,先討論一件重大事情,需各位長老投票表決。”


    長老們洗耳恭聽;誌鳴就坐在越王身邊。


    越王首先向大家介紹:“在討論大事之前,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坐在我身旁的這位,他就是漢室宗親劉備的部下雷誌鳴將軍。”


    誌鳴起身,抱拳行禮。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因為根據族規,族會是不允許外人參加的。


    此時禹龍也在場,當聽到這個名字時,他為之一震,想:“莫非他就是雷剛所說的,曾獨闖白虎寨並擊敗天風,且在當陽致其兄長粉身碎骨的雷誌鳴?他怎麽會在這裏,還坐在宗帥旁邊?!”


    誌鳴坐下後,越王釋疑:“諸位請聽我一言。因為事關重大,我必須破例讓雷將軍參加本次族會。昨晚,兩位‘神秘嘉賓’來到本寨,目的是為孫權取迴水晶球,並把小喬送迴周瑜身邊。”


    眾人再次疑惑不已。越王具述昨晚之事,但沒提白虎隊之事,隻說:“既然他們的目的已達到,我也深信雷將軍是為我族的前途著想,所以我建議吳越和好,不知各位長老意下如何?”


    一聽到“吳越和好”,眾人立刻群起而攻之,無一人表同意,特別是長老們。作為越族的資深元老,長老們的意見一致,都認為此設想如空中樓閣,不僅無法實現,更會傷害族人感情。


    越王早已料到會有此反應,他示意眾人安靜,說:“其實我當初也覺得不可行,畢竟吳越之間的仇怨已深入人心,非一朝一夕能消除。可是,我們總不能一直鬥爭下去,讓更多的族人犧牲。在我執政之日,作為一族之長,我希望能完成這個心願。”


    台下再次議聲一片,甚至有人開始捶胸頓足、辱罵祖宗。


    越王再次做思想工作:“各位稍安勿躁。俗語說:‘長痛不如短痛’,各位寨主、長老們,各位族人,請你們認真考慮我所說的話。”


    烏巢山大長老率先舉手反對,說:“我不太認同宗帥的意見,我們不能忘記曆史的屈辱。難道大家忘了先主的臨終之辭嗎?他叫我等一定要秉承先誌,繼續奮鬥,誓與吳人抗爭到底!畢竟吳越乃宿敵,雙方有著血海深仇,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和好的。”


    狸山大長老也附和道:“對,曆史絕不可遺忘。我們沒必要為一位外人的建議而耿耿於懷。就算我們單方麵同意和好,吳國也不會同意,畢竟他們也對我們恨之入骨。”


    烏巢山寨主班蓬說:“剛才兩位長老的發言我深表同意,宗帥之言亦不無道理,隻是按目前的形勢,難以實現。且不說仇恨,就算拋開所有感情因素,吳國也容不下我族,因為我族規模龐大、人口眾多,吳國不可能同時接納一大批外人與他們共同生活;而我們久居山林,一時之間也無法離開,那糧食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了。吳國不可能長期免費為我族提供糧食,那我們如何存活?”


    越王剛想說話,誌鳴起身謂眾人曰:“各位寨主、長老,其實這個問題我昨晚已和宗帥探討過。貴族可以滲入吳國各行各業,為其提供大量的勞動力,以換取糧食,雙方互惠互利、互通有無。”


    眾人見他雖隻有二十出頭,卻氣質非凡,儼然一名資深軍事家。


    狸山寨主胡哈頓說:“雷將軍,雖然你是劉皇叔的人,但也要尊重我族的決定。此事攸關我族的前途去向問題,還是由我們內部自行解決吧,外人就不必插手了。”


    誌鳴說:“我並非想插手貴族之事,隻是目前曹操大軍已駐紮荊州,隨時會進攻江南,一舉將吳國與越族吞並。若貴族不及早與吳國握手言和,屆時後悔莫及。”


    眾人再次陷入議論之中。有人說誌鳴年紀輕輕,不懂政治;也有人懷疑他是吳國的間諜,被派來假借言和的方式,將越族一網打盡。


    越王示意大家安靜,說:“各位請勿多疑,雷將軍的確是劉將軍之人,絕非吳國派來的間諜。他也是一片好意,而且言之有理。不走這條路的話,我們的糧食問題無法解決,因為我們在吳國的內應陸跡身份已敗露了,其本人也被控製住了。”


    眾人大驚。班蓬之前已從禹龍口中得到該消息,說:“陸跡之事我與本寨長老早已知悉,隻是,若僅僅因為糧食問題要與吳國和好的話,未免顯得我族太不堪一擊了。畢竟,我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去獲取糧食。”


    越王反問他:“那你認為,我們該如何獲取糧食?”


    “這……”班蓬一時語塞;其他人也一時無語。


    越王趁勢說:“如果有人能提出更好的辦法,並為大家所認同的話,我也沒意見。”


    眾人麵麵相覷,無話可說;坐在一旁的達布表情複雜,似有難言之隱。


    越王見他不說話,便問:“達布,你的意思是?”


    達布沉默不語。越王體諒他的心情,暫時不問了。


    此時,狸山最高參謀官起身說:“依在下愚見,和好也並非一定是壞事,畢竟時勢不同以往了。本族的最大弱點就是糧食問題,以前還有陸跡做內應,現在缺乏了可靠的信息來源,我們隻得另謀出路了。曹操本次南征,不僅要侵犯吳國,更有可能將我族連根拔起;而且,戰爭期間吳國需要大量兵糧,必會派重兵護送,我族有機會奪取的糧食來源就更少了。時勢所迫,我們是時候冷靜下來思考了。所以,我認為…”


    話音未落,烏巢山飛騎將軍拍案而起,怒道:“魯斯布,你胡說八道些什麽?作為一個受先祖關懷的族人,你為何出此妄語!”


    “白卓爾,坐下!”越王一聲喝令,“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不管是否合理,這是族規,你忘了嗎?”


    白卓爾臉紅耳赤地坐下了。越王示意魯斯布繼續說。


    魯斯布說:“總之,我認為和好總比戰爭好,起碼不用再流血犧牲,大家不用再提心吊膽地生活,我族也可以正式在江東擁有一席之地了。如此利族利民之事,何樂而不為?”


    魯斯布剛坐下,一年輕女將馬上反駁道:“沒錯,戰爭的確要流血,但要和好的話,現在還不到火候!孫權目前麵臨曹軍壓境和後方未平的雙重壓力,根本無暇考慮和好之事!我們應當趁虛而入,進攻周邊各郡縣,奪其政權,爭其地盤。待柴桑等核心地段快被曹軍攻陷時,我們再向孫權提要求,讓我族分管丹陽、廬陵、豫章三個郡,我族亦將協助吳軍共同破曹。迫於形勢,孫權必會同意。退曹後,吳和越也順理成章地達成了所謂‘和好’的意願,共同管理江東。不知各位是否認同我的說法?”


    此人為越族唯一一支女軍的首領——璿。她是禹龍的徒弟之一,銅格的師妹,雖年齡輕輕,卻練就了一身好武藝,被族人選拔為女軍將領。她曾立下戰功無數,其手下的女戰士個個巾幗不讓須眉,身手了得。她率領的女軍曾令無數吳軍聞風喪膽。


    絕大部分人點頭認同,隻有極少數人默不作聲。越王心裏明白,如果現在投票,結果肯定是負麵的。他的決心不可動搖,他不想讓更多的族人犧牲。這麽多年來,越族與外族的鬥爭持續不斷,犧牲的族人不計其數,造成了他們親人的巨大悲痛,甚至有人不堪忍受喪親之苦而自戕。經誌鳴一說後,他深深認識到了自己應負的重任,誓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本族完成一件好事,將越族從多年戰爭的火坑中拉出來,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吳和好。不和好就意味著戰爭,戰爭就意味著犧牲,犧牲就意味著更多的傷痛與仇恨。越王不忍心再看到這種局麵,一位化身為人的神給予了他這樣的指示,他必須付諸實行,不能辜負上天的本意。


    越王再次示意眾人安靜,說:“剛才我聽了各位的發言,發現主張鬥爭的人占絕大部分,主張和好的人卻寥寥無幾。但請大家想想,如果繼續鬥爭下去的話,還有多少族人要犧牲?你們願意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嗎?哪一次戰爭沒有傷亡的?你們的心中隻有仇恨,卻忽視了人的寶貴生命,難道這就是我族的本性嗎?無休止的鬥爭,這就是天理嗎?我們為何不能盡棄前嫌、重新開始呢?難道他們就沒有損失嗎?可以說,他們的損失比我們更慘重!我們偷襲運糧隊的時候,他們損失了多少人,我們才損失多少人?那些被我們所殺的吳軍,他們也是父母生養之人,難道他們的親人不悲痛嗎?所以我相信,吳人的想法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也希望早日和好!”


    這話似乎起了一點作用,反對聲比剛才少了很多。


    “而且,你們進一步想想,就算我們乘虛而入,攻下了柴桑,奪取了政權,可這又能長久嗎?我們有管理的經驗和能力嗎?曹操有可能放過我們嗎?其他各郡縣的吳軍會放過我們嗎?後果必然隻有一個——四麵楚歌!以我族目前的實力,是不可能同時抵禦曹軍和吳軍的進攻的。如今又出現了糧食危機,各寨的存糧估計也不多了,頂多隻能維持半個月左右。半個月之後呢?去鬧市上搶?能成功多少次?失去了主要糧食來源,我們怎麽生存?天天吃山果、野菜,士兵還有氣力戰鬥?”越王一步步作深入淺出的分析。


    眾人陷入了沉思。他繼續說:“另外,我必須提醒大家一點,曹軍手下的白虎隊,你們都知道吧?曹操本次出征,可是加入了他們的人馬。大約十年前,那個人稱‘人中之龍’的呂布,就是被他們擒獲後吊死的。白虎隊所到之處,可以說是橫掃千軍、寸草不生,如果他們大舉進攻我族,情況就危險了。”


    眾人皆談虎色變,不敢作聲;禹龍冷靜地在思考問題。


    “我說了那麽多,隻是希望各位明白,目前擺在我族麵前的隻有兩條路:一,繼續抗爭,等著曹軍和吳軍來進攻;二,與吳國和好,共抗曹軍,退曹後共同治理江東。是戰是和,大家現在就做決定吧!”越王用手指背敲了敲桌子。


    大家正議論紛紛,突然一人起身,大聲說:“我反對!我絕不支持吳越和好!”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射過去,是達布。越王呆住了;誌鳴早已預料到會這樣,並不驚訝。


    有人對越王耳語了幾句。他點頭,對誌鳴說:“雷將軍,請你先迴營帳休息一會,我們需要內部討論一下,事後再請你過來。事關重大,請你諒解。”


    誌鳴表示理解,便離開了。他知道達布為何要反對,但是沒轍,隻能看天意了。


    達布對眾人說:“大家真的甘心和吳人握手言和嗎?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的親人是死在他們手裏的?難道你們不想報仇嗎?就算你們都支持,我也不會投讚成票!除非他們還我兒子的命來!”


    達布言畢淚灑。越王安慰道:“達布,我非常理解你的喪子之痛,這裏除了你,還有很多人同樣背負喪親之痛的。我們要站在民族前途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不能隻顧個人感情,而忽視了民族的生存問題。達布,你是族中公認的智慧星,為何一到關鍵時刻就變得如此糊塗呢?”


    “不,不!”達布一味搖頭,“我不同意!我要打!打!!”


    在場的人都感覺他已失去理智,無法再用道理去溝通;越王也一時無策。


    ……


    誌鳴迴到營帳,向楊極具言前事。當聽到達布不同意和好時,楊極忽然起身,說:“走,帶我去一趟!我有辦法說服他!”


    “你有辦法?”


    “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可以爭取到他寶貴的一票了!”楊極拉起誌鳴的手就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鳴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波波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波波丹並收藏劍鳴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