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帝國的傷亡激增,戰士們的士氣也是越發低落,每個人都是期盼著這樣的日子能早點結束,就算短時間內不能迴家,但要是能在原地駐紮一會,好好休息一下,也是極好的。
這樣疲憊的行軍已經讓他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
就這樣過了兩天的時間,在坦巴德裏的鼓舞之下,北帝國軍隊的行軍速度稍微快了點,達到了每天十幾公裏的地步,至此他們已經發覺到,蘭茵王國的主力就駐紮在安多尼亞堡之中。
這下可是讓坦巴德裏犯愁了,如果敵人駐紮在城內的話,可就很難逼迫他們和自己進行決戰了。
哪怕沒法讓所有的士兵都入駐到城堡之內,但是隻要他們堅守營寨不出,簡單的依托拒馬和柵欄就能使得北帝國不敢進攻。
如果不進攻,而是選擇在此地紮營還好些,雙方都有著營寨的保護,任意一方進攻就要拋棄掉優勢,轉而進攻對方的防守優勢,敵人的弓箭手以及營地柵欄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這就是狄奧多西的考慮了,既然雙方都有這樣的難處,就看誰的處境更加艱難了。
蘭茵王國的軍隊雖然也不少,但是拉開的補給線並不長,運輸起來不怎麽費力,在路上的消耗也不大,況且蘭茵王國的糧食儲備要比北帝國充實的多,就算是按照這樣的速度消耗下去,再持續一整年,對蘭茵王國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因為下一輪的收獲季節馬上就要到了,隨著外地移民的到來,蘭茵王國的農業產量越來越高,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十餘萬名移民陸續進入蘭茵王國,而且大部分都在春耕之前分配了土地和種子。
對於這些普通的平民來說,狄奧多西暫時沒有太高的要求,什麽改信戰神教會,改造他們的思想,忠於蘭茵王國之類的,都沒有進行,而是單純的分土地讓他們種田而已。
歸根結底,這種冷兵器時代的農民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納稅而已,他們不像工業革命,民族主義時代的人一樣,必須得接受各種各樣洗腦。
雖然在蘭茵王國一樣要改信戰神教會,且最好思想上也有所改變,打敗這都不是能短時間內實現的,南十二郡納入蘭茵王國近三年的時間這才算是有了點蘭茵人的精氣神,但和北七郡仍然沒法相提並論,至少還得個五六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的被同化。
就這,還是本就處在北方,信仰戰神的人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如果要是換到更南部的地方,信仰戰神的特別稍微少一些,想要改變思想就更加困難。
更別說榮譽感和忠誠度之類的,尤其是榮譽感這東西,沒吃飽十幾年忘掉饑餓是什麽滋味,然後能讀到一些書或者聽到英雄故事,並且有著良好的社會氛圍,根本是想都不要想,在其他地區榮譽感這種東西是專屬於貴族騎士階級的。
能納稅,其實就已經是這些外來移民們為這個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了,實際上他們每個人都隻能做到這一點而已,至於兵役之類的,他們暫時還不合適。
無論是正規軍還是連結軍,都不怎麽合適,他們從各地移民而來,長途跋涉之下根本就沒有任何財產,好不容易分了點土地卻還沒有產出,現在他們吃穿用度全都是從狄奧多西的倉庫裏借的。
沒錯是借的,狄奧多西雖然自詡仁慈,而且這些移民也是他做主帶過來的,但是單純的做慈善發福利可不是他的風格。
或者說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背景之下,一昧的發福利不求迴報,那是極其愚蠢的做法,根本就起不到鞏固王權的作用。
你施舍糧食固然可以得到愛戴,但卻也讓人失去了畏懼之心,當一個國王隻考愛戴是不行的,隻有恐懼才能讓手下的臣民不敢反抗。
況且狄奧多西也給他們分發了田土,土地這東西無論在哪裏都是緊俏稀缺的東西,這幫移民要是在老家也能有這麽多的土地,根本就不會淪為流民然後來到蘭茵王國,這就已經是極大的恩惠了,要你償還你自己吃喝掉的東西又怎麽了?
所以說,在所有人看來償還國王的東西都是天經地義的。
北帝國軍隊與蘭茵軍在後勤補給上的差距已經是拉開,狄奧多西可以隨意的跟他們耗時間,但北帝國卻不能這樣,他們現在剩下的糧食最多還能支撐兩個多月的時間,看上去不少,但實際上已經是比較危險了。
畢竟,無論是勝是敗,隻要還有軍隊在,那就得迴程,返程的路上也是需要吃糧食的,這裏麵還要預留出來返程所需的糧草,也就是說目前剩下分糧草也就隻夠吃一個多月而已。
在確定了敵軍的位置,並且在不停的騷擾之下炸好了營地後,北帝國的士兵們終於算是鬆了口氣,這下子終於不用再繼續繃緊精神,時刻防備著敵人的偷襲了。
坦巴德裏雖然知道這場戰爭不容樂觀,但在沒有了敵軍的騷擾之後還是輕鬆了許多。
在進行了賞賜的討論之後,戰爭的決策已經定好了,非常簡單,就是給對方送去戰書,然後雙方擺明車馬的好好打一場,決定輸贏。
反正這安多尼亞堡地處平原,周邊幾十公裏範圍內都是平坦的土地,非常適合大規模軍隊集結作戰。
於是在有一次征得了諸位貴族封臣的意見之後,坦巴德裏將一封寫好的戰書派人送到了安多尼亞堡的城下。
打著白旗,使者來到了蘭茵軍營寨之外,不得不說他還是有些勇氣的,在麵對著好幾百張弓瞄準的情況下竟然還能做到麵不改色,實在令人敬佩。
“是來送戰書的吧,給我們就可以了!”幾名巡邏的草原驃騎跑過來說道。
誰料,這名使者確實昂然道:“我是希爾卡迪帝國的使者,前來麵見北方蘭茵之王,並且遞交我國皇帝陛下送與蘭茵王的戰書!”
“此等重任乃是皇帝陛下所托,不敢怠慢,我需親自見到蘭茵之王,把這戰書交給他!”
這樣疲憊的行軍已經讓他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
就這樣過了兩天的時間,在坦巴德裏的鼓舞之下,北帝國軍隊的行軍速度稍微快了點,達到了每天十幾公裏的地步,至此他們已經發覺到,蘭茵王國的主力就駐紮在安多尼亞堡之中。
這下可是讓坦巴德裏犯愁了,如果敵人駐紮在城內的話,可就很難逼迫他們和自己進行決戰了。
哪怕沒法讓所有的士兵都入駐到城堡之內,但是隻要他們堅守營寨不出,簡單的依托拒馬和柵欄就能使得北帝國不敢進攻。
如果不進攻,而是選擇在此地紮營還好些,雙方都有著營寨的保護,任意一方進攻就要拋棄掉優勢,轉而進攻對方的防守優勢,敵人的弓箭手以及營地柵欄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這就是狄奧多西的考慮了,既然雙方都有這樣的難處,就看誰的處境更加艱難了。
蘭茵王國的軍隊雖然也不少,但是拉開的補給線並不長,運輸起來不怎麽費力,在路上的消耗也不大,況且蘭茵王國的糧食儲備要比北帝國充實的多,就算是按照這樣的速度消耗下去,再持續一整年,對蘭茵王國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因為下一輪的收獲季節馬上就要到了,隨著外地移民的到來,蘭茵王國的農業產量越來越高,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十餘萬名移民陸續進入蘭茵王國,而且大部分都在春耕之前分配了土地和種子。
對於這些普通的平民來說,狄奧多西暫時沒有太高的要求,什麽改信戰神教會,改造他們的思想,忠於蘭茵王國之類的,都沒有進行,而是單純的分土地讓他們種田而已。
歸根結底,這種冷兵器時代的農民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納稅而已,他們不像工業革命,民族主義時代的人一樣,必須得接受各種各樣洗腦。
雖然在蘭茵王國一樣要改信戰神教會,且最好思想上也有所改變,打敗這都不是能短時間內實現的,南十二郡納入蘭茵王國近三年的時間這才算是有了點蘭茵人的精氣神,但和北七郡仍然沒法相提並論,至少還得個五六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的被同化。
就這,還是本就處在北方,信仰戰神的人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如果要是換到更南部的地方,信仰戰神的特別稍微少一些,想要改變思想就更加困難。
更別說榮譽感和忠誠度之類的,尤其是榮譽感這東西,沒吃飽十幾年忘掉饑餓是什麽滋味,然後能讀到一些書或者聽到英雄故事,並且有著良好的社會氛圍,根本是想都不要想,在其他地區榮譽感這種東西是專屬於貴族騎士階級的。
能納稅,其實就已經是這些外來移民們為這個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了,實際上他們每個人都隻能做到這一點而已,至於兵役之類的,他們暫時還不合適。
無論是正規軍還是連結軍,都不怎麽合適,他們從各地移民而來,長途跋涉之下根本就沒有任何財產,好不容易分了點土地卻還沒有產出,現在他們吃穿用度全都是從狄奧多西的倉庫裏借的。
沒錯是借的,狄奧多西雖然自詡仁慈,而且這些移民也是他做主帶過來的,但是單純的做慈善發福利可不是他的風格。
或者說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背景之下,一昧的發福利不求迴報,那是極其愚蠢的做法,根本就起不到鞏固王權的作用。
你施舍糧食固然可以得到愛戴,但卻也讓人失去了畏懼之心,當一個國王隻考愛戴是不行的,隻有恐懼才能讓手下的臣民不敢反抗。
況且狄奧多西也給他們分發了田土,土地這東西無論在哪裏都是緊俏稀缺的東西,這幫移民要是在老家也能有這麽多的土地,根本就不會淪為流民然後來到蘭茵王國,這就已經是極大的恩惠了,要你償還你自己吃喝掉的東西又怎麽了?
所以說,在所有人看來償還國王的東西都是天經地義的。
北帝國軍隊與蘭茵軍在後勤補給上的差距已經是拉開,狄奧多西可以隨意的跟他們耗時間,但北帝國卻不能這樣,他們現在剩下的糧食最多還能支撐兩個多月的時間,看上去不少,但實際上已經是比較危險了。
畢竟,無論是勝是敗,隻要還有軍隊在,那就得迴程,返程的路上也是需要吃糧食的,這裏麵還要預留出來返程所需的糧草,也就是說目前剩下分糧草也就隻夠吃一個多月而已。
在確定了敵軍的位置,並且在不停的騷擾之下炸好了營地後,北帝國的士兵們終於算是鬆了口氣,這下子終於不用再繼續繃緊精神,時刻防備著敵人的偷襲了。
坦巴德裏雖然知道這場戰爭不容樂觀,但在沒有了敵軍的騷擾之後還是輕鬆了許多。
在進行了賞賜的討論之後,戰爭的決策已經定好了,非常簡單,就是給對方送去戰書,然後雙方擺明車馬的好好打一場,決定輸贏。
反正這安多尼亞堡地處平原,周邊幾十公裏範圍內都是平坦的土地,非常適合大規模軍隊集結作戰。
於是在有一次征得了諸位貴族封臣的意見之後,坦巴德裏將一封寫好的戰書派人送到了安多尼亞堡的城下。
打著白旗,使者來到了蘭茵軍營寨之外,不得不說他還是有些勇氣的,在麵對著好幾百張弓瞄準的情況下竟然還能做到麵不改色,實在令人敬佩。
“是來送戰書的吧,給我們就可以了!”幾名巡邏的草原驃騎跑過來說道。
誰料,這名使者確實昂然道:“我是希爾卡迪帝國的使者,前來麵見北方蘭茵之王,並且遞交我國皇帝陛下送與蘭茵王的戰書!”
“此等重任乃是皇帝陛下所托,不敢怠慢,我需親自見到蘭茵之王,把這戰書交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