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出山,為劉備的建邦立國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其三分天下之說,是構建三國鼎立格局的理論前提。作為司馬徽的得意弟子,孔明確有經天緯地之才,他將會為曆史的演變注入新的元素。
從本章起,我們將重點講述誌鳴的經曆,也正式進入本故事的真正主題。白虎隊的神秘麵紗,將會被聖劍之子親手揭開。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誌鳴和徐庶終於來到了許昌。
“嘩,好壯觀呀!”這是誌鳴入城後的第一句話。
許昌名義上是大漢京城,實質上是魏國京城,因為掌握實權的人是曹操,不是天子。作為京城,許昌擁有非常稠密的人口,一方麵基於京都的稅收較低,加上曹操實行屯田製,讓家家戶戶有田地,百姓生活壓力較小,無需為金錢、糧食等方麵擔憂;另一方麵,戰亂迫使許多外地人移民至此。今天的許昌是一個象征和平與繁榮的聖地。然而,和平隻是表麵的,明爭暗鬥依然存在,官官相爭、官民相爭以及民民相爭從不間斷。隨著漢皇朝的日益衰落,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逐步激化,幸虧有聖劍的調和作用,漢朝才得以苟延殘喘至今。
許昌的建築似乎比襄陽更華麗,人氣也更旺,這是誌鳴進城後的第一感受。
他們牽著馬在街上走著。現在是早上,這裏人山人海、熙來攘往,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浪勝過一浪。徐庶無心賞景,一心想見母親。
“軍師,你以前來過這麽熱鬧的城市嗎?”誌鳴問。
徐庶呆呆望著前方,沉默不語。誌鳴知道他心情不好,不問了。
過了一會,誌鳴又說:“軍師,我們先找間客棧住下吧。”
徐庶迴過神來,說:“什麽?住客棧?你住吧,我直接去程府得了。”
“這麽急?要不吃完午飯再走?”
“雷將軍,你要明白我的感受。母親身陷地獄,做兒子的怎能不急呢!”徐庶說罷,眼淚不知不覺又流了出來。
誌鳴清楚地記得,他在途中一共哭了六次,其孝心人神共證。他安慰道:“軍師,令堂不會有事的。隻要一見到你,曹操一定會善待你們母子倆的。”
“謝謝你。”徐庶擦幹眼淚,說,“將軍,你是第一次來這種大城市吧?”
“以前去過襄陽,也很繁華,但和這兒比還是差一點。”
“我來過許昌,知道有個地方不錯,可以介紹給你。”
“是嗎?那太好不過了。”誌鳴不愁錢,劉備給了他足夠的資金。
“附近有家客棧叫‘赤金客棧’,是本城最大的客棧,那裏按房間等級可分為金、銀、銅三等房。將軍可選擇銀字房,比較實惠,衛生環境也不錯。”
徐庶帶他轉過幾條小巷,來到了當地赫赫有名的赤金客棧。
誌鳴抬頭一望,著實嚇了一跳:這座客棧有六層高!這是他生平見過的最高建築物。
“將軍莫須驚訝,此客棧乃當地第一富商衛弘所開,為本城最大、最豪華的客棧。”徐庶指著客棧高處說,“上麵第六層是金字房,住在那兒可以望見全城;第五至第三層是銀字房;第二層是銅字房;首層是茶館。怎麽樣?可以的話就進去登記。”
誌鳴點了點頭。徐庶叫了個夥計出來,把馬牽到後院安頓。
掌櫃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頭,見到二人進來,笑容滿麵地迎上前來,問:“客官,要住房嗎?”
“對,要一間銀字房。”徐庶替誌鳴說。
“五樓已經客滿了,三樓和四樓還有,客官要哪一層的?”
“三樓吧。”誌鳴說。
“請先登記。”老頭從櫃台裏抽出一本厚厚的冊子。
登記完後,誌鳴交付了押金。老頭從身後的牆上取下一串鑰匙,叫夥計帶他們來到了銀字七號房。
“這裏人還挺多!”誌鳴見客棧上下人來人往的,說。
“對呀,”夥計邊開門邊說,“這裏幾乎每天都客滿,客官您算來得早。”
“這裏住的大多是些什麽人?”誌鳴問。
“一般都是些過路客商,偶爾也有外地來的官府人員,還有些江湖上的人,龍蛇混雜。”夥計把門打開,領二人進來。
“那位老掌櫃是這裏的老板嗎?”誌鳴問。
“不,我們老板姓衛,他隻是店主,是老板的親戚。”
“你們老板和曹操關係挺好?”
“對,當年衛老板曾出巨資幫丞相招兵買馬討伐董卓,所以丞相非常感激他,表示一定會為客棧的營業保駕護航。記得有一次,一班土匪住宿不肯給錢,正好遇上丞相府的衛兵在客棧一樓喝早茶,結果他們當天就被衛兵帶走了。自此,再也沒人敢惹是生非了。”夥計邊打理房間邊聊。
“丞相府的衛兵還管這些事?”誌鳴有點不信。
夥計笑了笑,說:“客官,您別不信,丞相還親自來過這裏喝早茶呢。京城裏誰都知道,赤金客棧在朝中是有後台的,所以本地人都不敢在這裏惹事,隻有外地來的不懂狀況的人才會亂生事。”
“什麽破丞相,說白了就是漢賊…”徐庶不經意說了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話。
誌鳴趕緊捂住他的嘴,對夥計說:“沒事,我們是外地人,別見怪。”
夥計的情商也挺高的,就當聽不見。一切安排妥當後,夥計將鑰匙交給誌鳴,離開了。
誌鳴把窗子打開,狂吸新鮮空氣。現在是早上,空氣質量較高。
徐庶走到窗前,指著城外的一片山林,說:“你看見那片山林了嗎?”
誌鳴順其手指望去,點了點頭。
“那裏是午虎山,正午的午。山頂上有一座城寨,就是白虎隊的總部。不過我也是聽人說的,將軍可去山腳附近問問。”徐庶說完歎了口氣。
誌鳴明白其意,說:“軍師盡管放心,我會好自為之的。”
“還叫我軍師,真是的。將軍,我要走了。”徐庶拿上自己的行李,說,“雖然咱倆相識的時間不長,但我會記住你的。請保重,後會有期!”
徐庶飛也似地走了。誌鳴目送他離去後,惋惜了一陣,覺得有點困,便躺下來休息。
午間時分,他起床鎖好房門,到一樓吃午飯。趁夥計去下單的工夫,他開始觀察四周。這裏人還挺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總體氣氛還算可以,從這裏根本看不出戰爭的跡象。
“亂世中也有和平,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他想。
徐庶飛速趕到程府。程昱聽說昔日老友已到,趕緊整理衣冠出來迎接,說:“元直,好久不見,你還好嗎?”
“仲德,我娘寫信給我,說你把她接到這裏來了。首先,我很感激你,但客套話先免了,你先告訴我,我娘現在何處?”徐庶急於知道生母的下落。
程昱滿臉堆笑地說:“元直別急,幹娘隻不過被我侍奉於後院罷了。她過得很好,我現在就帶你去見她。”
徐庶心裏一陣疑惑:信上不是說她被曹操折磨得快不成人樣了嗎?
帶著疑惑,他來到母親的住處。程昱連房都不敢進,說:“元直,幹娘就在裏麵,你們好好聚聚吧。我還有事,稍後見。先告辭了。”
當見到親兒時,徐母臉上呈現出來的並非喜悅,而是驚訝。
“娘,孩兒來了!”徐庶終於見到了生母,眼淚奪眶而出。
徐母奇怪地問:“元直,你怎麽來了?”
“不是娘你寫信叫我來的嗎?”徐庶以為她被曹操折磨得失憶了。
“我何時寫信叫你來啦?”徐母反問。
徐庶觀察了一下,母親不像受過折磨的樣子,反倒身體比以前好多了。他趕緊取出信給她看。
徐母讀完信,迴想起之前程昱送禮的情景,恍然大悟,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一直咳嗽。
徐庶想幫她捶背,她不肯,怒道:“你不要碰我!虧你還是我養了這麽多年的親兒子,竟然連自己母親都不了解!”
徐庶不解。徐母將信還給他,說:“你自己看看!”
徐庶又仔細看了一遍,仍未發現任何紕漏。
徐母重咳了兩下,說:“你到現在還不明白!你好好看清楚,我啥時候叫過你弟康兒啦?從小到大,我一直叫他元順!這封信分明是假的!”
經母親一說,徐庶頓悟,大唿上當。
“愚子!白養你這麽多年,行事竟如此輕率!就算看不出來,你也該清楚我的為人!我是那種貪生怕死的人嗎?!”徐母越說越氣,越氣越咳。
“我…我…”徐庶也知母親非貪生怕死之徒,隻怪自己救母心切,導致判斷失誤。他無話可說。
“聽說你跟了劉皇叔,我真是非常驚喜,可…可你竟然棄明投暗,你…玷汙了祖宗,白活一場!咳…咳…你…你跪下!”徐母氣上心頭,捶胸頓足。
徐庶立馬拜伏於地,臉緊貼著地麵,不敢抬頭。
徐母責罵了一句後,轉身入房去了。徐庶久久不敢抬頭,他在心裏不斷責備自己,同時也痛恨曹操和程昱。
徐母久久未出,咳嗽聲突然停了。徐庶忙衝進去一看,天哪,母親已經懸梁自盡了!他趕緊跑出去喊人。
家丁們聞訊趕來,合力把徐母從吊繩上解了下來。徐庶趕緊伸手探其脈搏,脈象全無,母親已迴天乏術。他頓感錐心刺骨,仿佛整個世界已變得一片灰暗。他一下子想不開,欲撞牆自殺,被眾人攔住了。
“放開我,別攔我!我要去向母親贖罪!”徐庶拚命掙紮,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家丁們死命阻止他。一人死死抱住其腿,說:“先生請三思,就算你死了,令堂也不會複活啊!”
“別管我!放開我!!”徐庶聲嘶力竭地喊道,他想以死謝罪。
“元直!”這時,一個聲音出現在門口,是程昱。
“程昱,你為何要騙我?”徐庶眼中早已沒有當年的老友。
“元直,你在說什麽啊?”程昱裝傻。
徐庶把偽造的書信遞給他,一言不發。
“這…這不是我寫的!”程昱不敢承認,隻好謊稱,“我也不知是誰編造了這種謊言!我本想讓幹娘在此安享晚年,沒想到卻害死了她!我可以保證,絕無害她之心!元直,你要振作點,節哀順變!”
“我有說過是你寫的嗎?”徐庶緊盯著他的眼睛說。
“這……反正我全然不知,一定是有人走漏風聲了,我…我會嚴查此事!”程昱自知說漏了嘴,但也隻好打死不認了。
程昱的不打自招使徐庶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但死無對證,他也隻能認命了。他把程昱轟了出去,讓自己靜一下。
程昱吩咐下人一定要看好徐庶,絕不能讓他離開府邸半步;徐庶心裏也明白,自己已深陷囹圄。他後悔沒有一早把母親接到新野來,更後悔當年沒有照顧好她。
後來,曹操派人強行把徐庶帶迴了丞相府;同時命人用大槨棺盛裝徐母的遺體,運到許昌城外十裏處的孝慈山上厚葬。曹操親自在墓前上了三柱香,但這些舉動並不能消除徐庶的心頭怒火,他很清楚,曹賊的所作所為隻是在演戲,目的在於騙取他的忠心。他發誓,終生不為其出一分力、獻一分智,哪怕對方以武力相逼,也絕不就範。
從本章起,我們將重點講述誌鳴的經曆,也正式進入本故事的真正主題。白虎隊的神秘麵紗,將會被聖劍之子親手揭開。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誌鳴和徐庶終於來到了許昌。
“嘩,好壯觀呀!”這是誌鳴入城後的第一句話。
許昌名義上是大漢京城,實質上是魏國京城,因為掌握實權的人是曹操,不是天子。作為京城,許昌擁有非常稠密的人口,一方麵基於京都的稅收較低,加上曹操實行屯田製,讓家家戶戶有田地,百姓生活壓力較小,無需為金錢、糧食等方麵擔憂;另一方麵,戰亂迫使許多外地人移民至此。今天的許昌是一個象征和平與繁榮的聖地。然而,和平隻是表麵的,明爭暗鬥依然存在,官官相爭、官民相爭以及民民相爭從不間斷。隨著漢皇朝的日益衰落,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逐步激化,幸虧有聖劍的調和作用,漢朝才得以苟延殘喘至今。
許昌的建築似乎比襄陽更華麗,人氣也更旺,這是誌鳴進城後的第一感受。
他們牽著馬在街上走著。現在是早上,這裏人山人海、熙來攘往,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浪勝過一浪。徐庶無心賞景,一心想見母親。
“軍師,你以前來過這麽熱鬧的城市嗎?”誌鳴問。
徐庶呆呆望著前方,沉默不語。誌鳴知道他心情不好,不問了。
過了一會,誌鳴又說:“軍師,我們先找間客棧住下吧。”
徐庶迴過神來,說:“什麽?住客棧?你住吧,我直接去程府得了。”
“這麽急?要不吃完午飯再走?”
“雷將軍,你要明白我的感受。母親身陷地獄,做兒子的怎能不急呢!”徐庶說罷,眼淚不知不覺又流了出來。
誌鳴清楚地記得,他在途中一共哭了六次,其孝心人神共證。他安慰道:“軍師,令堂不會有事的。隻要一見到你,曹操一定會善待你們母子倆的。”
“謝謝你。”徐庶擦幹眼淚,說,“將軍,你是第一次來這種大城市吧?”
“以前去過襄陽,也很繁華,但和這兒比還是差一點。”
“我來過許昌,知道有個地方不錯,可以介紹給你。”
“是嗎?那太好不過了。”誌鳴不愁錢,劉備給了他足夠的資金。
“附近有家客棧叫‘赤金客棧’,是本城最大的客棧,那裏按房間等級可分為金、銀、銅三等房。將軍可選擇銀字房,比較實惠,衛生環境也不錯。”
徐庶帶他轉過幾條小巷,來到了當地赫赫有名的赤金客棧。
誌鳴抬頭一望,著實嚇了一跳:這座客棧有六層高!這是他生平見過的最高建築物。
“將軍莫須驚訝,此客棧乃當地第一富商衛弘所開,為本城最大、最豪華的客棧。”徐庶指著客棧高處說,“上麵第六層是金字房,住在那兒可以望見全城;第五至第三層是銀字房;第二層是銅字房;首層是茶館。怎麽樣?可以的話就進去登記。”
誌鳴點了點頭。徐庶叫了個夥計出來,把馬牽到後院安頓。
掌櫃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頭,見到二人進來,笑容滿麵地迎上前來,問:“客官,要住房嗎?”
“對,要一間銀字房。”徐庶替誌鳴說。
“五樓已經客滿了,三樓和四樓還有,客官要哪一層的?”
“三樓吧。”誌鳴說。
“請先登記。”老頭從櫃台裏抽出一本厚厚的冊子。
登記完後,誌鳴交付了押金。老頭從身後的牆上取下一串鑰匙,叫夥計帶他們來到了銀字七號房。
“這裏人還挺多!”誌鳴見客棧上下人來人往的,說。
“對呀,”夥計邊開門邊說,“這裏幾乎每天都客滿,客官您算來得早。”
“這裏住的大多是些什麽人?”誌鳴問。
“一般都是些過路客商,偶爾也有外地來的官府人員,還有些江湖上的人,龍蛇混雜。”夥計把門打開,領二人進來。
“那位老掌櫃是這裏的老板嗎?”誌鳴問。
“不,我們老板姓衛,他隻是店主,是老板的親戚。”
“你們老板和曹操關係挺好?”
“對,當年衛老板曾出巨資幫丞相招兵買馬討伐董卓,所以丞相非常感激他,表示一定會為客棧的營業保駕護航。記得有一次,一班土匪住宿不肯給錢,正好遇上丞相府的衛兵在客棧一樓喝早茶,結果他們當天就被衛兵帶走了。自此,再也沒人敢惹是生非了。”夥計邊打理房間邊聊。
“丞相府的衛兵還管這些事?”誌鳴有點不信。
夥計笑了笑,說:“客官,您別不信,丞相還親自來過這裏喝早茶呢。京城裏誰都知道,赤金客棧在朝中是有後台的,所以本地人都不敢在這裏惹事,隻有外地來的不懂狀況的人才會亂生事。”
“什麽破丞相,說白了就是漢賊…”徐庶不經意說了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話。
誌鳴趕緊捂住他的嘴,對夥計說:“沒事,我們是外地人,別見怪。”
夥計的情商也挺高的,就當聽不見。一切安排妥當後,夥計將鑰匙交給誌鳴,離開了。
誌鳴把窗子打開,狂吸新鮮空氣。現在是早上,空氣質量較高。
徐庶走到窗前,指著城外的一片山林,說:“你看見那片山林了嗎?”
誌鳴順其手指望去,點了點頭。
“那裏是午虎山,正午的午。山頂上有一座城寨,就是白虎隊的總部。不過我也是聽人說的,將軍可去山腳附近問問。”徐庶說完歎了口氣。
誌鳴明白其意,說:“軍師盡管放心,我會好自為之的。”
“還叫我軍師,真是的。將軍,我要走了。”徐庶拿上自己的行李,說,“雖然咱倆相識的時間不長,但我會記住你的。請保重,後會有期!”
徐庶飛也似地走了。誌鳴目送他離去後,惋惜了一陣,覺得有點困,便躺下來休息。
午間時分,他起床鎖好房門,到一樓吃午飯。趁夥計去下單的工夫,他開始觀察四周。這裏人還挺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總體氣氛還算可以,從這裏根本看不出戰爭的跡象。
“亂世中也有和平,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他想。
徐庶飛速趕到程府。程昱聽說昔日老友已到,趕緊整理衣冠出來迎接,說:“元直,好久不見,你還好嗎?”
“仲德,我娘寫信給我,說你把她接到這裏來了。首先,我很感激你,但客套話先免了,你先告訴我,我娘現在何處?”徐庶急於知道生母的下落。
程昱滿臉堆笑地說:“元直別急,幹娘隻不過被我侍奉於後院罷了。她過得很好,我現在就帶你去見她。”
徐庶心裏一陣疑惑:信上不是說她被曹操折磨得快不成人樣了嗎?
帶著疑惑,他來到母親的住處。程昱連房都不敢進,說:“元直,幹娘就在裏麵,你們好好聚聚吧。我還有事,稍後見。先告辭了。”
當見到親兒時,徐母臉上呈現出來的並非喜悅,而是驚訝。
“娘,孩兒來了!”徐庶終於見到了生母,眼淚奪眶而出。
徐母奇怪地問:“元直,你怎麽來了?”
“不是娘你寫信叫我來的嗎?”徐庶以為她被曹操折磨得失憶了。
“我何時寫信叫你來啦?”徐母反問。
徐庶觀察了一下,母親不像受過折磨的樣子,反倒身體比以前好多了。他趕緊取出信給她看。
徐母讀完信,迴想起之前程昱送禮的情景,恍然大悟,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一直咳嗽。
徐庶想幫她捶背,她不肯,怒道:“你不要碰我!虧你還是我養了這麽多年的親兒子,竟然連自己母親都不了解!”
徐庶不解。徐母將信還給他,說:“你自己看看!”
徐庶又仔細看了一遍,仍未發現任何紕漏。
徐母重咳了兩下,說:“你到現在還不明白!你好好看清楚,我啥時候叫過你弟康兒啦?從小到大,我一直叫他元順!這封信分明是假的!”
經母親一說,徐庶頓悟,大唿上當。
“愚子!白養你這麽多年,行事竟如此輕率!就算看不出來,你也該清楚我的為人!我是那種貪生怕死的人嗎?!”徐母越說越氣,越氣越咳。
“我…我…”徐庶也知母親非貪生怕死之徒,隻怪自己救母心切,導致判斷失誤。他無話可說。
“聽說你跟了劉皇叔,我真是非常驚喜,可…可你竟然棄明投暗,你…玷汙了祖宗,白活一場!咳…咳…你…你跪下!”徐母氣上心頭,捶胸頓足。
徐庶立馬拜伏於地,臉緊貼著地麵,不敢抬頭。
徐母責罵了一句後,轉身入房去了。徐庶久久不敢抬頭,他在心裏不斷責備自己,同時也痛恨曹操和程昱。
徐母久久未出,咳嗽聲突然停了。徐庶忙衝進去一看,天哪,母親已經懸梁自盡了!他趕緊跑出去喊人。
家丁們聞訊趕來,合力把徐母從吊繩上解了下來。徐庶趕緊伸手探其脈搏,脈象全無,母親已迴天乏術。他頓感錐心刺骨,仿佛整個世界已變得一片灰暗。他一下子想不開,欲撞牆自殺,被眾人攔住了。
“放開我,別攔我!我要去向母親贖罪!”徐庶拚命掙紮,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家丁們死命阻止他。一人死死抱住其腿,說:“先生請三思,就算你死了,令堂也不會複活啊!”
“別管我!放開我!!”徐庶聲嘶力竭地喊道,他想以死謝罪。
“元直!”這時,一個聲音出現在門口,是程昱。
“程昱,你為何要騙我?”徐庶眼中早已沒有當年的老友。
“元直,你在說什麽啊?”程昱裝傻。
徐庶把偽造的書信遞給他,一言不發。
“這…這不是我寫的!”程昱不敢承認,隻好謊稱,“我也不知是誰編造了這種謊言!我本想讓幹娘在此安享晚年,沒想到卻害死了她!我可以保證,絕無害她之心!元直,你要振作點,節哀順變!”
“我有說過是你寫的嗎?”徐庶緊盯著他的眼睛說。
“這……反正我全然不知,一定是有人走漏風聲了,我…我會嚴查此事!”程昱自知說漏了嘴,但也隻好打死不認了。
程昱的不打自招使徐庶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但死無對證,他也隻能認命了。他把程昱轟了出去,讓自己靜一下。
程昱吩咐下人一定要看好徐庶,絕不能讓他離開府邸半步;徐庶心裏也明白,自己已深陷囹圄。他後悔沒有一早把母親接到新野來,更後悔當年沒有照顧好她。
後來,曹操派人強行把徐庶帶迴了丞相府;同時命人用大槨棺盛裝徐母的遺體,運到許昌城外十裏處的孝慈山上厚葬。曹操親自在墓前上了三柱香,但這些舉動並不能消除徐庶的心頭怒火,他很清楚,曹賊的所作所為隻是在演戲,目的在於騙取他的忠心。他發誓,終生不為其出一分力、獻一分智,哪怕對方以武力相逼,也絕不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