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給我自己補課,也是給大家上上課!嗬嗬!大家一起學

    對一星期七天的一種稱唿。在歐洲一些國家的語言中,一星期中的各天並不是按數字順序,而是有著特定的名字,是以“七曜”來分別命名的。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

    七曜之說是外來的,還是中國古已有之,現在雖然難以下定論,但利用七曜來紀日的方法倒確是從西方傳入的。據伯希和、沙畹考證,以七曜紀日的方法是在八世紀通過摩尼教傳入中國的。759年,北天竺沙門不空譯有《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兇時日善惡宿曜經》,在此經中即有七曜日的名稱,這些名稱均為康居語之音譯,它們是:密或蜜—mir(日曜日)、莫—maq(月曜日)、雲漢—wnqan(火曜日)、咥—tir(水曜日)、溫沒斯—wrmzt(木曜日)、那頡—naqit(金曜日)、雞緩—kewan(土曜日)。764年,不空的弟子楊景風在為《吉兇時日善惡宿曜經作注時,就七曜日有如下說明:“夫七曜者,所為日月五星下直人間,一日一易,七日周而複始,其所用各各於事有宜者,不宜者,請細詳用之。忽不記得,但當問胡及波斯並五天竺人總知。尼乾子、末摩尼以蜜日持齋,亦事此日為大日,此等事持不忘,故今列諸國人唿七曜如後。”到了明朝,馬歡再一次提到西方七日一次禮拜的宗教活動。馬歡在明永樂、宣德年間,以通事的身份隨鄭和使西洋。迴國後著有《瀛涯勝覽》(大約刊於1416年)一書。在該書的《古裏國即西洋大國也》篇裏,有這樣一段記載:“王有大頭目二人,掌管國事,俱是迴迴人。國人大率皆奉迴迴教門,禮拜寺有二三十所,七日一次禮拜,至日舉家齋沐,諸事不幹。”馬歡隨鄭和下西洋到過不少阿拉伯國家,書中對阿拉伯人的風俗描述很多,且多次提到他們的宗教活動,如該書《祖法兒國》篇:“如遇禮拜日,上半日市絕交易。長幼男子皆沐了,即將薔薇露或沉香油搽其麵,才穿齊整新衣。又以小土爐燒沉檀俺八兒香,立於其上,薰其衣體,才往禮拜寺。”又如《阿丹國》篇:“國王之扮,頭帶金冠,身穿黃袍,腰係寶妝金帶。至禮拜日去寺禮拜,換細白番布纏頭,上加金錦之頂,身服白袍,坐車列隊而行。”在這兩例中,均見有“禮拜日”一詞,但其詞的結構還不十分固定,它尚具“禮拜之日”的意味。

    大家知道了嗎?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龍戰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少神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少神瓜並收藏人龍戰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