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茹也羨慕啊,大竹峰,誰最要強?非她莫屬。
……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大竹峰的弟子增加的很慢,但還是增加了。
以前的四個,增加到六個,呂大信入門,之後杜必書入門。
他們這些新一輩弟子還在蹣跚學步,同輩的道一,已經名震神州浩土。
年紀輕輕,就常出去闖蕩遊曆,僅僅三十歲,就達到了上清巔峰。
這過程中,各種殺伐,生死,自然都經曆了。
不過仿佛曇花一現,名聲在外,但這個人卻是縮迴了青雲門,很少在大張旗鼓下山。
甚至,這個人的求道之心,就是道玄等也敬佩。
不怕天才不努力,就怕天才比你強大得多,還比你努力。
突破上清後的道一,被道玄委任為長老。
可是他這個長老,直接不管事,不是在自己的房間閉關,就是在祖師池塘修煉,這兩處都沒在,那很大的機率是在藏經閣了。
這一股努力盡,這一份實力,就是青雲諸多首座,也隻能表示佩服。
突破玉清巔峰後,這家夥也常往大竹峰後山跑。
首座們知道當初的事,還以為這家夥天生和祖師親近呢,也沒怎麽關注。
……
“太極者,陰陽之法也。陰陽者,乃兩種截然不同的本性,既相對,又相融。
相對者,陰極必反,陽極必變者是也,相溶者,陰陽相抱,則萬物必昌。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女之陰陽,塵世之陰陽也;
日月之陰陽,天地之陰陽也;
二候四候,一時之陰陽也。
凡此皆非金丹之陰陽。
金丹陰陽,以我家為陰,以他家為陽;我為離,他為坎;離中一陰為真陰,坎中一陽為真陽。
取坎填離,是以真陰求真陽,以真陽濟真陰也。
且陰陽又有內外之別,或以內之陰陽而助外,或以外之陰陽而濟內。
陽動而陰隨,陰感而陽應,陰中用陽,陽中用陰,或借陰以全陽,或用陽以製陰,內外合道,金丹自虛無中結就。
金丹之道奪天地造化之功為我功,所謂:千年之氣,一日而足,山澤之寶,七日而成。
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陰陽之道也。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合,方能生育。
金丹之道,惟采取先天真一之氣也。
先天之氣,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乃自虛無中來者。
聖人以實而形虛,以有而形無。
實而有者,真陰真陽;虛而無者,二八初弦之氣。
初弦之氣即先天氣,此氣非陰陽交感,不能有象。
若欲修金丹大道,舍此陰陽,別無他術矣。
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顛倒顛,陰陽之道,盡於此矣。”
大竹峰後山,道一囧囧而談著自己的感悟。
說完後,道一恭敬起身,道:“師傅,還請指正!”
林衍點了點頭,道:“於太極陰陽一道上,我不如你。
所以,也沒什麽可以教你的,什麽以天地自然為師,這些廢話,我就不說了,你也明白。
對了,還沒恭喜你,我也沒想到,還能再相遇你。
現在的你,已經達到了上清巔峰,不過太清,也就是元神之道,這是一個重要的關卡,需要慎之又慎,也是個漫長的過程。”
道一:“多謝師傅,說來也是弟子也糊裏糊塗的呢。
師傅消失百多年後,弟子的修為達到了天地的極限,進無可進。
所以,破除天地壁壘,進入虛空中,再醒來時,已經記憶被封,直到恢複了巔峰實力,才恢複記憶。
這裏很好,道途可期!
對了師傅,您又是怎麽迴事?”
“我?和你一樣的遭遇,當初來到這個世界,失憶了。
幸被青葉遇到,收為了徒弟,幫助為師渡過了最危險虛弱的時期。
隨後恢複上清巔峰,也就是金丹巔峰的實力,才恢複記憶。
對了,青葉並未死亡,那家夥資質的確可以,現在也成就了元神巔峰,在紅塵煉心幾百年了。
這些年你遊曆天下,說不定也遇到過。
拿著一塊破布,上麵寫著仙人指路的老家夥,就是他了。”
道一驚訝,“竟然是他?實在不像,不過這也更證明,他的了不起。
實在沒想到,那位竟然是我在這裏的師祖。
不過,青雲曆史上。怎麽沒聽過師傅的名字?”
林衍撇了撇嘴,“沒必要,就這樣當個曆史的看客,也挺好。
而且,我實在不喜這些俗事,這一點,想來你早就知道了。
當初他遇到我時,收留我不足百年,就假死脫身了。
我的那些便宜師兄師姐,資質悟性實在不怎麽樣,全部老死。
我也樂得如此,隱藏在藏經閣,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個身份,倒也逍遙,無所事事,一些領悟天道。”
道一深有感觸,當初的他,何嚐不是如此?
最後也直接離開山門,遊曆天下,有時候幾十年不會一次山門,一來熟悉的人全部離世,去了也不過是徒增傷悲,二來何嚐不是怕麻煩?
“師傅所言甚是,再修煉一段時間,弟子也打算隱世。
至於青雲,在有生之年,庇佑其道統,也算是迴報庇佑之因果。
師傅改良的太極玄清道,果然高深莫測。”
林衍聽著這家夥無頭無尾的一句話,沒好氣道:“你我還來這一套?
拿去,這是天書,我從上麵參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悟,才改良的太極玄清道。
不過五卷天書,我這裏隻有四卷,希望這原汁原味的東西,能夠對你進入元神境有幫助。”
道一尷尬不已,“咳咳,師傅,都是世俗惹的禍,繁文縟節太多,不知不覺就被影響了。
多謝師傅,有機會弟子定去將剩下的一卷尋來。
弟子告辭了,打算去閉關參悟參悟。”
“哈哈,去吧去吧,就知道你的癡性。”
聞言,道一拱了拱手,身影就這樣消失,明顯是無距神通。
整個青雲門,除了林衍,也就他參悟了無距。
蘇茹也羨慕啊,大竹峰,誰最要強?非她莫屬。
……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大竹峰的弟子增加的很慢,但還是增加了。
以前的四個,增加到六個,呂大信入門,之後杜必書入門。
他們這些新一輩弟子還在蹣跚學步,同輩的道一,已經名震神州浩土。
年紀輕輕,就常出去闖蕩遊曆,僅僅三十歲,就達到了上清巔峰。
這過程中,各種殺伐,生死,自然都經曆了。
不過仿佛曇花一現,名聲在外,但這個人卻是縮迴了青雲門,很少在大張旗鼓下山。
甚至,這個人的求道之心,就是道玄等也敬佩。
不怕天才不努力,就怕天才比你強大得多,還比你努力。
突破上清後的道一,被道玄委任為長老。
可是他這個長老,直接不管事,不是在自己的房間閉關,就是在祖師池塘修煉,這兩處都沒在,那很大的機率是在藏經閣了。
這一股努力盡,這一份實力,就是青雲諸多首座,也隻能表示佩服。
突破玉清巔峰後,這家夥也常往大竹峰後山跑。
首座們知道當初的事,還以為這家夥天生和祖師親近呢,也沒怎麽關注。
……
“太極者,陰陽之法也。陰陽者,乃兩種截然不同的本性,既相對,又相融。
相對者,陰極必反,陽極必變者是也,相溶者,陰陽相抱,則萬物必昌。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女之陰陽,塵世之陰陽也;
日月之陰陽,天地之陰陽也;
二候四候,一時之陰陽也。
凡此皆非金丹之陰陽。
金丹陰陽,以我家為陰,以他家為陽;我為離,他為坎;離中一陰為真陰,坎中一陽為真陽。
取坎填離,是以真陰求真陽,以真陽濟真陰也。
且陰陽又有內外之別,或以內之陰陽而助外,或以外之陰陽而濟內。
陽動而陰隨,陰感而陽應,陰中用陽,陽中用陰,或借陰以全陽,或用陽以製陰,內外合道,金丹自虛無中結就。
金丹之道奪天地造化之功為我功,所謂:千年之氣,一日而足,山澤之寶,七日而成。
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陰陽之道也。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合,方能生育。
金丹之道,惟采取先天真一之氣也。
先天之氣,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乃自虛無中來者。
聖人以實而形虛,以有而形無。
實而有者,真陰真陽;虛而無者,二八初弦之氣。
初弦之氣即先天氣,此氣非陰陽交感,不能有象。
若欲修金丹大道,舍此陰陽,別無他術矣。
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顛倒顛,陰陽之道,盡於此矣。”
大竹峰後山,道一囧囧而談著自己的感悟。
說完後,道一恭敬起身,道:“師傅,還請指正!”
林衍點了點頭,道:“於太極陰陽一道上,我不如你。
所以,也沒什麽可以教你的,什麽以天地自然為師,這些廢話,我就不說了,你也明白。
對了,還沒恭喜你,我也沒想到,還能再相遇你。
現在的你,已經達到了上清巔峰,不過太清,也就是元神之道,這是一個重要的關卡,需要慎之又慎,也是個漫長的過程。”
道一:“多謝師傅,說來也是弟子也糊裏糊塗的呢。
師傅消失百多年後,弟子的修為達到了天地的極限,進無可進。
所以,破除天地壁壘,進入虛空中,再醒來時,已經記憶被封,直到恢複了巔峰實力,才恢複記憶。
這裏很好,道途可期!
對了師傅,您又是怎麽迴事?”
“我?和你一樣的遭遇,當初來到這個世界,失憶了。
幸被青葉遇到,收為了徒弟,幫助為師渡過了最危險虛弱的時期。
隨後恢複上清巔峰,也就是金丹巔峰的實力,才恢複記憶。
對了,青葉並未死亡,那家夥資質的確可以,現在也成就了元神巔峰,在紅塵煉心幾百年了。
這些年你遊曆天下,說不定也遇到過。
拿著一塊破布,上麵寫著仙人指路的老家夥,就是他了。”
道一驚訝,“竟然是他?實在不像,不過這也更證明,他的了不起。
實在沒想到,那位竟然是我在這裏的師祖。
不過,青雲曆史上。怎麽沒聽過師傅的名字?”
林衍撇了撇嘴,“沒必要,就這樣當個曆史的看客,也挺好。
而且,我實在不喜這些俗事,這一點,想來你早就知道了。
當初他遇到我時,收留我不足百年,就假死脫身了。
我的那些便宜師兄師姐,資質悟性實在不怎麽樣,全部老死。
我也樂得如此,隱藏在藏經閣,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個身份,倒也逍遙,無所事事,一些領悟天道。”
道一深有感觸,當初的他,何嚐不是如此?
最後也直接離開山門,遊曆天下,有時候幾十年不會一次山門,一來熟悉的人全部離世,去了也不過是徒增傷悲,二來何嚐不是怕麻煩?
“師傅所言甚是,再修煉一段時間,弟子也打算隱世。
至於青雲,在有生之年,庇佑其道統,也算是迴報庇佑之因果。
師傅改良的太極玄清道,果然高深莫測。”
林衍聽著這家夥無頭無尾的一句話,沒好氣道:“你我還來這一套?
拿去,這是天書,我從上麵參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悟,才改良的太極玄清道。
不過五卷天書,我這裏隻有四卷,希望這原汁原味的東西,能夠對你進入元神境有幫助。”
道一尷尬不已,“咳咳,師傅,都是世俗惹的禍,繁文縟節太多,不知不覺就被影響了。
多謝師傅,有機會弟子定去將剩下的一卷尋來。
弟子告辭了,打算去閉關參悟參悟。”
“哈哈,去吧去吧,就知道你的癡性。”
聞言,道一拱了拱手,身影就這樣消失,明顯是無距神通。
整個青雲門,除了林衍,也就他參悟了無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