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每一個成語,對應一計,三十六個成語,三十六計。
至於深入的,她現在也沒打算講解,這些小家夥長大點後,再慢慢講解了。
……
悠悠歲月
不知不覺之間,蕭玉帶著太子蕭元時出去遊曆也已經五年過去了。
可是在這五年之中,蕭韻的身體是每況日下。
蕭景欣的記憶中,蕭韻雖然是個英明的帝王,但是天不隋人願。
似乎死得比較早,五十幾歲得年齡,就駕崩了。
為了防止這家夥早死,蕭景欣可是從小教導他武功。
可惜,在這架空的曆史世界中,人力如何能夠勝天?
即使如此,也不過是多活了幾年罷了。
如今還不到六十歲的蕭韻已經彈在養居殿內,隨時可能去世。
就是蕭景欣這個八十幾歲的老太婆,身體素質都比他好了太多太多。
養居殿之內,蕭韻已經在彌留之際。
“咳咳,真是天不假年,朕……哎……
姑姑,哥哥,妹妹,我去了之後,元時繼皇帝位,姑姑依舊為攝政王。
姑姑,辛苦您了,輔佐父皇一輩子,輔佐孩兒一輩子,臨了,還要辛苦姑姑您輔佐元時。
哥哥,妹妹,姑姑年紀大了,你們要幫助姑姑,輔佐元時。
平章,平旌,元啟,元時,元嘉,元敏,元佑,元正,元安,元林。
你們都是我蕭氏一族的好孩子。
朕這輩子在姑姑麵前承歡膝下是做不到了。
你……你們……要……要……孝……順……”
“父皇……嗚嗚……父皇……”
“韻兒……”
“皇兄……”
“陛下……”
“皇帝駕崩了……”
蕭景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韻兒,轉眼五十幾年過去,你也繼位二十幾年了,安心歸去吧。
姑姑在,大梁在,大梁江山,隻要姑姑在一日,就會江山永固,代代傳承延續。
姑姑,你庭生哥哥,妹妹玉兒,平章,平旌……
都會力保大梁的。”
“陛下,您放心,我蕭庭生,必當竭盡全力維護大梁江山。”
“皇兄,您放心,有皇妹在,自當守衛大梁。
誰敢伸手叛亂,染指大梁江山,皇妹我剁了他的手。”
“陛下殯天,舉國哀悼上禮,皇室披麻戴孝三月。
國不可一日無君,元時,如今你父皇駕崩。
你就一切從簡,先入主吳英殿,在內閣首輔大臣們的幫助下處理國家大事吧。
平旌,元啟,平章,元正,元安,元林,太子剛剛登基。
一切,都還有待熟悉,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爭取再接再厲,再繼皇兄之後,韻兒之後,再延續出一個盛世出來。
庭生,玉兒,姑姑老了,不想再參與這些事了。
還是隱居幕後,默默守衛皇室吧。
以後庭生,玉兒,你們兩為輔政親王。
輔佐元時穩定朝局後再說吧。”
蕭元時、蕭平章、蕭平旌、元正,元安,元林……:“是,奶奶!”
蕭玉、蕭庭生:“是,姑姑,您放心,我們兄妹定會幫助新皇,穩定朝局的。”
“嗯,好在先帝在位時,又一代的文武閣相成已經選拔而出了。
待先帝喪期過去,他們正式入文武閣吧。
期待元時在位期間,有所建樹,希望新朝新氣象,文臣武將如同諸侯春生般勃發。”
……
蕭韻和蕭景琰都是難得的明君,他們在位,國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兩位皇帝都民心所向,他們去世後,大梁舉國哀悼,百姓自發在家為皇帝陛下哀悼,也有的組織一起去哀悼。
國家法定三日,但大梁之內,哀悼超過三日之百姓,已經達到了十之七八。
時間緩緩流逝,新帝繼位後,懸妙的朝堂局勢,漸漸在蕭玉,蕭庭生。
元正,元安,元林,蕭平旌,蕭元啟,蕭平章等人的輔佐下,逐漸穩定了下來。
一個月過後,蕭元時已經能夠在蕭庭生等人的輔佐下,勉強處理國家大事。
三個月後,即使沒有蕭庭生等人的插手,蕭元時已經能夠獨自處理了。
一年後,蕭庭生,蕭玉辭去了輔政親王職位,恢複了原來的樣子。
看著越來越熟練的蕭元時,文武朝臣都感到意外,欣慰。
隻要繼續堅持下去,這又是一個明君的苗子。
金陵王府之內,蕭景欣雖然不在輕易插手朝堂,但是蕭元時的一切,都逃不脫她的眼睛。
更何況蕭玉,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元正,元安,元林等後輩,也會經常來金陵王府問安。
畢竟這個老太婆,可是他們蕭氏一族如今僅存的,輩分最高的活化石級別老祖了。
加上蕭平章,蕭元啟,蕭平旌等人的孩子。
如今可以說,四世同堂,麵對如此情況,蕭景欣也算是欣慰但睡覺都會做夢夢醒。
問安時交談之間,自然難免會涉及到點。
說到四世同堂,蕭平章和蒙淺雪四年前終究還是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蕭陽。
蕭平旌三年前和林奚成親,兩年前生下了一個孩子,蕭潛。
至於蕭元啟,和荀白水的侄女成親,生下一個郡主,取名蕭瀟。
三個小家夥,如今最大的四歲,最小的兩歲,可卻很不安分啊。
金陵城內,經常被鬧得雞飛狗跳。
至於還小沒有這個能力?主要罪魁禍首是他們,鬧的卻是他們父母。
經常撬家出走,不是去皇宮,就是去玉王府,長林王府或者金陵王府。
人一不見了,他們父母就焦急,派下人去滿金陵尋找。
好在久而久之,知道這幾個小家夥的常駐地,每次失蹤,都是一個地一個地去尋找。
“太奶奶,陽兒帶著蕭潛弟弟,蕭瀟妹妹來看您了。”
聽到聲音,抬頭一看,就看到門外侍衛們,小心謹慎,生怕這幾個祖宗摔著,一路跟著送了進來。
“王爺!兩位公子和郡主來了。”
“辛苦了,你去忙吧。”
“是,王爺!”
蕭景欣:“喲,陽兒,潛兒,瀟兒,你們不會又躲著你們父母,悄悄來這裏吧?”
蕭陽:“太奶奶,才不是呢,嬸嬸帶我們來的,
姨,嬸嬸怎麽不見了?”
這時從外麵進來一個溫婉的年輕少婦,正是林奚。
聽到蕭陽的話,她沒好氣罵道:“小混蛋,嬸嬸才停留了一下,你們就不見蹤影了,還好意思說?”
瞪了一眼幾個小家夥,又恭敬道:“林奚,拜見奶奶!”
“哈哈,奚兒不用多禮,自己找個位置坐下吧。
這幾個小家夥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實在蹦躂得太歡,就提前給他們鍛煉鍛煉,抽抽他們屁股啊。”
林奚:“噗嗤,奶奶說得是。
你們幾個小家夥聽到沒有,以後再調皮,家裏家法伺候。
對了,奶奶,明天是開啟文武閣的日子。
陛下傳旨,讓父王,奶奶,姑姑,平章,平旌、元啟,元正,元安,元林等去長逸仙殿聚聚呢。”
“噢?那走吧,反正一家人聚聚,陽兒,潛兒,瀟兒,你,你嫂子,還有元啟家那個夫人,都一起去吧。
我們都走了,你們還要獨自開第二鍋,麻煩廚房不說,人少也沒什麽胃口啊。”
“這……是,奶奶!”
……
說到這第二屆的文武閣成員,也是功勳累累。
武閣
金陵王蕭景欣,傳奇人物,現今蕭氏皇族輩分最高的人。
幾十年前東海,夜秦,南楚的滅國領導者,更是帶兵擊敗了當時的強國大渝,北燕。
幾十年後,又推波助瀾,布局幾十年,使得強國大渝灰飛煙滅,國土盡歸大梁。
可以說大梁的強大,基本都是其在暗中引導,在暗中推波助瀾。
功勳卓著,在武靖帝時期就名列文閣和武閣。
先帝時期,她也憑借滔天的功勳,再次占據了文武雙閣第二(第一為皇帝)。
玉王蕭玉,不止在先帝功勳卓著,就是在她父皇時期,也是有著不小的功勞。
更是在先帝時期,還未滅大渝之前,憑借功勞硬生生成為七珠親王,還是女子親王。
長林王蕭庭生,輔佐武靖帝,以及先帝,年代帝王期間,都功勳赫赫。
在武靖帝時期,名列武閣之內,先帝時期競選,再次憑借新功勞,位列武閣之內。
長林王府世子蕭平章,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榮登武閣之內。
長林王次子,兩珠親王,荊王蕭平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榮登武閣之內。
萊陽侯蕭元啟,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兩珠親王萊陽王,榮登武閣之內。
鎮東將軍嶽銀川,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東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西將軍林正,為林紀將軍的兒子,英雄之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壓鎮西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北將軍聶洵,為前鎮北將軍夏冬的兒子,英雄之後,頗有乃母之風,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北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南將軍林穆,前首輔林殊和鎮南將軍穆霓凰的兒子,英雄之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南侯,榮登武閣之內。
羽林軍統帥狄明,參與滅大渝之戰,攻下……,受封為羽林軍統帥,榮登武閣。
禁軍統帥荀飛盞,禁軍統帥,忠君愛國,控衛金陵,力保金陵幾十年平安穩定。
並且監督押運糧草,為大軍攻下大渝,立下汗馬功勞。
受封禁軍統領,榮登武閣。
元正,安中將軍,參與大渝滅國之戰,攻下……,受封兩珠親王蜀王,位列武閣。
武閣之內,這次十三人榮譽登其內。
蕭景欣,蕭玉,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嶽銀川,林正,聶洵,林穆,狄明,荀飛盞,元正。
除此之外,則是文閣了。
金陵王蕭景欣,傳奇人物,現今蕭氏皇族輩分最高的人。
不僅武功卓絕,智慧更是超絕,憑借一己之力。
幾十年前新皇登基,東海,夜秦,南楚等試圖攻打大梁,被金陵王率兵滅國,疆域並入大梁。
更是帶兵擊敗了當時的強國大渝,北燕。
幾十年後,又推波助瀾,布局幾十年,終於在先帝時期,使得強國大渝灰飛煙滅,國土盡歸大梁。
可以說大梁的強大,基本都是其在暗中引導,在暗中推波助瀾。
功勳卓著,在武靖帝時期就名列文閣和武閣。
先帝時期,她也憑借滔天的功勳,再次占據了文武雙閣第二(第一為皇帝陛下)。
如今幾十年過去,再次憑借赫赫功勳,登臨文武雙閣第二。
林智,林慶將軍的兒子,內閣首輔之一,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謝宣(謝弼之兒子),內閣首輔之一,曾…………,入文閣。
齊墨,內閣首輔之一,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淩峰,前任內閣首輔,也是幾十年前淩雲閣副閣主淩芸之子,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宋浮,內閣首輔之一,雖然有知情不報,同流合汙。
但功勞卓著,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大梁不會因為一點汙點,就魔廚你的一切功勞,所以入選文閣。
文閣入選者,也就這麽幾位,蕭景欣,林智,謝宣,齊墨,淩峰,宋浮六人。
甚至還特意說明了荀白水落選的原因。
荀白水則是企圖耽誤糧草運營,延誤軍機。
並且和夜淩子掌尊濮陽纓,夜淩子高手段桐舟等不清不楚。
甚至和皇後荀氏,暗中多次謀劃,企圖消除長林王府,玉王府,金陵王府。
金陵王和陛下慈悲,既往不咎,功勞暫留,累積到這一代新帝再競選。
荀白水當時聞言,可是一口逆血吐了出來。
重病了好幾天,但也不敢囉嗦。
畢竟他幹過的事,都清清楚楚羅列在那裏。
除非不要命了,這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還是太嫩了。
和金陵王那個老家夥過不去,自己這是活該的啊。
……
“陛下!太後!”
“拜……見……皇上!”
蕭潛,蕭陽,蕭瀟幾個小家夥也是斷斷續續拜道。
“奶奶快不用多禮,王伯父,姑姑,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啟哥哥,元正哥哥,各位嫂子。
今天是家宴,算是慶賀父皇時代賢臣即將進入文武閣。
幾位小家夥,快起來,在叔父這裏,哪裏那麽多禮。”
荀白水:“諸位王爺!”
看著荀白水也在場,蕭景欣直接無視了這家夥,和皇後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起來。
隻要她想,隨時可以將這兩個家夥捏死,還是觸犯國法的正當理由。
蕭玉:“噢?荀大人也在啊,也是,家宴嘛。
陛下,父皇時代,賢臣二十五。
皇兄時代,賢臣十八,姑姑功勳赫赫,戰功累累。
父皇時代她老人家文武兩閣均入選,而且高居文武兩閣第二。
皇兄時代,也是如此,雙榜第二。
算是姑姑一人兩個名額,可是二十六,十九。
我大梁賢臣如雨,正是大梁合該大興的征兆。
的確值得慶幸。”
蕭元時:“是啊,姑姑所言極是,轉眼之間父皇駕崩已經一年多了。
朕也希望新朝新氣象,仰賴奶奶,姑姑,伯父,以及諸位王兄,了。”
一家人進餐,閑聊不久後,也許是喝得多了點,也許是以為自己現在是太後了,可以一言九鼎了,也不顧蕭景欣,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蕭元正,言語放肆了許多。
荀皇後:“時兒,你看你舅舅這入文武閣的位置?”
蕭元時一時間也犯難了起來,同時暗自看了一眼荀皇後和荀白水。
內心暗自警惕了起來,他跟隨姑姑蕭玉遊曆天下五年,可不是白遊曆的。
多少悲歡離合,多少人性的黑暗,他也經曆過,見識過。
就是那麵色微笑而輕飄飄的一眼,荀皇後和荀白水暗自警惕,仿佛被什麽大恐怖盯上了一樣。
他們這時才暗自反省,如今眼前這位是大梁天下至尊,不再是曾經可以任由他們說教,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的時候了。
可是作為血親長輩的可憐自尊心,還是沒有讓他們當即認錯。
蕭景欣事不關己,麵色也沒有動搖,頭也沒抬,仿佛壓根沒聽到似的。
看到她的模樣,蕭庭生,蕭玉,蕭平章這些城府不低的人頓時知道。
老人家是故意的,想考察考察新帝吧。
蕭元啟,蕭元正,見到大佬沒發話,也都悶葫蘆了。
隻有蕭平旌暗自著急,畢竟他和蕭元時的關係,從小就不錯。
生怕蕭元時迴答錯誤,誤國誤民。
更重要的是令得奶奶她老人家失望。
幾年過去,受封荊王也好幾年了,他不傻,反而很聰明。
知道那位老人家在大梁的地位,歲月的流逝,輔佐兩代皇帝而積累下來的威望,恐怖無比。
如果元時實在昏庸,想來那位老人家另立新帝,也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
蕭元時看了一眼眾人的反應,尤其是蕭平旌的反應,內心還是很感動的。
他知道,如果自己迴答的不對,生命不會有問題,但是奶奶對自己的信任,或許就另當別論了。
同時也暗自責怪自家母後,口無遮攔。
“這……嗬嗬……母後,舅舅,不是元時不幫助你們啊。
其他的事,朕可以幫你們,但是唯獨這件事,不行。
實在是,入選文武閣這樣的大事,不是朕一個人可以作主的。
那是文武群臣,公平公正,憑借實力,以功績而勝出的。
如果這都可以弄虛作假,那我大梁,還真的要開始衰敗了。
也有違奶奶當初的初衷。
這文武閣入選,不是父皇當政時才開始的。
而是皇爺爺當政時,就已經實行的國家政策了。
大家起步點相同,公平競爭,成功了,那是對其能力的肯定,那是對大梁,對大梁百姓付出的迴報。
失敗了,要麽是能力不夠,要麽是……作的。”
他的迴答,在在場幾位王爺意料之中。
如果實在是懦弱,扶不上牆,蕭景欣不會同意其上位的。
可是被名譽衝昏了頭腦的哪裏聽得進去,不顧荀白水瘋狂的眼神示意阻止。
“元時,你看你舅舅也就犯了一個小錯誤。
再說,當初他的起心,也是好的,不希望大梁征戰連連。
但歸根結底,他可是為大梁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你……”
蕭元時:“行了,不要說了。
有些事既然母後都挑明了,那朕也就放肆一迴,還望母後勿怪。
母後,朕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文武閣之事,的確不是皇帝一個人能夠作主的,也不該由皇帝一個人作主。
賞罰不公,以後誰還會為我大梁皇室效力?朕不能開頭,也不敢開了這個壞頭。
這是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不應該拿在家宴上討論。
相信母後也不希望,百年之後,後人指著孩兒的脊梁骨罵孩兒是昏君吧?
就算孩兒不怕,舅舅難道以後想背負一個靠關係進入文武閣的壞名聲?
母後,孩兒已經長大了,不用母後……垂簾聽政了。
朝堂之上,有奶奶監督著,王伯父,姑母,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啟哥哥,元正哥哥等盡心竭力輔佐。
孩兒有自信,再讓大梁出一個盛世太平天下。
所以母後,就不要插手朝堂之事了,您就好好監督著未來皇後,管理好後宮就行。
衣食無憂,頤養天年,承歡膝下……
而不是想著權傾天下,荀氏當今,荀大統領忠心耿耿,統領七萬禁軍。
安茹姐姐,嫁給元啟哥哥,朕也沒有吝嗇,直接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舅舅曾經更是內閣首輔之一,荀氏一族,可謂是位高權重,榮寵至極。
即使如今,看在母後的份上,朕也沒有將當初的事,放在心上。
隻要舅舅繼續為國為民,入選文武閣,不是沒有機會。”
蕭元時:“人啊,不能貪心!
或許大梁朝堂之內,朝臣們不說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認為,皇室之內,權柄流落太多。
但幾十年來,事實證明,這是對大梁有利的。
或許有的人認為,金陵王府,長林王府,玉王府等地位太過超然。
但是捫心自問,奶奶雖然地位超然,但她老人家也一直本本分分,兢兢業業,盡心竭力輔佐著一代又一代的帝王。
要是她老人家想當亙古以來第一位女皇,相信當初繼偉者就不是爺爺的。
同樣的道理,姑姑,王伯父,他們的權利,在金陵城內,僅次於奶奶。
但是他們也一直兢兢業業,王伯父輔佐三代帝王,一定程度上,姑姑也輔佐著三代帝王。
奶奶以前出去遊曆就是十年二十年,要是他們有不軌之心,今天也不會有我蕭元時。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奶奶教我的,對我啟發很大。
但母後,舅舅,換而言之,如果其他人擁有著王伯父,姑姑的權利,大梁會這麽安穩嘛?
如果用著奶奶的威望,那大梁還是我蕭氏一族作主嗎?”
蕭元時一時間,一口氣都說了出來,荀皇後,荀白水驚駭地看著這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原來一切都在他的心中,他是明白人啊。
“哈哈,元時,不錯,沒有辜負奶奶的期望。
你說得很對,要是奶奶在意這破皇位。
當初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但奶奶不喜歡雜事,皇位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麻煩事。
勞心費力還傷神,逍遙自在當個王爺,想出力,就為國出力,不想出力,就遊曆天下,逍遙自在不好嗎。
至於你姑姑,你王伯父,兩人可以說都是我帶大的。
幾十年的相處,他們什麽性格,還瞞得過我?
玉兒也是個無心權勢之輩,一心想修煉武功罷了。
之所以盡心竭力輔佐帝王,也是想留個生前身後名。
所以這丫頭的武功,如今已經可以說,僅在我之下了。
庭生的話,從輔佐皇兄,韻兒,差不多七十年歲月了。
日久見人心,他也絕對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我們這些老家夥,就是你姑姑,也是五十來歲了。
她是半隻腳入土,庭生一隻腳已經埋在土裏了。
至於奶奶我,嗬嗬,土都快埋到脖子下了。
所以啊,你姑姑,如果想輔佐你,那就輔佐,想休息一段時間,鑽研武功,那也隨她。
至於庭生,長林王位都傳給你平章大哥了。
他也閑置在家,無心國事,想安享晚年。
老太婆我,更是從皇兄繼位後,就隨心所欲,沒怎麽插手皇室,也不是沒有插手。
最近十幾年,我更是懶得管了。
平章,平旌,元啟,元正,也是一心為國的忠臣。
但幾十年前,即使我一手養大的庭生,我也不敢說他就百分之百會效忠大梁一輩子,好在他沒讓我失望。
所以啊,人心思變,元時你是聰明人,從剛剛你的迴答中,我更肯定,隻要你不想當昏君,那你是有成為明君的能力的。
以後如何治國,如何處理君臣關係,那就是你,你們兄弟之間的事了。”
……
文武閣
不知不覺到了第二天早上,再次文武群臣齊聚。
恭賀祭拜行禮,蕭韻的帝王相之下,文武兩列,一文一武。
文武兩列,都是蕭景欣處於首位,蕭庭生這個三朝元老,位居武閣第二。
他也是除了蕭景欣之外,唯一一個兩代帝王都入選文武閣的。
同樣,蕭韻前一位帝王蕭景琰,同樣如此。
蕭元時:“時間是最無情的,就如同奶奶說的,是把無情的殺豬刀,亙古至今,多少英雄豪傑,千古帝王,秦皇漢武,又如英明如爺爺,父皇,都泯滅於歲月之中。
但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無論善惡,都終歸會得到印證、證明。
恭喜諸位,脫穎而出,成為父皇麾下傑出的功成,名列文武閣,千百年後,還會被世人銘記。
你們的攻擊將會永垂不朽,流傳千古乃至萬古。
同樣,朕也很慶幸,你們之中,大多數人都年輕力壯,比朕大不了多少。
所以朕希望,大梁的未來,在朕手中,在你們手中,更加繁榮昌盛。
也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兩代帝王麾下,都進入文武閣的成員。
未來,咱們君臣共勉。
西域,西厲,北燕,咱們君臣共同、齊心協力,去納入大梁版圖之內。
實現秦漢之廣袤疆域。”
“是,陛下,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蕭景欣對於這位有野心,不甘落後的大梁繼承人,還是覺得比較滿意的。
大梁奮三世,如今已是六十幾年之餘烈,新帝在勵精圖治個二三十年,收服剩下諸國,還是希望很大的。
“陛下所言極是……
本王已經年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以後大梁的未來,有著你們這一群年輕人,本王很放心。
陛下還年輕,十幾歲的年齡,可以說皇兄,先帝繼位,年齡都遠大於你。
所以陛下的時間還很多,相信陛下勵精圖治一段歲月,一統北燕,西域諸國還是能夠做到的。
本王也希望陛下能夠有生之年,將九州天下一統了。
免得想起那幾個國家時,膈應人,還要時刻擔心其犯境。
但即使一統了,諸位也不必擔心將來無事可做。
告訴諸位一個秘密,同樣也告訴陛下。
天下,很大,遠遠不是爾等心中所認為的那麽個樣子。”
說完,拿出一個圓形的東西,也算是地球儀了,有著蕭景欣大概畫出的模糊疆域。
其他人也好奇這位皇室的老祖宗,這位名震天下接近七十年的活化石,究竟還有什麽驚天大秘密。
他們好奇,隨後蕭景欣從懷中拿出一個縮小版的地球儀,當然,在眾人眼中,也就是一個描繪著些畫的圓形球體罷了。
蕭韻好奇,蕭庭生也好奇,其他人更好奇。
尤其是蕭玉和蕭庭生兩兄妹,他們可以說是蕭景欣帶大的,但是也從未聽姑姑說過啊。
蕭景欣拿出球體後,趁著眾人不在意,悄無聲息又在房間中按了一下,突然房間牆麵變動,一幅牆麵圖出現。
“諸位,咱們所在的天下,是圓的,一個巨大的球體。
這個球體之上,有著四塊巨大的海洋,它們將整個球體分成了奇怪大陸。
這裏,是亞洲,而這裏,這一小塊,就是我們大梁疆域。
曾經的秦漢疆域,包括這些,西域,北燕,柔然等。
即使秦漢疆域最廣時,麵積也不過是亞洲的差不多四分之一。
當然了,說明白點,也就是將亞洲分為麵積相同的四份,秦漢疆域大約隻有其中一份大。
而除了亞洲之外,這裏,與亞洲接壤的地方,是歐洲。
亞洲,歐洲的西南方向,又是一巨大的洲,名為非洲,這裏的人。
我們大梁東方的海洋,屬於太平洋。
從大梁往南,太遙遠的太平洋深處,也有一個大洲,為大洋洲,也就是這個位置。
繼續往南,這裏,名南極洲,這個地方,一年四季,溫度極低。
亞洲的東方,跨過太平洋,是兩座大陸,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繼續向東,南北美洲的東方,為大西洋。
亞洲,歐洲北方為北冰洋,往南,和非洲,大洋洲夾著的這片海域,為印度洋。
七大洲按大小而言,亞洲第一。
非洲第二,按照剛剛的評估,那麵積大約相當於三個秦漢疆土那麽大。
北美洲相當於兩個,南美洲相當於一個多。
歐洲相當於一個,南極洲和大洋洲,則沒有一個那麽大。
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沒有功績可以建立。
而且今天在這裏,本王提出最後一個建議,陛下可以考慮考慮。
待我大梁收服北燕,西域諸多諸國,實現漢武時期的疆域後。
以後啊,我大梁宗親中,如果願意的,有那個想法的。
大梁可以支持他一些錢財,去外麵打拚。
向外麵擴張,他自己擴張的麵積疆域,就是他自己的。
稱王稱霸也好,還是願意融入大梁疆域也罷,隨他。
當然,如果融入大梁疆域的,大梁也不會虧待他。
世襲封王,疆域就是他打下來的。
不止大梁宗親,以後文武大臣,你們願意的話,我的提議是,也可以同意你們出去打拚。
隻要你們有能力,就是打下亞洲大梁之外所有的疆土,那也是你們自己的。
打下一個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甚至打下幾個洲,那也是你們自己的本事。
至於本王今天說的疆域真假,天下為圓的論斷,你們可以自己去考察。
給你們的建議是,派人從西麵一路而行,總有一天,會從大梁東方而進入大梁疆域。”
說完,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她也不打擾。
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這些家夥從震撼中醒來。
一刻鍾之後,眾人麵色依舊震撼,但總算迴過神來。
蕭元時:“奶奶,您說的是真的?您如何知道這些?”
其他人也好奇地看著蕭景欣,尤其是那些臣子,剛剛蕭景欣許諾的好處,實在是……
他們也知道,隻要這位皇室的老古董,活化石發話了,那基本是鐵定的了。
“嗬嗬,陛下,古人智慧,您也知道,皇兄在位期間,我基本沒怎麽管理國事。
陸陸續續遊曆幾十年,曾經遊曆出九州之外。
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古人描繪的地圖。
所以才知道,當時的我,也是震撼了許久了。
本來我是不打算說的,畢竟無知這也是一種福啊。
更何況九州天下都還沒收服,又何必知道那麽多。
如果陛下……,我也不會說,因為那樣不過是將大梁推在火架上烤。
但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我大梁幾十年來下來,三代帝皇勵精圖治,諸多能臣武將兢兢業業。
國力已經足夠收服鎮壓九州天下。
所以才告訴你,相信你能夠把握好個度的。”
“是,姑姑!多謝姑姑告知此等秘辛!”
蕭景欣說完秘辛,在場諸人,無論是宗親還是大臣,無一不目露精光。
誰都想稱王稱霸,沒有誰願意頭頂多一個太上皇。
對於蕭景欣,她才不在意這些,能夠重生是她沒想到的。
而能夠重生在諸侯爭霸的亂世,更是她想不到的。
既然能夠有一天,來到這不可思議的地方。
那地球之上,能夠使得漢族普遍,在世界各地遍布,何樂而不為?
放任怕的是見識不足,蝸居在一個地方爭王爭霸,否則隻要見識足夠了,漢人的開拓意識,那是不可思議的。
……
自從蕭景欣說完秘辛之後,再也沒有插手過大梁的事。
甚至還悄無聲息出去遊曆,就是蕭玉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一消失就是五年的時光,蕭庭生在蕭韻駕崩,蕭元時穩住朝局後,就將長林王傳給蕭平章。
第二批眾臣進入文武閣後的第一年,隨著蕭景欣消失的第一年,皇後因為蕭景欣的消失越來越肆無忌憚。
竟然利用自己皇太後的身份,肆無忌憚排擠蕭平旌,蕭平章,蕭元啟,蕭元正等人。
因為皇太後的身份,蕭元時雖然看不慣,但也一而再,再而三容忍。
荀白水也因為皇太後的關係,再次進入內閣,甚至後來還妄圖插手軍機處。
蕭玉,蕭平章,蕭元啟,蕭平旌,蕭元正等看在她是皇太後的身份上,這是皇帝自己的家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看著這家夥慢慢自掘墳墓。
第二年,荀皇後,荀白水越來越過分,蕭元時看著囂張的皇太後,以及自己那個舅舅,忍無可忍,直接召見姑姑蕭玉。
蕭玉得到命令,直接將荀白水擊殺,使得皇太後悔不當初。
眾叛親離的她,後宮的執掌權利,也被迫交到了皇後手中。
荀皇太後,直接成為了名不副實的皇太後。
第三年,蕭元時召集諸王,諸將,命令蕭玉為大元帥,蕭平章為副帥,出兵北燕。
陸陸續續,用時兩年,將北燕收服,大梁的疆域再次擴張。
而消失五年的蕭景欣呢?難道死了嗎?畢竟已經九十歲的高齡了。
其實不然,蕭景欣雖然已經九十歲高齡,但距離壽終正寢,還不到時候。
她之所以消失,也有著她自己的考量。
歸根結底,還是不放心自己壽終正寢之後的事罷了。
所以故意消失,暗中觀察沒有自己鎮壓之後,諸臣的野心,時候能夠鎮壓得住。
也看看蕭元時能否鎮壓,左右得了朝局。
其次,她不放心蕭玉,畢竟蕭玉的權利,太大了。
畢竟權利能夠讓人變得不可思議。
蕭玉的權利,差她差不了多少,要是這家夥心懷不軌,後果不堪設想……
……
時光悠悠,又是一年過去,眾人在金陵王府發現了一具已經幹癟的屍體,正是蕭景欣閉關的密室,這一間密室,即使蕭玉也不知道,後來被蕭玉偶然發現,如今已分辨不出來。
但是,衣服,玉佩……,都是蕭景欣的裝扮。
蕭元時下旨,通傳全國,頓時大梁動搖,百姓哀傷,舉國哀悼三月。
皇室宗親守墓一年,按照皇帝的規格下葬。
……
琅琊山上琅琊閣
兩個老人坐在一起閑聊,不就是大梁正在安葬的金陵王嘛,“嗬嗬,王爺的威望,太大了,三朝元老,皇帝之禮下葬啊。”
“隨便他們了,好在沒讓我失望,不僅一統了北燕疆土,還有著向西域諸國進軍的趨勢。
以我大梁的國力,對於再次一統西域諸國,隻要不是太廢,那是鐵板釘釘的。”
聞言,對麵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麵色欣慰,卻又淡然道。
此人正是蕭景欣,而對麵的白發老人,是琅琊閣的閣主藺晨。
藺晨這家夥也是個烏龜,太能活了,如今一百歲高齡,卻還健在。
“王爺謙虛了,畢竟是王爺兢兢業業輔佐了幾十年的。
按照王爺的驚世之才,如果大梁沒有如此國力,藺某才感覺到驚訝。”
蕭景欣聞言,麵帶微笑,搖了搖頭,表示過獎了。
……
時光悠悠,再次五年以後
五年之中,藺晨已經去世,琅琊閣之內,反而隻有蕭景欣一個人,蕭景欣再次離開了琅琊閣,踏入茫茫江湖,向著金陵城方向而來。
十年了,離開金陵已經十年過去,金陵城內那些蠢蠢欲動的家夥,要麽被清理,要麽是沒被發現。
她也沒有精力再繼續帶在外麵,因為她也差不多到了行動不了的年齡,打算迴家了!
這五年之中,大梁之內,修養生息,大力消化著滅北燕而收服的疆域,至今不說消化,但是曾北燕疆域上的百姓,已徹徹底底歸心大梁,實在是大梁的各種民生政策優越,於百姓而言,能夠活下去就行,能夠生活得更好,求之不得。
至於誰當家作主,他們並不關心。
她一出現,頓時消息被淩雲閣的人知道,迅速通知管事的,層層遞進,最後交到蕭玉手上。
玉王府
“參見王爺,這是最新加急情報!!”
一道黑衣人出現在玉王府內院,對著蕭玉恭敬道。
“什麽加急情報!”
快六十歲的蕭玉將情報展開,頓時麵色不可思議,一瞬間就被收斂,麵色驚喜,仿佛劫後餘生。
“好,你下去吧,這次辛苦你了。
對了,路上護佑姑姑她老人家的安全。
哈哈,我就知道,姑姑怎麽會……”
“是,王爺!”
“來人,更衣,本王要進宮!”
……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玉來到皇宮,看著三十來歲,無比威嚴的梁帝,內心還是很喜悅的,這位陛下,說到底可是自己親自教導的,教導出一代明君的成就感,比她自己封王時,還要有成就。
“姑姑?您怎麽來了?”蕭元時微笑著迴應。
“陛下,天大的好消息,剛剛淩雲閣傳來消息,姑姑她老人家還健在。
微臣相信淩雲閣不會在這麽大的事上出錯。
更不相信姑姑會去世,如今想來,當初的屍體……
哎,姑姑真是用心良苦啊,始終心心念念大梁,不放心。”
蕭元時仿佛聽到什麽天方夜譚的事,頓了頓才驚喜迴應。
“什——什麽?奶奶?哈哈,好,雖然當初那是眼前看著,不得不相信,畢竟奶奶年紀太大了。
但朕始終感覺,那不是奶奶,卻又無憑無據。
奶奶她老人家還是這樣,老當益壯啊。
用心良苦,不放心我們這些後輩,不放心大梁江山。
姑姑,奶奶她老人家到了哪裏?朕派人去接她老人家。
咱們也去金陵城外迎接奶奶。”
蕭玉:“是,陛下!”
“來人!”
“陛下!”
“去將萊陽王,長林王,以及長林府老王爺,荊王……等人叫來養居殿,立刻,朕有要事。”
“是,陛下!”
看著離去的太監,我蕭元時麵色欣喜,向著養居殿而去。
不一會兒,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蕭元正,蕭元安,蕭元林,以及硬要來的蕭庭生來到養居殿。
“參見陛下!”
蕭元時:“來了,不用多禮,這次急切召集你們。
是有一件大事,剛剛玉王傳來消息,說在江湖中發現了姑奶奶的身影。
也就是說姑奶奶還健在,如今正向著金陵而來。
所以通知諸位王爺一下,咱們都準備準備,奶奶到達金陵城外,咱們出去迎接她老人家。”
蕭平旌:“啊……奶奶……?
哈哈,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奶奶當初身體健朗,怎麽……”
蕭庭生八十來歲的年齡,聞言還是淚流滿麵。
“姑姑,庭生就知道,您怎麽可能會……
哈哈,好,好……陛下,那微臣等下去準備了。
定要將那些小家夥也帶上,哈哈……”
……
差不多半個月後,蕭景欣才來到金陵城外。
不過此時的她,身邊一隊精悍的士兵寸步不離保衛著其安全。
甚至還有淩雲閣的成員也在其中。
馬車上,蕭景欣拉開車簾,看著豪華而大氣磅礴的金陵城,麵色迴憶,想起了自己當初幾歲時,金陵城外的時候,一切都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哎,從這裏起步,終於這裏,也好,也好!”
“拜見金陵王!”
“姑姑奶奶!”
“太奶奶!”
城門外,百姓夾道歡迎,諸多王公貴族在皇帝的帶領下,也麵色驚喜。
“啊,那位是金陵王?原來幾年前那不是,王爺還在,真是太好了,大梁的鎮國柱石啊。”
“嘿嘿,那是,那是,三朝元老,傳說如今大梁朝局之內的諸多大臣,尤其是幾位戰功赫赫的王爺,基本小時候老王爺都教導過。
甚至就連陛下,也跟著王爺學習。
不止陛下,先帝也是如此,而且……
總之,沒有王爺的輔佐,或許就沒有今天繁榮的大梁。”
……
“不用多禮,陛下,你做得很好。
我還說自己隱世,看看大梁之內有什麽心懷不軌之徒。
好在都被你鎮壓了。
元正,元安,元林,平旌,平章,元嘉,元敏,元佑……
陽兒,瀟兒,潛兒,你們也是,十年過去,長大的長大了,威望的也更威望了。
玉兒,恭喜你,踏入衝脈境界。
不過庭生,你小子也才是八十來歲的人,怎麽看著比姑姑我還老?”
蕭景欣看著皇室的這些後輩,點了點頭,不吝誇獎。
蕭庭生:“咳咳,姑姑,庭生哪裏敢和姑姑您比。
十年過去了,姑姑雖然百歲高齡,但還是和十年前一樣。
姑姑,這次您來就別走了,讓後輩們好好孝敬您。”
蕭玉:“多謝姑姑,玉兒也是機緣巧合進入了衝脈境界。
姑姑,大哥所言極是,以後玉兒直接去王府服侍您。。”
……
“哈哈,行了,知道你們的孝心,不過我老太婆還不至於那麽沒用。
走吧,在這裏也不是個事,迴家再說。”
……
蕭景欣迴到金陵,她沒去世的消息也傳遍天下,普天同慶。
而她本人,則什麽事也懶得管,而且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的住處,經常都是那些宗親小屁孩,前前後後,圍繞著太奶奶長,太奶奶短的。
時光悠悠,三年過後,蕭庭生終究還是堅持不住,於長林王府去世。
這三年之中,大梁也積極備戰,準備向著西域諸國出兵。
五年,又是五年的時間,在這個時候,西域諸多國家已經徹徹底底覆滅,大梁成為秦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甚至疆土麵積還超出不少。
而且蕭元時並不甘心,一直向北,向西兩個方向擴張。
蕭元嘉,蕭元佑兩個弟弟,蕭元正,蕭元安,蕭元林三個族兄,直接被他封到邊界去了。
一來這些人可以作為守護神,鎮守邊界,二來,給這些人一個小小的封地,讓這些人自己去擴張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土。
最主要的是,大梁如今的疆域已經不少了。
不僅如此,隨著疆域的穩定,大梁帝國的穩定,平穩發展。
蕭元啟,蕭平旌等人他也沒有限製,沒有虧待,同樣給封到了邊界去。
當然,這自然是他派人探查天下,發現奶奶說的,是對的。
天下太大,遠遠不止大梁的天下。
既然如此,他是有信心壓得住這些勞苦功高的臣子,他也相信這些臣子的忠心。
但是未來的事,誰說的準?他們的子子孫孫會老實下去,自己的子子孫孫壓製得住?
而且這些人的功勞太大了,不知如何封賞得情況下,他直接給封王,並且賜下一小塊封地,想怎麽折騰,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想要疆土,自己去擴張……
而蕭景欣,在壽終正寢的一刹那,仿佛思緒飄蕩到神秘未知之處,看到一個年輕人和煦的笑容,不知為何,心裏頓時知道這個人是自己的父神,叫作道無極!
這個年輕人對自己微笑點了點頭,隨後揮了揮手。
“嗬嗬,曦兒,強者之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一境一鬼門關走出來的。
父神會關注著你的,你還是去開始你的傳奇吧。”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每一個成語,對應一計,三十六個成語,三十六計。
至於深入的,她現在也沒打算講解,這些小家夥長大點後,再慢慢講解了。
……
悠悠歲月
不知不覺之間,蕭玉帶著太子蕭元時出去遊曆也已經五年過去了。
可是在這五年之中,蕭韻的身體是每況日下。
蕭景欣的記憶中,蕭韻雖然是個英明的帝王,但是天不隋人願。
似乎死得比較早,五十幾歲得年齡,就駕崩了。
為了防止這家夥早死,蕭景欣可是從小教導他武功。
可惜,在這架空的曆史世界中,人力如何能夠勝天?
即使如此,也不過是多活了幾年罷了。
如今還不到六十歲的蕭韻已經彈在養居殿內,隨時可能去世。
就是蕭景欣這個八十幾歲的老太婆,身體素質都比他好了太多太多。
養居殿之內,蕭韻已經在彌留之際。
“咳咳,真是天不假年,朕……哎……
姑姑,哥哥,妹妹,我去了之後,元時繼皇帝位,姑姑依舊為攝政王。
姑姑,辛苦您了,輔佐父皇一輩子,輔佐孩兒一輩子,臨了,還要辛苦姑姑您輔佐元時。
哥哥,妹妹,姑姑年紀大了,你們要幫助姑姑,輔佐元時。
平章,平旌,元啟,元時,元嘉,元敏,元佑,元正,元安,元林。
你們都是我蕭氏一族的好孩子。
朕這輩子在姑姑麵前承歡膝下是做不到了。
你……你們……要……要……孝……順……”
“父皇……嗚嗚……父皇……”
“韻兒……”
“皇兄……”
“陛下……”
“皇帝駕崩了……”
蕭景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韻兒,轉眼五十幾年過去,你也繼位二十幾年了,安心歸去吧。
姑姑在,大梁在,大梁江山,隻要姑姑在一日,就會江山永固,代代傳承延續。
姑姑,你庭生哥哥,妹妹玉兒,平章,平旌……
都會力保大梁的。”
“陛下,您放心,我蕭庭生,必當竭盡全力維護大梁江山。”
“皇兄,您放心,有皇妹在,自當守衛大梁。
誰敢伸手叛亂,染指大梁江山,皇妹我剁了他的手。”
“陛下殯天,舉國哀悼上禮,皇室披麻戴孝三月。
國不可一日無君,元時,如今你父皇駕崩。
你就一切從簡,先入主吳英殿,在內閣首輔大臣們的幫助下處理國家大事吧。
平旌,元啟,平章,元正,元安,元林,太子剛剛登基。
一切,都還有待熟悉,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爭取再接再厲,再繼皇兄之後,韻兒之後,再延續出一個盛世出來。
庭生,玉兒,姑姑老了,不想再參與這些事了。
還是隱居幕後,默默守衛皇室吧。
以後庭生,玉兒,你們兩為輔政親王。
輔佐元時穩定朝局後再說吧。”
蕭元時、蕭平章、蕭平旌、元正,元安,元林……:“是,奶奶!”
蕭玉、蕭庭生:“是,姑姑,您放心,我們兄妹定會幫助新皇,穩定朝局的。”
“嗯,好在先帝在位時,又一代的文武閣相成已經選拔而出了。
待先帝喪期過去,他們正式入文武閣吧。
期待元時在位期間,有所建樹,希望新朝新氣象,文臣武將如同諸侯春生般勃發。”
……
蕭韻和蕭景琰都是難得的明君,他們在位,國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兩位皇帝都民心所向,他們去世後,大梁舉國哀悼,百姓自發在家為皇帝陛下哀悼,也有的組織一起去哀悼。
國家法定三日,但大梁之內,哀悼超過三日之百姓,已經達到了十之七八。
時間緩緩流逝,新帝繼位後,懸妙的朝堂局勢,漸漸在蕭玉,蕭庭生。
元正,元安,元林,蕭平旌,蕭元啟,蕭平章等人的輔佐下,逐漸穩定了下來。
一個月過後,蕭元時已經能夠在蕭庭生等人的輔佐下,勉強處理國家大事。
三個月後,即使沒有蕭庭生等人的插手,蕭元時已經能夠獨自處理了。
一年後,蕭庭生,蕭玉辭去了輔政親王職位,恢複了原來的樣子。
看著越來越熟練的蕭元時,文武朝臣都感到意外,欣慰。
隻要繼續堅持下去,這又是一個明君的苗子。
金陵王府之內,蕭景欣雖然不在輕易插手朝堂,但是蕭元時的一切,都逃不脫她的眼睛。
更何況蕭玉,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元正,元安,元林等後輩,也會經常來金陵王府問安。
畢竟這個老太婆,可是他們蕭氏一族如今僅存的,輩分最高的活化石級別老祖了。
加上蕭平章,蕭元啟,蕭平旌等人的孩子。
如今可以說,四世同堂,麵對如此情況,蕭景欣也算是欣慰但睡覺都會做夢夢醒。
問安時交談之間,自然難免會涉及到點。
說到四世同堂,蕭平章和蒙淺雪四年前終究還是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蕭陽。
蕭平旌三年前和林奚成親,兩年前生下了一個孩子,蕭潛。
至於蕭元啟,和荀白水的侄女成親,生下一個郡主,取名蕭瀟。
三個小家夥,如今最大的四歲,最小的兩歲,可卻很不安分啊。
金陵城內,經常被鬧得雞飛狗跳。
至於還小沒有這個能力?主要罪魁禍首是他們,鬧的卻是他們父母。
經常撬家出走,不是去皇宮,就是去玉王府,長林王府或者金陵王府。
人一不見了,他們父母就焦急,派下人去滿金陵尋找。
好在久而久之,知道這幾個小家夥的常駐地,每次失蹤,都是一個地一個地去尋找。
“太奶奶,陽兒帶著蕭潛弟弟,蕭瀟妹妹來看您了。”
聽到聲音,抬頭一看,就看到門外侍衛們,小心謹慎,生怕這幾個祖宗摔著,一路跟著送了進來。
“王爺!兩位公子和郡主來了。”
“辛苦了,你去忙吧。”
“是,王爺!”
蕭景欣:“喲,陽兒,潛兒,瀟兒,你們不會又躲著你們父母,悄悄來這裏吧?”
蕭陽:“太奶奶,才不是呢,嬸嬸帶我們來的,
姨,嬸嬸怎麽不見了?”
這時從外麵進來一個溫婉的年輕少婦,正是林奚。
聽到蕭陽的話,她沒好氣罵道:“小混蛋,嬸嬸才停留了一下,你們就不見蹤影了,還好意思說?”
瞪了一眼幾個小家夥,又恭敬道:“林奚,拜見奶奶!”
“哈哈,奚兒不用多禮,自己找個位置坐下吧。
這幾個小家夥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實在蹦躂得太歡,就提前給他們鍛煉鍛煉,抽抽他們屁股啊。”
林奚:“噗嗤,奶奶說得是。
你們幾個小家夥聽到沒有,以後再調皮,家裏家法伺候。
對了,奶奶,明天是開啟文武閣的日子。
陛下傳旨,讓父王,奶奶,姑姑,平章,平旌、元啟,元正,元安,元林等去長逸仙殿聚聚呢。”
“噢?那走吧,反正一家人聚聚,陽兒,潛兒,瀟兒,你,你嫂子,還有元啟家那個夫人,都一起去吧。
我們都走了,你們還要獨自開第二鍋,麻煩廚房不說,人少也沒什麽胃口啊。”
“這……是,奶奶!”
……
說到這第二屆的文武閣成員,也是功勳累累。
武閣
金陵王蕭景欣,傳奇人物,現今蕭氏皇族輩分最高的人。
幾十年前東海,夜秦,南楚的滅國領導者,更是帶兵擊敗了當時的強國大渝,北燕。
幾十年後,又推波助瀾,布局幾十年,使得強國大渝灰飛煙滅,國土盡歸大梁。
可以說大梁的強大,基本都是其在暗中引導,在暗中推波助瀾。
功勳卓著,在武靖帝時期就名列文閣和武閣。
先帝時期,她也憑借滔天的功勳,再次占據了文武雙閣第二(第一為皇帝)。
玉王蕭玉,不止在先帝功勳卓著,就是在她父皇時期,也是有著不小的功勞。
更是在先帝時期,還未滅大渝之前,憑借功勞硬生生成為七珠親王,還是女子親王。
長林王蕭庭生,輔佐武靖帝,以及先帝,年代帝王期間,都功勳赫赫。
在武靖帝時期,名列武閣之內,先帝時期競選,再次憑借新功勞,位列武閣之內。
長林王府世子蕭平章,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榮登武閣之內。
長林王次子,兩珠親王,荊王蕭平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榮登武閣之內。
萊陽侯蕭元啟,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兩珠親王萊陽王,榮登武閣之內。
鎮東將軍嶽銀川,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東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西將軍林正,為林紀將軍的兒子,英雄之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壓鎮西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北將軍聶洵,為前鎮北將軍夏冬的兒子,英雄之後,頗有乃母之風,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北侯,榮登武閣之內。
鎮南將軍林穆,前首輔林殊和鎮南將軍穆霓凰的兒子,英雄之後,參與滅大渝的國戰,攻下……,受封一品鎮南侯,榮登武閣之內。
羽林軍統帥狄明,參與滅大渝之戰,攻下……,受封為羽林軍統帥,榮登武閣。
禁軍統帥荀飛盞,禁軍統帥,忠君愛國,控衛金陵,力保金陵幾十年平安穩定。
並且監督押運糧草,為大軍攻下大渝,立下汗馬功勞。
受封禁軍統領,榮登武閣。
元正,安中將軍,參與大渝滅國之戰,攻下……,受封兩珠親王蜀王,位列武閣。
武閣之內,這次十三人榮譽登其內。
蕭景欣,蕭玉,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嶽銀川,林正,聶洵,林穆,狄明,荀飛盞,元正。
除此之外,則是文閣了。
金陵王蕭景欣,傳奇人物,現今蕭氏皇族輩分最高的人。
不僅武功卓絕,智慧更是超絕,憑借一己之力。
幾十年前新皇登基,東海,夜秦,南楚等試圖攻打大梁,被金陵王率兵滅國,疆域並入大梁。
更是帶兵擊敗了當時的強國大渝,北燕。
幾十年後,又推波助瀾,布局幾十年,終於在先帝時期,使得強國大渝灰飛煙滅,國土盡歸大梁。
可以說大梁的強大,基本都是其在暗中引導,在暗中推波助瀾。
功勳卓著,在武靖帝時期就名列文閣和武閣。
先帝時期,她也憑借滔天的功勳,再次占據了文武雙閣第二(第一為皇帝陛下)。
如今幾十年過去,再次憑借赫赫功勳,登臨文武雙閣第二。
林智,林慶將軍的兒子,內閣首輔之一,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謝宣(謝弼之兒子),內閣首輔之一,曾…………,入文閣。
齊墨,內閣首輔之一,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淩峰,前任內閣首輔,也是幾十年前淩雲閣副閣主淩芸之子,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入文閣。
宋浮,內閣首輔之一,雖然有知情不報,同流合汙。
但功勞卓著,為大梁政事立下卓著功勳,曾立下…………,大梁不會因為一點汙點,就魔廚你的一切功勞,所以入選文閣。
文閣入選者,也就這麽幾位,蕭景欣,林智,謝宣,齊墨,淩峰,宋浮六人。
甚至還特意說明了荀白水落選的原因。
荀白水則是企圖耽誤糧草運營,延誤軍機。
並且和夜淩子掌尊濮陽纓,夜淩子高手段桐舟等不清不楚。
甚至和皇後荀氏,暗中多次謀劃,企圖消除長林王府,玉王府,金陵王府。
金陵王和陛下慈悲,既往不咎,功勞暫留,累積到這一代新帝再競選。
荀白水當時聞言,可是一口逆血吐了出來。
重病了好幾天,但也不敢囉嗦。
畢竟他幹過的事,都清清楚楚羅列在那裏。
除非不要命了,這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還是太嫩了。
和金陵王那個老家夥過不去,自己這是活該的啊。
……
“陛下!太後!”
“拜……見……皇上!”
蕭潛,蕭陽,蕭瀟幾個小家夥也是斷斷續續拜道。
“奶奶快不用多禮,王伯父,姑姑,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啟哥哥,元正哥哥,各位嫂子。
今天是家宴,算是慶賀父皇時代賢臣即將進入文武閣。
幾位小家夥,快起來,在叔父這裏,哪裏那麽多禮。”
荀白水:“諸位王爺!”
看著荀白水也在場,蕭景欣直接無視了這家夥,和皇後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起來。
隻要她想,隨時可以將這兩個家夥捏死,還是觸犯國法的正當理由。
蕭玉:“噢?荀大人也在啊,也是,家宴嘛。
陛下,父皇時代,賢臣二十五。
皇兄時代,賢臣十八,姑姑功勳赫赫,戰功累累。
父皇時代她老人家文武兩閣均入選,而且高居文武兩閣第二。
皇兄時代,也是如此,雙榜第二。
算是姑姑一人兩個名額,可是二十六,十九。
我大梁賢臣如雨,正是大梁合該大興的征兆。
的確值得慶幸。”
蕭元時:“是啊,姑姑所言極是,轉眼之間父皇駕崩已經一年多了。
朕也希望新朝新氣象,仰賴奶奶,姑姑,伯父,以及諸位王兄,了。”
一家人進餐,閑聊不久後,也許是喝得多了點,也許是以為自己現在是太後了,可以一言九鼎了,也不顧蕭景欣,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蕭元正,言語放肆了許多。
荀皇後:“時兒,你看你舅舅這入文武閣的位置?”
蕭元時一時間也犯難了起來,同時暗自看了一眼荀皇後和荀白水。
內心暗自警惕了起來,他跟隨姑姑蕭玉遊曆天下五年,可不是白遊曆的。
多少悲歡離合,多少人性的黑暗,他也經曆過,見識過。
就是那麵色微笑而輕飄飄的一眼,荀皇後和荀白水暗自警惕,仿佛被什麽大恐怖盯上了一樣。
他們這時才暗自反省,如今眼前這位是大梁天下至尊,不再是曾經可以任由他們說教,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的時候了。
可是作為血親長輩的可憐自尊心,還是沒有讓他們當即認錯。
蕭景欣事不關己,麵色也沒有動搖,頭也沒抬,仿佛壓根沒聽到似的。
看到她的模樣,蕭庭生,蕭玉,蕭平章這些城府不低的人頓時知道。
老人家是故意的,想考察考察新帝吧。
蕭元啟,蕭元正,見到大佬沒發話,也都悶葫蘆了。
隻有蕭平旌暗自著急,畢竟他和蕭元時的關係,從小就不錯。
生怕蕭元時迴答錯誤,誤國誤民。
更重要的是令得奶奶她老人家失望。
幾年過去,受封荊王也好幾年了,他不傻,反而很聰明。
知道那位老人家在大梁的地位,歲月的流逝,輔佐兩代皇帝而積累下來的威望,恐怖無比。
如果元時實在昏庸,想來那位老人家另立新帝,也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
蕭元時看了一眼眾人的反應,尤其是蕭平旌的反應,內心還是很感動的。
他知道,如果自己迴答的不對,生命不會有問題,但是奶奶對自己的信任,或許就另當別論了。
同時也暗自責怪自家母後,口無遮攔。
“這……嗬嗬……母後,舅舅,不是元時不幫助你們啊。
其他的事,朕可以幫你們,但是唯獨這件事,不行。
實在是,入選文武閣這樣的大事,不是朕一個人可以作主的。
那是文武群臣,公平公正,憑借實力,以功績而勝出的。
如果這都可以弄虛作假,那我大梁,還真的要開始衰敗了。
也有違奶奶當初的初衷。
這文武閣入選,不是父皇當政時才開始的。
而是皇爺爺當政時,就已經實行的國家政策了。
大家起步點相同,公平競爭,成功了,那是對其能力的肯定,那是對大梁,對大梁百姓付出的迴報。
失敗了,要麽是能力不夠,要麽是……作的。”
他的迴答,在在場幾位王爺意料之中。
如果實在是懦弱,扶不上牆,蕭景欣不會同意其上位的。
可是被名譽衝昏了頭腦的哪裏聽得進去,不顧荀白水瘋狂的眼神示意阻止。
“元時,你看你舅舅也就犯了一個小錯誤。
再說,當初他的起心,也是好的,不希望大梁征戰連連。
但歸根結底,他可是為大梁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你……”
蕭元時:“行了,不要說了。
有些事既然母後都挑明了,那朕也就放肆一迴,還望母後勿怪。
母後,朕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文武閣之事,的確不是皇帝一個人能夠作主的,也不該由皇帝一個人作主。
賞罰不公,以後誰還會為我大梁皇室效力?朕不能開頭,也不敢開了這個壞頭。
這是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不應該拿在家宴上討論。
相信母後也不希望,百年之後,後人指著孩兒的脊梁骨罵孩兒是昏君吧?
就算孩兒不怕,舅舅難道以後想背負一個靠關係進入文武閣的壞名聲?
母後,孩兒已經長大了,不用母後……垂簾聽政了。
朝堂之上,有奶奶監督著,王伯父,姑母,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啟哥哥,元正哥哥等盡心竭力輔佐。
孩兒有自信,再讓大梁出一個盛世太平天下。
所以母後,就不要插手朝堂之事了,您就好好監督著未來皇後,管理好後宮就行。
衣食無憂,頤養天年,承歡膝下……
而不是想著權傾天下,荀氏當今,荀大統領忠心耿耿,統領七萬禁軍。
安茹姐姐,嫁給元啟哥哥,朕也沒有吝嗇,直接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舅舅曾經更是內閣首輔之一,荀氏一族,可謂是位高權重,榮寵至極。
即使如今,看在母後的份上,朕也沒有將當初的事,放在心上。
隻要舅舅繼續為國為民,入選文武閣,不是沒有機會。”
蕭元時:“人啊,不能貪心!
或許大梁朝堂之內,朝臣們不說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認為,皇室之內,權柄流落太多。
但幾十年來,事實證明,這是對大梁有利的。
或許有的人認為,金陵王府,長林王府,玉王府等地位太過超然。
但是捫心自問,奶奶雖然地位超然,但她老人家也一直本本分分,兢兢業業,盡心竭力輔佐著一代又一代的帝王。
要是她老人家想當亙古以來第一位女皇,相信當初繼偉者就不是爺爺的。
同樣的道理,姑姑,王伯父,他們的權利,在金陵城內,僅次於奶奶。
但是他們也一直兢兢業業,王伯父輔佐三代帝王,一定程度上,姑姑也輔佐著三代帝王。
奶奶以前出去遊曆就是十年二十年,要是他們有不軌之心,今天也不會有我蕭元時。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奶奶教我的,對我啟發很大。
但母後,舅舅,換而言之,如果其他人擁有著王伯父,姑姑的權利,大梁會這麽安穩嘛?
如果用著奶奶的威望,那大梁還是我蕭氏一族作主嗎?”
蕭元時一時間,一口氣都說了出來,荀皇後,荀白水驚駭地看著這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原來一切都在他的心中,他是明白人啊。
“哈哈,元時,不錯,沒有辜負奶奶的期望。
你說得很對,要是奶奶在意這破皇位。
當初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但奶奶不喜歡雜事,皇位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麻煩事。
勞心費力還傷神,逍遙自在當個王爺,想出力,就為國出力,不想出力,就遊曆天下,逍遙自在不好嗎。
至於你姑姑,你王伯父,兩人可以說都是我帶大的。
幾十年的相處,他們什麽性格,還瞞得過我?
玉兒也是個無心權勢之輩,一心想修煉武功罷了。
之所以盡心竭力輔佐帝王,也是想留個生前身後名。
所以這丫頭的武功,如今已經可以說,僅在我之下了。
庭生的話,從輔佐皇兄,韻兒,差不多七十年歲月了。
日久見人心,他也絕對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我們這些老家夥,就是你姑姑,也是五十來歲了。
她是半隻腳入土,庭生一隻腳已經埋在土裏了。
至於奶奶我,嗬嗬,土都快埋到脖子下了。
所以啊,你姑姑,如果想輔佐你,那就輔佐,想休息一段時間,鑽研武功,那也隨她。
至於庭生,長林王位都傳給你平章大哥了。
他也閑置在家,無心國事,想安享晚年。
老太婆我,更是從皇兄繼位後,就隨心所欲,沒怎麽插手皇室,也不是沒有插手。
最近十幾年,我更是懶得管了。
平章,平旌,元啟,元正,也是一心為國的忠臣。
但幾十年前,即使我一手養大的庭生,我也不敢說他就百分之百會效忠大梁一輩子,好在他沒讓我失望。
所以啊,人心思變,元時你是聰明人,從剛剛你的迴答中,我更肯定,隻要你不想當昏君,那你是有成為明君的能力的。
以後如何治國,如何處理君臣關係,那就是你,你們兄弟之間的事了。”
……
文武閣
不知不覺到了第二天早上,再次文武群臣齊聚。
恭賀祭拜行禮,蕭韻的帝王相之下,文武兩列,一文一武。
文武兩列,都是蕭景欣處於首位,蕭庭生這個三朝元老,位居武閣第二。
他也是除了蕭景欣之外,唯一一個兩代帝王都入選文武閣的。
同樣,蕭韻前一位帝王蕭景琰,同樣如此。
蕭元時:“時間是最無情的,就如同奶奶說的,是把無情的殺豬刀,亙古至今,多少英雄豪傑,千古帝王,秦皇漢武,又如英明如爺爺,父皇,都泯滅於歲月之中。
但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無論善惡,都終歸會得到印證、證明。
恭喜諸位,脫穎而出,成為父皇麾下傑出的功成,名列文武閣,千百年後,還會被世人銘記。
你們的攻擊將會永垂不朽,流傳千古乃至萬古。
同樣,朕也很慶幸,你們之中,大多數人都年輕力壯,比朕大不了多少。
所以朕希望,大梁的未來,在朕手中,在你們手中,更加繁榮昌盛。
也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兩代帝王麾下,都進入文武閣的成員。
未來,咱們君臣共勉。
西域,西厲,北燕,咱們君臣共同、齊心協力,去納入大梁版圖之內。
實現秦漢之廣袤疆域。”
“是,陛下,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蕭景欣對於這位有野心,不甘落後的大梁繼承人,還是覺得比較滿意的。
大梁奮三世,如今已是六十幾年之餘烈,新帝在勵精圖治個二三十年,收服剩下諸國,還是希望很大的。
“陛下所言極是……
本王已經年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以後大梁的未來,有著你們這一群年輕人,本王很放心。
陛下還年輕,十幾歲的年齡,可以說皇兄,先帝繼位,年齡都遠大於你。
所以陛下的時間還很多,相信陛下勵精圖治一段歲月,一統北燕,西域諸國還是能夠做到的。
本王也希望陛下能夠有生之年,將九州天下一統了。
免得想起那幾個國家時,膈應人,還要時刻擔心其犯境。
但即使一統了,諸位也不必擔心將來無事可做。
告訴諸位一個秘密,同樣也告訴陛下。
天下,很大,遠遠不是爾等心中所認為的那麽個樣子。”
說完,拿出一個圓形的東西,也算是地球儀了,有著蕭景欣大概畫出的模糊疆域。
其他人也好奇這位皇室的老祖宗,這位名震天下接近七十年的活化石,究竟還有什麽驚天大秘密。
他們好奇,隨後蕭景欣從懷中拿出一個縮小版的地球儀,當然,在眾人眼中,也就是一個描繪著些畫的圓形球體罷了。
蕭韻好奇,蕭庭生也好奇,其他人更好奇。
尤其是蕭玉和蕭庭生兩兄妹,他們可以說是蕭景欣帶大的,但是也從未聽姑姑說過啊。
蕭景欣拿出球體後,趁著眾人不在意,悄無聲息又在房間中按了一下,突然房間牆麵變動,一幅牆麵圖出現。
“諸位,咱們所在的天下,是圓的,一個巨大的球體。
這個球體之上,有著四塊巨大的海洋,它們將整個球體分成了奇怪大陸。
這裏,是亞洲,而這裏,這一小塊,就是我們大梁疆域。
曾經的秦漢疆域,包括這些,西域,北燕,柔然等。
即使秦漢疆域最廣時,麵積也不過是亞洲的差不多四分之一。
當然了,說明白點,也就是將亞洲分為麵積相同的四份,秦漢疆域大約隻有其中一份大。
而除了亞洲之外,這裏,與亞洲接壤的地方,是歐洲。
亞洲,歐洲的西南方向,又是一巨大的洲,名為非洲,這裏的人。
我們大梁東方的海洋,屬於太平洋。
從大梁往南,太遙遠的太平洋深處,也有一個大洲,為大洋洲,也就是這個位置。
繼續往南,這裏,名南極洲,這個地方,一年四季,溫度極低。
亞洲的東方,跨過太平洋,是兩座大陸,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繼續向東,南北美洲的東方,為大西洋。
亞洲,歐洲北方為北冰洋,往南,和非洲,大洋洲夾著的這片海域,為印度洋。
七大洲按大小而言,亞洲第一。
非洲第二,按照剛剛的評估,那麵積大約相當於三個秦漢疆土那麽大。
北美洲相當於兩個,南美洲相當於一個多。
歐洲相當於一個,南極洲和大洋洲,則沒有一個那麽大。
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沒有功績可以建立。
而且今天在這裏,本王提出最後一個建議,陛下可以考慮考慮。
待我大梁收服北燕,西域諸多諸國,實現漢武時期的疆域後。
以後啊,我大梁宗親中,如果願意的,有那個想法的。
大梁可以支持他一些錢財,去外麵打拚。
向外麵擴張,他自己擴張的麵積疆域,就是他自己的。
稱王稱霸也好,還是願意融入大梁疆域也罷,隨他。
當然,如果融入大梁疆域的,大梁也不會虧待他。
世襲封王,疆域就是他打下來的。
不止大梁宗親,以後文武大臣,你們願意的話,我的提議是,也可以同意你們出去打拚。
隻要你們有能力,就是打下亞洲大梁之外所有的疆土,那也是你們自己的。
打下一個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甚至打下幾個洲,那也是你們自己的本事。
至於本王今天說的疆域真假,天下為圓的論斷,你們可以自己去考察。
給你們的建議是,派人從西麵一路而行,總有一天,會從大梁東方而進入大梁疆域。”
說完,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她也不打擾。
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這些家夥從震撼中醒來。
一刻鍾之後,眾人麵色依舊震撼,但總算迴過神來。
蕭元時:“奶奶,您說的是真的?您如何知道這些?”
其他人也好奇地看著蕭景欣,尤其是那些臣子,剛剛蕭景欣許諾的好處,實在是……
他們也知道,隻要這位皇室的老古董,活化石發話了,那基本是鐵定的了。
“嗬嗬,陛下,古人智慧,您也知道,皇兄在位期間,我基本沒怎麽管理國事。
陸陸續續遊曆幾十年,曾經遊曆出九州之外。
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古人描繪的地圖。
所以才知道,當時的我,也是震撼了許久了。
本來我是不打算說的,畢竟無知這也是一種福啊。
更何況九州天下都還沒收服,又何必知道那麽多。
如果陛下……,我也不會說,因為那樣不過是將大梁推在火架上烤。
但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我大梁幾十年來下來,三代帝皇勵精圖治,諸多能臣武將兢兢業業。
國力已經足夠收服鎮壓九州天下。
所以才告訴你,相信你能夠把握好個度的。”
“是,姑姑!多謝姑姑告知此等秘辛!”
蕭景欣說完秘辛,在場諸人,無論是宗親還是大臣,無一不目露精光。
誰都想稱王稱霸,沒有誰願意頭頂多一個太上皇。
對於蕭景欣,她才不在意這些,能夠重生是她沒想到的。
而能夠重生在諸侯爭霸的亂世,更是她想不到的。
既然能夠有一天,來到這不可思議的地方。
那地球之上,能夠使得漢族普遍,在世界各地遍布,何樂而不為?
放任怕的是見識不足,蝸居在一個地方爭王爭霸,否則隻要見識足夠了,漢人的開拓意識,那是不可思議的。
……
自從蕭景欣說完秘辛之後,再也沒有插手過大梁的事。
甚至還悄無聲息出去遊曆,就是蕭玉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一消失就是五年的時光,蕭庭生在蕭韻駕崩,蕭元時穩住朝局後,就將長林王傳給蕭平章。
第二批眾臣進入文武閣後的第一年,隨著蕭景欣消失的第一年,皇後因為蕭景欣的消失越來越肆無忌憚。
竟然利用自己皇太後的身份,肆無忌憚排擠蕭平旌,蕭平章,蕭元啟,蕭元正等人。
因為皇太後的身份,蕭元時雖然看不慣,但也一而再,再而三容忍。
荀白水也因為皇太後的關係,再次進入內閣,甚至後來還妄圖插手軍機處。
蕭玉,蕭平章,蕭元啟,蕭平旌,蕭元正等看在她是皇太後的身份上,這是皇帝自己的家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看著這家夥慢慢自掘墳墓。
第二年,荀皇後,荀白水越來越過分,蕭元時看著囂張的皇太後,以及自己那個舅舅,忍無可忍,直接召見姑姑蕭玉。
蕭玉得到命令,直接將荀白水擊殺,使得皇太後悔不當初。
眾叛親離的她,後宮的執掌權利,也被迫交到了皇後手中。
荀皇太後,直接成為了名不副實的皇太後。
第三年,蕭元時召集諸王,諸將,命令蕭玉為大元帥,蕭平章為副帥,出兵北燕。
陸陸續續,用時兩年,將北燕收服,大梁的疆域再次擴張。
而消失五年的蕭景欣呢?難道死了嗎?畢竟已經九十歲的高齡了。
其實不然,蕭景欣雖然已經九十歲高齡,但距離壽終正寢,還不到時候。
她之所以消失,也有著她自己的考量。
歸根結底,還是不放心自己壽終正寢之後的事罷了。
所以故意消失,暗中觀察沒有自己鎮壓之後,諸臣的野心,時候能夠鎮壓得住。
也看看蕭元時能否鎮壓,左右得了朝局。
其次,她不放心蕭玉,畢竟蕭玉的權利,太大了。
畢竟權利能夠讓人變得不可思議。
蕭玉的權利,差她差不了多少,要是這家夥心懷不軌,後果不堪設想……
……
時光悠悠,又是一年過去,眾人在金陵王府發現了一具已經幹癟的屍體,正是蕭景欣閉關的密室,這一間密室,即使蕭玉也不知道,後來被蕭玉偶然發現,如今已分辨不出來。
但是,衣服,玉佩……,都是蕭景欣的裝扮。
蕭元時下旨,通傳全國,頓時大梁動搖,百姓哀傷,舉國哀悼三月。
皇室宗親守墓一年,按照皇帝的規格下葬。
……
琅琊山上琅琊閣
兩個老人坐在一起閑聊,不就是大梁正在安葬的金陵王嘛,“嗬嗬,王爺的威望,太大了,三朝元老,皇帝之禮下葬啊。”
“隨便他們了,好在沒讓我失望,不僅一統了北燕疆土,還有著向西域諸國進軍的趨勢。
以我大梁的國力,對於再次一統西域諸國,隻要不是太廢,那是鐵板釘釘的。”
聞言,對麵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麵色欣慰,卻又淡然道。
此人正是蕭景欣,而對麵的白發老人,是琅琊閣的閣主藺晨。
藺晨這家夥也是個烏龜,太能活了,如今一百歲高齡,卻還健在。
“王爺謙虛了,畢竟是王爺兢兢業業輔佐了幾十年的。
按照王爺的驚世之才,如果大梁沒有如此國力,藺某才感覺到驚訝。”
蕭景欣聞言,麵帶微笑,搖了搖頭,表示過獎了。
……
時光悠悠,再次五年以後
五年之中,藺晨已經去世,琅琊閣之內,反而隻有蕭景欣一個人,蕭景欣再次離開了琅琊閣,踏入茫茫江湖,向著金陵城方向而來。
十年了,離開金陵已經十年過去,金陵城內那些蠢蠢欲動的家夥,要麽被清理,要麽是沒被發現。
她也沒有精力再繼續帶在外麵,因為她也差不多到了行動不了的年齡,打算迴家了!
這五年之中,大梁之內,修養生息,大力消化著滅北燕而收服的疆域,至今不說消化,但是曾北燕疆域上的百姓,已徹徹底底歸心大梁,實在是大梁的各種民生政策優越,於百姓而言,能夠活下去就行,能夠生活得更好,求之不得。
至於誰當家作主,他們並不關心。
她一出現,頓時消息被淩雲閣的人知道,迅速通知管事的,層層遞進,最後交到蕭玉手上。
玉王府
“參見王爺,這是最新加急情報!!”
一道黑衣人出現在玉王府內院,對著蕭玉恭敬道。
“什麽加急情報!”
快六十歲的蕭玉將情報展開,頓時麵色不可思議,一瞬間就被收斂,麵色驚喜,仿佛劫後餘生。
“好,你下去吧,這次辛苦你了。
對了,路上護佑姑姑她老人家的安全。
哈哈,我就知道,姑姑怎麽會……”
“是,王爺!”
“來人,更衣,本王要進宮!”
……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玉來到皇宮,看著三十來歲,無比威嚴的梁帝,內心還是很喜悅的,這位陛下,說到底可是自己親自教導的,教導出一代明君的成就感,比她自己封王時,還要有成就。
“姑姑?您怎麽來了?”蕭元時微笑著迴應。
“陛下,天大的好消息,剛剛淩雲閣傳來消息,姑姑她老人家還健在。
微臣相信淩雲閣不會在這麽大的事上出錯。
更不相信姑姑會去世,如今想來,當初的屍體……
哎,姑姑真是用心良苦啊,始終心心念念大梁,不放心。”
蕭元時仿佛聽到什麽天方夜譚的事,頓了頓才驚喜迴應。
“什——什麽?奶奶?哈哈,好,雖然當初那是眼前看著,不得不相信,畢竟奶奶年紀太大了。
但朕始終感覺,那不是奶奶,卻又無憑無據。
奶奶她老人家還是這樣,老當益壯啊。
用心良苦,不放心我們這些後輩,不放心大梁江山。
姑姑,奶奶她老人家到了哪裏?朕派人去接她老人家。
咱們也去金陵城外迎接奶奶。”
蕭玉:“是,陛下!”
“來人!”
“陛下!”
“去將萊陽王,長林王,以及長林府老王爺,荊王……等人叫來養居殿,立刻,朕有要事。”
“是,陛下!”
看著離去的太監,我蕭元時麵色欣喜,向著養居殿而去。
不一會兒,蕭平章,蕭平旌,蕭元啟,蕭元正,蕭元安,蕭元林,以及硬要來的蕭庭生來到養居殿。
“參見陛下!”
蕭元時:“來了,不用多禮,這次急切召集你們。
是有一件大事,剛剛玉王傳來消息,說在江湖中發現了姑奶奶的身影。
也就是說姑奶奶還健在,如今正向著金陵而來。
所以通知諸位王爺一下,咱們都準備準備,奶奶到達金陵城外,咱們出去迎接她老人家。”
蕭平旌:“啊……奶奶……?
哈哈,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奶奶當初身體健朗,怎麽……”
蕭庭生八十來歲的年齡,聞言還是淚流滿麵。
“姑姑,庭生就知道,您怎麽可能會……
哈哈,好,好……陛下,那微臣等下去準備了。
定要將那些小家夥也帶上,哈哈……”
……
差不多半個月後,蕭景欣才來到金陵城外。
不過此時的她,身邊一隊精悍的士兵寸步不離保衛著其安全。
甚至還有淩雲閣的成員也在其中。
馬車上,蕭景欣拉開車簾,看著豪華而大氣磅礴的金陵城,麵色迴憶,想起了自己當初幾歲時,金陵城外的時候,一切都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哎,從這裏起步,終於這裏,也好,也好!”
“拜見金陵王!”
“姑姑奶奶!”
“太奶奶!”
城門外,百姓夾道歡迎,諸多王公貴族在皇帝的帶領下,也麵色驚喜。
“啊,那位是金陵王?原來幾年前那不是,王爺還在,真是太好了,大梁的鎮國柱石啊。”
“嘿嘿,那是,那是,三朝元老,傳說如今大梁朝局之內的諸多大臣,尤其是幾位戰功赫赫的王爺,基本小時候老王爺都教導過。
甚至就連陛下,也跟著王爺學習。
不止陛下,先帝也是如此,而且……
總之,沒有王爺的輔佐,或許就沒有今天繁榮的大梁。”
……
“不用多禮,陛下,你做得很好。
我還說自己隱世,看看大梁之內有什麽心懷不軌之徒。
好在都被你鎮壓了。
元正,元安,元林,平旌,平章,元嘉,元敏,元佑……
陽兒,瀟兒,潛兒,你們也是,十年過去,長大的長大了,威望的也更威望了。
玉兒,恭喜你,踏入衝脈境界。
不過庭生,你小子也才是八十來歲的人,怎麽看著比姑姑我還老?”
蕭景欣看著皇室的這些後輩,點了點頭,不吝誇獎。
蕭庭生:“咳咳,姑姑,庭生哪裏敢和姑姑您比。
十年過去了,姑姑雖然百歲高齡,但還是和十年前一樣。
姑姑,這次您來就別走了,讓後輩們好好孝敬您。”
蕭玉:“多謝姑姑,玉兒也是機緣巧合進入了衝脈境界。
姑姑,大哥所言極是,以後玉兒直接去王府服侍您。。”
……
“哈哈,行了,知道你們的孝心,不過我老太婆還不至於那麽沒用。
走吧,在這裏也不是個事,迴家再說。”
……
蕭景欣迴到金陵,她沒去世的消息也傳遍天下,普天同慶。
而她本人,則什麽事也懶得管,而且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的住處,經常都是那些宗親小屁孩,前前後後,圍繞著太奶奶長,太奶奶短的。
時光悠悠,三年過後,蕭庭生終究還是堅持不住,於長林王府去世。
這三年之中,大梁也積極備戰,準備向著西域諸國出兵。
五年,又是五年的時間,在這個時候,西域諸多國家已經徹徹底底覆滅,大梁成為秦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甚至疆土麵積還超出不少。
而且蕭元時並不甘心,一直向北,向西兩個方向擴張。
蕭元嘉,蕭元佑兩個弟弟,蕭元正,蕭元安,蕭元林三個族兄,直接被他封到邊界去了。
一來這些人可以作為守護神,鎮守邊界,二來,給這些人一個小小的封地,讓這些人自己去擴張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土。
最主要的是,大梁如今的疆域已經不少了。
不僅如此,隨著疆域的穩定,大梁帝國的穩定,平穩發展。
蕭元啟,蕭平旌等人他也沒有限製,沒有虧待,同樣給封到了邊界去。
當然,這自然是他派人探查天下,發現奶奶說的,是對的。
天下太大,遠遠不止大梁的天下。
既然如此,他是有信心壓得住這些勞苦功高的臣子,他也相信這些臣子的忠心。
但是未來的事,誰說的準?他們的子子孫孫會老實下去,自己的子子孫孫壓製得住?
而且這些人的功勞太大了,不知如何封賞得情況下,他直接給封王,並且賜下一小塊封地,想怎麽折騰,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想要疆土,自己去擴張……
而蕭景欣,在壽終正寢的一刹那,仿佛思緒飄蕩到神秘未知之處,看到一個年輕人和煦的笑容,不知為何,心裏頓時知道這個人是自己的父神,叫作道無極!
這個年輕人對自己微笑點了點頭,隨後揮了揮手。
“嗬嗬,曦兒,強者之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一境一鬼門關走出來的。
父神會關注著你的,你還是去開始你的傳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