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立即收起電視取物棒和疑是小惡魔從他那個世界帶來的ps5,兩樣東西雖然神奇,但材質並不特殊,太容易損毀。


    收起東西後,林浩連忙噓寒問暖:“大聖,頭還痛嗎?金箍不在了吧?”


    就不信田螺頭有本事突破世界,他要是真有本事把影響力投入漫威世界,早開始傳教了!


    永恆都得剃光頭。


    林浩揮手間“畫”出一麵落地鏡,放在還保持著小鳥變身的大聖麵前。


    雖然做好了談不攏就開打的準備,但林浩還是希望以平和的手段說服大聖,一來是情懷,二來有可能真打不過。


    黑悟空雖然是遊戲裏的大聖,但因特效做得好,表現出的戰鬥力並不弱,而且比起原著中最後的“鬥戰勝佛”,這位不求功名,隻願逍遙的大聖更符合現代觀眾的期待。


    這位黑悟空的戰力恐怕比原著取經途中隻會搖人的孫行者更強一點。


    小鳥腦袋上突兀出現的金箍斷了支撐,在這個沒有絲毫佛門力量的漫威世界,所謂的戒律,所謂的約束,連鏡花水月都算不上,因為從來就沒存在過。


    大聖恢複真身,伸手撫摸頭頂,金箍不再,心境無缺,好似掙脫樊籠,得到了真正的自在。


    “哈哈……哈哈哈哈……”大聖發出暢快的笑聲:“禿驢不見了!”


    他取了經、保了人,完成了佛門東進的大謀劃,結果禿驢們不僅要功德,還要他這隻猴,要他給佛門當狗屁的鬥戰勝佛,那不就是雙花紅棍嘛!


    這狗屁果位連老對手楊戩都比不上。


    至少楊戩有地盤、有得力手下“梅山六兄弟”和三千草頭軍,仗著玉帝某一世的曆劫身是他舅舅,身為天庭戰神的楊戩實則聽調不聽宣,稱得上一方小諸侯。


    大諸侯自然是紫薇、南極大帝這些四禦,後起之秀肯定比不過。


    佛門設了個局,誆他保唐僧完成取經大業,還想把他收編,當初說的好聽,取經一完成,金箍自動消失。


    可打到最後金箍又突然冒了出來。


    而且殺人誅心,五百多年前他與楊戩激戰到比鬥變化術時被太上老君以金剛鐲偷襲,這迴還是與楊戩激戰到比鬥變化術時金箍突兀出現,害他身死,重歸靈石狀態。


    就是要告訴大聖,五百多年前你是這樣的下場,五百多年後還是這樣的下場,隻要你敢不服從神佛的安排,命中注定就隻能如此。


    並不笨的大聖瞬間想通剛才發生一切的內幕。


    如今徹底掙脫樊籠,大聖好不暢快!


    “咦?”大聖環顧三十三重天宮,毫不留情的嘲笑:“小了,太小了!玉帝老兒的天宮可比這裏大氣磅礴。”


    “三十三重天自成一片天地,我這裏當然比不了。”林浩不以為意,他以前搞天宮本就隻為玩,如今倒是可以嚐試著開辟真正的天宮。


    畢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想要搞天宮,首先得有真正的仙啊!


    “好小子……”大聖上下打量林浩一眼,笑意漸退,頗為鄭重的道了一聲:“多謝道友,助我脫離樊籠!”


    “隻是俺老孫一走,花果山的猴子猴孫怕是要絕種,不知能否讓我迴去一趟,將他們帶來?”


    大聖自然有眼界,他從林浩身上感受到一股道家術法的氣息,且精研已深,獨具風格,竟是走在一條不同的道路上,稱得上“有道全真”。


    何況人家能突破大千世界,將其帶到一個徹底隔絕佛門氣息的大世界,又豈是尋常人物?


    “現在不行,剛把大聖帶走,漫天神佛正在搜山檢海,洞徹天機,等過一陣子,換個其他角度再說。”林浩坦誠迴道。


    “隻能如此了……”大聖默然。


    他與楊戩開戰前,花果山的猴子已被天兵天將屠戮一遍,所剩不多,如今他突兀消失,活下來的猴子或許不會輕易死去,但絕對會受盡磨難。


    這邊聊完,空中的白色老鷹終於還是破開了林浩的“定身術”。


    楊戩主修八九玄功,騰挪變化,妙法無窮,號稱“修成八九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天然涉及到有關時間和空間的規則。


    封神之後,楊戩肉身成聖,一身修為更是不容小覷。


    這次會被林浩定住幾句話的時間,實則是林浩沾了漫威宇宙的光,因為他之前專門在時間盡頭研習九十九年,又成功衍化出多元宇宙“世界樹”,對漫威宇宙的時間規則有極深的了解。


    楊戩是外來者,暫時對漫威宇宙的規則不熟,又沒達到“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做不到瞬間體悟諸法,這才花了幾句話的時間脫困。


    方一脫困,楊戩便恢複真身,騰雲遠遁。


    看著山寨版天宮和火星外的虛空,楊戩掐訣推算,卻絲毫無法感應到熟悉的天機。


    “這……”楊戩愕然:“這竟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三千世界”的概念原是佛教所有,來自梵語“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是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後來佛教東傳,華夏世人開始逐漸接受佛教宣言的這種宇宙觀。


    正如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目前能找到的文獻資料中,“三千世界”這個詞源自唐朝武元衡的《人題龍門香山寺》中“欲盡出尋那可得,三千世界本無窮”此句。


    是詩人將民間已經出現的常用語總結出來,提煉出了“三千世界”這個詞,後來隨著詩文傳開,這四個字便與佛教的概念綁定。


    諸如“提燈定損”、“指鼠為鴨”等出現於新時代並已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其中的詞匯一樣,屬於先有概念,然後被人提煉出詞匯,再被記錄下來流傳下去。


    所有流傳千古的成語概莫如是。


    後來本土的道教也開始吸納佛教某些觀點來完善自己的世界觀,民間則不管佛道,隻取願意信的東西,以數百年、上千年的時間完善了華夏神話體係。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中順勢出現了類似的宇宙觀,楊戩自然也就清楚“三千世界”的含義。


    可佛道兩家的聖人老爺們早就將自己影響力投放到三千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一個脫離聖人視線外的世界。


    作為參與過封神的闡教三代首徒,他親眼見識過最後的聖人大戰,還有幸看到鴻鈞道祖帶走“違逆天道”的通天師叔。


    連聖人都能影響到三千世界,何況立於聖人之上的道祖?


    可是他現在卻偏偏感受到不到聖人乃至天道的氣息!


    這一點都不正常!


    遠遁片刻,楊戩重新殺迴南天門外,手中三尖兩刃戟指著林浩,喝問道:“此間何地?為何你能將我等帶來此處?”


    還在寫


    關於楊戩的設定采用常見的封神+西遊,西遊原著的設定我也知道,老君開天,無鴻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漫威當魔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高辰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高辰遠並收藏我在漫威當魔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