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衍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看著崇禎皇帝。


    不知過了多時,“咳!咳!咳!“


    崇禎皇帝突然咳嗽了起來,他好像突然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猛的抬起頭來,便看到了大殿之中的林衍。


    崇禎皇帝的瞳孔微微一縮,倒也沒有什麽慌亂之色,到底是見過風浪的皇帝,還不至於被嚇破了膽。


    “你是誰?為何擅闖朕的養心殿!”


    崇禎皇帝聲音渾厚,執掌朝中權柄數年,坐在龍椅之上自然有不怒自威的威儀。


    “一介江湖布衣林衍,見過陛下!”


    崇禎皇帝心中微微一愣,他素來勤於國事,不論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中。


    他都將諸多事了然於心,這個名字,貌似沒有印象。


    不過這人,能夠悄無聲息,避過護衛來到這裏,不應該默默無名之輩啊。


    “噢……?不止一介江湖布衣吧?


    閣下不會無故來養居殿,有什麽目的,直說吧。”


    林衍笑道:“陛下以為,麵對天下諸多反王,在陛下如今政令不出京城,天下百姓易子而食之事屢見不鮮的亂世,大明的餘輝,還能撐多久?”


    崇禎皇帝不禁眯眼看向林衍,沉聲道:“朕在,大明就在!


    而且,朕貴為天子至尊,你如此出言不遜,難道不怕朕殺了你!”


    “你不會,你也做不到,這個自信我還是有的,否則也不會在這裏,當然,除非你願意與我同歸於盡。


    至於我來這裏的目的嘛,遊曆江湖的過程中,見識了不少我討厭的事,希望有所改變。


    說到底,我也想試試,能不能再現‘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歲貢’的盛世。”


    崇禎一驚:“你要刺殺朕?”


    “這一點你放心,對於所謂的帝王之位,我沒興趣,不過想借你之手罷了。


    當然,得是你可行的情況下。


    否則,我可不希望,別人在我背後捅刀子。”


    “敢問先生,可有救世良方助朕挽大明江山於水火之中?”


    崇禎雖然有些剛愎自用,但是也自知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他素來求賢若渴,更別提剛才聽到林衍那一番驚世之言。


    林衍聽到崇禎已經不由自主的換了稱唿,便知這位大明皇帝還尚未死心。


    微微點頭,本來此行他隻是有些想法而已。


    但如今見到崇禎皇帝尚不算無藥可救,心中便有了計較。


    此時的大明朝也不過剩下三五年的光景,若說他能阻止各路起義軍造反,那無異於天方夜譚,他是人,而不是仙神。


    “還請先生教朕!”


    林衍不由道:“陛下難道不認為在下是妖言惑眾?”


    崇禎皇帝搖頭道:“先生方才之言,若是在十年前,朕定然是不信的,說不定會直接將先生打入死牢,而如今,朕卻是......不得不信,不敢不信!


    即便有一絲希望,朕也要爭!


    朕不想做個亡國之君,也不想看著大明的百姓被外族所屠戮,朕亦不想無顏麵對大明曆代先祖,“朕......不甘心啊!”


    他登基之時,這想要大刀闊斧割掉大明之蘚的皇帝,可無論如何勤政,在經曆了世事變幻之後,已經意識到大明江山時間不多了。


    他不甘心!任誰會甘心就此失敗!


    他兢兢業業十幾載,最終卻換來這樣一個結果,不甘!不甘!


    “請先生教朕救世良方,救萬民於水火!”


    崇禎皇帝一拜,恭敬無比。


    林衍搖頭道:“我不是神,也不是仙,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要想繼續存下去,想要浴火重生,就隻能破而後立!


    如今李闖聲勢正盛,張獻忠也虎視眈眈,更別提關外滿清狼子野心,朝廷奸臣當道,民心已失,想要力挽狂瀾,神仙也做不到。


    既然這樣,那就隻有待李闖失了民心,等滿清韃子露出獠牙,百姓們方才能想起大明朝的好,有時候以退為進未嚐不是件好事,退一步海闊天空。


    陛下再一舉複國,定門事半功倍。


    江南素來是魚米之鄉,隻希望陛下早做準備,日後好做應對。”


    崇禎皇帝聞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先生所言,朕記下了,將來若真有那一日,朕當留存有用之身,以待來日。”


    林衍點了點頭,道:“要想實現,陛下你這身體不行啊。


    我有一門養生吐納氣息的法子,陛下當可學去,日後勤加練習,方保身體安康。


    若能大成,再活五六十年,還是有可能的。”


    林衍笑了笑,也不吝嗇,直接將混元功法的修煉法子教給了崇禎皇帝。


    “最後再送陛下八個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至此,林衍隱於大明皇宮,為崇禎皇帝出謀劃策。


    對於世人而言,林衍是誰?沒有誰知道。


    對於華山而言,這個曾經天資絕世的傻子,難道遊曆江湖隕落了?


    ……


    大明崇禎十四年春,崇禎皇帝秘密將大太監曹化淳給處死,並指派貼身內侍王承恩南下江南,四處找尋一些無甚名頭的人物,諸如王鼎、李定國、張煌言、閆應元之流。


    同時,大明朝堂之中,又是一番大動蕩,以內閣首輔魏藻德為首的一幹人等被崇禎下旨查辦,原因不詳。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民間傳言大明江山氣數已盡之言更是不絕於耳。


    僅僅幾個月,江南已經齊聚了不少人才。


    王鼎、李定國、張煌言、閆應元,堵胤錫,何騰蛟、瞿式耜,何德勝,胡勝海,劉儀順,楊龍喜,李文茂等。


    南京城,一大殿中,林衍看著眼前的這些人,或許以後會有的人迷失於權勢之中,但現在都是難得的英傑。


    “諸位,既然你們來到這裏,那就說明你們的選擇,我也或者你們的信任。


    我相信,今天的選擇,不會讓你們失望。


    至於現在外麵鬧得正歡的那些人,最多三四年光陰,就能夠讓你們看清楚,他們的嘴臉。


    同樣的,當初說的,說到做到。


    如果大明最後實在挽救不了,本人不會阻攔你們外出投靠別人,追求自己的榮華富貴。


    但醜話說在前頭,期間誰兩麵三刀,我也不會客氣的。


    你們在這裏的義務,暗中齊心協力,治理南京城,訓練軍隊,並以此為中心,向著周圍施政。


    待群雄潰敗,就是我們一舉定鼎之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者長生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蒙求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蒙求道者並收藏武者長生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