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最後的籌備期,鍾揚馬上著手重整了醫療隊伍,居力自不必說;張仲德熱情高漲,決意與鍾揚合夥,挑選了幾名最有潛力的弟子;柳文山則有些為難,一把年紀已經鮮有雄心,而且之前派出的弟子幾乎都想繼續跟著鍾揚,令他多少產生了一些門戶之見,這一次隻是象征性地派了幾個邊緣弟子。
柳文山關鍵時刻的短視行為,讓範家看到了希望,新國醫館的規模明顯要大許多,而且又在清源省城,現在是鍾揚最需要人手的時候,範進親自挑選了五名經驗豐富的中醫和十名青年才俊,由範淩帶隊前來加盟,範淩也借機小住一段時間,鍾揚喜出望外。
新國醫館的主體架構已經非常明確,秦雅在邵雪卿定下製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梯隊和晉升機製,鍾揚、居力、張仲德為支柱權威;居家子弟比張、範弟子的基本功更紮實,經驗也更豐富,成為中堅力量;其餘年輕人則基本列為培養對象。其中二三層次又分甲乙丙三級,起始階段一律都從丙級起步,當然也可以向三位權威申請考核通過直接提級。
秦雅建議,每一位醫生都要建立個人檔案,將所有病人分普通、急症、疑難雜症三個大類,分別記錄下診治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形成數據庫之後再細化分析,那麽每個醫生的能力水平一目了然,並將直接作為績效考核和晉升的依據。
鍾揚對此表示讚同,但是他也看到了其中的殘酷性,原則上不隨意公開個人檔案,而且設定三個月為一周期,期滿清零。這樣一來,可以減輕不少年輕醫生的心理負擔,避免在醫治病患的過程中出現畏首畏尾的情況。
鍾揚又迴了一趟長宜,在那裏有他的不少朋友。張佳佳已經從沈斌離去的陰影中完全恢複過來,她是個比較安逸的人,很享受現在一個人平淡的生活,她由衷地為鍾揚感到高興;馬秀蘭對鍾揚的感激不言而喻,但是她知道目前自己對於鍾揚就是累贅,她堅決地拒絕了鍾揚的邀請,她需要通過努力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或許在將來還能為鍾揚做些什麽;陳東早在鍾揚與李學敏分道揚鑣不久就離開了醫院,電話號碼也已經更換,一時不知下落;魯、高二位市長公務繁忙,鍾揚隻是電話知會問候一番;劉強對鍾揚最熱心,幫助也最大,鍾揚特意買了不少禮物登門拜訪;至於李學敏,鍾揚還是出於禮貌到他辦公室小坐了一迴。
三月初八。
沒有安排隆重的剪彩儀式,也沒有邀請任何嘉賓,都按照鍾揚的意思一切從簡。
開張當日,來捧場的都是鍾揚的朋友,張瀾代表褚瑞田;林泉代表裘中和與林家特意從京城趕來;李、蕭兩家各有賀帖;蔡駿代表蔡成章和向南天;羅璿代表羅家和梁家卻是令人有些意外。
這些勢力大多來自京城,即便是在清源也有足夠大的影響力,省裏的大佬包括長宜市的一些人物有心想來湊熱鬧,卻最終都打消了念頭。
令鍾揚真正欣喜的是,長宜方麵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原國醫館救治過的病人,他們全都自發組織前來,既對鍾揚表示感謝和祝賀,又希望他能把國醫館再開迴去,甚至不少人都願意慷慨解囊資助鍾揚,哪怕是開分店也行。
鍾揚被眾人的熱情非常感動,向秦雅和邵雪卿投去求助的目光。
秦雅用胳膊輕輕一碰邵雪卿,“該你這個主內的一把手出場了。”
邵雪卿暗自感激,秦雅的能力、魄力、手腕都遠勝自己,她迴到清源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逐漸遊離的感覺,此時秦雅卻非常大度地把這個機會交給自己。
邵雪卿清了清喉嚨,對眾人說道,“我們國醫館開在清源也好、開在京城也罷,開在省城也好、開在長宜也罷,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盡我們所能,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請大家放心,國醫館這塊牌子,在鍾醫生手中已經樹立,今天是國醫館一個新的起點,相信以後在長宜,一定會再建一個國醫館。”
鍾揚暗暗向她豎起了大拇指,又補充道,“請各位長宜的朋友們相信我,國醫館的存在有兩個目的,第一個就是剛才邵經理所說的盡醫者所能,第二個就是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中醫,將我們的中醫傳承發揚光大!也就是說,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鍾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醫館,就像開連鎖超市一樣,我保證,第二家首選還是咱們長宜!”
此處並不需要任何掌聲,但是還是有人自發地鼓起掌來。
鍾揚之前的事跡經媒體報道之後,在省城也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國醫館開業還是受到不少市民的關注,第一天前來問詢的病患還是比較多的,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鍾揚才特意簡略了儀式。
起初大家都以為長宜人來這麽一出都是鍾揚故意安排的噱頭,可是之後還是有不少人從長宜趕來,有繼續求醫的,有親友介紹的,有為長宜國醫館惋惜的,甚至還有破口大罵李學敏的……省城的市民們漸漸真正認識到,原來鍾揚的傳奇醫術已經深入人心,這種真實感令人感慨不已。
鍾揚立刻要求全體醫護人員各就各位,當眾正式宣布,國醫館正式開診。按照秦雅的意思,國醫館要增加一個“新”字,鍾揚卻認為不需要有新舊之分,堅持仍以國醫館為名,開到哪裏都是國醫館。
秦雅特意要求第一天讓鍾揚坐在大廳接診,由鍾揚對問診求醫的病人進行初步診斷,開具簡要說明之後,再掛號分流到各個專科,一旦發現疑難病症則由鍾揚本人親自出手。
鍾揚將所學的醫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位初診的病人都不超過十分鍾,效率奇高,不大會兒的時間國醫館的每位醫生都開始忙碌起來。開心安靜地坐在他身邊,看他仔細地詢問病情,認真地查找病因,專注中的鍾揚有著獨特的魅力,同樣也似乎與她分享著那種專屬於醫生特有的成就感。
柳文山關鍵時刻的短視行為,讓範家看到了希望,新國醫館的規模明顯要大許多,而且又在清源省城,現在是鍾揚最需要人手的時候,範進親自挑選了五名經驗豐富的中醫和十名青年才俊,由範淩帶隊前來加盟,範淩也借機小住一段時間,鍾揚喜出望外。
新國醫館的主體架構已經非常明確,秦雅在邵雪卿定下製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梯隊和晉升機製,鍾揚、居力、張仲德為支柱權威;居家子弟比張、範弟子的基本功更紮實,經驗也更豐富,成為中堅力量;其餘年輕人則基本列為培養對象。其中二三層次又分甲乙丙三級,起始階段一律都從丙級起步,當然也可以向三位權威申請考核通過直接提級。
秦雅建議,每一位醫生都要建立個人檔案,將所有病人分普通、急症、疑難雜症三個大類,分別記錄下診治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形成數據庫之後再細化分析,那麽每個醫生的能力水平一目了然,並將直接作為績效考核和晉升的依據。
鍾揚對此表示讚同,但是他也看到了其中的殘酷性,原則上不隨意公開個人檔案,而且設定三個月為一周期,期滿清零。這樣一來,可以減輕不少年輕醫生的心理負擔,避免在醫治病患的過程中出現畏首畏尾的情況。
鍾揚又迴了一趟長宜,在那裏有他的不少朋友。張佳佳已經從沈斌離去的陰影中完全恢複過來,她是個比較安逸的人,很享受現在一個人平淡的生活,她由衷地為鍾揚感到高興;馬秀蘭對鍾揚的感激不言而喻,但是她知道目前自己對於鍾揚就是累贅,她堅決地拒絕了鍾揚的邀請,她需要通過努力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或許在將來還能為鍾揚做些什麽;陳東早在鍾揚與李學敏分道揚鑣不久就離開了醫院,電話號碼也已經更換,一時不知下落;魯、高二位市長公務繁忙,鍾揚隻是電話知會問候一番;劉強對鍾揚最熱心,幫助也最大,鍾揚特意買了不少禮物登門拜訪;至於李學敏,鍾揚還是出於禮貌到他辦公室小坐了一迴。
三月初八。
沒有安排隆重的剪彩儀式,也沒有邀請任何嘉賓,都按照鍾揚的意思一切從簡。
開張當日,來捧場的都是鍾揚的朋友,張瀾代表褚瑞田;林泉代表裘中和與林家特意從京城趕來;李、蕭兩家各有賀帖;蔡駿代表蔡成章和向南天;羅璿代表羅家和梁家卻是令人有些意外。
這些勢力大多來自京城,即便是在清源也有足夠大的影響力,省裏的大佬包括長宜市的一些人物有心想來湊熱鬧,卻最終都打消了念頭。
令鍾揚真正欣喜的是,長宜方麵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原國醫館救治過的病人,他們全都自發組織前來,既對鍾揚表示感謝和祝賀,又希望他能把國醫館再開迴去,甚至不少人都願意慷慨解囊資助鍾揚,哪怕是開分店也行。
鍾揚被眾人的熱情非常感動,向秦雅和邵雪卿投去求助的目光。
秦雅用胳膊輕輕一碰邵雪卿,“該你這個主內的一把手出場了。”
邵雪卿暗自感激,秦雅的能力、魄力、手腕都遠勝自己,她迴到清源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逐漸遊離的感覺,此時秦雅卻非常大度地把這個機會交給自己。
邵雪卿清了清喉嚨,對眾人說道,“我們國醫館開在清源也好、開在京城也罷,開在省城也好、開在長宜也罷,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盡我們所能,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請大家放心,國醫館這塊牌子,在鍾醫生手中已經樹立,今天是國醫館一個新的起點,相信以後在長宜,一定會再建一個國醫館。”
鍾揚暗暗向她豎起了大拇指,又補充道,“請各位長宜的朋友們相信我,國醫館的存在有兩個目的,第一個就是剛才邵經理所說的盡醫者所能,第二個就是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中醫,將我們的中醫傳承發揚光大!也就是說,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鍾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醫館,就像開連鎖超市一樣,我保證,第二家首選還是咱們長宜!”
此處並不需要任何掌聲,但是還是有人自發地鼓起掌來。
鍾揚之前的事跡經媒體報道之後,在省城也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國醫館開業還是受到不少市民的關注,第一天前來問詢的病患還是比較多的,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鍾揚才特意簡略了儀式。
起初大家都以為長宜人來這麽一出都是鍾揚故意安排的噱頭,可是之後還是有不少人從長宜趕來,有繼續求醫的,有親友介紹的,有為長宜國醫館惋惜的,甚至還有破口大罵李學敏的……省城的市民們漸漸真正認識到,原來鍾揚的傳奇醫術已經深入人心,這種真實感令人感慨不已。
鍾揚立刻要求全體醫護人員各就各位,當眾正式宣布,國醫館正式開診。按照秦雅的意思,國醫館要增加一個“新”字,鍾揚卻認為不需要有新舊之分,堅持仍以國醫館為名,開到哪裏都是國醫館。
秦雅特意要求第一天讓鍾揚坐在大廳接診,由鍾揚對問診求醫的病人進行初步診斷,開具簡要說明之後,再掛號分流到各個專科,一旦發現疑難病症則由鍾揚本人親自出手。
鍾揚將所學的醫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位初診的病人都不超過十分鍾,效率奇高,不大會兒的時間國醫館的每位醫生都開始忙碌起來。開心安靜地坐在他身邊,看他仔細地詢問病情,認真地查找病因,專注中的鍾揚有著獨特的魅力,同樣也似乎與她分享著那種專屬於醫生特有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