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立在墓前久久不能平靜,


    都是脊梁和人中豪傑呀,


    拜祭了一下,我又走向下一處,這座同樣震撼,薑子牙,薑尚公,


    他是商周時期的悟道者,也是大周八百年道統的締造者,關於他的傳說在封神演義中簡直到了極致,


    不管在奇門還是法事行,他的地位都很高,譽為百宗之師,如今法事行還有很多法門是奉了他的名,


    薑尚公在此,諸邪退避,百無禁忌,


    接著我又走向第六座大墓,不由再次吃了一驚,這個人我在鬼陵的時候見過他的青銅棺,


    比幹,


    商紂王王叔,輔佐末代商王嘔心瀝血,可惜最後卻被剜心而死,


    當然,這是封神演義裏麵所演繹的,曆史的真實早就塵歸塵土歸土了,


    比幹身為悟道者,想要剜掉他的心,可不是商紂王一聲令下讓幾個宮廷侍衛就能做到的,這裏麵存在一個巨大的曆史疑團,


    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身上的妖心,就是從比幹身上挖出來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但這隻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


    走進陵墓,盡管心裏早就準備,但看到結果還是心抽了一下,這座墳被破壞了,墳塚露出一個豁口,棺材不翼而飛,


    我當然知道棺材去了哪,就在鬼陵,


    這又是一個疑團,已經葬下的比幹銅棺,是如何轉葬到了鬼陵,


    誰幹的,玄武為什麽不攔著,


    第七座大墓我就比較陌生了,是一個與比幹同在商朝為臣的悟道者,叫聞仲,聞太師,


    聞仲輔商末兩朝君主,與比幹一文一武,殫精竭慮;東征西討,鎮朝歌江山、穩殷商氣數,為人剛正不阿,甚有威望,對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賜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混蛋如商紂王都怕他三分,


    商周時期,俗世與奇門是不分家的,奇門勢力直接統治天下,沒有俗世的王朝,那個時期也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時代,三大悟道者同時出現,簡直堪稱奇跡,


    後來的時代都是一個一個出現,連兩個都沒有,別說三個了,而且是前一個悟道者隱跡後百年甚至數百年,才會出現下一個,


    甚至七八百年都出不來一個,


    周滅商是曆史迷案,這也是奇門的迷案,


    商周坐擁正統名號,擁有兩位悟道者輔佐,結果卻滅在了隻有一位悟道者的周武王手裏,著實奇怪,甚至有些解釋不通,


    苗苗曾經和我探討過這個問題,她的看法是因為氣運,商氣運到了,遭了天譴,哪怕是兩個悟道者也無法挽其頹勢,


    比幹剜心的真相,恐怕就和商湯氣運終結,而他竭力挽救有關,


    我不禁搖了搖頭,曆史的迷霧太浩瀚了,自己沒有可能探知真相,也就是胡亂想想罷了,


    第八座大墓的時代依舊久遠,還是在春秋時期,陶朱公範蠡,


    這個人在民間被奉為財神,奇門記載相對較少,或許和他本來的習性有關,喜歡歸隱於市井江湖,沒想到也葬在這,


    而第九座大墓,時空感一下就拉近了,


    劉伯溫,明朝開國重臣,


    他擅長卜卦,有些類似於龍虎山的卜卦天師,留下的《燒餅歌》,至今還被奇門與俗世津津樂道,而且隱喻非常的準確,


    至於他的實力,奇門記載的也同樣不多,但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殺功臣上癮,輔佐他起家的功臣被殺的幹幹淨淨,唯獨劉伯溫他不敢動,也能看出一二了,


    當然,曆史迷霧重重,有些事奇門也未必能見證,況且他成長的年代,東土氣運在蒙古高原,中原奇門被壓的隻能封閉門庭討個清靜,能記載的東西還真不多,


    九座大幕都是人中豪傑,東土脊梁,


    但我卻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商周到現在三千年,越往後,悟道者越來越少,越往前,悟道者越多,商周時期甚至一下出現了比幹、薑子牙、聞仲三個悟道者,


    簡直匪夷所思,


    以青蓮劍仙李白為分界線,他揚名的時代是公元七百多年,距今接近一千三百多年,


    也就是說,這三千年中,前一千七百年一共出現了八位悟道者,後一千三百年一共才出了一個名號並不是那麽響亮的劉伯溫,


    越往前,悟道者出現的就越密集,一大半都是在秦漢之前,秦漢之後隻有李白和劉伯溫,


    自劉伯溫之後七百多年到現在,就再也沒出現過悟道者了,


    耐人尋味,


    悟道者出現的間距越來越長,數量衰減的程度令人心驚,這絕對不是什麽碰巧的概率,還是那句話,奇門沒有巧合,


    或許苗苗說的是對的,如今的天地正處於一個末法時代,奇門的實力越來越低,甚至已經到達了最低最低的穀底,


    於是乎,蟄伏了不知道多少歲月的鬼王殿冒了出來,


    想到這我心頭一跳,雖然沒有什麽證據,但直覺裏麵一定有某種聯係,


    我想起了龍虎山的預言,天地將要劇變,魔將重現於人世間,


    魔一直被人世縮忌諱,為了斬斷關於魔的念力,捏造了神創世的謊言加以掩蓋,


    一切的一切,都同時指向了一個答案:天地氣運似乎走到了盡頭,


    十幾年前的昆侖山地震,祖龍地脈鬆動,似乎也預示了這一點,


    我歎了一口氣,曆史迷霧重重,卻沒有人能告訴我真相,而且事情越發展還越發的大了,


    想了想,我將這些雜亂的念頭甩出腦海,專注於眼下,


    昆侖山範圍還相當大,完全沒有探查完,於是,我繼續想山頂的更深處走去,


    此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了,普照的陽光照進迷霧,將迷霧驅散了一些,


    遠處,影影綽綽的出現了一大片的建築群,而且靈光閃爍,看起來十分的惹眼,


    我感應了四周沒發現什麽異常,便快速靠了過去,這時正好一抹陽光穿透迷霧,照亮了遠處的建築群,


    一看,不由直接長大的嘴巴,久久都合不攏,


    那是一大片懸浮的宮殿,一眼望去,直達天際的盡頭,金光閃爍,靈光衝天,


    乍一看就跟仙宮似的;整個宮殿群仿佛用黃金和琉璃築成,耀的眼睛都快眯起來了,


    我心頭震撼,如果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訴我,這個世界沒有仙,絕對要誤以為這就是仙宮了,


    大片大片的宮殿群就這麽懸浮著,仿佛來自上古,穿過無盡的曆史和迷霧來到現在,仿佛在訴說著什麽,


    我隱約聽到宮殿裏麵有一個聲音在竊竊私語,像來自遠古先民的傾訴,又像來自九天神靈的呢喃,透著一股更古與塵封的氣息,


    仔細去聽,什麽也聽不見,什麽也聽不明白,但一轉移注意力,聲音卻又來了,


    不過,這音節倒是讓我有些熟悉,是苗苗;她曾經在洪村還有地宮的時候念過一篇經文,音節和這個有些類似,


    聽了一下,聲音就來自宮殿群正中央的位置,那裏有一座非常大的大殿,金碧輝煌,仙霞豔豔,


    遲疑了一下,我朝宮殿走去,宮殿雖然懸浮,卻有懸浮的石階與它相連,一步步上去,猶如漫步雲端,越走越高,昆侖就在腳下,像是通往仙國的天梯,


    很快我便到了宮殿前,抬頭一看殿前上書的兩個大字讓我渾身大震:天庭,


    我久久都是無語,心裏掀起驚濤駭浪,不是說好了仙不存在麽,怎麽冒出來一個天庭,


    好一會兒我才反應過來,仙是杜撰的,但天庭不一定是杜撰的,有可能是天庭真的存在,世人於是杜撰出仙,來匹配它,捕風捉影,


    一定是這樣,


    問題來了,天庭到底是幹什麽的,


    這一點曾經在月亮上的廣寒宮時,就覺的有些奇怪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夜封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桃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桃八並收藏夜封門最新章節