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四海蠻荒之地,取之何益也。”
“陛下雄才大略,心係天下蒼生,勵精圖治,力挽破碎山河。”
“五百年戰亂,天下厭戰久已。大秦地大物博,隻需休生養民,足以富甲四海,睥睨萬邦。”
一名博士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滔滔不絕道。
眾人聽這一席話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十分讚同這個觀點。
也有一些雖然並不完全苟同,但這一番說辭的確讓人無可反駁,靜觀其變。
嬴政看了看這名博士,神色無喜亦無悲,讓人看不出絲毫變化。
然後他又掃視一圈,看向所有文武大臣。
每個人看到陛下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垂首低目,不敢直視陛下眼神,以示尊崇。
嬴政看著禁聲的群臣,臉上不動聲色,緩緩站了起來。
雖已是半百之齡,他那高大偉岸的身姿,可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猶如泰山壓頂的沉重之感。
哢噠……
嬴政從高高的王座之上走了下來,麵無表情,每一個步履都似乎富有音律節奏,敲打著眾人的內心。
那名博士,心中惶恐不安,聽到陛下的腳步聲逐漸逼近,一顆心也徹底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看到陛下的大腳駐留在自己眼前,他更是深深埋著頭,身若壓覆了千鈞之力,讓他的唿吸都開始減弱。
嬴政站在大殿中央,身板挺的筆直,眾人的目光齊聚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舊宛若閑庭散步,視若無睹。
“自三皇五帝,堯舜禹湯,中原大地,華夏兒女。世代浴血,奮戰諸夷,萬裏山河,祖輩牧守。”
嬴政的話音並不大,可卻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夾帶著沉重的曆史宿命,這些都是染血之言。
眾人不由自主的浮現聯翩,那波瀾壯闊的遠古時代至今,華夏大地的先賢們從未退怯過。
無論是猛獸天災,還是諸夷人禍,這片熱土總會英雄輩出,力挽一個時代,譜寫壯歌。
“終春秋戰國,四海賓服,六合歸一,巍巍大秦。北匈伏誅,西羌歸附,南蠻待斃,東夷可期。”
“天下何其廣矣,大秦占沃土萬方之地,擁精甲百萬之士。視四方諸敵以不見,轄民千萬以養尊。”
“後世子孫,若據雄關掃蔽而自珍,蔑諸夷妄自而尊大。”
“群臣醉生而夢死,士民安樂亦恥勇。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興則守土懾萬邦,衰則群狼分食,神州怎可久安?”
嬴政聲音宛如雷霆,直指人心道。
麵對陛下的質問,眾人不由麵露沉重之色,齊聲高唿道:“陛下聖明。”
“陛下胸懷遠大,思慮深遠,吾等不如也。”
劉季心血澎湃的站了起來,對著站在大殿中央,身姿偉岸的陛下,躬身一拜道。
“願為帝國效力,為陛下盡忠。為千秋子孫後世謀得萬世福澤,為大秦帝國築就萬世不拔之基業,盡之死力。”
所有人,這一刻皆肅然起敬,發自肺腑道。
或許他們說過太多謊言,此時他們感受到自己那顆已經冷了多年的心,再次熱血澎湃起來。
堂堂熱血男兒,誌在八方,若能為國效力,持三尺青鋒,開疆擴土,名留青史,豈不快哉!
執筆秉書,造千秋之業,築萬世之基也!
“隻要帝國上下一心,何愁四方番夷不滅?”
嬴政走迴自己的王座上,坐了下去,看著這一幕,不由豪氣幹雲道。
“陛下,我華夏族自古以來皆以能征善戰著稱,懾四方諸夷。”
“臣以為帝國海軍應該征集三萬,如此方能彰顯帝國無上威嚴。”
“陛下,臣以為最少要五萬海軍,方可威懾四海番夷。”
“陛下……”
一時間,滿朝大臣,無不開口,幾乎一麵倒,皆讚成組建帝國海軍。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極少一部分保守剛正派,沉默不語。
看著滿朝文武歡心鼓舞,意氣風發的樣子,他們卻並不看好帝國海軍遠渡重洋未知之地。
自古以來,汪洋大海便是人類禁區。
鄰海之濱,雖多有漁船出海狩獵,但也隻不過出沒近海。
對於深海無人敢涉足,去了深海的,從來就沒聽說過誰能迴來。
“陛下,臣孤陋寡聞,隻聽聞茫茫大海無邊無際,入海百裏之外,不分天南地北。時有滔天巨浪,撕裂一切敢涉足深海入侵者。”
就在這時,禦史丞王合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提醒道。
果然他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直接淋在了眾人的頭上。
不少大臣心中一驚,此時方才想到對於大海禁區,自古以來的眾多驚駭傳聞。
嬴政並不意外,從麵前桌案上拿起一麵早就準備好的圓盤道:“這是改進版的司南,朕稱它為指南針,無論身處何方,皆可辨別方向。”
下方群臣頓時瞳孔瞪得老大,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奇異之物,更別說見。
這是出自哪位巨匠之手?
“將航海圖抬上來。”
嬴政放下手中的司南,對著黎晰道。
“陛下有旨,將航海圖抬上殿來。”
黎晰站在一旁,立刻高聲喝道。
很快幾個內侍抬著一卷巨大的錦布走了上來,他們分工明確的把航海圖緩緩展開,鋪在了大殿的石板上。
滿朝文武大臣看著漸漸展開的航海圖,全都站了起來,伸著腦袋,看向了那張的巨大海圖,一個個神色各異,露出深思之色。
精妙絕倫啊!
他們活了這麽久,第一次見如此詳盡,一目了然的地圖。
嬴政沒有理會驚歎的眾臣,直接一步一步踩在了地圖之上。
“大秦在此處。”
嬴政站在地圖上,腳下踩著標注大秦帝國,以黑色勾勒的海圖上。
“這是膠東臨海,朕要在這裏的海灣,打造帝國海軍要塞。”
“箕子,晨國入秦之後,這座海灣要塞,將會成為大秦帝國海軍的搖籃。”
嬴政挪開一隻大腳,直接踩在了箕子,晨國上,意味深長道。
“象郡,王離大軍已滅雒越國,西渡湄河,中南指日可下。”
嬴政再次走到海圖南方的象郡與中南上,對著文武大臣道。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滿朝文武大臣齊聲高唿道。
帝國擴土開疆,對所有人而言,也是大好事。
畢竟他們與帝國早就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要帝國長盛不衰,自己的家族就能屹立不倒。
“拿下中南,這些孤立海外的島嶼,陸地皆是大秦囊中之物。”
“袋陸東行,直抵印陸,安陸,這裏有肥沃的土地與種類繁多的食物,可以讓大秦豐富民生。”
嬴政走到了大海中央孤懸海外的袋陸,大腳直接踩在了上麵,然後目光炯炯有神的望著遠隔汪洋大海的印陸,安陸道。
到了此時此刻,滿朝文武哪裏還能不明白,陛下誌在真正的天下,而不是偏居一隅之地。
可看這張浩瀚地圖,隻怕朝夕之功難複得,又要不知多少代人為之奮鬥啊!
“從各地樓船士中,征集精勇,組成帝國海軍,誰堪為將?”
嬴政一言鼎定乾坤,直接為帝國海軍規劃了未來的目標。
“陛下,這地圖如此廣闊,三萬人有點少吧?”
右丞相馮劫看著浩瀚的海圖,大大小小島嶼,陸地,不知有多少。
三萬人,怎麽夠呢?
“帝國當務之急是掃平中南,北方的東胡,匈奴,月氏等遊牧之胡狄也都降服不久,需要時間來教化。”
“四海之外諸番夷暫且無需理會,等到帝國再無邊患,國富民強時,再傳播華夏之威儀,行王道之教化,亦不遲。”
嬴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馮劫道。
“陛下聖明。”
馮劫麵帶羞愧,的確是自己太貪心了點。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麽大的版圖,的確不是一二代人能夠辦到的事。
“誰可為將?”
嬴政目光深邃的掃視一圈,再次問道。
一時間,大殿再次沉默下來。
誰心中都很清楚,這是要涉足深海,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當危機四伏,生死難料。
“怎麽?到了帝國需要你們的時候,全都啞巴了嗎?”
嬴政臉色陰沉,看著一聲不吭的眾人,頗為惱火道。
“陛下,我兒白武自幼熟讀兵法,可堪重任。”
為了重振家族聲威,內史白騰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道。
自祖父被賜死之後,白氏便一直走下坡路。
所有人都能退怯,唯獨他們白氏,迫切需要立功的機會,重振家族。
“白騰,你好像就白武這一個兒子吧?”
嬴政盯著內史白騰,沉聲道。
“迴陛下,臣雖隻有一子,但小兒膝下尚有四子,哪怕不幸為國捐軀,白家仍有後人,延續香火,請陛下寬心。”
內史白騰何等人,能夠穩坐內史多年,自然不會一時腦熱。
陛下話中之意,他隻是略微一聽,便明白了。
“好,白氏果然不愧老秦世族,忠肝義膽,可昭日月。”
“白武。”
嬴政讚賞了一聲內史白騰,然後開口叫道。
“末將,拜見陛下。”
一名魁梧的大漢,身上散發著狂野的氣息,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你可願統領帝國海軍?”
嬴政目光轉到了白武身上,詢問道。
“能為陛下效忠,為帝國捐軀,白武萬死無悔矣!”
白武沒有絲毫猶豫,鐵骨錚錚道。
“帝國就是需要白將軍這般青年才俊,若帝國男兒,皆如白將軍這般鐵骨錚錚,大秦傲立天地,何懼世間一切敵?”
嬴政對白武讚不絕口道。
“末將,謝陛下讚賞。”
白武心中很開心,能夠得到陛下讚譽,這可是無上榮耀。
要知道陛下所作所為,帝國男兒哪個不心生敬仰?
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遣將兵而震四方,驅萬乘而誅百越,築雄關而守藩籬,懾諸夷而望秦怯步。
“敕令,封郎將白武為帝國海軍上將軍,統帥海軍。”
嬴政直接開口下令,語氣不容拒絕道。
下麵文武百官心中苦笑不已,陛下說是讓所有人議政。
實則心中早有定奪,隻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看那幾萬大佬神色毫不意外,眾臣便皆明白了,他們早就知道了,隻有自己這些大臣,仍舊蒙在鼓裏,等候通知罷了。
“末將白武,領旨謝恩。”
白武再次拱手一拜道,心中有些驚喜。
“去吧!迴家見見家人,然後便動身前往膠東郡訓練士卒,打造海船。”
嬴政看著下方的白武,笑著道。
“末將告退。”
白武當即領命道。
嬴政看著白武離去,目光有些出神。
白氏乃武安君後裔,世代為大秦勳貴,有他掌控海軍,日後遠渡重洋,就無須擔心反叛。
“諸位愛卿議一議第三條吧!”
嬴政雖然心中早有決斷,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也許聽下所有人的諫言,會有更好的選擇。
若真如此,自己自然也非常願意改變既定策略。
“陛下雄才大略,心係天下蒼生,勵精圖治,力挽破碎山河。”
“五百年戰亂,天下厭戰久已。大秦地大物博,隻需休生養民,足以富甲四海,睥睨萬邦。”
一名博士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滔滔不絕道。
眾人聽這一席話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十分讚同這個觀點。
也有一些雖然並不完全苟同,但這一番說辭的確讓人無可反駁,靜觀其變。
嬴政看了看這名博士,神色無喜亦無悲,讓人看不出絲毫變化。
然後他又掃視一圈,看向所有文武大臣。
每個人看到陛下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垂首低目,不敢直視陛下眼神,以示尊崇。
嬴政看著禁聲的群臣,臉上不動聲色,緩緩站了起來。
雖已是半百之齡,他那高大偉岸的身姿,可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猶如泰山壓頂的沉重之感。
哢噠……
嬴政從高高的王座之上走了下來,麵無表情,每一個步履都似乎富有音律節奏,敲打著眾人的內心。
那名博士,心中惶恐不安,聽到陛下的腳步聲逐漸逼近,一顆心也徹底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看到陛下的大腳駐留在自己眼前,他更是深深埋著頭,身若壓覆了千鈞之力,讓他的唿吸都開始減弱。
嬴政站在大殿中央,身板挺的筆直,眾人的目光齊聚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舊宛若閑庭散步,視若無睹。
“自三皇五帝,堯舜禹湯,中原大地,華夏兒女。世代浴血,奮戰諸夷,萬裏山河,祖輩牧守。”
嬴政的話音並不大,可卻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夾帶著沉重的曆史宿命,這些都是染血之言。
眾人不由自主的浮現聯翩,那波瀾壯闊的遠古時代至今,華夏大地的先賢們從未退怯過。
無論是猛獸天災,還是諸夷人禍,這片熱土總會英雄輩出,力挽一個時代,譜寫壯歌。
“終春秋戰國,四海賓服,六合歸一,巍巍大秦。北匈伏誅,西羌歸附,南蠻待斃,東夷可期。”
“天下何其廣矣,大秦占沃土萬方之地,擁精甲百萬之士。視四方諸敵以不見,轄民千萬以養尊。”
“後世子孫,若據雄關掃蔽而自珍,蔑諸夷妄自而尊大。”
“群臣醉生而夢死,士民安樂亦恥勇。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興則守土懾萬邦,衰則群狼分食,神州怎可久安?”
嬴政聲音宛如雷霆,直指人心道。
麵對陛下的質問,眾人不由麵露沉重之色,齊聲高唿道:“陛下聖明。”
“陛下胸懷遠大,思慮深遠,吾等不如也。”
劉季心血澎湃的站了起來,對著站在大殿中央,身姿偉岸的陛下,躬身一拜道。
“願為帝國效力,為陛下盡忠。為千秋子孫後世謀得萬世福澤,為大秦帝國築就萬世不拔之基業,盡之死力。”
所有人,這一刻皆肅然起敬,發自肺腑道。
或許他們說過太多謊言,此時他們感受到自己那顆已經冷了多年的心,再次熱血澎湃起來。
堂堂熱血男兒,誌在八方,若能為國效力,持三尺青鋒,開疆擴土,名留青史,豈不快哉!
執筆秉書,造千秋之業,築萬世之基也!
“隻要帝國上下一心,何愁四方番夷不滅?”
嬴政走迴自己的王座上,坐了下去,看著這一幕,不由豪氣幹雲道。
“陛下,我華夏族自古以來皆以能征善戰著稱,懾四方諸夷。”
“臣以為帝國海軍應該征集三萬,如此方能彰顯帝國無上威嚴。”
“陛下,臣以為最少要五萬海軍,方可威懾四海番夷。”
“陛下……”
一時間,滿朝大臣,無不開口,幾乎一麵倒,皆讚成組建帝國海軍。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極少一部分保守剛正派,沉默不語。
看著滿朝文武歡心鼓舞,意氣風發的樣子,他們卻並不看好帝國海軍遠渡重洋未知之地。
自古以來,汪洋大海便是人類禁區。
鄰海之濱,雖多有漁船出海狩獵,但也隻不過出沒近海。
對於深海無人敢涉足,去了深海的,從來就沒聽說過誰能迴來。
“陛下,臣孤陋寡聞,隻聽聞茫茫大海無邊無際,入海百裏之外,不分天南地北。時有滔天巨浪,撕裂一切敢涉足深海入侵者。”
就在這時,禦史丞王合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提醒道。
果然他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直接淋在了眾人的頭上。
不少大臣心中一驚,此時方才想到對於大海禁區,自古以來的眾多驚駭傳聞。
嬴政並不意外,從麵前桌案上拿起一麵早就準備好的圓盤道:“這是改進版的司南,朕稱它為指南針,無論身處何方,皆可辨別方向。”
下方群臣頓時瞳孔瞪得老大,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奇異之物,更別說見。
這是出自哪位巨匠之手?
“將航海圖抬上來。”
嬴政放下手中的司南,對著黎晰道。
“陛下有旨,將航海圖抬上殿來。”
黎晰站在一旁,立刻高聲喝道。
很快幾個內侍抬著一卷巨大的錦布走了上來,他們分工明確的把航海圖緩緩展開,鋪在了大殿的石板上。
滿朝文武大臣看著漸漸展開的航海圖,全都站了起來,伸著腦袋,看向了那張的巨大海圖,一個個神色各異,露出深思之色。
精妙絕倫啊!
他們活了這麽久,第一次見如此詳盡,一目了然的地圖。
嬴政沒有理會驚歎的眾臣,直接一步一步踩在了地圖之上。
“大秦在此處。”
嬴政站在地圖上,腳下踩著標注大秦帝國,以黑色勾勒的海圖上。
“這是膠東臨海,朕要在這裏的海灣,打造帝國海軍要塞。”
“箕子,晨國入秦之後,這座海灣要塞,將會成為大秦帝國海軍的搖籃。”
嬴政挪開一隻大腳,直接踩在了箕子,晨國上,意味深長道。
“象郡,王離大軍已滅雒越國,西渡湄河,中南指日可下。”
嬴政再次走到海圖南方的象郡與中南上,對著文武大臣道。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滿朝文武大臣齊聲高唿道。
帝國擴土開疆,對所有人而言,也是大好事。
畢竟他們與帝國早就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要帝國長盛不衰,自己的家族就能屹立不倒。
“拿下中南,這些孤立海外的島嶼,陸地皆是大秦囊中之物。”
“袋陸東行,直抵印陸,安陸,這裏有肥沃的土地與種類繁多的食物,可以讓大秦豐富民生。”
嬴政走到了大海中央孤懸海外的袋陸,大腳直接踩在了上麵,然後目光炯炯有神的望著遠隔汪洋大海的印陸,安陸道。
到了此時此刻,滿朝文武哪裏還能不明白,陛下誌在真正的天下,而不是偏居一隅之地。
可看這張浩瀚地圖,隻怕朝夕之功難複得,又要不知多少代人為之奮鬥啊!
“從各地樓船士中,征集精勇,組成帝國海軍,誰堪為將?”
嬴政一言鼎定乾坤,直接為帝國海軍規劃了未來的目標。
“陛下,這地圖如此廣闊,三萬人有點少吧?”
右丞相馮劫看著浩瀚的海圖,大大小小島嶼,陸地,不知有多少。
三萬人,怎麽夠呢?
“帝國當務之急是掃平中南,北方的東胡,匈奴,月氏等遊牧之胡狄也都降服不久,需要時間來教化。”
“四海之外諸番夷暫且無需理會,等到帝國再無邊患,國富民強時,再傳播華夏之威儀,行王道之教化,亦不遲。”
嬴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馮劫道。
“陛下聖明。”
馮劫麵帶羞愧,的確是自己太貪心了點。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麽大的版圖,的確不是一二代人能夠辦到的事。
“誰可為將?”
嬴政目光深邃的掃視一圈,再次問道。
一時間,大殿再次沉默下來。
誰心中都很清楚,這是要涉足深海,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當危機四伏,生死難料。
“怎麽?到了帝國需要你們的時候,全都啞巴了嗎?”
嬴政臉色陰沉,看著一聲不吭的眾人,頗為惱火道。
“陛下,我兒白武自幼熟讀兵法,可堪重任。”
為了重振家族聲威,內史白騰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道。
自祖父被賜死之後,白氏便一直走下坡路。
所有人都能退怯,唯獨他們白氏,迫切需要立功的機會,重振家族。
“白騰,你好像就白武這一個兒子吧?”
嬴政盯著內史白騰,沉聲道。
“迴陛下,臣雖隻有一子,但小兒膝下尚有四子,哪怕不幸為國捐軀,白家仍有後人,延續香火,請陛下寬心。”
內史白騰何等人,能夠穩坐內史多年,自然不會一時腦熱。
陛下話中之意,他隻是略微一聽,便明白了。
“好,白氏果然不愧老秦世族,忠肝義膽,可昭日月。”
“白武。”
嬴政讚賞了一聲內史白騰,然後開口叫道。
“末將,拜見陛下。”
一名魁梧的大漢,身上散發著狂野的氣息,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你可願統領帝國海軍?”
嬴政目光轉到了白武身上,詢問道。
“能為陛下效忠,為帝國捐軀,白武萬死無悔矣!”
白武沒有絲毫猶豫,鐵骨錚錚道。
“帝國就是需要白將軍這般青年才俊,若帝國男兒,皆如白將軍這般鐵骨錚錚,大秦傲立天地,何懼世間一切敵?”
嬴政對白武讚不絕口道。
“末將,謝陛下讚賞。”
白武心中很開心,能夠得到陛下讚譽,這可是無上榮耀。
要知道陛下所作所為,帝國男兒哪個不心生敬仰?
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遣將兵而震四方,驅萬乘而誅百越,築雄關而守藩籬,懾諸夷而望秦怯步。
“敕令,封郎將白武為帝國海軍上將軍,統帥海軍。”
嬴政直接開口下令,語氣不容拒絕道。
下麵文武百官心中苦笑不已,陛下說是讓所有人議政。
實則心中早有定奪,隻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看那幾萬大佬神色毫不意外,眾臣便皆明白了,他們早就知道了,隻有自己這些大臣,仍舊蒙在鼓裏,等候通知罷了。
“末將白武,領旨謝恩。”
白武再次拱手一拜道,心中有些驚喜。
“去吧!迴家見見家人,然後便動身前往膠東郡訓練士卒,打造海船。”
嬴政看著下方的白武,笑著道。
“末將告退。”
白武當即領命道。
嬴政看著白武離去,目光有些出神。
白氏乃武安君後裔,世代為大秦勳貴,有他掌控海軍,日後遠渡重洋,就無須擔心反叛。
“諸位愛卿議一議第三條吧!”
嬴政雖然心中早有決斷,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也許聽下所有人的諫言,會有更好的選擇。
若真如此,自己自然也非常願意改變既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